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基试题B(方剂、内经).doc_第1页
中医三基试题B(方剂、内经).doc_第2页
中医三基试题B(方剂、内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三基训练试题分院名称 科室 姓名 密 封 线 (B 卷)成绩 一、单选题(50分)1、表里双解剂适用于( C )A、表证未解,里未结实者 B、表里俱热证C、表里同病之证D、表里俱寒证2、补阳还五汤的功效是( A )A、补气活血,散瘀通络B、温补肾阳,强筋健骨C、温经活血,行气止痛D、温阳益气,散寒通脉3、小蓟饮子的功效是( C )A、清热解毒,凉血止痢B、清热泻火,凉血止血C、凉血止血,清热利水D、清心降火,育阴利水4、麻子仁丸的组成中含有( D )A、枣仁B、芒硝C、薏苡仁D、大黄5、小青龙汤中主治外寒的药物是( C )A、半夏、干姜、细辛B、麻黄、干姜、细辛C、麻黄、桂枝、细辛D、桂枝、芍药、甘草6、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作用的方剂是( C )A、六味地黄丸B、左归丸C、右归丸D、小活络丹7、组成中不含黄芪、当归的方剂是( B )A、归脾汤B、防己黄芪汤C、补阳还五汤D、补中益气汤8、区别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证的重要指征是( D )A、腰膝酸软与腰膝冷痛B、小便频数与小便清长C、头昏耳鸣与阳痿不育D、舌红苔少与舌淡苔白9、小青龙汤与苓甘五味姜辛汤相同的功效是( A )A、温肺化饮B、燥湿化痰C、健脾利湿D、解表散寒10、祛痰剂一般不宜配伍( B )A、理气药B、收涩药C、温里药D、祛湿药11、黄芪用量特重的方剂是( C )A、补中益气汤B、玉屏风散C、补阳还五汤D、防己黄芪汤12、杏仁在以下哪一首方剂中具有降气润肠的作用(C )A、麻杏石甘汤B、三仁汤C、麻子仁丸D、杏苏散13、大黄在桃核承气汤中的作用是( A )A、攻下瘀热B、攻下冷积C、泻热通便D、荡涕留瘀败血14、桂枝汤中体现“散收配伍”,能调和营卫的药对是( B )A、桂枝与生姜B、桂枝与芍药C、芍药与甘草D、芍药与生姜15、小青龙汤中体现“散中寓收”的药物是( B )A、半夏、五味子B、芍药、五味子C、干姜、细辛D、芍药、甘草16、普济消毒饮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B )A、薄荷、牛蒡子B、黄芩、黄连C、升麻、柴胡D、玄参、板蓝根17、实脾散与真武汤中均有( C )A、干姜、附子、茯苓B、附子、干姜、白术C、附子、生姜、茯苓D、附子、生姜、芍药18、镇肝熄风汤的主治与下列何项无关( D )A、肝阳上亢B、气逆血冲C、肝肾阴虚D、肺肾阴虚19、越鞠丸所治六郁有食郁、气郁、痰郁,但是不包括( C )A、湿郁B、火郁C、寒郁D、血郁20、补阴剂中属于“纯补无泻”的方剂是( A )A、左归丸B、大补阴丸C、六味地黄丸D、知柏地黄丸21、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的代表方剂是( D )A、四物汤B、归脾汤C、生脉散D、当归补血汤22、用药体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方剂是( C )A、白头翁汤 B、败毒散C、芍药汤D、葛根黄芩黄连汤23、逍遥散中健脾实土的药物是( B )A、白术、甘草、赤茯苓B、白术、甘草、茯苓C、苍术、甘草、茯苓D、苍术、甘草、赤茯苓24、泻白散中清泻肺热的药物是( C )A、黄芩、牡丹皮B、黄芩、地骨皮C、地骨皮、桑白皮D、黄连、牡丹皮25、十枣汤的最佳服用时间是( A )A、清晨空腹服B、饭前服C、饭后服D、睡前服26、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尽,少腹冷痛者,治宜用( C )A、温经汤B、血府逐瘀汤C、生化汤D、复元活血汤27、因水饮内停,气化失职而致水肿,小便不利,头痛发热,口渴欲饮,苔白脉浮者,治宜用( B )A、猪苓汤B、五苓散C、真武汤D、十枣汤28、患者午后身热,其热不扬,身重胸闷,苔白腻,脉滑,治宜用( B )A、清营汤B、三仁汤C、青蒿鳖甲汤D、大补阴丸29、患者因气郁而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噯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治宜用( D )A、平胃散B、保和丸C、枳实消痞丸D、越鞠丸30、患者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治宜用( A )A、小蓟饮子B、导赤散C、六一散D、八正散31、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阳气B、气血C、精神D、肾气32、男女具有生殖能力的条件,最确切的是( A )A、肾气盛B、气血旺C、脾气旺D、肝气旺33、灵枢百病始生指出,阳络伤则病( D )A、咳血B、便血C、尿血D、衄血34、素问举痛论中疼痛的主要原因是指( C)A、热B、湿C、寒D、瘀35、灵枢水胀所述,肠覃的起因是( A )A、寒气B、瘀血C、热毒D、湿气36.女子七七( D )A、筋骨坚,发长极B、肾气盛,齿更发长C、天葵至,月事以时下D、任脉虚,太冲脉衰少37、心( C )A、在志为悲 B、在志为思 C、在志为喜 D、在志为忧38、与脾关系密切的病证是( D )A、诸痛痒疮B、诸气掉眩C、诸寒收引D、诸湿肿满39、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肾是(A)A、封藏之本B、罢极之本C、气之本D、生之本40、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心失守则( D )A、仓禀不藏B、水泉不止C、声如从室中言D、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41、免疫系统包括( D )A、免疫器官、免疫分子B、T细胞、B细胞C、胸腺、骨髓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42、在同种不同个体组织和细胞中存在的不同抗原被认为是( B )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相容性抗原D、共同抗原43、OT实验原理是( D )A、速发型超敏反应B、迟发型超敏反应C、免疫排斥反应D、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44、下述哪种结构是病毒体( C)A、包膜B、核酸C、核衣壳D、壳粒45、甲型流感病毒中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 C )A、核蛋白B、膜蛋白C、包膜抗原D、核酸46、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是因其表面有( A )A、SmIgB、E受体C、Fc受体D、SIgA47、能通过胎盘的Ig是( B )A、IgE B、IgGC、IgAD、IgM48、下列哪种物质参与ADCC效应( D )A、SmIgB、T细胞C、IgMD、IgG49、接种BCG的作用是( A )A、使人体对结核菌产生免疫力B、增强人体细胞免疫能力C、增强机体免疫稳定功能D、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50、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 D )A、IgEB、IgGC、IgDD、IgM二、X型题。(10分)1、人体清阳的升降规律是(ABC )A、发腠理B、出上窍C、实四肢D、走五脏2、以下药物组成中含有桂枝的方剂有( BCD )A、独活寄生汤B、五苓散C、炙甘草汤D、桃核承气汤3、以下能治疗胁痛的方剂有(ABCD )A、逍遥散B、龙胆泻肝汤C、一贯煎D、复元活血汤4、以下可治疗厥逆之证的方剂有(ABD )A、乌梅丸B、大承气汤C、肾气丸D、四逆汤5、以下用药体现“升降配伍”的方剂有( ABD )A、四逆散B、血府逐瘀汤C、清胃散D、桑菊饮三、名词解释。(20分)1、凉膈散:方名,由大黄、朴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组成,具有泻火通便,消上泻下之功用。主治上中二焦积热证,本方治热证,清上泻下并行,使膈热自消故名。2、四神丸: 方名,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组成。功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主治五更泄泻证。因方中四药治泄功效神速故名。3、辛开苦降: 治法,对肠胃不和,寒热互结,气失升降之心下痞、呕吐、下利病证的治法。常用辛温与苦寒药物配伍,开结散寒,苦降泻热,如半夏泻心汤中干姜、半夏与黄芩、黄连的配伍,即属辛开苦降。4、阴阳交:阴指阴精正气,阳指阳热邪气,交指交争之意。阴阳交指阳热邪气入阴分,邪正交结而不解,阴精正气不能制伏阳热邪气的一种危重症候。表现为汗出复热不能食、脉躁盛、狂言三证。四、简答题(20分)1、怎样理解“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夺血无汗,夺汗无血”,可以从三方面理解:生理上,它表明血汗同源,即“津血同源”。病理上,血液夺失者,津亦随之衰耗;汗津耗夺者,血亦随之亏虚。治疗上,血液夺失的病征,不可更发其汗,所以张仲景伤寒论提出“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同样,汗津夺失的病证,亦不可再耗其血。如大汗淋漓以及吐泻过度使津液夺失的虚脱证,不能使用破血法,更不能使用三棱针的放血救急法。2、理血剂的含义、适应范围、使用注意有哪些?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要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治疗血瘀或出血证的方剂。适应范围:活血祛瘀剂适应于各种血瘀证;止血剂适应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