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案编号: GXDY-01 预案版本号:2014-2.0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修订版)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四月 II 责 任 表 编制单位: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 发布: 审核: 编制: II 目 录 1总则总则.6 1.1编制目的 .6 1.2编制依据 .6 1.3适用范围 .7 2基本情况基本情况.8 2.1企业简介 .8 2.2自然环境概况 .8 2.2.1地理位置8 2.2.2地形、地貌和地质8 2.2.3气象、气候特征9 2.2.4河网水文9 2.2.5海域水文10 2.2.6海区生物资源状况11 3危危险险目目标标及其危及其危险险特性、特性、对对周周围围的影响的影响 12 3.1危险目标的确定 .12 3.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4 3.2.1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14 3.2.2火灾爆炸影响分析17 3.2.3危险目标对环境的影响20 4保保护护目目标标确定确定.22 5组织组织机构与机构与职责职责.25 5.1公司应急处置指挥部 .25 5.2职责 .26 5.2.1公司应急处置指挥中心职责26 5.2.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28 6应应急救援保障急救援保障.32 6.1内部保障 .32 6.2外部救援 .33 6.3应急设施(备)与物资.35 III 6.4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管理.39 7报报警、通警、通讯联络讯联络方式方式 40 7.1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40 7.2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41 7.324 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41 7.424 小时内有效的内部和外部通讯联络 42 7.5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42 7.6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43 7.7危险化学品料供应方联系的方式、方法.43 8应应急响急响应应和措施和措施.44 8.1分级响应机制 .44 8.1.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级)44 8.1.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级)44 8.1.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III级).45 8.1.4一般环境事件(级)45 8.1.5公司级突发环境事件(V级).45 8.1.6部门级环境事件(VI级).46 8.2事故分级管理 .46 8.2.1应急处置原则46 8.2.2I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47 8.2.3级:重大环境事件48 8.2.4级:较大环境事件50 8.2.5IV级:一般环境事件.51 8.2.6V级公司级环境污染事故52 8.2.7VI级部门级环境污染事故53 8.3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53 8.3.1事故救援程序53 8.3.2事故初步评估57 8.3.3事故预防与初期现场应急处理57 8.3.4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行动58 8.4危险区的隔离 .61 8.4.1危险区的设定61 8.4.2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62 8.4.3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62 IV 8.5危险物质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62 8.5.1泄漏处理注意事项62 8.5.2泄漏源控制63 8.5.3泄漏物处置64 8.5.4泄漏物处理措施66 8.6事故废水和消防废水处理 .74 8.7大气类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75 8.7.1大气类污染事故可能影响的区域75 8.7.2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地点;75 8.7.3可能受影响区域单位、社区人员基本保护措施和防护方法76 8.7.4周边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77 8.7.5临时安置场所78 8.8水污染事故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78 8.9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79 8.9.1抢险救援方式、方法79 8.9.2检测、抢险、救护人员防护、监护措施80 8.9.3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80 8.9.4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81 8.10应急设施(备)的启用.81 9应应急急环环境境监测监测.82 9.1点位布设、采样及样品的预处理.82 9.1.1布点原则82 9.1.2布点采样方法82 9.2监测频次的确定 .84 9.3监测项目 .85 9.4监测方法 .85 9.5实验室仪器与器材 .86 9.6监测结果报告制度 .86 9.7监测人员的防护措施 .87 10人人员紧员紧急撤离和疏散急撤离和疏散.88 10.1疏散、撤离组织负责人.88 10.2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式、方法 88 10.3撤离路线描述88 10.4非事故原发点/非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89 V 10.5周边区域的工厂、社区人员的疏散.89 10.6人员在撤离、疏散后的报告.89 10.7受伤人员救护、救治.89 10.7.1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89 10.7.2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90 10.7.3提供受伤人员的信息91 11现场现场清清洁净洁净化和化和环环境恢复境恢复.92 1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92 11.1.1事故现场的保护92 11.1.2事故现场的洗消93 11.2净化和恢复的方法93 11.3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93 12应应急急终终止止.95 12.1应急终止的条件95 12.2应急终止的程序95 13信息信息报报送、送、处处理与理与发发布布 96 14恢复和善后工作恢复和善后工作.97 14.1善后处置97 14.2保险97 15应应急培急培训训与演与演习习.98 15.1应急培训98 15.1.1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98 15.1.2本单位员工的培训98 15.1.3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培训99 15.1.4公众教育99 15.2培训的要求99 15.3应急演习99 15.3.1演习的目的99 15.3.2演练分类100 15.3.3演习的任务100 15.3.4演练范围与频次101 16预预案案评审评审、 、发发布和更新布和更新 102 VI 16.1预案评审102 16.2预案的更新102 16.3预案发布102 16.4应急预案的实施102 16.5预案实施时间102 17名名词词定定义义.103 附件附件 1: :应应急急专业组专业组网网络图络图.105 附件附件 2: :环环境境污污染事故染事故应应急急组织组织机构名机构名单单.106 附件附件 3:各:各应应急救援急救援专业队专业队伍名伍名单单.106 附件附件 4:附近居民点及公司的:附近居民点及公司的联联系方式系方式.106 附件附件 5:北:北仑仑区突区突发环发环境事件境事件应应急急预预案案.107 附件附件 6:宁波市突:宁波市突发环发环境事件境事件应应急急预预案案.121 附件附件 7:危:危险险化学品料供化学品料供应应商及商及联联系方式系方式.129 附件附件 8:相关批复文件:相关批复文件.130 国家国家环环境保境保护总护总局局 关于杜邦(宁波)年关于杜邦(宁波)年产产 53 万吨万吨 PTA 项项目投目投资资主体主体变变更后更后环环保保问题问题得复函得复函 ( (环环函函【 【2004】 】354 号)号)125 国家国家环环境保境保护总护总局局 关于浙江古关于浙江古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精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精对对苯二甲酸改苯二甲酸改扩扩建工程建工程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 告告书书 的批复的批复 ( (环审环审【 【2006】 】640 号)号).131 浙江省浙江省环环保保厅厅 关于浙江古关于浙江古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精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精对对苯二甲酸改苯二甲酸改扩扩建工程(三期)建工程(三期)环环境影响境影响 报报告告书书 审查审查意意见见的函的函 (浙(浙环环建建2009139 号)号) .138 附件附件 9:危:危险废险废物物转转移移联单联单.142 附件附件 10:主要化学品的理化性:主要化学品的理化性质质.143 附件附件 11:区域位置及周: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围环境敏感点分布境敏感点分布图图.152 附件附件 12:古:古纤纤道新材料股份公司消防道新材料股份公司消防设设施分布施分布图图.153 附件附件 13:重大危:重大危险险源分布及源分布及应应急撤离路急撤离路线图线图.154 附件附件 14:突:突发环发环境事件境事件报报告表告表.155 古古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突突发环发环境境污污染事故染事故应应急急预预案案 专专家家评审评审意意 见见150 VII 古古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突突发环发环境境污污染事故染事故应应急急预预案案 评审评审会会签签到到 单单151 VIII 1总则总则 1.1编编制目的制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应对环境污染事故能力,对泄漏、爆炸、运 输、非正常排放以及自然灾害引发的突发性事故的隐患进行实时监控 和预警,所有员工均掌握事故后处置的知识,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按照预案要求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组 织应急救援工作,紧急疏散人员,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展影响到周围环 境,将事故损失和社会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 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当地环境和下游水资源安全,促进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1.2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2 号, 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 号,2000.4.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66 号,1996.5.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 31 号,2004.12.3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3 号); (7)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 302 号); 9 (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352 号);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44 号); (10)关于加强企业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 200415 号); (11)国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200620 号); (1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3) 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环函2012449 号); (14) 关于印发的通知绍市环发20133 号。 1.3适用范适用范围围 本预案适用于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浙 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的以下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 故的应急响应: (1)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 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 (2)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4)其它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 1.4事件分事件分级级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控制事态的能力以 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III 级)、一般环 10 境事件(级)、公司级环境事件(V 级)和部门级环境事件(VI 级)六级。 1.4.1 特特别别重大突重大突发环发环境事件(境事件(级级) )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死亡 30 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 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5 万人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 1000 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 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件。 1.4.2 重大突重大突发环发环境事件(境事件(级级) )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死亡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或中毒(重伤)50 人以上、100 人以 下;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1 万人以上、5 万人以下的;或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下,500 万元以上的; (3)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 1.4.3 较较大突大突发环发环境事件(境事件(III 级级) )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死亡 3 人以上、10 人以下,或中毒(重伤)10 人以上、50 人以下;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1 千人以上、1 万人以下,或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 500 万元以下,100 万元以上的; 11 (3)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1.4.4 一般一般环环境事件(境事件(级级) )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级环境事件: (1)公司内发生火灾且发生爆炸、或厂区内发生多处泄漏爆炸,公司 内应急力量无法满足,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2)事故安全影响限制到在公司边界,环境影响范围控制在公司内 的现场周边地区; (3)死亡 3 人以下,或中毒(重伤)10 人以下; (4)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 1 千人以下,或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 100 万元以下的。 1.4.5 公司公司级级突突发环发环境事件(境事件(V 级级) ) (1)公司内某装置单元发生火灾、爆炸但未引起连锁爆炸,依靠公司 内灭火设备器材短时间内能消除危险; (2)事故安全影响限制到在厂界边界,环境影响范围控制在公司内 的现场周边地区,但未引起人员重伤、死亡; (3)化学品进入环境量在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高允许浓度以下; (4)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要调动全企业 的资源进行控制。 1.4.6 部部门级环门级环境事件(境事件(VI 级级) ) (1)公司内某装置单元发生泄漏事故,影响到局部地区,但限制在单 独的装置区域。 (2)泄漏物质进入部门内空气量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以下,未造 成人员中毒; (3)环境影响范围控制在装置边界,现场作业人员的及时处理,能实 12 施有效控制、消除,而不会影响到周边岗位或发生连锁反应的事故; (4)污染物排放只影响到公司的厂界内区域,公司可自行处理。 注:上述有关数量的描述中“以上”含本数, “以下”不含本数。 1.5工作原工作原则则 应急工作应遵循的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 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 1.6应应急急预预案关系案关系说说明明 企业单位编制的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 置预案之间应当相互协调,并与所涉及的企业内部各专项应急预案以 及外部其他应急预案相衔接,辅以相应的关系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 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13 2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2.1企企业简业简介介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是一家专业生产 和销售改性聚酯切片、涤纶工业长丝的企业。 2.2自然自然环环境概况境概况 2.2.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按环评中内容修改。 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居全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长江三角洲的 东南隅,宁绍平原东端。宁波城市北濒海、东南部依山,西南为广阔平 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宁波市东部的北仑区,甬江以东,北仑港 以西。 古纤道新材料股份厂址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青峙化工区 西部,甬江出海口南侧,离宁波城区约 20km,西临甬江,跨招宝山大桥 与镇海区相连。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I 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 图。 2.2.2 地形、地貌和地地形、地貌和地质质 北仑地区地形呈狭长不规划三角形。西北为滨海水网平原,东南为 低山丘陵区,即大矸、柴桥、郭巨一带,面积 4.4 万 hm2,山脉走向以最 高峰为 667m 的太白山,向东南延伸到峙头山,境内丘陵起伏,山间台 地和山下平原狭小,构成穿山半岛楔入东海,太白山向西北由育王岭与 水网平原低山交界,山地面积为 25.5 万 hm2,其中海拨 200m 以上的 为 0.55 万 hm2,滨海及河网平原高程均在吴淞标高 6.3m 以下。区内地 势平坦,河流池塘交错密布,地势向海岸方向略有倾斜,坡度小于 14 0.1%,地面标高为 1.93.8m,略低于高潮海水水面。 该区大地构造隶属我国东部华厦一级隆起浙东沿海断裂带,上侏 罗系落石山组为本地域的基底,第四纪地层直接覆于其上,地层厚度 50-110m,区内出露基岩为一整套火山岩系。大部分土壤以浅海相沉积 形成,平原区松散层主要为海相一冲海相沉积。 该区处于浙东沿海断裂带,其地震活动特点是震级小、强度弱、频 率低。根据地震部门对本区域基本裂度的鉴定值为度。 2.2.3 气象、气候特征气象、气候特征 北仑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多阵雨,湿润且较热, 冬季少雨,干燥而寒冷;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最低气温 可达-6.6,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38以上。春秋季雨量均衡,冷热适中;春末夏初为梅雨季节,78 月 受负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地处沿海,受海陆风影响比较明显;秋季多阵 雨和台风,台风期间常受太平洋气旋的台风影响,期间伴有大风和暴雨, 雨量集中,且强度大。 根据北仑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 西北风,其中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 4.75m/s, 年平均气温 16.3,年平均降水量 1312.3mm,年平均蒸发量 1499.43mm,年平均相对湿度 78.8%,年平均日照时间 1907.8h。 2.2.4 河网水文河网水文 北仑区河流属封闭型河流,河床浅、河面窄、水量较小、稀释自净 能力差,河网水质污染已较为严重。 该地区河流分布主要有西部小浃江,中部岩泰河,东部芦江河,流 域面积 325km2,溪流由南向北流入大海。 15 小浃江水系是鄞县鄞东南水系的一部分,长 28km,集雨面积 82km2,年径流量为 0.5 亿 m3,于小港甬江口处入海,其入海口位于本 工程的西侧。 岩泰河水系源于该区西部山地,有岩河和东、西泰河,主流岩河长 22km,集雨面积 157.5km2,年均径流 1.02 亿 m3,三条河流在新矸汇合 由山闸排入东海。 芦江河水系发源于该区东部山地瑞岩灵芝山和福泉山,主流长 8km,集雨面积 8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0.62 亿 m3,经紫石、柴桥,由 穿山入东海。 2.2.5 海域水文海域水文 逸盛 PTA 厂址毗邻甬江口东侧海区,为金塘水道,由于水道两侧 地形制约,水面宽度变化很大,水深变化剧烈,复杂的平面边界和起伏 的水下地形,决定了该区域水流的基本特征。由于潮汐的作用,水流在 峡道内具有往复流性质,涨、落潮流最大流速的流线与岸线走向基本一 致。 该海域属不正规半日潮,据北仑水文海洋站资料,平均涨潮历时 5.59 小时,平均落潮历时 6.23 小时,涨落潮历时差自东向西涨增,主要 潮位特征如下(以黄海为基准面): 历年最高潮位 5.0m 历年最低潮位 -0.31m 百年一遇高潮位 5.26m 平均潮位 2.17m 平均高潮位 3.03m 平均低潮位 1.12m 16 历史最大潮差 3.36m 历史最小潮差 0.30m 平均潮差 1.36m 设计高水位 3.56m 设计低水位 0.68m 校核高水位 4.91m 50 年一遇防洪水位 4.12m 本海域潮流为往复流,涨潮流为西北向,落潮流为东南向,在海面 宽阔的水道交汇处具有旋转流性质,涨潮流速最大为 1.26m/s,最小流 速为 0.25m/s。落潮最大流速为 1.37m/s,最小为 0.3m/s。 本海域波浪为混合浪,以风浪为主,据北仑毛礁站观测,年平均波 高为 0.18m,0.8m 以下波高出现频率占 97.7%,在台风季节波浪也明显 偏小。 2.2.6 海区生物海区生物资资源状况源状况 随着城市港口开发建设,工程附近的北仑海域的涨网作业及养殖 业已基本消失,本海域是著名舟山渔场的边缘渔业作业区,历史上曾是 重要的经济鱼类如鮸鱼、毛鲿的产卵场所,但近十几年来随着渔业资源 的衰退,大型鱼类的资源已基本消失,目前本海域的渔业主要集中在一 些涨网业上,以小型的鱼、虾类为主。 17 3危危险险目目标标及其危及其危险险特性、特性、对对周周围围的影响的影响 3.1危危险险目目标标的确定的确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范围内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 程中涉及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辅助原料,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 不可抗拒力等因素造成上述物质突然泄漏时,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 中毒、环境污染等潜在危险。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主要根据国家标准重 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来进行: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 内危险物质的总量,参照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表中规 定的临界量,若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则应视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 式,则划分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n1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种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确定本厂区内主要危险目标有 4 个,主 要危险目标详见表 3-1。 1 号目标:一期 PTA 生产装置(P 为最高工作压力) 氧化反应器(P1.5MPa、V462m3)、高压吸收塔 (P1.54MPa、V142.9m3)、第一 CTA 结晶器 (P1.35MPa、V135m3)、第二 CTA 结晶器(P0.8MPa、V35m3) 和加氢反应器(P8.08.6MPa、V113m3)。 2 号目标:二期 PTA 生产装置(P 为最高工作压力) 18 氧化反应器(P1.5MPa、V462m3)、高压吸收塔 (P1.54MPa、V142.9m3)、第一 CTA 结晶器 (P1.35MPa、V135m3)、第二 CTA 结晶器(P0.8MPa、V35m3) 和加氢反应器(P8.08.6MPa、V113m3)。 3 号目号目标标: :三期 PTA 生产装置(P 为最高工作压力) 氧化反应器(P21MPa、V562 m3)、后氧化反应器 (P15MPa、V407 m3)、高压吸收塔(P21 MPa)、第一 CTA 结晶器 (P7 MPa、V257 m3)、第二 CTA 结晶器(P=2 MPa、V257 m3) 和加氢反应器(P120 MPa、V230 m3)。 4 号目号目标标: :储储罐区罐区 对二甲苯储罐 30000m3四个,最大贮存量 96000m3; 醋酸储罐 1300m3二个,最大贮存量 2100m3; 醋酸正丙酯储罐 570m3一个,最大贮存量 450m3; 醋酸异丁酯储罐 500 m3一个,最大贮存量 400m3; 液碱储罐 1300m3一个,最大贮存量 1200m3; 重油储罐 3600m3二个,最大贮存量 5760m3。 5 号目标:制氢装置 甲醇贮罐 150m3二个,最大贮存量 240m3; 甲醇贮罐 500m3一个,最大贮存量 400m3 氢气贮罐 100m3二个,最大贮存量 160m3。 19 表 3-1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危险目标一览表 序号危险目标地点危险物质最大贮存量(m3)储存方式 对二甲苯55t/h 氢气35kg/h 醋酸100t/d 1一期 PTA 生产装置 醋酸甲酯7kg/h 对二甲苯55t/h 氢气35kg/h 醋酸100t/d 2二期 PTA 生产装置 醋酸甲酯7kg/h 对二甲苯144t/h 氢气33kg/h 醋酸180t/d 3三期 PTA 生产装置 醋酸甲酯1t/h 对二甲苯96000储罐 醋酸2100储罐 醋酸正丙酯450储罐 液碱1200储罐 重油5760储罐 4罐区 醋酸异丁酯400储罐 甲醇640储罐 5 制氢站 氢气160储罐 20 3.2 危危险险目目标标的危的危险险特性及特性及对对周周边环边环境的影响境的影响 3.1.1 危危险险目目标标的危的危险险特性特性 危险目标所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见表 3-2。 表 3-2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 序 号 危险品 名称健康危害危险特性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1 对二甲 苯 本品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 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 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 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 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 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 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 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 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 皲裂、皮炎。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能发生强烈反应。流 速过快,容易产生和 积聚静电。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其环境污 染行为主 要体现在 饮用水和 大气中, 易燃、高 于 27, 可能形成 爆炸性蒸 气/空气混 合物 2氢气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 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 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 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热或 明火即爆炸。气体比 空气轻,在室内使用 和储存时,漏气上升 滞留屋顶不易排出, 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 素会剧烈反应。 对环境无 害 极易燃。 许多反应 可能引起 火灾或爆 炸。 3醋酸 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 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 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 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 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 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 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 干燥、脱脂和皮炎。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铬酸、过 氧化钠、硝酸或其它 氧化剂接触,有爆炸 危险。具有腐蚀性。 对环境有 严重危害, 对空气、 水环境及 水源可造 成污染。 易燃、高 于 39时 可能形成 爆炸性蒸 气/空气混 合物 21 4 醋酸异 丁酯 蒸气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高浓度吸入有麻醉作用,引起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大量口 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发 生昏迷。皮肤较长时间接触有刺 激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明火会引 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该物质对 环境可能 有危害, 对水体应 给予特别 注意 本品易燃, 具刺激性 5 醋酸正 丙酯 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吸入高浓度时,感恶心、眼部灼 热感、胸闷、疲乏无力,并可引起 麻醉。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能发生强烈反应。其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 的地方,遇火源会着 火回燃。 该物质对 环境可能 有危害, 对水体应 给予特别 注意 本品易燃, 具刺激性 6 醋酸甲 酯 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接触本品 蒸气引起眼灼痛、流泪、进行性 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心悸、忧 郁、中枢神经抑制。由其分解产 生的甲醇可引起视力减退、视野 缩小和视神经萎缩等。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接触猛烈反应。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 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大量泄漏 时造成水 体污染 本品易燃, 具刺激性 7 氢氧化 钠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 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 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 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 出血和休克。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 性、强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对水体可造 成污染 对水体可 造成污染, 对植物和 水生生物 应给予特 别注意 本品不燃, 具强腐蚀 性、强刺 激性,可 致人体灼 伤。 8甲醇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 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 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 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 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 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 引起燃烧。在火场中, 大量泄漏 时造成水 体污染 本品易燃, 具刺激性。 22 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 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 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 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慢 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 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 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 险。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每种危险化学品在装卸、储存、生产过程等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因 操作失控、设备损坏或自然灾害而导致大量泄漏,从而可能引起火灾爆 炸、人员中毒、环境污染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 3.1.2 火灾爆炸影响分析火灾爆炸影响分析 3.1.2.1 火灾爆炸危害程度火灾爆炸危害程度 (1)氢气泄漏 氢气泄漏,氢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即发生爆炸,热 辐射对人和财产造成危害。 A. 火灾热辐射危害 火灾的热辐射一般采用穆尔哈斯(Moorhowse)和普里恰特 (Pritchard) 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 当火灾形成火球时其最大半径 Rf (米)为: Rf=2.665M0.327 式中:M 为可燃物质释放的质量(千克)。 其火球持续时间 tf (秒)为: tf =1.089M0.327 燃烧时能量的释放率 Q 为: Q HeM tf 式中,He 为燃烧热(J.Kg-1);为燃烧效率,随贮存物质的饱和蒸气压 P 而变化: 23 =0.27P0.32 距火球中心 r(m)处的辐射通量 I(WM-2)为: I = QT r4 2 式中:T 为传导系数。 B计算结果 在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下,氢泄漏引起火灾的预测示于表 3-3,C 级以上危害范围在 54m 以内。 表 3-3 氢泄漏火灾事故热辐射影响 危害影响范围(m)热辐射分布 释放速 率 (kg/h) 释放时 间 (h) 火球最 大半径 (m) A 级B 级C 级 通量(W/m2)面积(m2) 5000-100002.91104 10000-150009.36103 15000-200006.34103 20000-250004.38103 25000-300004.31103 36000.530363754 300004.08103 (2)对二甲苯贮罐火灾危害 贮罐阀门泄漏,对二甲苯泄至防火堤,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在 火源情况下发生闪爆燃烧,形成火灾。基于这种形式泄漏,视为池火。 池火的损害按 TNO 标准的经验公式确定燃烧速度、辐射热和入射 热。当发生火灾时,假设其全部热量由池中心点小立面辐射出来,对地 面池,在距池中心 R 处的入射热为: (W/m2) 2 4 R TQ I 式中:T空气传导系数; R至池子中心距离,m; Q池子的总热通量,W/m2。 24 12 61. 0 2 dt dm H dt dm rHrQ c 式中:r池子半径; 效率因子; Hc燃烧热,J/kg; m 物质数量,kg; H 火焰高度,m。 6 . 0 2/1 2 / 84 gr dtdm rH a 式中:a空气密度,kg/m3; dm/dt液体表面单位面积的燃烧速度。 当液体沸点高于周围环境时, vapabp c HTTC H dt dm 001 . 0 当液体沸点低于周围环境时, vap c H H dt dm001 . 0 式中:Hvap气化热,J/kg; Cp恒压时比热; Tb沸点,K; Ta周围温度。 在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下,对二甲苯贮罐火灾的热辐射预测结果 示于表 3-4。E 级以上危害范围在 80m 以内。 表 3-4 贮罐火灾热辐射影响 危害影响范围(m)热辐射分布 池等效 半径(m) C 级D 级E 级 通量(W/m2)面积(m2) 25 1.0-2.02.86104 2.0-3.09.44103 3.0-4.06.21103 4.0-5.04.45103 5.0-6.04.38103 2003880 6.04.35103 以上计算表明各个评价单元经过安全措施补偿后的火灾、爆炸暴 露区域未波及周边的企业,但对在本企业内的人员、设备破坏程度较大。 3.1.2.2 重大事故后果重大事故后果评评价分价分级级 池火火灾模型模拟计算结果: A、泄漏后形成液池,遇火源燃烧而成池火的情况下,主要存在热 辐射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伤害的范围较大,但控制初期火灾仍然非常 重要,储罐区附近的消防工程对扑灭火灾起到重要的灭火保护作用,因 此该类事故后果在消防设施有效的前提下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B、但上述计算结果仅表明本工程单种物质储罐的热辐射后果,如 事故同时发生于罐区内的多个储罐,则事故后果将更加严重。 罐区若发生火灾,对设备的破坏距离均在 80m 范围内,故不对周 围企业(亚洲浆纸、三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造成大的损害, 但可能引起距离本灌区近的操作人员的高温灼烫。 3.1.3 危危险险目目标对环标对环境的影响境的影响 根据危险目标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特征,本厂区内危险目标发生 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围见表 3-5。 26 表 3-5 危险目标发生事故可能波及的范围 序号 危险品 名称 波及范围 1对二甲苯 该物质泄漏产生的蒸气云可能波及半径为 300 米以内的区域,可影 响本公司及三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员工,如果发生火灾, 可能波及半径为 800 米以内的区域,可能影响本公司及三星重工、 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的员工,也可考虑一开始就向四周隔离 800 米。 2氢气 该物质泄漏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 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 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爆炸可能波及半径为 300 米以内的区域, 可影响本公司及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的员工。 3醋酸 该物质泄漏产生的蒸气云可能波及半径为 800 米以内的区域,可能 影响本公司及三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员工,也可考虑一 开始就向四周隔离 800 米。 4 醋酸异丁 酯 该物质泄漏产生的蒸气云可能波及半径为 300 米以内的区域,可造 成本公司及三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员工的中毒,如果发 生火灾,可能波及半径为 800 米以内的区域,可能影响本公司及三 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的员工,也可考虑一开始就向四周 隔离 800 米。 5 醋酸正丙 酯 该物质泄漏产生的蒸气云可能波及半径为 300 米以内的区域,可造 成本公司及三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员工的中毒,如果发 生火灾,可能波及半径为 800 米以内的区域,可能影响本公司及三 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的员工,也可考虑一开始就向四周 隔离 800 米。 6氢氧化钠 该物质泄漏产生的蒸气云可能波及半径为 800 米以内的区域,可能 影响本公司及三星重工、宁波永祥铸造有限公司员工,也可考虑一 开始就向四周隔离 800 米。 *波及影响半径数据来源于 ERG2004 4保保护护目目标标确定确定 大气保护目标:生产区员工和附近居民、单位等人员集聚的敏感区。 主要是附近的小港联合开发区域生活居住区、沙头村、林唐村、等居民 27 区,还有招宝山风景区、北仑城区。 水体保护目标:小浃江和北仑港海域。 本项目现有的敏感目标及保护重点列于表 4-1。附近居民点及公司 的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4. 表 4-1 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敏感目标 方位/距离 (km) 内容备注 本公司员工公司内部员工总数约 500 发生火灾、爆炸应尽 快疏散、撤离公司员 工 镇海城关WSW/3.86.5居民约 10.8 万人 小港WSW/2.03.2居民 6757 人 北仑小港医院SSW/4.0床位 60 张 蔚斗小学SW/4.0教员,学生 200 人 红联 SW/4.05.5居民 4402 人 建设村SSW/5.0居民 1144 人 陈山村SSW/5.5居民 770 人 长山村SSW/5.4居民 823 人 孔墅村S/3.7居民 1624 人 兴岙村S/5.6居民 237 人 岭南村SSE/5.3居民 680 人 林唐村SE/1.6居民 1981 人 永久村SE/4.4居民 621 人 沙头村ESE/2.0居民 604 人 蒋家村ESE/3.7居民 330 人 算山村ESE/5.3居民 1329 人 新契街道(含北仑城 区、宁波保税区) SE/7.0居民 70100 人 大契街道SE/8.0居民 58300 人 发生泄漏爆炸按环境 监测结果决定是否安 排疏散,在本公司爆 炸损伤范围外 28 续表 4-1 敏感目标 方位/距离 (km) 内容备注 三星重工E/0.69 造船、拆船,机械铸造和 陆地及海洋的钢结构物、 设备和搬用机械、建筑机 械和环境设备的制造。 宁波永祥铸造有限 公司 S/0.1钢铁铸件制造 在公司主要物料大量 泄漏(大于 0.2m3)下风 向疏散距离 300m 内, 以及公司主要物料大 量泄漏(大于 0.2m3)并 起火时人员疏散距离 800m 范围内。在本公 司爆炸损伤范围内可 能引起连锁爆炸。 宁波亚洲纸业SE/1.0 瓦楞平板,瓦楞纸箱,彩 印包装,纸杯,纸盘。 飞佛特种纺织SE/2.0 产品包括家具装饰布、特 种遮阳纱窗门、扑虫网等 (建设中) 宁波丽阳化纤有限 公司 SE/2.6产品主要为腈纶纤维 亚沛斯医药中间体 有限公司 SE/2.2医药中间体 宁波海能调和油有 限公司 SE/2.2 主营产品:甲醇汽油 采购产品:汽油、石脑油、 溶剂油(建设中) 宁波海湾重工有限 公司 SE/3.1 公路、桥梁、港口新型机 械设备、构件的设计与制 造等。 宁波赫革丽高分子 科技有限公司 SE/2.4PU 树脂 宁波杨公山石油码 头有限公司 SE/4.5油品码头 算山原油码头SE/5.5油品码头 埃索沥青SE/4.0沥青调和/加工 埃察中油SE/4.5成品油,液化气 浙江省宁波远东冷 藏有限公司 SW/1.0冷藏、冷冻 宁波侨泰兴纺织有 限公司 SW/1.3纺织面料 宁波德业通讯科技 有限公司 SW/1.3设备制造 在本公司发生泄漏爆 炸损伤范围外 29 伊立欧化学(宁波)有 限公司 W/1.5化学助剂 30 续表 4-1 敏感目标 方位/距离 (km) 内容备注 宁波北仑区中强园 林工具有限公司 SW/1.7 电动液动等工具维修及 售后服务 宁波斯迈克制药有 限公司 SW/1.6 甲灭酸、双氯灭痛、吲哚 美辛、愈甘醚、吲哚酮 宁波新桥化工有限 公司 SW/1.7 发泡剂、包装材料/聚苯 乙烯制造 宁波飞达仕新乐有 限公司 SW/1.5各类空调器的开发、研制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 限公司 SW/1.9 永磁材料钕铁硼的生 产和技术开发 招宝山风景区SW/ 3.3省级文物单位 在本公司发生泄漏爆 炸损伤范围外 小浃江 W/0.10 (离小浃江口) 执行地表水三类水标准 北仑港海域N /0.10执行海水三类水标准 在公司油品、化学品 泄漏入水体可能污染 范围,应根据泄漏量 做好防范工作 31 5组织组织机构与机构与职责职责 5.1公司公司应应急急处处置指置指挥挥部部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专门负责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应对与 处置,指挥部成员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生产部、安环部、总师室 的负责人组成,同时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总师室, 由总师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设立值班室,负责接警和联系不同部门 的工作)和应急咨询专家组,并成立八个环境突发事故专业救援小组。 发生紧急事故时,迅速在事故现场附近安全地带设立临时指挥部, 由总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调度,总经理不 在时,生产副总经理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现场指挥,事故 应急处 理期间,全公司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公司所有部 门都有职责参与应急救援,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和现场应急需要,公司成 立八个专业救援队伍。具体组成如表 5-1。 表 5-1 专业救援队伍 序号专业救援小组名称 组长成员来自 1通讯联络队行政部负责人行政部 2抢险抢修队工务部负责人工务部、投资部、事故部门 3侦检抢救队安环部负责人安环部、总师室、行政部 4医疗救护队行政部负责人行政部、安环部、事故部门 5应急消防队事故部门负责人事故部门、安环部、行政部 6治安队行政部负责人行政部 7物资供应队总师储运负责人 总师储运、采购部、行政部、 安环部 8环境监测小组生产质监负责人生产质监、安环部 (具体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2 和附件 3)。 32 5.2职责职责 5.2.1 公司公司应应急急处处置指置指挥挥中心中心职责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 习。 (3)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 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 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 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 伍的调动。 (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恢复、事故 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9)负责对厂区内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 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