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精神分裂症.pptx_第1页
课件:精神分裂症.pptx_第2页
课件:精神分裂症.pptx_第3页
课件:精神分裂症.pptx_第4页
课件:精神分裂症.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分裂症,Wednesday, August 21, 2019,目录,01,02,03,04,精神分裂症简介,1,Page 4,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 病因不明。 多起病于青壮年。 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 病程多迁延,缓慢发展,部分患者有发展为衰退的可能。,Page 5,精神分裂症的社会负担,.人类前十位功能障碍性(disability)疾病: (C J L Murray等,1995 ) * 单相重性抑郁 10.7% 缺铁性贫血 4.7% 跌伤 4.6% *酒精滥用 3.3% 慢阻肺 3.1% * 双相情感障碍 3.0% 先天性疾病 2.9% 骨关节炎 2.8% *精神分裂症 2.6% *强迫症 2.2%,Page 6,发病率,Page 7,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慢性化和社会职业功能受损: 工作 人际关系 自我料理,同时发生的物质滥用,阳性症状: 妄想 幻觉 言语紊乱 紧张症,阴性症状: 情感平淡 少语 意志缺乏 兴趣缺乏 社交退缩,认知缺损: 注意 记忆 执行功能 (如抽象),情感症状: 抑郁 焦虑 无望感 消沉 耻辱感 自杀意念,敌对、攻击,Page 8,精神分裂症病程变化,社会心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有明显缺陷,症状缓慢、隐匿出现,同时伴有社会心理功能减退,症状明显、突出,如幻觉、妄想、自知力丧失等,阳性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阴性、情感、认知损害症状仍存在、社会心理功能受损严重,且极易出现病情波动、加重。,因此不用“痊愈”一词更确切,Page 9,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根据临床症状群的不同: 偏执型分裂症:以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为优势症状群 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以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情感、 行为紊乱)为优势症状群 紧张型分裂症:以紧张综合症为优势症状群,常见紧张性木僵 单纯型分裂症:1.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 2. 社会功能受损严重,趋向快速精神衰退 3. 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 2年 其他:未定型,Page 10,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前认为最适宜的长期治疗应该是联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治疗,Page 11,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精神症状消失三个月(慢性复发患者消失6个月)以上,自知力恢复完整,可以考虑减低药物剂量 减药宜缓慢,维持剂量通常为最小有效治疗剂量,继续治疗年(多次复发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终生用药)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辅导,宣传疾病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社会适应能力 对于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可选用长效制剂,Page 12,维持治疗的理由,维持治疗期自行停药 1年内,54的患者病情复发 2年内,75%的患者病情复发 而坚持维持治疗的患者仅有17%病情复发,Page 13,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因素,l 疾病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疾病的自然病程:病情波动,自身恶化 可能与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的变化有关 自知力恢复不完整,治疗依从性差(不愿就诊、自停药或不规则服药等) l 心理社会因素 缺乏社会支持 应激环境 Gerald Maguire, M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APA,Page 14,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方法,口服 逐渐递增剂量法(常规剂量滴定法) 快速加量法(仅适用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肌肉和静脉注射 其他,15,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原则,非典型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或阿立哌唑,典型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或舒必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6-8周疗效不佳,单一药物原则,两种药物联合(不同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达预期目标仍以单一用药为主,精神分裂症常见药物对比,2,17,指主要作用于中枢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 。包括 吩噻嗪类:氯丙嗪(低效价)、硫利达嗪(低效价) 、奋乃静(高 效价)、氟奋乃静(高效价) 、三氟拉嗪(高效价) 硫杂蒽类:氯哌噻吨、三氟噻吨、泰尔登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 苯甲酰胺类:舒必利,针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且安全 针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不确切,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8,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局限性 (1)不能改善认知功能: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能改善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口语、视觉运动、语流、精细运动功能;但有时能改善注意力的某些指标。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可能会使记忆恶化。 (2)对核心的阴性症状作用微小;有时可产生继发性阴性症状。 (3)约有30的患者其阳性症状不能有效缓解。 (4)引发锥体外系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比例较高。 (5)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不好。 (6)药物对患者工作能力的改善作用较小。,19,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高的5羟色胺(5-HT)2受体阻断作用,称多巴胺(DA)-5-HT受体揞抗剂(SDAs),对中脑边缘系统的作用比对纹状体系统作用更具有选择性。 氯氮平(Clozapine) 利培酮(Risperidone) 奥氮平(Olanzapine) 喹硫平(Quetiapine) 齐拉西酮(Ziprazidone) 阿立哌唑(Aripiprazole) 舍吲哚(Sertindole),氯氮平(Clozapine),受体亲和性,即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谱,相当广泛,包括: (1)5-羟色胺能受体5-HT2a、5-HT2c、5-HT6; (2)肾上腺素能受体1及2; (3)胆碱能毒蕈碱受体M1; (4)组织胺能受体H1;以及 (5)多巴胺能受体D4(与D1、D2和D3的结合力却较低)等。 由于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被认为不能作为一线药物?,2019/8/21,21,可编辑,利培酮(Risperidone),有很强的抗5-羟色胺能、抗多巴胺能和抗肾上腺素能作用(Leysen等1988),对5-HT2受体的阻滞作用大于对D2受体的阻滞作用,无抗胆碱能作用; 口服吸收快,分布迅速,Tmax为2h。代谢分快、慢两型,快速型生物利用度100(原药66),蛋白结合率88,慢速型生物利用度约77(原药82),蛋白结合率77,5-6天达稳态血浓度,主要活性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服1mg利培酮,快速型Cmax为12.63.6ng/ml,慢速型Cmax为18.66.6ng/ml,一周后从尿液排泄70,从粪便排泄14。 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均有效,可试用于难治性病例; 体重增加的风险低于氯氮平及奥氮平,TD(tardive dyskinesia)风险低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但剂量6mg/d时EPS发生率升高; 可使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致嗜睡及体位性低血压。,奥氮平(Olanzapine),(1)选择性影响中脑腹侧被盖区,与多种受体有亲和力,以5-HT2a和D4为甚; (2)T1/2为30小时,治疗剂量1020mg/d,因具镇静作用,适于晚间服药; (3)急性期治疗,疗效大于或等于氟哌啶醇,尤其适于有阴性或抑郁症状者; (4)有对照研究示,可用于预防症状恶化的维持治疗;,可用于难治性病例,但若氯氮平也无效者,一般也较难显效; 无TD风险,EPS发生率低,高剂量时偶有轻微的静坐不能; 可使血清催乳素水平轻度上升,体重增加明显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喹硫平(Quetiapine),对5-HT2受体有中度阻滞作用,对D1/D2均有亲和性,对2受体阻滞作用较弱,对胆碱能M受体无明显亲和性; T1/2为36h,故需23次/日投药; 对急、慢性的症状均有疗效,并有预防复发作用; TD风险小,EPS发生率低,不影响血清催乳素水平; 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晕、体重增加及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分裂症常药物治疗原则,3,30,药物治疗的十大原则(1),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 在用药前,应仔细评估病人的躯体状况和需要治疗的靶病状。尽管有人认为精神药物的作用没有靶症状,事实上,临床医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用药则常有所选择。如阳性症状明显者常选用氯丙嗪、氯氮平;阴性症状为主者则常选用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等;兴奋冲动、行为紊乱明显者常选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镇静作用强的药物,31,药物治疗的原则(2),有效不换方的原则 既往患者自己甚至家族中有同类患者应用效果好的药物,本次优先考虑选用。如病人系首次用药,则药物的选择常要考虑到副反应的大小,药物治疗的原则(3),单一用药、缓慢加减剂量原则 一般主张单一用药,对于某些难治的病人可合用其它不同种类的药物(如另一种类的抗精神病药或心境稳定剂等) 通常情况下,均应缓慢加减剂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个体对药物的不良感受,同时亦有利于观察病人对药物剂量调整后的反应 如病人出现某些急诊状况(粒细胞缺乏、过敏反应、急性肝坏死等)则应快速减药或停药,32,药物治疗的原则(4),个体化用药原则 确定最佳剂量(最大疗效,最少副作用):不要过份追求控制症状而超大剂量用药,导致严重的副反应的发生 剂量折算:相当于氯丙嗪(CPZ)400mg600mg/天,其它药物按效价折算,急性期治疗时间至少6周。超出此剂量范围应作相当的临床判断。 首次发作的病人,药物剂量宜偏小,折合CPZ约300mg500mg/天。 不应采用快速神经阻滞剂化和超大剂量的药物治疗。,33,药物治疗的原则(5),换药原则 合适剂量治疗最短起效时间要46周,如无效可改用不同类别的抗精神病药 实践表明,病人如对首次用某药有较严重的不良体验,常预示病人对该药的远期疗效不佳和服药依从性会差。这些负性体验包括主观不适感、过度镇静、急性肌张力障碍等,如果用药不久病人即出现明显的不良体验,可考虑快速换药(此时可不需观察4周) 对两种经典药物反应不佳者,应改用氯氮平治疗 难治性病人的定义:在疗程和剂量足够的情况下,对两种不同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均无明显疗效。此时氯氮平治疗至少应维持3个月,如无效,要检查血药浓度并可逐渐加大氯氮平剂量到800mg/天,如有效应作为持续的维持治疗措施 对两种不同的抗精神药物疗效不佳,病人表现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和攻击行为,或病人有不能耐受的副反应,包括EPS、抗胆碱能副作用、TD、MNS等应换用氯氮平治疗,34,药物治疗的原则(6),安全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一般来讲是安全的,但用药之前均应常规检查血象、血糖、肝、肾、心功能,并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 以下情况不用或慎用 病人既往有严重的过敏或变态反应史者 与酒精,鸦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合用时要特别注意,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导致严重的CNS抑制或抗胆碱能谵妄。 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 有实质性或特发性痉挛发作高危因素者 闭角性青光眼患者,35,药物治疗的原则(7),在以下情况应作血药浓度监测: 对常用剂量治疗反应不佳时 对鉴别药物副作用与精神症状有困难时 当合并其它药物而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时 在儿童、老年病人或有躯体疾病的病人,其药代动力学可能有变化时 当怀疑病人有藏药行为时,36,药物治疗的原则(8),合并其他药物治疗原则 如病人持续出现焦虑、抑郁和敌意等症状,尽管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控制较好,辅助用药是合适的: 持续的焦虑可加用苯二氮卓类和心得安 持续的抑郁,应加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 持续的敌意及类躁狂样症状可加用锂盐或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有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应予注意 预防性给予抗帕金森病药不可取,如要应用,应考虑:病人的躯体状况; 病人既往EPS的发生史; 权衡引起EPS及抗胆碱能副作用的危险因素,37,药物治疗的原则(9),合并ECT治疗的原则 已接受合适的药物治疗,但仍表现持续的阳性症状,应合用前条所述的辅助药物或ECT治疗,亦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