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上跨桥工程环评报告表(报批版)_第1页
8-3上跨桥工程环评报告表(报批版)_第2页
8-3上跨桥工程环评报告表(报批版)_第3页
8-3上跨桥工程环评报告表(报批版)_第4页
8-3上跨桥工程环评报告表(报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本情况 表1项目名称8-3上跨桥工程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鸿联系人柳郁 联系电政编码401122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迎龙大道19号建设地点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立项审批部门重庆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批准文号渝两江经审201914号建设性质新建 R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E4813市政道路工程总投资4608.34万元环保投资132万元投资比例2.86%占地面积15125m2建筑面积/评价经费/年能耗情况煤/煤平均含硫量/电/kWh油/天然气/万m3用水情况(万吨/年)分 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生产用水000生活用水000合 计0001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龙兴汽车城产业区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园区南部,铜锣山东麓、御临河西岸,将形成涵盖整车制造、发动机制造、新能源、零部件以及物流中心等为主体的全方位汽车产业,主要围绕长安大道、两江大道、一横线周边布局现代、通用五菱整车制造企业及相关零部件配套、物流企业。8-3上跨桥工程位于汽车城片区,上跨两江大道后将连通既有的8-3路和刘鱼路,打通天堡寨片区生产制造板块与上汽通用五菱之间的通道。现状8-3路西起于现状8-4路,自西向东延伸,东止于现状两江大道,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20.5m,与两江大道相交处为路基形式。现状刘鱼路西起于现状两江大道,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止于现状康泰路,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24m,与两江大道相交处为路基形式。8-3上跨桥工程于桩号K0+000处顺接现状8-3路,现状高程为297.91m,纵坡为3.8%,92续表1本次设计均与其顺接。8-3上跨桥工程桩号K0+480处顺接现状刘鱼路,现状高程为301.879m,纵坡为6.0%。8-3上跨桥工程属于2018年两江新区政府投资计划项目,重庆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以渝两江经审201914号,对本项目作出立项批复。项目代码为:2018-500112-48-01-0445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公布,2018年修正)及有关规定要求,拟建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多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以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标准为依据结合项目特点、性质、建设规模和环境状况,编制完成了8-3上跨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审批。1.2评价构思(1)针对拟建项目排污特点,评价以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为纲,分析预测,拟建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论证拟建项目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水平和环保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科学、客观地评述拟建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为拟建项目设计、运行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建成后自身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判定,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三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进行简要分析。(3)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本项目运营期道路两侧的排水管道仅收集和传送雨水、污水,道路本身不会产生废水。(4)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拟建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属于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5)项目为市政道路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A判定,本项目属于其他行业,项目类别为IV类,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6)本次环评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基本污染物引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18 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中两江新区基本污染物质量现状数据,地表水引用重庆市两江新区龙盛片区一期、二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均采用实测数据进行评价。1.3 项目概况1.3.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8-3上跨桥工程;建设地点: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改扩建;面 积:占地面积15125m2(新增占地面积1512m2);项目投资:4608.3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2万,占总投资的2.86%;建设周期:预计2019年12月开工,2020年12月竣工,总工期约12个月。1.3.2建设规模8-3上跨桥工程起点顺接8-3号路,桩号为K0+000。终点顺接刘鱼路,桩号为K0+480,全长480m,为城市次干道,设计时速40km/h,双向四车道。其中K0+180K0+320上跨两江大道,桥长约140米,宽9米,双向2车道。本次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包含标志标线标牌)和景观绿化、给排水等综合管网及其它临时、附属工程等内容。拟建项目设计技术指标与规范技术指标对比表见表1-1,上垮桥技术指标一览表见表1-2。表1-1 拟建项目设计技术指标与规范技术指标对比表序号项目单位技术标准采用的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km/h40403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径m300150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150极限值m704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10193极限值m705圆曲线最小长度m35956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407最大超高坡度%228会车视距m80809最大纵坡%7610最小纵坡%0.53.811最小坡长m110173.26812凸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6001800极限值m40013凹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700800极限值m45014竖曲线长度一般值m90108极限值m3515路面类型/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16荷载标准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标准轴载BZZ100KN结构城A级,人群荷载4.0KN/m2城A级,人群荷载4.0KN/m2表1-2 上垮桥技术指标一览表技术指标项目上垮桥设计速度km/h)40长度(米)140宽度(米)9最大纵坡(%)4.51.3.3 项目组成及内容及主要工程量项目组成及内容如表1-3所示,主要工程量见表1-4。表1-3 拟建项目组成表分项工程简介备注主体工程道路主线道路长480米,城市主干道。桩号K0+000-K0+480为改建段,双向4车道,主线设计车速40km/h,辅道设计车速40km/h改建上垮桥工程新建一座上跨桥,桩号为K0+180K0+320,高架桥段上跨两江大道、刘鱼路和8-3号路路口平交层,桥长约140米,宽9米,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40km/h新建路基工程8-3号路上垮桥平层是既有道路,路基已经形成。在8-3上跨桥两端桥台抬升段设置重力式挡墙,墙高不超过5m时采用俯斜式挡墙,超过5m时采用衡重式挡墙,匝道上下层分离段高差小于0.8m采用1.5m C20砼重力式挡土墙,同时作为防撞护栏基础依托路面工程采用改性橡胶沥青路面新建配套设施人行天桥本项目新增跨两江大道人行过街设施进行连接新建人行道在交叉口处设置合理有效的人行过街设施改建路缘石、路边石及植树圈路缘石、路边石和植树圈采用与现状道路一致的材质,机制C30砼路缘石、机制C30砼绿化带路缘石尺寸、机制C20砼路边石、机制C20砼植树圈新建公交车停车港全线不设置公交停车港不变照明系统在原有路灯基础上,考虑在交叉口三角岛绿化带处增设15m灯杆,光源(3x600w)。新建交通标志拆除部分并新增通标志、标线、交通监控系统等。改建管线工程雨水管网拆除两江大道、8-3号路原有雨水口11座,刘鱼路原有雨水口12座两江大道新增雨水口13座(并加固),新增雨水口连接管DN300 52m;对两江大道现状13座检查井进行改造,并加固。8-3号路新增雨水口连接管DN300 48m;改造加固5座检查井,新建2座沉砂井、167m的0.3x0.3排水沟,170m的DN400模压管,5座检查井。新建雨水排放口15座(并加固);新增雨水口58m DN300连接管;改造加固8座检查井;新建(并加固)2座沉砂井、0.3x0.3m排水沟153m、DN400模压管60m、DN600模压管80m,新建9座检查井改建污水管网对两江大道现状1座检查井进行改造,并加固。对刘鱼路现状4座检查井进行改造,并加固改建电力管网拆除刘鱼路原有部分电力管网对两江大道部分电力管网进行加固保护。刘鱼路东南侧车行道下新建电力管网166m改建通信管网拆除刘鱼路南北侧部分通信管网共计69m对两江大道编号为部分通信进行加固保护;新建5m通信管网;在刘鱼路北侧人行道下新建54m。在南侧车行道下新建23m改建燃气管网拆除8-3号路DN159燃气管线167m两江大道对部分管线进行加固,在8-3号路南侧人行道下新建168m改建给水管网拆除两江大道、8-3号路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拆除8-3号路DN100管线11m、DN300管线12m。对两江大道部分给水管线进行加固保护;在东侧人行道下还建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在8-3号路北侧人行道下还建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北侧人行道下新建DN300管线23m,在北侧人行道下新建DN100管线9m。改建临时工程施工道路利用区域内现有道路依托施工场地拟建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砼拌合场采用商品混凝土,不设置砼拌合场/弃土场不新增弃土场,弃方运至市政弃方指定用地/公用工程施工用电采用当地国家电网供电依托通讯工程采用无线电通讯依托沙石来源周边沙石料厂就近购买/施工用水来源于市政管网依托表1-4 道路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1路面工程(8-3上跨桥路基段)1.1.1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4cm)m23442.00 1.1.2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20(6cm)m23442.00 1.1.3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6cmm23442.00 1.1.4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m23614.10 1.1.5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5cmm23794.81 1.1.6抗滑薄层m21900.00 1.1.7抗车辙剂m23442.00 1.1.8玻纤网(路面搭接)m23760.00 1.2路面工程(两江大道展宽路段)1.2.1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4cm)m2564.00 1.2.2中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16中面层(5cm)m2564.00 1.2.3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25下面层(7cm)m2564.00 1.2.4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6cmm2564.00 1.2.5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m2592.20 1.2.6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m2621.81 1.2.7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m2652.90 1.2.8抗车辙剂m2564.00 1.2.9玻纤网(路面搭接)m2740.00 1.3人行道系统1.3.1拆除现状人行道m23950.00 1.3.2恢复人行道+渠化岛m23880.00 1.3.3绿化带m2590.00 1.3.4花岗岩路边石1229100cmm580.00 1.3.5花岗岩树池边框1020100cmm280.00 1.3.6花岗石路缘石15x36x100cmm771.00 1.3.7防撞护栏m356.00 1.3.8除渣(运距10km)m3987.50 2综合管网加固及迁改m2.1.1电力管网加固(6孔)m172.1.2电力管网加固(8孔)m152.1.3电力管网加固(24孔)m272.1.4电力管网加固(9孔)m112.1.5电力管网拆除及新建(9 孔)m1302.1.6通信管网加固(18 孔)m802.1.7通信管网加固(2 孔)m172.1.8通信管网加固(7 孔)m562.1.9通信管网新建并加固(15 孔)m122.1.10拆除、新建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座22.1.11给水管网加固 DN400 m352.1.12给水管网加固 DN300m552.1.13拆除、新建铸铁管 DN300m382.1.14燃气管网加固 DN159 m212.1.15燃气管网加固 DN325m352.1.16燃气管网拆除及新建DN159钢管m1752.1.17污水检查井(改造并加固)座52.1.18雨水检查井(改造并加固)座82.1.19雨水检查井(改造)座162.1.20雨水检查井(新建)座162.1.21拆除雨水口 座302.1.22新建雨水口座382.1.23DN300 二级钢筋混凝土管m1902.1.24沉砂井座42.1.250.3*0.3 排水沟 m3202.1.26DN400FRPP 模压管m2402.1.27DN600FRPP 模压管m902.1.28路面拆除及恢复m10003照明工程3.1LED 路灯 600W 套43.2三火灯杆 H15m 单臂套43.3手孔 400400个43.4手孔 600600个43.5灯杆基础个43.6接地扁钢m2003.7单芯电缆 YJV-1KV-525 m2003.8塑料护套线 BVV-450/750 32.5m403.9聚乙烯碳素螺旋管 PE100m4003.10迁移路灯 H10mm163.11迁移管线 PE100 m14404交通工程4.1热熔反光标线 m24.00 4.23*2.4 米指路标志板 块5.00 4.33*2 米指路标志板 块10.00 4.40.8*0.8 米标志板 块2.00 4.50.6*1.2 米标志板 块4.00 4.6D=0.8 米禁令标志板 块2.00 4.7325 标志杆 套5.00 4.8219 标志杆 套16.00 4.988 标志杆 套24.00 4.10114 警示柱 套4.00 4.11防撞桶 套4.00 5绿化5.1绿化带 m25905.2迁移行道树 D15cm 株2206桥梁工程6.1等截面连续钢箱梁 m213246.1人行天桥m22517支挡工程7.1C20 砼挡墙m33963.687.2方格网框架护坡m26548.11.4主要建设方案1.4.1道路工程1.4.1.1项目线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1) 平面设计8-3上跨桥起点K0+000处顺接现状8-3号路,现状高程为298.670m,于桩号K0+254.727处上跨现状两江大道,设计标高为299.140m,现状两江大道高程为289.741m,终点桩号K0+480处顺接现状刘鱼路,现状高程为300.663m。道路全长480m,共设置2处平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150m,最大平曲线半径为300m,最小缓和曲线长40m。(2) 纵断面设计8-3上跨桥工程全线共设变坡点3个,起点路段顺接8-3号路纵坡为3.8%,终点顺接现状刘鱼路纵坡为6%,上跨两江大道路段纵坡度均为4.5%,最短坡长为124.476m。最小凸曲线半径为1800m,最小凹曲线半径为800m。(3)横断面设计8-3上跨桥工程标准路幅宽度为26米,其中8-3号路北侧人行道宽度为3.5m,路幅宽度为27.5m。车行道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以利于排水,机动车道坡向外侧,人行道坡向内侧。 表1-5 道路断面形式如下表道路宽度人行道辅道检修道+挡墙主车道检修道+挡墙辅道人行道26m2m6m1m8m1m6m2m27.53.5m6m1mm1m6m2m1.4.1.2路基工程8-3 上跨桥工程平层是现有道路,路基已经形成。8-3 号路两边已平场,刘鱼路两侧是现状网格护坡的深路堑。边坡工程在侵占边坡处设置护脚挡墙,道路左侧护脚挡墙长度约111.5m,道路右侧护脚挡墙长度约195.6m。支挡工程本次设计在8-3上跨桥两端桥台抬升段设置重力式挡墙,墙高不超过5m时采用俯斜式挡墙,超过5m时采用衡重式挡墙,匝道上下层分离段高差小于0.8m采用1.5m C20砼重力式挡土墙,同时作为防撞护栏基础。支挡结构布设情况具体段落见表1-6。表1-6 支挡结构布设情况分段表挡墙编号起止桩号位置支挡类型长度(m)1#K0+98.2K0+181.2道路左侧俯斜式挡墙+衡重式挡墙81.72#K0+98.2K0+181.2道路右侧俯斜式挡墙+衡重式挡墙84.13#K0+328.2K0+402.5道路左侧俯斜式挡墙+衡重式挡墙74.34#K0+328.2K0+402.5道路右侧俯斜式挡墙+衡重式挡墙74.35#/道路交叉口锚杆挡墙19.66#K0+368.5K0+480道路左侧护脚挡墙111.57#K0+290K0+480道路右侧护脚挡墙195.61.4.1.3路面工程根据交通功能本次道路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交通等级为重型交通,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1)车行道路面结构:AR-SMA-13C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上面层厚4cm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6cm(AC-20C)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0.6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厚25cm(2)人行道路面结构:机制透水砖25156cm1:3水泥砂浆找平层 3cmC15混凝土垫层15cm粗砂5cm1.4.1.4交叉路口设计结合8-3上跨桥工程相交节点交通情况,该节点现状为平B1类交叉口,即干路中心隔离封闭、只准右进右出。本次设计在现状车行道宽度情况下进行了渠化拓宽,进两江大道渠化展宽1个车道,布设8-3路上跨桥,以保证其东西向交通顺畅。1.4.1.5桥梁工程拟建道路 K0+180K0+320,全长 140m 为桥梁段,桥跨范围内道路设计标高与地面最大高差约为8m。道路标准段全宽9m。1.4.1.5.1桥梁选型(1)桥型方案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方案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同时兼顾安全、经济、景观影响的原则,项目方案设计中推荐桥型方案包括(40+60+40)m变截面连续钢箱梁、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两种结构形式进行比选。方案主要内容如表1-7。表1-7 结构方案主要内容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桥型(40+60+40)m变截面连续钢箱梁(30+40+40+30)m等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方法现场拼装架设法梁式支架法施工难度施工技术安全成熟,受变截面的影响,技术要求较高。施工技术安全成熟,技术要求较低。施工期间交通的影响吊装施工;占用车道断面非常小,周期短;对桥下交通干扰非常小。支架现浇施工;占用车道断面大,周期长;对桥下交通干扰非常大。交通组织周期1周5个月施工工期12个月16个月景观效果梁高较小,桥下视觉通透,梁体曲线线型优美,景观效果最佳。梁高较小,中分带立墩对两江大道影响较大,景观效果一般。造价(含交通组织费)1634万元1192万元通过以上两种方案的综合比选:方案一采用钢箱梁,施工工期较短,对两江大道影响较小,同时整体景观效果好,但造价较高;方案二采用砼箱梁,造价较低、但由于砼箱梁施工对桥下道路的交通干扰非常大,需长时间占用两江大道的通行断面,故施工交通组织费用较高,且在中分带立墩对两江大道的景观效果影响较大。综上分析,从提升桥梁整体景观要求和减小对两江大道的影响角度考虑,同时结合上阶段业主及规划的意见,本桥梁方案推荐采用方案一 (40+60+40)m变截面连续钢箱梁。该结果与方案设计最终确定的方案一致。本方案采用(40+60+40)m 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梁整幅布置,桥梁宽度9.0m=0.5m(防撞护栏)+8.0m(车行道)+0.5 m(防撞护栏),桥梁横跨两江大道,与其斜交,斜交夹角69,桥梁采用正交形式,桥梁纵坡为双向4.5%的人字坡,横坡为双向1.5%。(2)桥梁上下部结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钢箱梁采用直腹板式箱梁断面,单箱单室布置。下部结构1)桥墩桥墩采用矩形花瓶墩,墩柱尺寸为2.4m(横桥向)1.7m(纵桥向),四边设置半径为0.2m的圆倒角。图1-5 桥型横断面图(单位:m)为提升桥墩整体的美观性,桥墩外侧四个立面均设置5cm深的镂空槽口,桥墩内侧设置防震挡块,防震挡块与箱梁底板一起浇筑,桥墩采用C40混凝土。2)桥台桥台均采用U形重力式桥台,台帽高0.8m,侧墙顶帽高1.0m,前墙顶宽2.2m,墙背坡率为3:1,侧墙顶宽0.5m,墙背坡率为2.5:1,台帽及侧墙顶帽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前墙及侧墙身采用C30素混凝土。台身上均设置防震挡块。3)基础桥墩基础采用承台桩基础,承台厚2.5m,桩径均为1.6m;桩基成孔方式采用机械钻孔,按嵌岩桩设计,承台采用C30混凝土,桩基础采用水下C30混凝土;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厚度为1.0m,基础采用C30素混凝土。1.4.2排水工程1.4.2.2现状排水概况根据业主提供的管线勘测资料,现状管线复杂繁多,具体分布如下:两江大道左侧和刘鱼路右侧均有现状污水管,d400d600,污水系统完善。两江大道、8-3号路及刘鱼路均有现状雨水管,d400d1200,雨水系统完善。给水管网主要位于两江大道及刘鱼路,管径为DN100-DN400。由于设计道路的修建,需要对工程沿线的现状部分管道进行废除。1.4.2.3雨水系统设计(1)雨水管道布置拆除两江大道原有雨水口11座,并在对应新建人行道边线增设雨水口13座(并加固),新增雨水口连接管DN300 52m;对两江大道现状13座编号检查井进行改造,并加固。拆除两江大道原有雨水口11座;新增雨水口连接管DN300 48m;改造加固5座检查井,新建2座沉砂井、167m的0.3x0.3排水沟,170m的DN400(FRPP)模压管,5座检查井。拆除刘鱼路原有雨水口12座,并在对应新建人行道边线增设雨水口15座(并加固);新增雨水口连接管DN300 58m;改造加固8座检查井;新建(并加固)2座沉砂井、0.3x0.3排水沟153m、DN400(FRPP)模压管60m、DN600(FRPP)模压管80m,新建9座检查井。(2)雨水排出口接入现状雨水管网。1.4.2.4污水系统设计(1)污水管道布置对两江大道现状1座检查井进行改造,并加固。对刘鱼路现状4座检查井进行改造,并加固。(2)污水排出口接入现状污水管网。1.4.3其他配套及附属工程 (1) 公交及人行系统设计全线不设置公交停车港。新增跨两江大道人行过街设施进行连接,并在其余交叉口处设置合理有效的人行过街设施。(2)绿化设计桥下新建集中绿化带,集中面积为587m2。边坡采用喷播植草,对现有行道树进行迁移。(3)照明设计在原有路灯基础上,考虑在交叉口三角岛绿化带处增设15m灯杆,光源(3x600w)。1.4.4综合管网设计1.4.4.1管网平面布置片区内各种管线原则上均应沿规划道路敷设,通过道路的管线应尽量保持正交。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局部和整体相协调,近期和远期兼顾,临时和永久相统一,新建管线尽量与现有管线相衔接。各种管线在进行平面布置时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要求执行。根据各种管线性质、易损程度、建筑物对各种管线的安全距离要求以及各种管线相互间的安全距离等要求布置。(1)电力现状电力在道路桩号K0+000设计终点段,道路两侧现状人行道下均布置有供电电缆沟。设计电力对两江大道编号为DL123、DL67规模400x300(6孔)共13m;编号为DL67、DL68,规模600x300(8孔)共10m;编号为DL105、DL45规模1100X450(24孔)共30m电力网进行加固保护。拆除刘鱼路原有编号为DL96、DL98规模450x450(9孔)24m,于东南侧车行道下新建28m。拆除刘鱼路原有编号为DL105、DL142规模450x450(9孔)140m,于东南侧车行道下新建138m。(2) 通信管线 现状通信全路段道路两侧通信排管较为复杂,道路两侧存在通信排管。 设计通信 对两江大道编号为TX3、TX28规模600x800(18孔)共95m进行加固保护;新建5m编号为TX2、TX3,规模500x300(15孔);拆除刘鱼路原有编号为TX7、TX14规模400x200(7孔)共46m,于北侧人行道下新建54m。拆除23m原有编号为TX12、TX17规模400x200(7孔)于南侧车行道下新建23m。(3) 燃气管线 现状燃气两江大道右侧及8-3号路分别有两根D159、DN325现状燃气管线。 设计燃气D159加固保护30m,DN325加固保护34m。拆除8-3号路DN159燃气管线167m,在南侧人行道下新建168m。(4) 给水现状给水给水管网主要位于两江大道及刘鱼路,管径为DN100-DN400。设计给水对两江大道编号为JS17、JS30规模DN400共33m管线进行加固保护;拆除JS30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于东侧人行道下还建。拆除8-3号路1座JS7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于北侧人行道下还建;拆除编号为JS24、JS23规模DN300管线12m,在北侧人行道下新建23m;拆除编号为JS13、JS14规模DN100管线11m,在北侧人行道下新建9m。1.5评价时段评价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营运期。营运期按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规定的预测年限和竣工验收的要求,取拟建工程竣工后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本项目开工日期为2019年12月;竣工日期为2020年12月。营运期评价时段分别为试运行的第1年、第7年和第15年,即2021年、2027年和2035年。1.6拟建项目预测交通量拟建项目为城市次干道,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各特征年度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见表1-8。表1-8拟建道路各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单位:pcu/h(标准小汽车)道路名称2021年2027年2035年上垮桥6437958938-3 号路上垮桥平层断面112413581526A匝道(第一象限)450556624B匝道(第二象限)444549616C匝道(第三象限)500618694D匝道(第四象限)484598672根据现状交通流量监测数据,拟建项目的车型比、昼夜比等数据见表1-9。表1-9 车型比、昼夜比及高峰小时系数(%)项目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车型比,%501040昼夜比,%8:1(昼6:0022:00,夜22:006:00)高峰小时系数1.5故拟建项目各特征年昼间、夜间、高峰小时交通量(折合成小型车)见表1-10。表1-10 工程昼间、夜间、高峰小时交通量一览表 单位:pcu/h 预测年道路名称2021年2027年2035年高峰昼间夜间高峰昼间夜间高峰昼间夜间上垮桥6434291077955301338935951498-3 号路上垮桥平面层1124749187135890520615261017254A匝道(第一象限)4503007555637193624416104B匝道(第二象限)4442967454936692616411103C匝道(第三象限)50033383618412103694463309D匝道(第四象限)48432381598399100672448112中型车和大型车折合为标准小客车分别取1.5、2.5,换算后实际车流量见表1-11。表1-11-1 上垮桥预测年份各类型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辆/h预测年预测时段车流量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21年高峰2361182494昼间157791663夜间39204162027年高峰29214629117昼间195982078夜间48245192035年高峰32816433131昼间2191102288夜间5528622表1-12-2 8-3 号路上垮桥平面层预测年份各类型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辆/h预测年预测时段车流量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21年高峰41320741165昼间27613828110夜间69357282027年高峰49925049200昼间33316733133夜间83428332035年高峰58129158232昼间38719439154夜间97491038表1-11-3 A匝道预测年份各类型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辆/h预测年预测时段车流量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21年高峰165831766昼间110551144夜间28143112027年高峰2041022082昼间136681454夜间34173142035年高峰2291152392昼间153771561夜间3819415表1-11-4 B匝道预测年份各类型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辆/h预测年预测时段车流量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21年高峰163821665昼间108541143夜间27143112027年高峰2021012081昼间135681454夜间34173142035年高峰2261132390昼间151761560夜间3819415表1-11-5 C匝道预测年份各类型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辆/h预测年预测时段车流量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21年高峰184921874昼间122611249夜间31163122027年高峰2271142391昼间152761561夜间38194152035年高峰25512826102昼间170851768夜间4221417表1-11-6 D匝道预测年份各类型机动车交通量 单位:辆/h预测年预测时段车流量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21年高峰2441952424昼间1631301616夜间4133442027年高峰3022423030昼间2011612020夜间5040552035年高峰3392713434昼间2261812323夜间5746661.7占地及拆迁安置1.7.1占地情况拟建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5125hm2(新增占地(0.1512hm2),占地类型交通运输用地,具体见表1-12。表1-12 工程占地类型统计表 单位:hm2占地地类分区交通运输用地合计永久占地1.51251.5125合计1.51251.51251.7.2拆迁安置拟建项目不涉及拆迁安置。1.8工程弃方本工程土石方主要来源于道路路基和边坡的开挖,现状道路拆除所产生的工程弃方。根据设计资料,项目总挖方8008m3,填方7420.96m3,弃方587.04m3;旧人行道拆除3950m3,填方2962.5m3,弃方987.5m3;支挡工程挖方887.73m3,弃方887.73m3。拟建项目工程总弃方2462.27m3,运距暂定10km。拟建项目道路工程土石方及工程弃方平衡表如下表1-13所示。 表1-13 工程弃方平衡表项目挖方量填方量弃方量处置方式沟槽土石方80087420.96587.04弃渣土运至市政市政指定渣场。旧人行道拆除39502962.5987.5支挡工程887.73 0887.73 合计12845.7310383.462462.271.9筑路材料拟建项目的砂石、混凝土、沥青材料等全部采用外购形式,由建设施工单位统一购买。对于对外采购砂石料,建设单位应选择合法料场,并与料场签定合同时明确对方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和符合相关环保要求。1.10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1)施工便道拟建项目利用现有市政道路作为施工道路,不再新设施工便道,并将安排专人对项目出入口交通进行疏导。(2)施工营地办公用房租用周边现有房屋,施工人员生活依托周边配套设施解决,现场不设置生活、办公营地。 (3)拌合场 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沥青,不设置砼拌合场和沥青搅拌站。(4)施工队伍选择及人员安排:施工队伍选择及人员安排拟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具备城市道路及管网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根据工程性质、施工期限、现有条件等因素尽量采用成熟技术、成熟工艺、环保设备、环保材料,因地制宜,采用各种不同的机械化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实施,预计施工人员最多时可达20人。(5)交通组织:拟建项目与周边现有道路衔接起来,施工中所需的机具、设备及建材可通过公路运输抵达施工现场,交通十分方便。道路施工期间,为减少城区现有道路交通影响,不阻断交通,宜设专人配合交巡警部门对进出口交通进行疏导。(6)施工用水、用电较为方便,由市政供水管网及供电电网接入。(7)工期安排:本项目预计开工日期为2019年12月;竣工日期为2020年12月。工程总工期共计12个月。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量 表22.1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消耗数量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名称及年消耗数量见表2-1。表2-1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估算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来源备注1水泥万m30.6外购2沥青万m30.47外购3砂、砂砾万m30.44外购4碎石万m30.72外购5石灰t8.89外购6钢筋t872外购7商品混泥土万m30.36外购2.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1.1现有道路概况拟建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拟建项目8-3上跨桥工程桩号为K0+000K0+480,全长480m,为城市次干道,设计时速40km/h,双向四车道,起点顺接8-3号路,其中上跨桥采用双向2车道的规模建设桩号为K0+180K0+320,桥长约140米,宽9米。北面与两江大道路相交,沿线位于8-3号路和刘鱼路。表2-2 相交道路技术标准表主要技术指标规范标准值8-3号路刘鱼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次干道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0年(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km/h)50/40/304040标准路幅宽度(m)203620.524最小圆曲线半径(m)不设超高:300设超高:70100300最大纵坡(%)最大值93.86最小纵坡(%)0.33.80.5最小坡长(m)120630.643120最小凸曲线半径(m)一般值:700极限值:40025001000最小凹曲线半径(m)一般值:700极限值:45012001400停车视距(m)404040最小净高(m)4.54.54.5路面设计标准轴载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2.1.2现有交通量根据调查,两江大道现有昼间车流量为1986辆/小时,夜间车流量为1365辆/小时。8-3号路现有昼间车流量为228辆/小时,夜间车流量为87辆/小时。刘鱼路现有昼间车流量为258辆/小时,夜间车流量为87辆/小时。2.1.5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两江大道道路为城市主干道,昼、夜间噪声超标,无其他环境问题。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33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3.1地理位置与交通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两江新区直管区共15个建制镇和街道,总面积约638平方公里,鸳鸯、人和、天宫殿、翠云、大竹林、礼嘉、金山、康美、鱼嘴、复盛、郭家沱、龙兴、石船、水土、复兴等15个建制镇和街道。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3.2地形、地貌、地质两江新区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江北区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沿江呈“S”形带状分布,西南东三面环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地形以红层丘陵为主,可分为岭丘、谷丘、台丘(坪)三类。因受重庆平行岭谷区的制约,形成环山、铁山坪、义学大山三条狭长状山岭,自北向南平行延伸,形成东西之间的三道屏障。境内最高点位于义学大山,海拔687米;最低点位于御临河与长江交汇处,海拔152米。渝北区地处华蓥山主峰以南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全境自西向东由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平行岭谷。北部为中山,海拔1460800米;中部为低山,海拔800450米;南部多浅丘,海拔450155米。北碚区属西南坳褶带,华蓥山隔挡式复背斜帚状弧形构造区重庆弧一部分。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三个背斜与转龙、歇马、静观三个向斜,自东南向西南相间平行排列,嘉陵江从西北向东南横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