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分析_第1页
环境工程分析_第2页
环境工程分析_第3页
环境工程分析_第4页
环境工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论1.1 编制依据1.1.1环保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年1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16年7月修正版;(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6月;(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6年1月;(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3月;(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5年4月修正版;(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年3月;(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年7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年8月修订;(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014年7月修订;1.1.2相关规范、文件(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253号令 1998年;(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 2015年6月;(3)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革委令2013第21号);(4)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5)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环发200882号);(6) 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 2015年 第90号)(7)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8)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2015年5月1日起施行)(9)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 2016年8月1日起施行;(10)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003年10月;(11)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 号 2003年6 月; (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 2009 年2 月18 日(1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0120号;(14)“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 环办200325号);(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 令第34号 2015年;(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保部 环发201277号文;(18)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保部 环发201298号文;(19)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999 年)(20) 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 2012年修订; (2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989年;(22) 福建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 2010年;(2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补充通知闽政办2007183号;1.1.3技术规范、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9)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213号);(10)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城建部、环保部、发改委(建城 201061号);(1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 2004年;(12)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 (13)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276-2006)(1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15)生活垃圾焚烧炉CJ/T118-2000;(1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1.4其他基础资料(1) 项目委托书(2)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后阶段)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9月)(3)莆田市医疗垃圾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9月)(4)莆田市污泥干化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9月)(5)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6)莆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7) 莆田市发改委关于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前阶段)扩建项目核准的批复(8) 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给莆田市生物质处理产业化管理处作为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扩建项目建设用地的批复(莆秀政201546号);(9) 莆田市秀屿区环保局 关于确认莆田市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莆秀环2015 8号);(10)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环评的资料。1.2 评价目的与工作原则1.2.1评价目的通过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治理措施进行分析,依据国家及本省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评价导则,预测、分析拟建项目投产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论证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对项目合理布局、清洁生产提出评价意见,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可行性,为项目环保措施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投产运行后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2工作原则坚持“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本项目建成后的“三废”排放量满足总量控制规划指标的要求,项目的建设满足相关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1.3评价重点1.3.1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的特点、周围环境现状,本评价工作以项目的工程分析为主导,以大气环境、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清洁生产和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作为重点,同时对施工期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生态影响、固体废物影响、总量控制以及公众参与、环境经济损益等进行分析,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1.3.2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环境评价等级划分规定,确定本次环评的评价等级如下。(1) 大气环境本项目处于海边围垦区,地形特征定为简单,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类功能区,建成后主要大气污染物为SO2、NOX、烟尘、二噁英及HCl、NH3、H2S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选用SCREEN3筛选模型,对项目排放的污染源的各种污染物进行筛选计算,筛选计算各污染物Pi和D10%结果见表1.3.1。表1.3.1 筛选计算结果一览表编号排放源名称污染物名称Cm(mg/m3)C0(mg/m3)占标率Pi(%)Xm(m)D10%(m)判定评价等级Q13#炉焚烧炉烟囱SO20.00440.50.88845/三级NO20.01290.25.38845/三级PM100.00330.450.73845/三级HCl0.00660.0513.188451283二级CO0.0110100.11845/三级PCDDs0.011E-90.6E-91.83845/三级M1医疗垃圾暂存库无组织NH30.00540.22.7046/三级H2S0.00010.010.2146/三级M2污泥接收和暂存间无组织NH30.06490.232.43675二级H2S0.00710.0171.271030二级计算得出:HCl占标率最大,Pimax=71.27%10%,与之对应D10%=1030m 5000m,按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要求,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大气评价范围为焚烧炉烟囱为中心,5km5km的矩形区域。(2)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垃圾卸料大厅、飞灰处理间、垃圾运输车、厂内垃圾运输道路冲洗污水等高浓度废水,经厂内渗滤液处理站预处理达标后(表1.5.9),与预处理后的医疗垃圾处理废水、污泥干化处理污水、生活污水、实验室、化水车间排水等低浓度污水,通过管道汇入渗滤液处理站后出厂污水管道,送入秀屿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排放标准,其尾水排入湄洲湾北岸秀屿港秀屿作业区5号及6号码头之间的海区。因此,水环境影响不定评价等级,仅对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达标性以及莆田市秀屿区污水处理厂的可接纳性及对纳污海区的影响进行分析。(3) 地下水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总体贫乏,区域内乡镇、村庄集中式供水管道通达,居民户接入该自来水管道,作为生活用水,各村民井地下水当地居民普遍作为洗涤用水。项目所在区非集中式饮用水源准保护区、补给径流区或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补给径流区;非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非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项目所在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属不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表2“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及附录A,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II类三级。(4) 声环境本项目位于秀屿区东庄镇胜利围垦区,声环境功能属2类区。本项目运营时主要高噪声设备如汽轮发电机、冷却塔、风机、水泵等,均配备消声降噪措施;项目距最近的居民区(东南面)锦山村大于700m,其受本项目噪声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 (5) 生态环境本项目为本厂三期扩建项目的组成部分,主要在已开工的“在建工程”主厂房内建设,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小。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有关环评等级划分规定,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6) 环境风险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项目涉及飞灰(含二噁英类)、氨水等危险性物质,但功能单元危险性物质的数量小于临界量,为非重大危险源,项目所处区域非环境敏感地区,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1.3.3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工艺特点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等,对本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识别与筛选,筛选结果见表1.3.2。表1.3.2 环境影响识别与因子筛选矩阵影响因子建设期运 行 期建筑物、道路垃圾焚烧处理医疗垃圾处理污泥干化处理烟气垃圾存放取水排水持续噪声垃圾存放排气排水污泥存放排气排水持续噪声环境空气SO2NO2PM10TSPHCl二噁英氨H2S臭气浓度水环境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环境噪声城市交通景观备 注:影响程度较小;:影响程度中等:长期影响;:短期影响。根据表1.3.2环境影响识别因子筛选,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如下:(1)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CO、HCl、Pb、Hg、Cd、H2S、NH3、二噁英等共12项。影响预测因子:NH3、H2S、SO2、NO2、PM10、CO、HCl、二噁英(PCDDs)。 (2) 水环境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 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悬浮物、重金属(铜、锌、铅、镉、汞、砷、六价铬),共14项。地下水现状评价因子: pH、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重金属(铜、铅、锌、镉、六价铬、汞、砷)、总大肠菌群等共18项。(3)声环境现状评价因子:等效A声级Leq。影响预测因子:等效A声级Leq。(4)土壤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铜、铅、锌、镉、镍、铬、汞、砷、二噁英,共10项。1.4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1.4.1评价范围(1) 大气环境:按照SCREEN3筛选模式估算结果,根据导则要求,评价范围为22.5km的矩形范围,考虑垃圾焚烧厂较为敏感及本项目周边村庄分布情况,适当扩大评价范围,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焚烧炉烟囱为中心边长66km的矩形区域,见图1.4-2所示。(2)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污水送到莆田市秀屿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分析污水处理厂尾水纳污海域水环境现状和污水送到莆田市秀屿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3) 声环境:为项目用地边界外200m范围内。(见图1.4-1)(4) 生态环境:项目用地及其周边半径1000m范围。(见图1.4-1)(5) 环境风险:以厂内焚烧炉烟囱为中心、半径3km的区域(图1.4-2)。 图1.4-1 本项目声环境、生态环境评价范围1.4.2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秀屿区东庄镇胜利围垦区,厂区周边盐田按当地政府规划废止将不再进行盐业生产,厂区附近无医院、学校、食品加工等敏感目标,与厂区最近的居民集中区锦山村(东南面)相距大于700m。厂区西面为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工程和 “莆田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莆田市秀屿区污水处理厂,南面为拟建莆田市餐厨垃圾处置场。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厂界周边居民区,具体见表1.4.1、图1.4-2。表1.4.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人口(人)与本项目相对方位距厂界最近距离(m)环境功能要求水环境污水厂尾水排污口海域(湄洲湾石门澳)SW11km三类功能区空气环境环境风险太湖村4660NW1510空气环境二类功能区下尾村2850N967温东村6020NE1716西温村3560NE1508石码村5050E2053塘边村3960SE2232锦山村4100SE779栖梧村4573S2710营边村3643S1179东庄村5575SW2145苏厝村3884SW3444东庄镇2183SW1800厝头村1880SW2929苏田村2300SW3414堤头村1860SW3566马厂村4900SW2896后江村2920SW1779湄洲湾自来水厂(马厂村)SW2896东庄镇卫生院S1187地下水环境厂址区域地下水环境厂界外1000m范围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噪声厂界外200m范围内目前无居民区、学校、医院厂界外200m范围2类功能区生态环境农产品种植厂界外1000m(非废改盐田、池塘)范围/池塘养殖盐田图1.4-2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1.5评价标准根据莆田市秀屿区环保局 关于确认莆田市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莆秀环20158号)(附件5),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将执行以下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NH3、H2S、氯化氢等特征污染物评价标准执行TJ36-79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一次最高允许浓度限值,Hg执行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日均浓度值;Pb评价标准执行GB7355-87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二噁英评价标准参考执行日本环境省制定的环境标准(即年日均浓度0.6pg/m3)。详见表1.5.1。 表1.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SO2年平均60ug/m3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CO24小时平均41小时平均10铅日平均1.5(g/m3)GB7355-87二噁英年日均浓度0.6 pg/m3日本NH3一次0.2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2S一次0.01氯化氢一次0.05汞日平均0.0003 (2) 水环境质量本项目污水经厂内预处理后,经管道排入莆田市秀屿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标后,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湄洲湾北岸秀屿港秀屿作业区5号及6号码头之间的海区。根据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11-2020年),尾水纳污海域FJ062-C-属于内湄洲湾三类区,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FJ063-D-属于四类区,执行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见表1.5.2)。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见表1.5.3)。 表1.5.2 海水水质标准 单位:mg/L 项目第二类第三类pH7.88.5,同时不超出该海域正常变动范围的0.2 pH单位溶解氧5悬浮物人为增加的量10人为增加的量100COD34石油类0.050.30无机氮0.300.40活性磷酸盐0.030汞0.0002镉0.0050.010铜0.0100.050铅0.0050.010锌0.0500.10砷0.0300.050总铬0.100.20表1.5.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类、摘录) 项 目标准限值项 目标准限值pH6.58.5硫酸盐250CODMn3.0氯化物250溶解性总固体1000汞0.001硝酸盐(以N计)20砷0.05亚硝酸盐氮0.02铜1.0氨氮0.2铅0.05总大肠菌群3.0锌1.0氟化物1.0镉0.01氰化物0.05六价铬0.05注:表中除pH值外,其它单位均为mg/l。(4)声环境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详见表1.5.4。表1.5.4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 dB标准类别昼间夜间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6050(5) 土壤环境项目区域土壤环境执行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1.5.5。表1.5.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项目标 准 限 值 (mg/kg)标准pH6.56.57.57.5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汞(Hg)0.300.501.0砷(As)水田302520砷(As)旱地403025镉(Cd)0.300.300.00铜(Cu)农田50100100铜(Cu)果园150200200铅(Pb)250300350铬(Cr)水田250300350铬(Cr)旱地150200250锌(Zn)200250300镍(Ni)4050601.5.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生活垃圾焚烧炉废气排放执行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见表1.5.6),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5.7)。医疗废物分类名录中的感染性废物,先经高温蒸汽灭菌消毒、达到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6.1条 “按照HJ/T228、HJ/T227、HJ/T276要求”后,符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要求,可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处置,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因此,该类医疗废物,经高温蒸汽灭菌消毒达标后混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执行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见表1.5.6)。医疗废物恶臭污染物厂界限值执行GB/T18773-2008医疗废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表8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该标准中,恶臭污染物厂界限值等同于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见表1.5.7)。 根据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276-2006),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排放的废气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要求。按本项目可研报告,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过程中从杀菌室内抽(排)出的气体、贮存设施排出的气体,排入主厂房垃圾贮坑,作为焚烧炉的助燃空气,不外排。污泥干化处理产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NH3和H2S、颗粒物,经“旋风除尘”处理后,送入垃圾焚烧炉作为二次进风,不外排。垃圾焚烧炉烟囱高度要求须达到表1.5.8中要求。表1.5.6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含义标准限值1颗粒物mg/m3小时均值3024小时均值202NOxmg/m3小时均值30024小时均值2503SO2mg/m3小时均值10024小时均值804HClmg/m3小时均值6024小时均值505COmg/m3小时均值10024小时均值806汞及其化合物(Hg计)mg/m3测定均值0.057镉、铊及其化合物(Cd+Tl计)mg/m3测定均值0.18锑、砷、铅、铬、钴、铜、锰、镍及其化合物mg/m3测定均值1.09二噁英类ngTEQ/m3测定均值0.1表1.5.7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序号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排气筒高度,m排放量, kg/h1NH3154.9208.72H2S150.33200.583臭气浓度(无量纲)152000256000恶臭污染物厂界排放限值(二级)控制项目单位浓度1NH3mg/m31.52H2Smg/m30.063臭气浓度无量纲20表1.5.8 焚烧炉烟囱高度要求序号处理量(t/d)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标准130045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表3要求330060(2)水污染物生活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生产废水经厂内渗滤液处理站预处理;生活污水、化水车间排水、实验室排水等低浓度废水经厂内处理后,外排尾水中第二类污染物(pH、COD、BOD5、悬浮物) 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三级标准,色度、总氮、氨氮、总磷等执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等级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执行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表2中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详见表1.5.9)。医疗垃圾处理车间的.生产废水(医疗垃圾高温蒸汽灭菌消毒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渗出液、蒸汽冷凝液),采用系统自带的废液处理装置处理;车间清洗废水排入车间内医疗废水处理站,采用“调节池+酸化水解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消毒” 工艺处理;预处理后外排尾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按照医疗废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GB/T18773-2008)表5中所列的污染物种类进行控制,其排放执行标准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有规定的执行其表1和表4中三级标准;没规定的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的“预处理”标准;色度、氨氮执行CJ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详见表1.5.9。污泥干化处理车间的生产废水(污泥水分蒸发形成的冷凝液)、清洗废水等,预处理后外排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三级标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厂内低浓度污水管网;实验室排放的少量酸、碱混合废水,化水车间排出的离子交换反冲洗水,在中和池调整达到pH= 69后,排入厂内低浓度污水管网。这些预处理后的低浓度污水外排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三级标准。上述各类废水厂内经预处理达标后(表1.5.9),通过管道送到秀屿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排放标准后,其尾水排入湄洲湾北岸秀屿港秀屿作业区5号及6号码头之间的海区。表1.5.9 本厂污水预处理后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摘录)序号控制项目单位浓度备注一垃圾渗滤液处理站1色度稀释倍数40CJ343-2010标准2pH值6.09.0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要求。3化学需氧量(CODr)mg/L5004生化需氧量(BOD5)mg/L3005悬浮物mg/L4006粪大肠菌群数MPN/L*50007总氮(以N计)mg/L70CJ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8氨氮(以N计)mg/L459总磷(以P计)mg/L810总汞mg/L0.001GB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1总镉mg/L0.0112总铬mg/L0.113六价铬mg/L0.0514总砷mg/L0.115总铅mg/L0.1二医疗垃圾处理废水排放(污染物种类按照医疗废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GB/T18773-2008)表5)1色度40CJ343-2010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2氨氮mg/L453肠道致病菌-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肠道病毒-5总余氯mg/L-6粪大肠菌群数MPN/L*5000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要求。 7pH6.0-9.08化学需氧量mg/L5009生化需氧量mg/L30010悬浮物mg/L40011动植物油mg/L10012石油类mg/L201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2014挥发酚mg/L2.015总氰化合物mg/L1.016总汞mg/L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