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汇报.doc_第1页
会宁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汇报.doc_第2页
会宁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汇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宁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汇报会宁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汇报会宁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汇报:2014-6-7 10:33:19会宁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汇报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2013年9月5日)在全县上下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会宁”努力奋斗的关键时刻,全国政协陈元副主席一行来会宁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会宁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会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陈主席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会宁县情和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一、基本县情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千米,有耕地460多万亩,辖28个乡镇、284个村、14个社区,总人口56.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85万人,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平均海拔2025米,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370mm,年平均蒸发量1800 mm。会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武帝元鼎三年设置祖厉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均经过会宁县境。清代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人,均沿丝绸之路到达会宁,留下了戍边足迹和翰墨诗赋。1997年,会宁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会宁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会宁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难度大。1983年被列为“三西”农业区域建设重点县,1986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又被国家列为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按照2300元的国家扶贫新标准,全县贫困人口36.56万人、贫困面71.9%,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红色旅游、绿色产业、金色教育“三大基地”,牢牢把握强化基础、振兴产业、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四项根本任务”,加快培育全膜种植增收、草畜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红色旅游兴业“四大产业体系”,认真实施百万亩全膜、百万亩马铃薯、百万亩草、百万亩林、百万只羊“五个百万工程”,努力建设产粮大县、草畜强县、梯田化县、西北教育名县和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县两城”,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45.9亿元、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22.1%,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增长9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亿元、增长18.1%,大口径财政收入15819万元、增长47.2%,一般预算收入9344万元、增长59.6%,一般预算支出24.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16元、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3515元、增长17.7%。2013年上半年,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3.4亿元、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23.27亿元、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2亿元、增长20.1%,大口径财政收入1.121亿元、增长27.3%,一般预算收入6404万元、增长26.4%,一般预算支出12.1亿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7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2030元,增长18.9%。二、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情况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倡导下,会宁县作为试点县率先启动实施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并逐步推向全国。我们按照“方便群众、应贷尽贷、防范风险”的原则,从组织领导、机构建设、人员和设备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为助学贷款工作开辟了绿色通道,精心组织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显著。20072012年,全县共有3.23万名(7.4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申请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76亿元,基本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2013年,按照省上下达的贷款计划,我县已基本完成了贷款申请受理及合同签订工作,当年申请贷款学生18151人,其中在校生续贷12924人,新生和在校生首贷5250人,贷款合同总金额9660万元。目前,我县有11260名学生毕业后进入正常还本付息期,还本付息金额9791.23万元,还本付息率达到99.9%;其中有6690名学生毕业后家庭经济好转,申请了提前还款,全部或部分偿还了助学贷款;截止2013年8月底,全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余额为2.86亿元。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和督查工作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问题。结合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要求,在试点运行、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会宁县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并在工作管理、操作运行上不断加强和完善,助学贷款工作已实现了由试点向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的转变。成立了会宁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生源地助学借款工作。同时,在全县28个乡镇成立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代办点,选派专职人员、配备办公设备、核拨专门经费,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延伸到乡镇、村组、学校,加强了借款人身份认定、政策宣传、信息传递、贷款回收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加强诚信教育。把握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信用”特点,将诚信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学校每年都开设一定课时的诚信教育课,特别是在高中学校开展以“国家助学、励志成才、诚实守信、感恩报国”为主题的“高中一堂课”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诚信意识,引导和帮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