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参滴丸的药学研究,级,汇报人: 学号 :,目录,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丹参简介,制备工艺的优化,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主要的评价,第 3 页,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WHO报导:全世界每年患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近1200 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就有130万,每年死亡高达60万,占所 有疾病导致死亡率第一位,并且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其发病率 之高, 死亡人数之多,可谓触目凉心。 但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新药研发的难度加大, 研发角度转向:经过成百上千年的临床验证的,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的以植物药为代表的天然药物上来。 新型纯中药制剂丹参滴丸,是中医的传统理论与现代 药学新技术相结合的结晶,是在丹参片的基础上改制成的 滴丸剂型,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作用的特点。主要用 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第 4 页,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相较于其他剂型,具有药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此剂型尤其适用于难溶性不易吸收的药物,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和抗心肌缺血缺氧等作用 主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和胸闷的症状。,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袋.一日3次.孕妇、有出血倾向者慎用,丹参滴丸优点及用法,第 5 页,二.丹参简介,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cm。叶常为单数羽状 复叶;小叶37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轮伞 花序至多花,组成顶生或腋生假总状花序,花 萼紫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 草地、林下、溪旁。主产四川、山西等地,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水溶性的代表成分丹酚 酸B(Salvianolic acid B) 和脂溶性的代表成分丹参 酮A(TanshinoneIA),第 6 页,三.制备工艺的优化,丹参的鉴别与检查,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短粗,根数条,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 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 气微,味微苦涩。,第 7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红棕色。 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也有延长呈纤维状,边缘不平整,直径1470m,长可达257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木纤维多为纤维管胞,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227m,具缘纹孔点状,纹孔斜裂缝状或十字形,孔沟稀疏。 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160m,第 8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薄层鉴别(丹参酮 IIA) 取药材粉末 1g 加乙醚 20ml,振摇,放置 1 小时;滤过,待滤液挥干,残渣加入乙酸乙酯 1ml 使溶解,做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材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丹参酮 IIA 对照品,加入乙酸乙酯制成每 1ml 含 2mg 的溶液,做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15 版)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5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 -乙酸乙酯(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第 9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薄层鉴别(丹酚酸 B ) 取药材粉末 0.2g,加入 75%甲醇 25ml 加热回流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 1ml 作为供试溶液。另取丹酚酸 B 对照品适量,加入 75%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2015 版)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5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 以甲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2:3:4:0.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第 10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水分检查 取丹参粉末3g,精密称定。然后将粉末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 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下干燥 1 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计算供试品中水分含量(%)。 根据试验结果规定,本品水分不得超过10%,总灰分检查 将丹参药材粉碎,取能通过二号筛的粉末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至完全炭化,逐渐升温至55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量(%) 根据试验结果规定,本品总灰分不得超过9.0%,第 11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炮制与加工(微波真空法) 取丹參,置入真空气相置換式润药机,抽真空使相对真空度达到-70KPa至-80KPa,維持真空度不变加入黄酒,所加入黄酒的质量与上述丹參质量的比例关系为0.1:1,恢复常压,闷润20-30min,将上述物料平铺在托盘上,物料厚度为1.0-2.0cm,置入微波炉中加热,微波频率245050MHz,炉内温度130-150,加热6-10min,期间物料翻动1-2次,结束时,取出物料,放凉,即得。所述相对真空度为-75KPa。所述闷润的时间为25min。所述平铺在托盘上的物料厚度为1. 5cm。所述微波炉内温度为140。,第 12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优化(丹参酮 IIA) 目前提取丹参酮 IIA的方法有很多文献报道主要有渗漉法,超声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加热回流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1.渗漉法:虽然可以改变溶剂浓度,但提取周期过长 2.超声提取法:此法无加热过程,溶剂难以进入药材内部 3.水蒸气蒸馏法:该法适用于分子量小的苯醌类化合物。但是,丹参酮A 的分子量比较大 4.加热回流提取法:由于加热时间短以及提取到一定阶段缺乏浓度梯度,不利于成分的进一步溶出。 5.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无毒、快速、廉价、低温等优点,其溶解性能可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来控制。因而可获得选择性丹参酮A 萃取物。,第 13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正交设计优化超临界 CO2提取丹参酮A 的工艺 超临界 CO2萃取的主要参数为温度、压力、夹带剂的量和 CO2流量。现以这四个因素建立 L9(34)正交设计表对工艺进行筛选。,第 14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结论 1.温度:在一定压力下,提高温度,可使萃取率升高。但温度升得过高又会使丹参酮A 溶解能力降低,萃取率下降 2.压力:丹参酮A 得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当压力在 15Mpa 之下,萃取物以油脂为主,丹参酮类成分含量极少,故超临界萃取的压力一般都控制在 1545MPa。 3.夹带剂:增加夹带剂(乙醇)的用量可增加产品浸膏的收率。但预试验显示,当夹带剂用量超过 50时,提取率不再提高。 因此,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A 的最佳工艺为 55,15MPa,加 150ml无水乙醇(300g丹参),CO2流量为 40L/h,在此工艺下丹参酮A 产量最大。,第 15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正交设计优化水提工艺(丹酚酸 B) 水提取的主要参数为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现以这三个因素建立 L9(34)正交设计表对工艺进行筛选。,第 16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结论 1.干膏收率:可认为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 CAB;再从各因素水平来看(K值分析),因素A、C为 K3 K2K1,因素B为 K3K1K2,初步认为其提取条件以 A1B1C1为佳。 2.丹酚酸B含量:可认为各因素影响大小顺序为 CBA;再从各因素水平来看(K 值分析),因素 A、B、C均为K3 K2K1,初步认为其提取条件以A3B3C3为佳。 初步认为其提取条件以 A3B3C3为佳。,第 17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正交设计优化水提工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 C 对出膏率及丹酚酸 B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因素 A、B 对出膏率及丹酚酸 B 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考虑实际生产以有效成分含量为主,为减少能耗及生产周期,因此确定 A1B2C3,即 6 倍量水,提取 3 次,每次 1.5 小时。,第 18 页,制备工艺的优化,工艺路线设计,丹参,炮制后的丹参,微波真空法,预处理后,粉碎,过40目。超临界 CO2萃取:55,15MPa, 加 150ml无水乙醇/300g丹参,CO2流量为 40L/h,滤液(丹参酮A ),药渣,药渣,滤液,大孔吸附树脂精制后,浓缩,丹酚酸 B 浸膏,浓缩,丹参酮A 浸膏,水提(6 倍量水,提取 3 次,每次1.5 小时),第 19 页,四.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制剂处方,2015年药典 复方丹参滴丸 【处方】 丹参 三七 冰片 【制法】以上三味,冰片研细;丹 参 、三七加水煎煮,煎液滤 过 ,滤液浓缩,加人乙醇,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稠膏,备用。取聚乙二醇适量,加热使熔融,加人上述 稠膏和冰片细粉,混 匀,滴人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制成滴丸, 或包薄膜衣,即得。,第 20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PEG4000: PEG6000 = 3:1 时,基质较易滴出,且空白滴丸成型性较好,滴丸圆整,硬度比较合适。,基质选择,第 21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基质与药物比例,选择基质与药物比例为 3:1 较为合适。,第 22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滴制温度及冷却剂温度的选择,结果 滴制温度:控制在 80时比较合适。但应充分考虑到丹参有效成分在温度过高时容易破坏,故生产时一批量不宜太多。 冷却剂温度:上常温下低温的冷却剂对滴丸的冷却效果较好。,第 23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冷却剂种类的选择,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时,滴丸下降速度比较合适,滴丸形状较为规则,故选择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第 24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滴距、滴口内外径、滴速的选择,即最佳滴制条件为滴距 4cm,滴口内外径 3/4.5mm,滴速为 60d/min。,第 25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丹参滴丸的优化工艺条件,PEG4000:PEG6000=3:1为基质 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 药液温度为:80 冷却液的温度为:上常温下低温 药物基质 =13 滴距为:4cm 滴口内外径:3/4.5mm 滴速为:60滴/min 结论 该方法确定的丹参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第 26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基质,药物,均匀分散,滴制,冷却,洗丸,干燥,薄膜包衣,选丸,质量检查,包装,第 27 页,制剂成型工艺的研究,优化后的制剂处方,【处方】 丹参 【制法】取丹参脂溶性有效部位与水溶性有效部位提取物,以 1:1 比例混合均匀作为原料药物,粉碎,过六号筛。与 PEG4000: PEG6000(3:1)以 1:3 熔融混匀,80保温,在滴距4cm,滴口内外径3/4.5mm,滴速为60d/min的条件下滴入上边常温下边低温的二甲基硅油中,制成 1000 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滴丸,气微,味苦。,第 28 页,五.主要的评价,稳定性评价(加速试验),第 29 页,主要的评价,第 30 页,主要的评价,安全性评价,急毒实验 方法:将丹参滴丸用蒸馏水配制成最大浓度3.5g生药/ml。取昆明种健康小鼠2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禁食16h后,按体重给小鼠灌服最大浓度(3.5g生药/ml)最大体积0.4ml/10g)的丹参滴丸22.5g生药/kg。观察小鼠灌胃后即刻至7日内动物的一般行为、步态、被毛、尿、粪便等毒性反应情况。 结果:20只小鼠口服丹参滴丸后,活动及饮食一切正常,未出现异常状态。实验结果还表明,丹参滴丸22.5g 生药/kg未引起小鼠死亡。据此得出的最大耐受剂量为 22.5g 生药/kg,相当于人正常用量的150倍。,第 31 页,主要的评价,药效评价,丹参滴丸对垂体后叶素致家兔心肌缺血的影响 取健康家兔 6 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试验组共三组,试验组给药剂量为 230mg kg-1d-1,阳性对照组给药剂量为 62mg kg-1d-1,连续给药 10 天,于末次给药后 1h,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2.5U/kg(取垂体后叶素原液(1ml6U)3ml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9ml,使浓度为 2U/ml),记录心电图及心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法 员工合同
- 白山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 整式的乘法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2024
- 第3课 突破封锁线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四册下粤教版
- 3.3 紧缺的水资源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上册-晋教版2012
- 2025合同样本:物料与采购管理系统协议范本
- 化肥厂合同审核管理制度
- 2025合同范本:股权激励分配协议示例
- 第8课 数字化生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人·自然·社会
- 41. See Me Skip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1a典范英语(Good English)
- 规范网络文化市场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 基于PLC的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 2025年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
- 2025年新九年级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版)专题07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 (学生版)
- 施工单位工抵房管理制度
- 地铁站消防维保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2025年江苏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原卷版)
- DB32∕T 2060-2024 单位能耗限额
- 3.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粮食机收减损培训课件
-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性能化设计规程T-ZCEAS 1001-2024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