某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某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某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某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某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案编号:WCMY-YA2014-1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王村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王村煤业公司胶轮车运输队颁布时间:2015年 1月1日31同煤集团王村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批 准 页 大同煤矿集团王村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专项应急预案经审核批准,同意于2015年1月15日发布,即日起实施,望各部门遵照执行。 法人签字: 2015年1月1日同煤集团王村煤业公司井下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目 录批 准 页I前 言1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第二章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应急组织体系32.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3 应急救援指挥分工32.4 指挥部主要职责4第三章 预防与预警103.1 危险源监控103.2 预警行动10第四章 信息报告程序12第五章 应急响应135.1 响应分级135.2 响应程序135.2.1 应急救援行动启动程序135.2.2 现场救援指挥与控制程序145.2.3 向上级主管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报告程序155.2.4 现场医疗救护响应程序155.2.5 现场警戒保卫程序165.2.6 需要外部支援的请求及联系程序165.3 处置措施165.3.1 事故抢险救援的基本原则165.3.2 对一般性辅助运输非伤亡事故165.3.3 重大非伤亡事故或有人员伤亡的事故175.3.4 其它救灾措施185.3.5 现场恢复18第六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1第七章 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27.1 事故特征227.2 应急组织与职责227.3 应急处置237.3.1 报警程序237.3.2 救灾指挥程序237.3.3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步骤237.3.4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247.3.5 救援人员的抢救措施25第八章 注意事项26附件1 王村煤业公司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名单28附件2 王村煤业公司值班联系电话29附件3 王村煤业公司事故应急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30附件4 王村煤业公司应急咨询服务电话31附件5 大同市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32前 言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王村煤业公司矿井可能发生的重大辅助运输突发性事故,使矿井在发生辅助运输事故时,全公司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故状态下的人身、设备等各种损失,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设备及系统正常运行,加强处理突发事故的指挥能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矿井辅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矿井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的方式运输。无轨胶轮车机动灵活、转载环节少、效率高、适应性强、可实现设备、材料及人员从井口到工作面的连续运输,使辅助运输实现全程机械化,节省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工作面搬家时间。矿井辅助运输系统由场面付立井辅运大巷各采掘工作面。主要辅助运输设备有三吨车,五吨车,双向车,指挥车,支架车和拉人车。 辅助运输事故是指在井下服务过程中,意外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其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1、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2、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撞人;3、车辆在运输大巷发生火灾。这些事故已经或可能影响辅助运输系统安全运行,应重点加以监控和防范。第二章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体系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组织体系由王村煤业公司矿山救护队、王村煤业公司辅助运输救护队、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2.2 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关占胜副总指挥:李丰领成员:董志春、王 建、丁国栋、张润锁。2.3 应急救援指挥分工(1)总指挥长负责全面指挥,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并督促实施。(2)副指挥长按照指挥部的分工,带领相关的业务部门组成现场抢救、医疗救护、物资供应、事故调查等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实施办法和措施,全力以赴投入救灾工作。(3)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由指挥部及时进行决断和紧急处理,同时指定专人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领导汇报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4)对外新闻发布,由指挥部明确专人负责,防止新闻报道混乱,影响抢险救援工作。2.4 指挥部主要职责(1)分析本矿井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制定、批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2)教育和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矿井的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3)事故发生时,立即组织自救,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4)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及应急处置程序,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5)批准现场应急处置方案。(6)督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保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7)指挥救护、医疗工伤抢救、后勤支援等项工作,调度解决抢险救援所需资金、物资、设备等。(8)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9)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及时进行裁决和处理。1.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主 任: 调度室主任成 员: 调度室所有成员报警电话: 井下报警: 8000 2001 8002 8003地面报警: 办公室职责:1)在接到报警信号时,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2)事故发生后负责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行动组成员。3)及时传达指挥部的命令。4)掌握现场救援情况,并向指挥部报告。2人员救护和事故处理组、抢险救灾行动组:组长:通风区区长 副组长:救护队队长成员:由通风区救护队队员组成职责:(1)指挥、协调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2)核实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情况。(3)收集、提供有关危险源分布、人员疏散、指挥网络、救援程序、防护设施分布、救援物资保障、危险物品特性等信息资料。(4)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救助,控制和稳定事故现场。、医疗救护行动组:组长:总会计师副组长:医院院长成员:由医院各科大夫和护士组成职责:(1)负责对伤员的现场抢救。(2)组织一支有医、护、卫各类人员参加的医疗救护队,负责伤员的急救分类和护送转院工作。(3)抢险救护组接到救援信息后尽快赶到事故现场。(4)熟知应急救预案程序,有效发挥其救助职能。(5)对特大事故抢救仅依靠医院现有医疗设备、人员远远不够。医疗组应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并密切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做好救援工作。(6)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伤员和医疗救援情况。、物资供应行动组组 长:机电副总 副组长:机电科长,材料科长 成 员:由机电科,材料科人员组成职 责:(1)根据不同灾变分类备好相应的救灾物资;(2)按规定及时为抢险救灾人员配齐救援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技术装备水平;(3)组织人员和车辆,运送救灾物资,保证救援物资快速、及时供应到位。、后勤生活服务组组 长:总会计师副组长:实业公司成 员:由实业公司人员组成职 责:(1)负责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2)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3)做好抢险救灾的后勤保障工作;(4)负责安排增援人员的饮食和休息。、宣传教育行动组组 长:党委副书记副组长:宣传部长成 员:由党办、宣传部,组织部人员组成职 责:(1)负责及时收集、掌握准确完整的事故信息;(2)向新闻媒体、应急人员及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事故的有关信息;(3)负责谣言控制,澄清不实传言;(4)做好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坚定信念,鼓舞士气;(5)发动群众,战胜困难。、事故善后及事故追查组:组长:工会主席副组长:工会副主席成员:由工会劳保科人员。职责:(1)劳资部依照安全生产法有关要求及关于企业职工伤亡处理相关规定,解决好伤亡职工的待遇、补助、医疗保险等问题。(2)工资科、安监站可参照事故追查组意见尽快给伤亡职工办理有关手续。(3)事故追查组要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严肃认真、科学合理的事故调查。以安全生产法为准则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对事故发生原因作出具体准确的分析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生产恢复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成员:事故单位负责人、调度室、安监站、机电科、技术科及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职责:在应急救援中心同意恢复生产后方可开始工作,以避免事故继续发生。事故单位要做好开工前职工的思想工作,同时进行安全再教育,吸取事故教训,杜绝事故再次发生。、资料组组 长:开拓副总副组长:安全副总、技术科长 成 员:技术科、地测科技术人员组成职 责:(1)收集现场有关资料、记录事故处理情况;(2)了解掌握事故的发展动向、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为事故的正确处理提供技术依据。、外部资源联系方式1) 集团公司矿山救护大队 2)集团公司消防大队 3)云泉分局 1104)集团公司经济民警支队 ,5)集团公司武装部 6)集团公司医卫中心 7)集团公司安监局 8)集团公司调度室 9)集团公司通风处 ,第三章 预防与预警3.1 危险源监控1、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预防措施:加强车辆日常维护工作,保持巷道路面状况良好,保证车辆保护齐全、可靠。2、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撞人预防措施:加强车辆日常维护工作,保持巷道路面状况良好和加强入井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人为因素预防措施:选拔责任心强员工,提高业务水平,不得疲劳驾驶。其他原因预防措施:加强干部上岗检查,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遵守本工种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包机制。3.2 预警行动1、矿井井下发生辅助运输事故后,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检查事故部位,并立即向矿调度室报警。报警时应讲明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的性质、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涉及范围及联系电话等。2、矿调度室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应急救援接警工作,具体联络方式如下:联系电话:8000 8001 80023、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地点、事故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要作好事故的详细记录。并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调度室主任、值班领导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4、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中心成员要立即赶赴指挥中心集中,由总指挥统一安排工作,不准擅离职守。第四章 信息报告程序1、发生辅助运输事故后,要按如下流程进行处理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与紧急通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员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服务应急人员安全公共关系资源管理2、指挥中心一旦接到发生事故的报警后,应立即按如下程序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调动各方人力和物力,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控制和紧急救援。(1)命令矿专业救护队员或消防人员立即赶赴事故地点进行救援。(2)调度指挥邻近单位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避免事态扩大或波及范围扩大。(3)通知医疗行动组,一是赶赴现场抢救;二是在医院内部按医疗系统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对伤员的抢救准备工作。(4)通知物资供应行动组,提供一切抢险、救护所需的材料设备。(5)通知治安保卫行动组,做好抢险救灾的警戒和保卫各种工作。(6)如果控制事态有困难,应向集团公司及邻近单位请求增援。第五章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1、一级紧急情况:能够利用本单位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需要集团公司和政府部门处理的紧急情况。5.2 响应程序5.2.1 应急救援行动启动程序1、发生灾害事故后,立即召集救灾指挥部所有成员,首先听取当天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确定应急响应级别。2、通知事故单位和有关区队、灯房、自救器发放室、监控中心机房准确统计当班下井人数及其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通知各救灾行动组准备救灾材料,医院准备急救伤员。3、指定一名副职领导签发下井许可证,并通知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4、选定井下救援基地,指定具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同时明确基地指挥只起“上传下达”作用,不得自行发号命令,以免形成多头指挥。落实井下救护基地所需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置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5.2.2 现场救援指挥与控制程序1、首先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护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得知受伤人员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立即报告抢救指挥部采取措施组织特别抢救。2、救灾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责成协助成员,将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当抢险人员不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请求支援。及时满足井下需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抢险任务。3、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应投入二线或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等灾情,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救护队长应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救护规程的要求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侦察结束后,应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置应由井下救护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总指挥部确定。4、指挥中心组织所有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结合灾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人员检查核实。5、根据灾区现场情况不断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当遇灾情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救灾方案,调整救灾力量。6、事故处理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应抓紧恢复事故破坏的各个系统,使之正常,特别是通风系统。当各系统恢复正常后,即可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抢险指挥部结束工作。7、事故处理结束后,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发生、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并存档。5.2.3 向上级主管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报告程序 矿井在生产区域内发生人员死亡事故,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将情况报告王村煤业公司应急救援中心(王村煤业公司调度室),由调度室负责在30分钟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及安监局,然后由集团公司相关部门逐级上报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并依次报至国家安监总局,同时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由调度室负责要在三天内续报一次事故抢险救灾、初步调查处理情况。5.2.4 公司内部员工的事故情况的告知程序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按照应急救援的要求及时成立宣传教育行动组,由宣传教育行动组负责及时将抢险救灾的进展情况告知媒体、应急人员、其它相关机构组织和公司内部员工。5.2.4 现场医疗救护响应程序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在第一时间内,由应急救援中心(调度室)负责通知井口急救站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同时通知集团公司总调度室和医卫中心,由集团公司总调度室通知同煤总医院(电话:),由总医院根据灾害情况启动医疗救护应急程序。5.2.5 现场警戒保卫程序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按照应急救援的要求及时成立治安保卫行动组,由应急指挥中心决定需设警戒部位和现场警戒人员数量,必要时可与云泉分局(电话:110)、集团公司经济民警支队(电话:)、集团公司武装部(电话:)取得联系。5.2.6 需要外部支援的请求及联系程序是否需要外部支援由应急指挥中心决定,调度室负责及时与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联系,由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联系。5.3 处置措施5.3.1 事故抢险救援的基本原则1、预案实施必须要遵守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2、救人重于救灾的原则;3、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事故发生单位要在事故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现场具体情况,并向指挥中心报告。报告要简要说明事发单位、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类别性质和现阶段险情概况。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根据灾情状况,及时启动预案采取应急救援措施,通知各应急救援组进入救援备战状态。5.3.2 对一般性辅助运输非伤亡事故1、得到通知后,应急救援组应控制事故现场,疏散人群,防止事故的延发和扩大;2、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和鉴定、并做出调查整改意见;3、生产恢复组和有关单位着手清理现场,维修设备,恢复生产。5.3.3 重大非伤亡事故或有人员伤亡的事故1、在五分钟内完全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深入事发现场进行救助伤员,疏散人群,以控制险情;同时指挥中心要在1小时内向上一级部门做出汇报,内容包括事发地点,伤亡人数、事故控制情况、事发原因初步分析、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2、医疗救护组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尽快赶到现场,参与抢救工作。3、在抢险过程中,救援中心要24小时值班,保证和第一现场以及上级部门联系通畅,同时稳定职工情绪,坚持正常工作。4、在险情得到控制,并把伤员救出现场后,事故善后及追查组进入工作状态;对事故的发生进行调查,责任单位主管和当事人原地待命随时配合工作,事故善后的有关领导对人员伤亡认真调查并逐一落实,同时救援中心要协同上级调查组展开调查,写出准确具体的调查报告。5、得到指挥中心同意恢复生产的指令后,事故追查组要为其提供可靠的整改措施,杜绝开工后事故重复发生。6、在整个救援预案实施过程中,要采取首长负责制。所有抢险人员应无条件服从应急救援总指挥及指挥中心的命令,指挥中心对因救援不及时、不到位而贻误救援机会或不服从救援指令、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临时处分的权力。7、预案中所涉及单位,要严格按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和任务积极行动,做好准备工作,确保预案顺利地启动和实施。5.3.4 其它救灾措施1、救灾人员要根据事故性质和地点选择捷径到达事故发生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抢救。井下救灾基地设在灾害地点附近支护完整的进风巷中。2、救灾的方法和原则要根据灾害的性质和地点确定。3、凡是井下人员都必须熟悉本区域的避灾路线,发生事故时,能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地点,由最近的路线到达安全地点避灾或出井。4、未编入应急预案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5.3.5 现场恢复灾害过后,指挥中心要立即对灾害情况进行详细的摸底和调查,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事故调查和后果评价等。1、事故现场处理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事故现场的处理至少应当做到:(1)事故发生后,应积极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3)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4)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仔细对现场进行标记记录。2、人员清点和撤离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指挥部要准确统计事故发生时井下实际现场人数,安全出井人数,确定灾区被困人数,被困人员分布情况和可能被困地点,以便救援人员有目的、快速地实施救援。在确认所有被困人员全部救出(或已经牺牲),事故现场已经控制,且恢复到相对平稳的状态时,应急救援人员方可撤离事故现场,现场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安排进行连续检测、监控和检查以及制定恢复生产计划。3、宣布应急结束解除应急警戒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解除应急警戒,事故处理工作转入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阶段。4、善后处理按照国家和山西省有关规定对工伤职工要进行积极地治疗,妥善安排好职工生活,对死亡职工要发给伤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5、事故调查与教训总结事故调查要科学地揭示事故发生的内、外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总结事故发生的教训,制定预防重复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教训总结要以确定的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为依据。从上到下把住每一个环节,层层总结事故教训。 第六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辅助运输事故物资储备表:序号物资名称单位数 量备 注1撬棍根40.5米、1米、1.5米、2米2钢丝绳米各50米4分、6分、1寸3轮胎套各2700-15、650-154气泵气管米505锚索机台2MQT706锚索米5017.87树脂药箱各2K23/35、Z23/608手动油压千斤顶件45吨、10吨、30吨、50吨9铁 锤38磅、10磅、12磅10消防水管米100米第七章 井下无轨胶轮车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7.1 事故特征运输事故属于重大事故类型,事故较小时,会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生产;较大时,可能造成多人伤亡事故。危险源分析:司机调度车辆时误操作,司机注意力不集中,运输时对胶轮车车辆、信号、各种装置、车辆装载、重量、等检查不细,不按规程操作,发生撞车、翻车事故。1、地点多在弯道、错车场等发生。2、事故前征兆为:车辆运输中摆动、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开车速度快。7.2 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队伍:胶轮车运输队,工人59人、干部11人。职责:队长:组织指挥本队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指挥,组织最佳救援方案。安全、机电队长,负责制定最佳机电、安全救护组织方案,配合区长作好救援工作。生产队长按救援方案负责井下现场指挥分派现场救护人员工作技术员:协助区长制定最佳救援组织方案、制定现场救援、现场处置及恢复生产技术措施。7.3 应急处置7.3.1 报警程序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矿救援指挥中心汇报,并向区值班汇报,矿救援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召集救援中心成员,救援领导组组长下达救援各项命令。报警电话:矿调度:8000 8001 8002 8003 区值班:胶轮车运输队80427.3.2 救灾指挥程序1、立即召集救援指挥部所有成员,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对事故了解情况的汇报及以下达的部分命令。针对事故性质、大小,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措施。2、立即下达应急救援命令,对所需人员、材料、工具进行落实,责任到人。3、通知事故单位,有关区队,工资考勤、灯房等统计人员情况,及时汇报,以明确事故现场涉及的人数。4、应急救援队伍接到命令后,立即配备所需工具进行井下救援,并由有救援经验的区队干部对现场统一指挥。5、救灾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救援工作。6、救灾对应先人后物;先重伤,后轻伤。7.3.3 重大灾害事故处理步骤1、有重大灾害事故,坚持先救人后处理的原则。2、按预案方法,通知有关人员处理。3、立即召集矿山救援中心应急救援人员。4、成立现场应急抢险领导组,指挥部、救护队员现场救人,探查情况。5、指挥部根据现场灾情,制定相应救援方案。6、救护队伍进入救灾现场救援,直到险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7.3.4 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1、及时汇报发现灾情后,事故现场及附近人员以最快速度向救援指挥中心及本区值班汇报。迅速将自己掌握的灾情地点、原因、危害程度及事故性质汇报清楚,随时对井下临时救援进行掌握汇报,以便救援指挥中心采取相应措施。2、积极抢救在井下事故现场及附近的人员。都应投入到事故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并听取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不得违章蛮干。抢救原则,先人后物;先重伤后轻伤,并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工作。不得贻误、消除灾害时机。利用现场设备、材料,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积极抢救。如灾害重大,以最大努力,利用现场物资,把灾害控制住;如灾害重大,影响救援人员人身安全,应立即组织撤人,等待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救援。3、安全撤离当事故发生后,影响现场人员自身安全时,应立即组织撤离危险区,撤离原则:(1)沉着冷静,保持头脑清醒,临危不乱。(2)要有现场干部统一指挥,行动一致,不得盲目乱跑。(3)按避灾路线进行安全撤离,决不能图省事或存在侥幸心理冒险行动。撤离现场要快、迅速、准确。(4)加强安全预防,需要防护的必须佩带好安全防护用品及器具。(5)如无法安全撤离的,遇险人员应根据灾区情况,及时准确躲到最小涉及危害所影响的地点,进行自救、互救,以便等待救护队员的救助。7.3.5 救援人员的抢救措施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部应以最快、最短的时间组织力量对救灾现场进行救助,开展抢险救灾工作。2、救护队伍到现场后,应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保证人员安全。3、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控制事故的发展蔓延,对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围进行针对性救助保护。4、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对灾害进行处理。5、现场救护人员必须在保障自身安全条件下进行现场救助,对安全隐患先进行针对性处理。6、现场指挥部应向救援指挥部对救灾进展情况及时汇报,并经常性联系,以达到最佳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