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GC01-2006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pdf_第1页
CNAS-GC01-2006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pdf_第2页
CNAS-GC01-2006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pdf_第3页
CNAS-GC01-2006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ASGC01 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 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 Guida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Certification Certificate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二六年六月 CNAS-GC01:2006 第 1 页 共 3 页 2006 年 06 月 01 日发布 2006 年 07 月 01 日实施 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认证证书管理实施指南 1.目的与范围目的与范围 1.1 为规范获准认可的认证机构对认证证书的管理,特制定本文件。 1.2 本文件提供了认证证书的管理指南,适用于带有CNAS认可标识的认证证书的管理。 2.引用文件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 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 用。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3.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 3.1 认证证书内容应符合 CNAS 相关认可准则的要求,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认证证书名称,认证证书名称应能明确体现认证领域(认证制度) ,如“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证书”、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软件过程及能力成熟度评估证书”、 “产品认证 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等; 2)获准认证组织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 3)依据的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和(或)其他引用文件的编号与版次(适用于体系认 证) ; 4)依据的产品认证制度,相应产品所依据的法规、产品标准或其他引用文件、认 证模式(适用于产品认证) ; 5)认证所覆盖的范围,对多场所组织还应在证书上或附件中明确注明已获准认证 的场所名称、地址、产品(服务)类别及其涉及的过程; 6) 颁证日期、换证日期以及证书有效期的起止年月日。如颁证日期:2002 年 5 月 1 日,有效期:2002 年 5 月 1 日至 2005 年 4 月 30 日; 7) 认证注册号; 8) 认证机构的名称及其标志; 9) 认证机构的印章和(或)其授权人的签字; CNAS-GC01:2006 第 2 页 共 3 页 2006 年 06 月 01 日发布 2006 年 07 月 01 日实施 Q1(或 QS、E1、S1) R0(1、2、) L(M、S) (认可注册号) (年份号) (标准代号) (顺序号) (后缀 1) (后缀 2) (子证书号) 多场所组织的子证书注册号 应与总部的注册号相同, 在注 册号后加子证书的分号: 1, 2, 10) CNAS 认可标识及认可注册号; 11)在 CNAS 已签署国际互认协议的领域,经 CNAS 许可,需要时可附加国际互 认标识,使用方式依据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 3.2 如果认证所覆盖产品(或服务)的类别及其所涉及的过程和覆盖的场所较多,可 在证书附件上加以注明。 4.认证证书的文种认证证书的文种 4.1 证书一般应使用中文打印或书写。 4.2 同一张证书内可同时使用中文和其他文种, 也可发出与中文证书内容一致的其他文 种的证书。 5.认证证书编号的规定格式认证证书编号的规定格式 5.1 对同一个组织实施的同一个体系认证或产品认证,赋予一个认证证书编号。 5.2 认证证书编号由认可注册号、年份号、标准代号、当年发出证书的累计顺序号和后 缀构成,格式如下: 后缀 2 表示组织规模: 大型组 织为 L, 中型组织为 M, 小型 组织为 S。 后缀 1 表示初次认证或复评换证号: 初次认证为 R0, 第一次复评换证为 R1,第二次复评换证为 R2, 本认证机构当年发出证书的顺序累计号:0001, 0002, 认证依据标准代号: GB/T19001-2000-ISO9001:2000 为 Q1 QS-9000 为 QS, TL9000 为 QT, HACCP 为 H1; GB/T24001-1996-ISO14001:1996 为 E1; GB/T28001-2001 为 S1; SJ/T11234 或 SJ/T11235 为 C1; 产品认证为 P1; 有机产品认证为 O1 证书发出年份的后 2 位:01,02, 国家认证机构认可注册号:001,002, CNAS-GC01:2006 第 3 页 共 3 页 2006 年 06 月 01 日发布 2006 年 07 月 01 日实施 5.3 根据获证组织的规模,在认证证书编号中加后缀 L、M 或 S。L 代表认证范围内员 工人数在 1000 人以上的大型组织,M 代表认证范围内员工人数在 511000 人的中型 组织,S 代表认证范围内员工人数在 50 人及其以下的小型组织。 5.4 同一个组织的认证范围覆盖多个场所并需要颁发子证书时, 在认证证书编号后加上 破折号和序号,如1(2,3,) 。 5.5 有效期内换发证书,认证证书编号中的认可注册号、年份号、顺序号和认证的有效 期保持不变,应注明换证日期。 5.6 复评完成后换发证书,按 4.2 或 4.3 条规定重新赋予认证证书编号,并在认证证书 编号后加后缀“R”。如,初次认证为“R0”,第一次复评为“R1”,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