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做好茶叶产业_科学发展观 县以“生态立业、科技先行、文化引路、品牌拓市”为发展战略,茶叶是县的激进优势产业。多年来。把茶叶作为“兴农、富民、强县”主导产业来抓,以主攻“有机茶、名优茶”为重点,创品牌、拓市场,建成了大基地,形成了大产业,获得了大效益,实现了大发展。先后被授予(认定)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入口基地县”和“全国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东山秀峰、银峰”双双荣获“十大名茶”茶叶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高、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一、行政推动。集中力量谋产业全县茶叶发展是随同着改革开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时进行。1984年,自古产茶。县委、县政府出台县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南橘北茶”思路,茶叶产业从此进入了稳步发展。为防止因人事变化和形势变化而影响产业建设,对茶产业发展的所有重大决策,都以县委、政府的决定或决议形式予以明确,因此,从“七五”至“十一五”规划,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县委、县政府决定单独成立县茶叶产业建设办公室,1998年是茶叶发展的新起点。调配专业技术人员,安排专门工作经费,专职专责抓茶叶,主产乡镇都相应设立机构,建立起了纵到底,横到边”规划布局、技术指导、生产指挥、流通服务体系。1999年11月,县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加强农业支柱产业建设的决定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重点和强化提高,茶叶产业迈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2007年县政府12号文件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由“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转变,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跨越,建设“全国有机茶生产大县、茶叶第一县”目标,茶叶产业进入了第二次创业”新时代。目标规划不改变。茶产业建设坚持“年初规划安排、年中督促落实、年末总结算帐”日复一日,十年谋一叶”常念茶叶经。换人换届不换心。年复一年,不论市场如何变,抓茶叶决心不变”长抓不懈。主要领导挂帅抓,分管领导牵头抓,以县、乡茶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为主体、专业村场为纽带、专业大户和企业为依托,锲而不舍,终于形成了今日茶叶产业的生机盎然”与“香飘万里”二、规模开发。稳步发展求效益一般需3-4年才干采摘受益,茶叶是多年生作物。且技术性强,投入大。为确保发展一片,胜利一片,多年来,县一直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以点带面,以先带后,稳步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全县成建制兴办集体茶场(厂)先后建立了乡镇村组茶场160多个,茶园面积达到4.3万亩,加工厂80余家。尔后,县委、县政府适应改革发展和市场形势变化,因势利导,先后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投入茶叶产业,鼓励种茶能手和社会力量买断、租赁、承包经营集体茶场(厂)开发丘岗山地,大力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带来了茶园大发展,基础大提高。投入上,大投入带来大发展。县委、县政府舍得下本钱。对县茶叶办,每年预算比较充分的工作经费,2008年达到80万元,各乡镇茶叶办均有经费保障。县政府将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坚持等项目资金捆绑在一起,向茶叶产业倾斜,每年的投入都在500万元以上,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企业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产业建设过千万元,建成了一大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和示范茶厂,产业基础不时增强。政府从2004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由县财政安排专款,对农民每发展一亩无性系良种茶补助100元,按每50亩有机茶转换基地无偿提供一台频振式杀虫灯,对通过有机茶认证每亩补贴5元的规范,引导农民1234下一页 建设良种茶、有机茶、高标准茶园。扶优企业、扶强品牌,对获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奖励5万元,对获得省级龙头企业或著名商标的奖励20万元,对在常德市以外的地级以上乡村开设品牌茶叶专卖店的每家奖励1万元,并将茶叶税收县级所得局部的新增全部返还给乡镇,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种茶、企业销茶、地方抓茶的积极性。全县茶叶面积达到10.5万亩(受益8万亩)其中万亩以上专业乡镇(场)4个、千亩专业村76个、专业大户2.4万户,2008年底。干茶产量1.08万吨,其中名优茶3960吨,综合产值2.43亿元,茶区茶农人平茶叶收入2180元,十万茶农脱贫致富。山区农村,形成了哪里茶叶多哪里就富裕”财富观,哪里要富裕哪里就种茶”发展观。茶叶还有力地带动了包装、运输、劳务、农资、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生了规模大、市场广、效益好、大户多、一业兴、百业旺”良性循环效应。三、生态立业。强筋壮骨”增实力澧水中游,地处西北部。素有“湘西北绿谷”天然氧吧”之称,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9.9%处于北纬30全球优质茶叶生产的二个绿色三角”区域,茶叶生长环境十分优越。海拔多在600-1200米之间,全县茶叶以壶瓶山、太清山、白云山山系为中心。土壤肥沃,锌、硒元素的富含区,有机质、微量元素、多种有益元素含量高。省茶叶研究所高egcg茶资源筛选及适制地域研究效果标明,县东山峰茶场海拔800米左右茶叶的egcg儿茶素)含量高达8.221%位居全国13个省市39个抽样地区的第一位。屋脊”主峰海拔2098.7米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是全球200个重点生态区之一,茶区山青水秀,森林繁茂,植被丰富,昼夜温差大,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润,所产茶叶香高持久,回味甘醇,品质绝佳,具有出产优质茶叶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茶叶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商品优势,坚持“生态、绿色”和“平安”严守茶叶食品质量平安。年年有新发展、新成效。由县多种经营办、农业局、茶叶开发总公司联合研制的银峰”问世,1989年。快速壮大成全县茶叶的代表品牌。东山秀峰”茶叶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990年。东山峰茶场成为全国第一个茶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引领着全县茶叶向着“名优化、高效化”目标冲刺。白云银毫”茶叶被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确定为有机茶生产入口基地,1999年。茶叶从此进入了有机”时代。省地方标准银峰茶综合标准由省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2000年。成为全省第一个茶叶地方产品规范,全县茶叶的产、供、销各环节纳入了规范化、规范化运作的轨道。近年来,基地全面推行规范化建设,加工厂全部实行qs质量强制认证,堵死了质量平安事故漏洞。种苗先行。从上世纪的实生、密植播育,科技兴茶。新世纪的无性系良种、移栽的全面普及,茶园实行了良种化、规范化、生态化”培植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县以碧香早、白毫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良种为主,形成了早芽、中生、晚发等品种相搭配的格局,其老茶园的改种、改土、改园(生态)力度不时加大,2015年时无性良种茶园比例有望达到0%以上,90%茶园成为规范化、现代化茶叶基地。为我所用”茶人有着独到悟性。县与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省内的茶叶研究机构、高校院所坚持着紧密联系,拿来主义。紧跟国内外茶叶科研效果和现代高科技的脉膊,及时引进、推广和应用于生产中,提高了茶产业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全行业上一页1234下一页 人员的综合素质。现在全县已有120套基本联装、工艺领先的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名优茶生产线。90年代推广机械生产名优茶。通过欧盟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有机食品认证后,2000年白云山茶叶基地和产品。又有多个基地、多个产品通过美国nop日本ja s有机认证等,产品质量、经营管理和市场实现了国际接轨。怡红”有机茶制作工艺、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07年。全县再次在长沙组织“素质培训”班,2008年10月21日至26日。浙江大学和农大的茶叶专家、省茶叶研究所、中南大学商学院、省商检局的学者为全县60名茶叶“老总”代表“充电”这种高层次、高水平的培训,县坚持“请进来、送出去”十多年从末间断。全县共有1.1万亩茶园和8家茶叶企业通过了有机产地(产品)认证,截止2008年10月。3.7万亩茶园和7家茶叶企业通过了绿色食品产地(产品)认证,3家茶叶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县名优茶产量达到40%产值达到%省有机茶第一县”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时提高,生态立业,科技兴茶”战略结出了丰硕效果。四、文化引路。货畅其流创佳绩最好。唐代茶圣陆羽茶经茶之出,高山云雾出好茶”县产茶历史悠久。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峡州上。峡州即包括今天的县。唐代诗人刘禹锡任朗州(今常德)司马时,作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成为中国炒青绿茶的最早记载,常德(县雁池乡西山垭)因此有专家认定为“中国炒青茶发源地”北宋茶录中记载的牛抵茶”从宋至清,一直是朝廷贡茶和历代名茶。北宋高僧圆悟克勤主持夹山寺时,著作“佛门第一书”碧岩录悟出“茶禅一味”成为中日茶禅文化的始祖,备受尊崇。茶叶借助“文化作用”实现了跳跃”跻身全国“名茶之乡、名茶大县”行列。将文化力打造成经济力。中国茶叶学会和县人民政府举办“中国夹山茶文化研讨会”陈宗懋、梁朝清等全国一流的茶专家、茶文化学者聚集,2003年4月。谈茶论道,引起国内外茶界、媒体的高度关注,确认为“中国茶禅之乡”2004年在屋脊壶瓶山开展的茶禅之春”2005年“挑担茶叶上北京”2006年“茶文化论坛”上国际文化名人余光中的中国文化与茶禅文化2007年长沙国际茶业大会的茶叶国际品茗会”2008年第六届“茶禅之春”暨“茶醉潇湘”活动周节会活动,常办常新,名声远扬。夹山茶醉请喝一碗茶品茗赋一大批文学艺术作品的传达,极大地提高了茶叶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民族商人卢次伦创办“泰和合”茶号,清末明初。跨湘鄂二省,生产的红茶八大名品之一宜红茶”入口英、法等国,风行欧洲上流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宜红茶”一直入口欧美市场,而近年的有机茶”更是独领风骚,迷到国内外消费者,为茶叶争得了市场和效益。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时深化,活力旺盛的民营茶叶企业不时发展,外乡“营销大军”和龙头企业联手,成为叫响茶叶品牌的主要力量,龙头带动、以销促产、农企共赢”茶叶产业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结晶和见证。茁壮生长。良好的守业环境,品牌兴、茶业兴、企业旺。东山峰、渫峰、白云山、壶瓶山等16大茶叶企业如雨后春笋。还吸引了省茶业公司、中茶猴王茶业公司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加盟,每年近万吨茶叶滞销海内外。2007年3月,东山秀峰”茶还被国家主席胡锦涛选为国礼茶随团出访,中俄友谊年”中充任友好使者,送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截止20上一页1234下一页 08年10月,全县有3家茶叶企业分别被评定为中华全国合作总社和省、常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茶叶公司(厂)被评定为县级龙头企业,公司(厂)+基地+农户”现代农业模式得到广泛推行。名声大震。近年来,品质优异。茶叶“精品名牌”理念得到淋漓尽致发挥。1990年,东山秀峰”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得总分第一名,1996年被授予“中国公认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东山秀峰”银峰”双双入选“十大名茶”先后获省著名商标(品牌)2007年,银峰”获得国家商标局地理证明商标。近年来,茶叶40多次获国际国内茶叶评比奖励,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与青睐。茶叶平均价格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20%左右,得益于文化和品牌力的拉动。年增收4000万元以上,一大批“茶业大享”茶叶大户”脱颖而出,品牌经济、文化效益”功不可没。五、科学发展。发明茶业新辉煌基地生态化,县人民政府2007年颁布的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县茶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总纲领。依照“茶树良种化。品牌名优化,生产规范化,经营集约化”总体要求,2015年时,全县茶园面积要达到15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达到7.5万亩;干茶总产量要达到1.5万吨,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技术支持服务对用户体验满意度的影响报告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改造对城市排水设施运行效率的影响报告
- 2025年消费金融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在老年金融市场的应用报告
- 开发商购房合同
- 2024-2025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制度规章责任制操作规程
- 应力腐蚀破裂课件
- 巡前培训保密培训课件
- 岩石力学课件蔚宝华
- 尾矿库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肉制品工艺学-香肠类制品-课件
- 敬畏规则行有所止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 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案
- 中小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中医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实习证明模板(两种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