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 年 6 月FUJ IAN GEO GRA P H YJ un , 2000周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A n a l ys is of P r es e n t Ec on o mi c S oci a l Con di t i ons a n dRes t ri c t F a c t ors i n Zh ou ni n g Cou n t y何承耕He C he n gge n g汤小华Ta n g Xi a o h u a李晓L i Xi a o(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I nst i t u te of Geog ra p hy , Fuj i a n N or m al U ni ve rsi t y )摘要本文通过纵向 、横向对比 , 分析福建最落后的县份之一 周宁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制约因素 , 试图在展现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的同时 , 探寻其落后的根本 原因 。关键词周宁经济现状特点制约因素周宁县作为福建省的内陆山区县和 14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 , 其经济和社会事业在 20 年的改 革开放环境和 10 多年的扶贫开发中 , 有了较快发展 , 但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 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 现实的差距仍是巨大的。分析差距所在 , 探寻产生差距的原因 , 对周宁乃至其它欠发达地 区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来说 , 都具有重要意义。1 周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周宁县位于福建省闽东山区 。全县土地面积1 046 km2 , 辖 6 镇 2 乡 142 行政村 , 2 个居委 会 。1998 年末总人口 187 796 人 , 其中农业人口170 343 人 , 占总人口的 91 % 。全县平均人口密度 180 人/ km2 。全县耕地面积 9187 104 ha , 人 均耕 地 01053 ha 。1998 年 全 县 国 民 生 产 总 值8186 亿元 (当年价) , 与全省 、宁德地区其它县 市相比 , 本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呈现出以下 一些特点 :五”、“七五”、“八五”期间本县的 GN P 增长速度分别为 918 % 、1111 %和 1611 % , 这说明改革 开放以来 , 本县的经济发展速度总体上都在加快 。1979 1997 年本县的 GN P 年均增长速度比宁德地区同期 GN P 增长速度 ( 1216 %) 快 013个百分点 , 但与全省同期年均 GN P 增长速度(1316 %) 相比 , 周宁比全省平均发展速度落后017 个百分点 。若仅从速度看 , 似乎也不太慢 ,但由于原来基数小 , 就显得经济实力不足 。 周宁县 1998 年 GD P 仅 7191 108 元 ( 现价) , 在全省 60 个县市中排名第 59 位 。与沿海 发达县市相比 , 差距极大 , 只大约相当于晋江市的 1/ 32 , 福清市的 1/ 20 。全县经济总量仅相当 于沿海发达县市的一个中等乡镇的经济规模 。周宁县人均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 在全省各县(市) 中也都居后列 。1998 年 , 本县人均 GD P约 4 200 元 , 只有全省的平均水平 ( 10 200 元)1/ 3 略强 。在全省 60 个县市中排在第 55 位 ; 年 人均财政收入只有 176 元 , 而 1998 年全省平均 人均财政收入为 539 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 2 51611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水平较低, 但经济 总量仍小 ,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看 , 1979 1997 年本县 GN P 的年均增长速度达 1219 % , 与改革开放 前 30 年相比 ( 本县 1953 1978 年 GN P 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413 %) , 速度明显提高 。其中六元 ,112比全省平均水平 (2 946 元) 低 430 元 。产业结构有较大调整 , 但演进滞后周宁县 1998 年的三次产业构成为 2912401330 , 本文是作者参加省计委课题 “周宁县经济发展思路研究”的部分成果。在研究过程中 , 得到省计委地区处石建平 副处长的指导 , 谨此致谢。28福建地 理第 15 卷而 1978 年的产业构成为 451313144113 , 可以看出 , 第一产业明显下降 , 第二产业明显上升 ,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调整 。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全 省 1998 年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为 1813 4314 3813) , 又明显感到经济结构演进缓慢 , 农业所 占比重偏大 , 二 、三产业发育不足 。全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 而周宁的工业化还正在起步 。从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 , 本县第一产业 农业内部构成农林牧副渔中 , 以种植业比重最 大 , 林牧渔业的比重很小 , 这与本县土地资源结构状况 (耕地只占 914 % , 而林地占 7113 %) 是 很不相称的 。从第二产业来看 , 加工业技术层 次很低 , 主要农产品茶叶和食用菌 (花菇为主) , 在本地都只有简单的粗加工 , 也没有自己的品 牌 ; 主要工业产品铁合金 、铸件 、水晶生产都是利用本县丰水期低廉电价发展起来的 , 没有深度 加工 。铸件产品单一 , 虽销往全国各地 , 但都是 低等的水暖器材 , 水晶厂和铁合金厂也都是生产 结晶硅和铁合金原料等中间产品 , 都没有深加 工 。在第三产业的构成中 , 低层次的服务业如餐饮 、批发和零售贸易所占的比重最大 , 而高层次 的服务业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 金融保险业等 所占的比重很小 , 这说明周宁县不仅第三产业比 重小 , 而且第三产业的结构也很差 。近年来 , 县委县府提出实施“发展山区特色经济 , 建设高山一流县城”的区域战略 , 并以这 一战略思想作指导抓农业产业化 , 资源型工业和 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 , 但三大产业至今还不能在 本县经济发展中起龙头作用 。话基站 4 个 , 数模直放站 4 个 。城建方面 , 完成修编县城总体规划 , 城关初步形成 “三纵三横” 布局 , 建成了周宁自来水厂 、周宁宾馆等一大批 市政设施 。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设施建设有一定 进展 , 提高了“吃 、住 、行 、游 、购 、娱”六大服务功能 。农村基础设施也有较大改善 , 95 %行 政村通车 , 90 %村实现通电话 , 9115 %村饮用安 全卫生水 、行政村村村通电 。但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讲 , 目前的基础设施 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和将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具体表现在 : 农业水利化程度低 , 仍以靠天吃饭 为主 。新建的水利设施有限 , 原有的水利设施年 久失修严重 ; 电力不足和供应不稳定 。全县以 小水电为主 , 丰水期电力大量剩余 , 枯水期电力 严重不足供应不稳定 , 严重影响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 全县路网尚未形 成 。本县现与周围县份 (福安 、政和 、屏南 、寿 宁) 的交通仍很不通畅 , 严重影响本县与周边地 区的商品和人员流动 ; 城乡基础设施仍不完 善 。全县 142 个行政村中 , 至今还有 7 个村没有通车 , 有 10 个村需要改造或新建自来水 ; 通 讯发展很慢 。全县还有 15 个村未开通程控电话 , 还有 14 个行政村收看不到或收看不好电视 。114 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 , 但与全省平均水平 仍有一定差距改革开放以来 , 特别是这些年通过扶贫 , 周 宁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 。科技工作进 一步加强 , 引进和推广技术成果 42 项 , 获得省 政府科技进步奖两项 ; 教育 “两基”基本达标 , 扫盲工作通过国家教委复核验收 ; 卫生事业有较快发展 , 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日益健全 , 卫生 技术人员和卫生事业费逐年有所增加 。医学教育 和医学科研工作大有进展 , 有两项科研项目获 省 、地科技进步奖 , 12 篇医学论文被推荐参加 国际医学学术交流 。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 , 周宁县的社会事业 仍显得有一定的差距 。表现在 : 科技方面 : 全 县现有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 950 人 , 仅占全县人口的 012 % , 不到全省平均水平 的 1/ 8 ; 卫生方面 : 全县每千人仅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1197 人 , 远低于省规定的 318 人水平 ,尤其是医师人数每千人占有量仅 0168 人 , 是全113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效 ,经济发展需要但仍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 , 本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 ,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闭塞山区的 落后状况 。水电方面 , 新建了李园水库 、东风 一 、二级电站 、东关变电所 、省重点工程穆阳溪芹山一级电站以及九龙电站 , 实现了省级农村电 气化达标县 。交通方面 , 完成 310 省道浦源 泗 桥政和县界的柏油路 、浦源 城关仙溪的水泥 路 , 梨外线柏油路 、七步 礼门柏油路 ; 在建的 有吾玛柏油路 、周纯柏油路 、310 省道仙溪 七步段拓改工程 。邮电通讯方面 , 建成无线寻呼频 点 8 个 , 数字移动电话基站 10 个 , 模拟移动电第 2 期何承耕等 : 周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29省千人均医师占有数最少的县市 。因经费短缺 ,医疗用房极度紧张 , 医疗设备简陋落后 ; 教育 方面 : 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提高 , 全县 3 所完中370 多名教师 , 本科学历的不足 70 人 。教育和 卫生事业的落后 , 极大地阻碍本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业都很少 , 而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是加工业的主体 , 部分地区技术密集型的 企业也较发达 。第三产业由于市场不发育 , 规 模 、层次也比沿海地区低得多 。二是从所有制结构来看 , 本县的非国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低 。股份制企业 、“三资”企 业 、乡镇企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 水平 , 远低于沿海地区各发达县市 。企业管理体 制落后 , 机制僵化 , 适应市场的能力很差 , 效益 普遍不好 。三是从产品结构来看 , 由于市场意识淡薄 , 加工业落后 , 本县既没有有规模的 “名优特新” 的农产品 , 也没有畅销不衰的名牌工业产品 , 难 以较稳定地占有市场 。四是从技术结构来看 , 技术水平低 ,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品质差 , 绝大部分都是中低档产品 , 且都没有深加工 , 形不成产业链 , 没有多少附加 值 , 在一定意义上都只是卖资源 , 而大部分加工 利润都外流 。212 经济封闭 、开放程度低长期以来 , 受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 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 , 本县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小 农经济为主 , 区内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资金 、技 术 、人员 、商品 、信息等的流动和交换) 并不密 切 , 经济封闭性大 。改革开放以来 , 在转变思想观念 , 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 ,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 个市场 、两种资源发展本县经济方面 , 周宁县起 步比较迟 , 步伐比较慢 。表现在 : 在向国外市 场开放方面 , 利用外资和出口贸易都很少 。1998 年 , 全县外贸出口总值 538 104 美元 , 其中三资企业出口仅 70 104 美元 ,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0 104 美元 。接待境外游客 60 人次 。经济的 外 向 度 仅 419 % , 远 低 于 全 省 平 均 水 平(4710 %) 和沿海地区 ; 在向区外各县 、市 、 省开放方面 , 主要是本县资金 、人才的单向流出 。全县在外人员有 212 104 人 , 周宁人在外 兴办的企业年销售额达 20 108 多元 , 其所得利 润除了少量寄回家用或做公益事业 , 主要都在外 地扩大生产 , 回来办经济实体的只有极少数人 。 区外的资金 、技术 、人才 、信息等生产要素很少流入 , 内联企业也不发达 。比较有规模的 , 长年 来只有一家水晶厂和两 、三家养鳗场 , 在全县经115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但扶周宁县 1985 年被列入福建省 14 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 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1986 年 以来 , 在省 、地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 周宁的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贫困人口从 1986 年的 10 535 户 49 886 人下降到 1998 年 底的 674 户 3 106 人 。1994 年以来 , 全县完成 “造福工程”搬迁 29 个村 , 692 户 , 3 484 人 , 占应搬迁人口的 6112 % , 超过省地下达任务 384 人 。全县有 7 个乡镇 、118 个行政村 、3 万农户实现基本小康 , 分别占乡 、村 、户总数的 78 % 、83 %和 86 % 。农村基础设施也有较大改善 , 社 会事业也有较大进步 。1996 年脱掉了国定贫困县的帽子 , 但是 ,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仍很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 , 返贫率较高 , 全县仍有贫困村34 个 , 贫困人口 3 106 人 (不包括五保户等社会 保 障对象 ) “, 造福工程 ”还剩 1 7 个村 , 5 2 1 户2 145 人没有搬迁 。这些尚未脱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边远偏僻的自然村中 , 生产力水平低 、基础 设施落后 , 交通不便 , 信息不灵 , 自然条件差 , 村集体经济薄弱 , 农民素质低 , 思想落后 , 脱贫 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 , 扶贫攻坚仍然是本县的 一项长期 、艰巨的任务 。2 周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11 经济结构不合理本县产业结构层次低 、非公有制经济不发 达 、科技水平落后 , 市场意识淡薄 , 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 , 产品的技术和品种结构调整缓慢 , 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 造成全县现有的经济 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 , 第一产业以传统种值 业为主 , 而沿海地区的农业构成中 , 资本和技术 密集 、附加值高的养殖业和畜牧业占很大的比重 , 传统种值业的份额很小 。第二产业只有简单 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加工业 , 连劳动密集型的加工30福建地 理第 15 卷济中仅占很小的比重 , 而且这些企业主要是单纯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 产业关联度低 , 劳动力 密集度不高 , 对解决当地就业和带动全县经济发 展的作用不大 。全县经济的开放度低 , 造成本县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 (廉价的劳动力 、水能资源 、建材 资源 、部分有特色的农产品等) , 不能在区际经 济联系中 , 与其它地区进行等价交换 ; 还造成无 法引进区外技术 、资金 、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改造本县落后的加工业和农业 。总之 , 不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 加快本县的经济发展 。213基础设施滞后 与全省基础设施状况已经从基本适应型向同步发展型的转变相比 , 本县的基础设施仍严重地 滞后于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 。县里重点扶持的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 , 都受到基础设 施滞后的严重制约 。农业产业化进程因农业生产 设施薄弱 , 交通滞后 , 而步履维艰 。反季节蔬 菜 、花卉等时效性较强的农作物 , 在本地虽自然 条件较好 , 但因运输不畅而无法大面积发展 ; 资源工业因电力供应不稳定和交通状况恶劣 , 不能 充分利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 、部分传统产业外迁 和省内山海协作的大好机会 , 引进沿海地区的资 金和技术得以改造、发展 ; 旅游业更受到基础设 施滞后的严重制约 , 许多景点通达性差 , 没有或很少较高档次的住宿、娱乐设施和购物环境 , 因 此 , 至今不能形成对本县经济起带动作用的产业。214 建设资金短缺本县 1998 年财政收入 4 080 104 元 , 其中 工商税收只有 2 373 104 元 ; 财政支出 8 456 104 元 , 县财政负债运行 112 108 元 , 全县财政 状况非常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 , 人才和资金大量 往外流 , 甚至极少量的财政 、银行资金也往外 流 。由于本县的投资环境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 的改善 , 资金流出以后 , 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回 ,没能象闽南华侨那样有大量资金流回 , 再投资本 地 , 实现良性循环 。这样造成政府和民间的财力 都很薄弱 , 只是勉强维持吃饭 , 无力进行生产性 投资或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 。于是形成了这样一 种恶性循环 资金短缺无力进行经济建设 , 造成本县的企业难以发展壮大 ; 投资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 , 也难以吸引外资 ; 二 、三产业不发达 , 政府财源枯竭 ; 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转 移 , 农民的收入也不能得到提高 。尤其是随着市 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国统一市场的逐步形 成 ,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 本县原有的一些效益尚可的企业 , 也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 存 。这样直接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和群众收入的减 少 , 间接造成政府要加大社会安定和保障方面的 支出 , 使本县本已短缺的经济建设资金更加短 缺 , 最终形成如今这种政府财政靠补贴 、群众生活靠扶贫的欲罢不能的恶性循环境地 。从 1985 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以来 , 上级政府通 过各种渠道拨给周宁县的大量用于进行基础设施 建设的资金 , 其中相当部分却被县政府用来填补 赤字财政 。215 人才严重不足 , 发展观念落后当今时代 , 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人 才的竞争 。人才的拥有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 说 , 至关重要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 本县历 来都是人才的流出地 , 发展当地经济所需的人才非常短缺 。全县现有在职 、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和 管理人才 3 950 人 , 仅占全县人口的 012 % , 不 到全省平均水平的 1/ 8 。其中本科文化 248 人 , 占 613 % ; 大专文化 1 117 人 , 占 2813 % ; 高中 以下文化 559 人 , 占 1419 % 。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2 704 人 , 其中高级职称人才 33 人 ,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112 % ( 全省平均水 平 315 %) ; 中级职称人才 430 人 , 占专业技术 人员总数的 1519 % (全省平均水平 2111 %) ; 初 级职称人才 2 239 人 , 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219 % 。由于技术人才的短缺 , 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和 产业升级难度很大 , 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由于 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 (全县现有农业科技人员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比例仅为 018 %) , 科技服务网络形同虚设 , 懂技术 、会管理的企业管理人才 奇缺 , 农业品种改良 、适用技术推广及农产品深 加工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技术制约 。因此农产品 的品种和品质都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的需要 , 农 业产业化步履艰难 。(下转第 39 页)第 2 期林爱平 : 社会生态旅游初探39游客的大量涌入 , 会给旅游地带来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 , 如交通拥挤 、物价上涨 、环境污 染 、社会秩序混乱 、治安恶化等等 。而且在旅游 业发展中部分没有受益的当地居民 , 很可能会对 游客产生排斥心理 , 特别是城市里的居民 , 他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 , 要求一定的生活空间 , 一 定的私密性 。由于城市本来就是个高密度区域 , 游客的持续到来更使其密度加大 , 社会成本增 加 , 居民的生活空间更加狭小 , 因而拒绝游客成 为城市居民的普遍心理 。根据上海市民的调查发 现 , 大部分的居民对外地游客持不欢迎态度 , 只 有小部分表示无所谓或表示欢迎 。而在农村 , 主 客关系则呈现另一种状况 , 一般以旅游业为支柱经济来源的农村或小城镇 , 由于经济较落后 , 环 境容量也较大 , 对来自富裕国家 、地区的游客 , 基本能持欢迎的态度 , 但农村个别不法分子 , 在 对外来游客羡慕之余 , 可能会发生危及游客人身 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 。4 发展社会生态旅游的若干建议411树立旅游地社会文化形象 旅游地的整体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证明 , 一个鲜明的正确反映本地文化个性的旅游地文化形象 , 往往具有巨大的号召力 , 具有丰厚历 史文化价值的旅游地 , 最容易在旅游者心目中形 成形象定位 。如提到云南 , 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她 的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 提到西安 , 人们会迅速 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 。因此 , 此类旅游地就应以历史的文化财富为依托 , 打出品牌 。而不具 有这些优势的旅游地 , 则应找准自己的卖点 , 树 立形象 。如上海 , 应该说上海社会旅游资源的单 体并无优势可言 , 可她在全国乃至世界树立起一种吐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旅游形象 , 则是人们趋之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培训安全员证课件
- 民办园品牌建设的市场机遇与竞争策略
- 可持续设计理念在建筑立面改造中的体现
- 2025年口腔转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中口腔健康题库及答案
- 学生参与度提升对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推动作用
- 能源装备再制造与回收利用的风险管理与安全性提升
- 土壤污染数据共享与跨部门协作机制
- 公司员工环保培训课件
- 商场餐饮合同(标准版)
- 药厂复试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住院患者自备药品管理制度
- 工程开工方案模板(3篇)
- 复苏室心理护理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无机化学》第六版 课件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公司商铺降租方案(3篇)
- 2025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诺帝菲尔FCI-2000消防主机操作
- 投标技能提升培训课件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31011-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