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ppt_第1页
课件: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ppt_第2页
课件: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ppt_第3页
课件: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ppt_第4页
课件: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主要内容,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特点 儿童神经系统生理特点,解剖特点,1、脑和脊髓 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发育而成。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速度也快 新生儿大脑皮层及新纹状体发育未成熟,活动主要 由皮质下中枢调节,表现为肌张力较高,手足徐动,解剖特点,1、脑脊液 4岁以前 L4-5 脑脊液量:新生儿50ml 婴儿40-60ml 幼儿60-100ml 脑脊液压力(侧卧位) mmH2O 新生儿30-80 学龄期70-200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 细胞数0-10106/L(新生儿、小婴儿20106/L) 葡萄糖2.84.5mmol/L 氯化物117127mmol/L 蛋白质0.20.4g/L(新生儿0.2-1.2g/L),生理特点,1、大脑皮层兴奋性 新生儿及婴幼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较长 皮质下中枢兴奋性高,皮质功能弱,兴奋或抑制易 扩散,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不全,遇刺激易惊厥,生理特点,2、神经反射 先天性反射(原始反射):吸吮反射、防御性反射 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 反射 出现年龄 消失年龄 拥抱反射 初生 3-6月 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 初生 4-7月 握持反射 初生 3-4月,生理特点,3、病理反射 Babinski征,2岁前可呈阳性 若单侧阳性,需结合临床考虑是否为病理情况,生理特点,4、脑膜刺激征 Brudzinski征和Kernig征在小儿3-4个月前可呈弱阳性 生后头几个月可有眼球震颤、膝反射亢进及踝阵挛,小儿热性惊厥 (febrile seizures ,FS),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患病率 :5岁以下 35% 全部小儿56% 占各类小儿惊厥30%、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28% 男:女=1.2-1.5:1,概 念,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好发于3个月5岁 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 以前也称为高热惊厥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热性惊厥是指3个月至5周岁儿童发生的惊厥,伴有发热但无颅内感染等特定原因,凡既往曾经发生过无热惊厥者,其伴有发热的惊厥应排除在热性惊厥之外,病因与发病机制,感染是发热的原因 发热是惊厥的条件 遗传是惊厥的倾向 与年龄相关的发育阶段是惊厥的内在基础,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病因: 遗传因素 + 诱发因素(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FS敏感基因) 常显遗传,伴低外显率 多基因遗传 已报告的FS相关基因位点 FEB1(FS伴TLE): 8q 13-21; FEB2(单纯性FS): 19p 13-3; FEB3(各种全部性FS+): 2q21-q33 FEB4: 5q14-15,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诱发因素:发热 病毒感染:86%的FS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关;70%为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较少见 预防接种:极少数,主要见于白-百-破、 麻疹预防注射3-7天内,感染性病因,临床表现,热性惊厥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升时,78%发生在热起的24h内 典型表现:突发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眼球固定,头后仰或斜向一侧,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四肢肌肉呈非自主性、持续性、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多伴有意识丧失。 严重者呼吸抑制、小便失禁。可有屏气和青紫 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后进入昏睡状态,临床分型,单纯性热性惊厥(典型性热性惊厥)( Simple febrile seizure,SFS ) 复杂性热性惊厥 (complex febrile seizure, CFS),2019/8/21,17,可编辑,单纯性热性惊厥(典型性热性惊厥) ( Simple febrile seizure,SFS ),发病年龄6个月5岁 在发热早期(6-12小时内)体温骤升时发生惊厥,体温多在38.5以上 发作时间较短,约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在1次发热疾病过程中大多只有1次,个别2次发作 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可伴有意识障碍,但惊厥停止后意识恢复快 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复杂性热性惊厥 (complex febrile seizure, CFS),发作年龄不定,可在6个月之前或5岁之后 初为高热惊厥,发作数次后低热甚至无热也发生惊厥 发作时间长,1次发作可持续10分钟以上 24小时内发作2次 1次发热病程中反复多次发作,累计发作5次以上 局灶性发作 惊厥前神经系统可有异常(窒息、脑外伤、中毒史等),发作后有一过性脑功能障碍,EEG在惊厥发作2周后仍有异常。,FS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1/3的患儿可再发,10%的患儿可能有3次发作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复发与个体易感性有关,而与发热时所 患疾病和轻重程度无关 复发的危险因素: 首次发作年龄18个月 首次发作即为复杂性热性惊厥 惊厥发作前发热时间短 有明确的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热性惊厥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若干因素使热性惊厥患儿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 称为癫痫的危险因素: 复杂性热性惊厥 直系亲属中有癫痫病史 首次热性惊厥发作前已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 具备其中2-3个危险因素者,7岁前癫痫发生率平均达9%以上,辅助检查,三大常规 EEG检查 其他检查:血液生化、脑脊液检查、影像学,诊断,除外颅内感染及各种颅脑疾病 区别单纯性/复杂性热性惊厥,FS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鉴别诊断,颅内感染 中毒性脑病 Reye综合征 无热惊厥:低钙血症、低血糖、颅内出血、 脑发育异常、癫痫、高血压脑病、中毒、 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损伤后遗症等,治疗护理,(1)平卧、头歪向一侧,防治呕吐物窒息 (2)保持呼吸通畅,严重者给氧 (3)密切观察神志、呼吸、循环状况及瞳孔、 意识变化,治疗 急救处理,尽快控制惊厥 地西泮首选(安定) (1)剂量与用法:0.3-0.5mg/kg/次,静注缓注 必要时重复2-4次/24小时。可直肠注入 (2)优点:见效迅速(1-3分钟内见效), 对85-90%的发作有效 (3)缺点:维持疗效短暂(1/2-1小时) 可出现呼吸抑制。,治疗-惊厥的急救,尽快控制惊厥发作 苯巴比妥钠(鲁米那) (1)剂量: 5-10mg/kg/次,肌注或静滴,分2-3次/日。 (2)优点:药效维持时间长 (3)缺点:起效慢(肌注20-30分钟、静注5-10分钟见效) 安定+苯巴比妥钠 其它:羟安定、氯硝安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