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 都在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_,声音在_中不能传播. 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_. 声音以_的形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 时声音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_;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_.,振动,振动,振动,介质,真空,介质,声波,340 m/s,快,快,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被反射,反射回来的 声音再进入人耳,这个声音叫回声.利用_和_ 公式可以计算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障碍物,回声,速度,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为_、_和_. 2.音调是指声音的_,音调由发声体的_来决定.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人们把频率高于_ 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_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响度是指声音的_,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_来 决定,还与距离_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_;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_.,音调,响度,音色,高低,频率,高,20 000,20,大小,振幅,发声体,大,小,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也能 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不同发声体的 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材料,结构,考点三 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声作为一种波,即可以传递_(如回声定位), 又可以传递_(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2.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_振动时会发出 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 _和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信息,能量,无规则,学习,工作,干扰,3.人们以_(符号为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 级.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_阻断噪声 _防止噪声_”三个方面入手.,分贝,dB,产生,传播,进入人耳,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命题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2)声速. 例1(2013扬州)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停止了振动,所以鼓声消失了.故选D. 答案:D,【方法总结】声音是由振动的物体产生,借助于介质传播的.如果没有声源,听不到声音;即使有声源,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也听不到声音.,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命题点:(1)音调、响度、音色;(2)振幅、频率、超声波、次声波. 例2(2013泰安)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轻声”和“大声”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指声音的响度.故选B. 答案:B,【方法总结】在解题时除了能区别音调和响度外,还应知道它们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则音调高;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大则响度大.,例3(2013菏泽)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他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_. 解析:每个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振动方式.声纹锁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主人的音色. 答案:音色,考点三 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命题点:(1)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2)声音传递信息、能量. 例4(2013株洲)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解析:本题考查声的利用.A选项中,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获得的是信息,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击碎结石,传递的是能量,符合题意;C选项中,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获得的是信息,不符合题意;D选项中,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也是获得信息,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 答案:B,例5(2013威海)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解析: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途径.A选项中临街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B选项中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阻止噪声产生;C选项中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选项中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故选B. 答案:B,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答案:B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 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D.超声波不是声波 答案:C,3.如图所示,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答案:A,4.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 ) A.轻敲音调高 B.轻敲响度大 C.重敲音调高 D.重敲响度大 答案:D,5.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答案:A,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C,7.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 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_. 答案:信息 响度 8.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Hz,人类_听到这种声音.(填“能”或“不能”) 答案:350 能,考点训练 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3安徽)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答案:D,2.(2013广东)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答案:A,3.(2013烟台)如图所示,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击发出的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答案:B,4.(2013梅州)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答案:C,5.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解析:噪声的防止有三种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题中这个图标表示禁止鸣喇叭,这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本题应选A. 答案:A,6.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2019/8/27,35,可编辑,解析: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振动频率低于20 Hz,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声波都可以进入人耳,即使振幅较大,次声波也不能引起人耳的听觉,A、B选项错误. 答案:D,7.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解析:超声波碎石利用的是超声波具有能量;声呐探海深利用的是超声波传播距离远并且能反射回来;“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能够成像,回声定位利用的是超声波定向性好.本题选A. 答案:A,8.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的讲课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A选项错误;声音传播的介质是空气,B选项正确;音量旋钮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C选项错误;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选项错误. 答案:B,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得快 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而与响度大小、频率高低等因素无关,A、C项均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项错误;人们可通过谈话进行交流,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清除体内结石等事例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项正确. 答案:D,10.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C.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的利用和声音的特性.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A选项错误;在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传播,B选项正确;我们是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的,C选项正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A. 答案:A,11.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宇航员在太空对话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手在小提琴上的不同位置按弦,是通过改变琴弦的长度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以改变音调,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反之越低,B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错误;B超是让超声波射入人体内,通过“声”像,医生可以检查人体内的病情.D正确. 答案:D,12.(2013长春)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 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 解析:摩托车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B选项符合题意;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选项不符合题意;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13.(2013资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 B.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 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比空气好的特性,A选项正确;蝙蝠是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的,C选项正确;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选项正确;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音调,B选项错误.故选B. 答案:B,14.(2013武汉)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解析: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用扩音器讲课是为了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A选项不符合题意;安装消音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选项不符合题意;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可以改变音叉的响度,C选项不符合题意;瓶中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瓶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选D. 答案:D,15.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如图所示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解析:停止施工是机械停止工作,防止噪声产生;双层窗的特点是它的内外两层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主要作用是保温和隔音,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耳罩的作用是防止声音进入人耳.因此B选项是阻断噪声传播的.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6.(2013福州)如图所示是 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 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 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 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 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 变了声音的_.,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嘴对着吹孔吹时,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笛声;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跟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松紧程度有关.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改变了发声体的长度,故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答案:振动 音调,17.人们说话时声带在_.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 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_(填“能”或 “不能”)听到回声. 解析: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月球上是听不到回声的. 答案:振动 不能,18.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 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 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_,“高”是指 _. 解析: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高音或低音的“高”或“低”是指音调高低,而放声高唱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物理学中所说的声音的响度. 答案:音调 响度,19.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 _的产生.在考场上你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_产生的. 解析: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翻动卷子产生的声音是由于卷子的振动发出的. 答案:噪声(或噪音) 振动,20.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 (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_和_都能传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传播.由“琴弦的振动木质的琴码和琴箱空气振动听者耳中”的声音传播过程,说明声音在固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 答案:固体 气体,2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 不能传声. 解析:“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响度 真空,22.(2013济宁)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 解析:声音有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因此小满可以依据音色判断是妈妈在接电话;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说话声音大些这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答案:音色 响度,三、实验探究题(23题6分,24题9分,25题12分,共27分) 23.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答案:相同 高,24.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 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 _.,解析: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1)被敲击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由瓶中空气柱长度决定的,空气柱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科考核模拟题库
- 2025年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中心小学招聘校医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洛阳市西工区第一批公益性岗位招聘10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常见内镜品牌奥林巴斯富士宾得基础操作试题
- 沧州市中医院骨肿瘤介入治疗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资格评审
- 衡水市人民医院检验仪器操作规范考核
- 保定市人民医院血友病综合关怀管理考核
- 衡水市人民医院纱布敷料应用考核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InfiniBand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下半年拜城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6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宅基地争议申请书
- 2025年杭州上城区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A)含答案
- 重庆通信安全员c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颈椎骨折护理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TSAAD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 无菌技术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