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案例分析:马云是如何先发制人击败eBay?阿里博客2005年,C2C行业的全球老大eBay与香港环球资源结成战略联盟,这是一家有政府背景的B2B公司。这意味着,eBay跑到家门口,向中国B2B老大阿里巴巴正式宣战了。显然,好戏就要上场。 在这之前,有过两场类似的好戏。亚马逊到中国来收购了卓越,跟当当对打;雅虎收购3721,跟百度和网易们群殴。其故事主题,不外乎两个。第一,被收购的公司打不过本土对手,这后面是冷冰冰的商业逻辑。第二,土鳖创始人和外国主子之间互相看不顺眼,有的土鳖不会反抗,自己走人一了百了;有的土鳖要反抗要斗争,最终闹剧收场。卓越的陈年和3721的周鸿祎就是这样。这里面夹杂了热乎乎的人性,属于江湖恩怨,有意思。 不过,eBay和马云这一回却更精彩。eBay前脚刚结盟,马云后脚就放炮,说:“惠特曼这招棋在我意料之中。”既然意料之中,所以早有准备。马云的意思,其实这场单挑,早在两年之前,就已经在另一个地点,以另一种方式开练了。 前两场好戏都还是局部战争,第一没有影响到全球的竞争格局,第二没有改变所在行业的业务布局。但是,正要开始的这第三场,将在五年后同时改变全球范围的巨头势力消长,以及电子商务的边界。我要通吃1998年年底,美国航空业低迷,一家销售机械工具的公司ReliableTools试着在eBay上列出一些商品,其中包括售价达7000美元、重达1吨的铣床。要知道,当时eBay上流行的都是鞋袜衣柜类的家居用品。铣床,谁家会用呢?出乎意料的是铣床非常抢手,从那以后,公司在eBay上的交易就“一发不可收拾”。如今,这家设在加利福尼亚的公司每月在eBay的销售额高达上百万美元,占总业务量的75%。eBay成了这家铣床公司的衣食父母。当远在中国的8848创始人王峻涛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叹了一下:eBay正是美国的阿里巴巴啊!其实当年能留心这句话意思的人,着实不多。而一旦留心了的,都要出身冷汗。比如马云。在eBay上,不仅老百姓能相互交换衬衫纽扣,企业还能卖出大宗商品。后者就是不折不扣的B2B业务。接下来顺理成章,eBay在2003年1月设立工业产品市场。当时还如日中天的摩托罗拉也开始在eBay上批发手机,截至2003年,在eBay上专门进行批发的零售商数量达到23万家。就在这一年,eBay出手收购了一家美国B2B公司fairmarketcom。到了2004年,eBay美国400亿美元的交易总额中,单B2B就已占到5%。用专业术语来说,这就是“种子业务”。未来就靠它了!同样增长迅速的还有以定价商品为代表的B2C业务,在eBay,定价商品的增长速度连续六年超过拍卖商品(C2C)。2008年6月流出的一张eBay内部简报显示,eBay准备将定价商品与拍卖商品平行放置,打破多年来以C2C为主的形式。eBay甚至开始为某些品牌推出专柜,惠普和戴尔也出现在eBay大客户部的名单上。所以当时eBay中国的董事长邵亦波一再向外界强调:eBay不是一个单纯的C2C网站,而是“在线交易平台”。所谓平台,就是要通吃,专业一点就叫“B2B2C”。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eBay在2005年结盟香港环球资源,一般认为,结盟是收购的前兆。eBay想干的是:全球卖家从eBay采购原材料,做成成品后,在eBay卖给广大消费者。一进一出,全要管!一旦这样,就轮到马云同学冒冷汗了。因为让“全球卖家在阿里巴巴采购原材料”,正是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理想,也是其强项。福布斯早在2000年,也就是阿里巴巴成立的第二年,就把马云推上封面。这篇题为“小虾米的B2B”的文章中写道:“马云的方向是正确的。美国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对阿里巴巴非常感激。”6年之后,另一家大牌杂志经济学人说:“今天,美国的贸易商从阿里巴巴购买商品,然后,再在eBay上销售。”2007年12月,通用电气(GE)宣布将通过阿里巴巴寻找和筛选新的供应商。看见没有,采购原材料,即B2B,是阿里巴巴的地盘!当老虎把猎豹作为最大敌人的时候,猎豹怎么办?当然没选择,人家比你强,猎豹现在只能把老虎也当做最大的敌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全力以赴吧。当年王峻涛提出“eBay正是美国的阿里巴巴”的观点时,马云恰好在场,他微笑地点头。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了。在后来的2007年马云回顾历史时说:“我必须在它(eBay)还没有看到我的存在的时候,就做出正确的防守,不然,三到五年以后,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它就绝对是一个灾难。”虽然在当时,阿里巴巴和eBay还分别披着B2B和C2C的皮,但马云已经觉得它们非常的像,二者都是经营商务信息流,都立足于全球市场。这跟邵亦波说的话一个意思:“我们是在线交易平台。”下一句:“我们都要通吃!”目标一致,但不同的是,马云出手更快。早在eBay结盟环球资源之前两年,2003年7月,马云创立C2C网站淘宝,开始在中国市场挑战eBay。两年之后,马云很骄傲地说,淘宝的建立正是“为了保护阿里巴巴的B2B”。而“当时在eBay眼里,我们根本就什么都不是”,马云觉得,这是占领先手的最佳时机。所谓围魏救赵,围的是eBay的C2C,救的是自家的B2B。eBay当然想在B2B市场与马云遭遇,但马云却一定要在C2C上与eBay较量。谁又想在自己的家门口打仗呢?谁不想保护自己的家园,把战火在敌人的家园点燃呢?计中计有82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为后盾,淘宝一上来就打免费牌,并突破了eBay的广告封杀。2008年,淘宝占中国C2C市场80%的份额。而eBay却从当年的90%直线下降为72%。一家独大后的淘宝没忙着收费,近五年里多次追加免费年限。2008年,再度追加50亿元人民币继续维持其免费模式,保持不断扩张并防御的策略。不过在2008年8月,仅靠广告收入,淘宝宣称实现了盈亏平衡。有意思的是,马云不仅仅为救B2B而进入C2C,并且为了赢C2C还进入另外两个领域即时通信和在线支付。相当于为了救赵而围魏,为了围魏而攻打了两个附属国。一个是淘宝旺旺。经济学人曾做过报道:在一个信用缺失的国家来说,把电子商务转变成“朋友”社区是至关重要的。淘宝网让买家与卖家使用旺旺这一即时通讯工具,并将照片与个人详细资料张贴到网站上,增加社区氛围。有趣的是,eBay掌门惠特曼在2005年参观了淘宝后,回去就收购了网络电话软件Skype用于即时通讯服务。另一个是支付宝。eBay收购易趣之后,就将自己的支付工具PayPal引入中国,不过随着易趣C2C市场份额的下降,PayPal的发展并不如人意。而伴随着淘宝成长的支付宝,已经逐渐发展成中国电子商务的信用通行证,买家卖家都关联于此。支付宝如今的地位,就是中国互联网的“银联”,每日交易资金过亿。尤其是支付宝,对eBay的威胁在2008年升级。这一年2月,支付宝与澳大利亚最大的在线支付公司Paymate合作建立了中文购物平台“海外宝”。Paymate把澳大利亚实体店铺商家的特色商品放在这个平台上,并以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进行统一的物流派送。中国的买家可以像在国内购物网站上一样,便捷地购买到来自澳大利亚的商品。eBay迅速做出反击,它宣布将强制澳大利亚客户使用其支付服务PayPal。不过这引发了澳大利亚反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对其的反垄断调查,最后被迫暂时放弃。淘宝和支付宝,成为eBay在中国久攻不下的两座桥头堡。即使惠特曼一再追加投资,甚至曾经一度亲自驻扎上海督军,再到结盟环球资源,eBay也还没能打破僵局,对中国B2B市场的开拓几乎没有什么新进展。在B2C上马云也走出了坚实的脚步,2007年淘宝商城正式推出。当年邵亦波所暗示的“B2B2C”,正在马云的手上逐渐成型。孙正义如果故事到此为止,还只能说是改变了电子商务行业的边界和格局。其实,真实的影响范围要大很多,直接左右了全球互联网的势力消长。马云可以被形容为在前线披荆斩棘的大将,背后的世界级的布局者,是eBay的另一对同量级的敌人:雅虎,以及亚洲首富孙正义。在全球,雅虎一直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在电子商务上与eBay较量,2002年,eBay与雅虎在日本正面交锋。结果是雅虎全胜,eBay在2002年关闭了日本站点,清盘退出!在台湾,雅虎也取得成功。如果再拿下中国大陆,雅虎在亚洲就确立了无可争议的领先优势。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失去了中国大陆,雅虎在日本和台湾就会唇亡齿寒。一个非常自然的问题是:雅虎为何能在日本取得成功?而在其他国家,比如德国和同为亚洲的韩国,eBay所向披靡。答案很简单,雅虎日本是一个很特殊的公司,它真正的老板或者叫大股东,不是美国雅虎,而是日本软银(SoftBank)。日本软银的缔造者,就是亚洲首富孙正义。孙正义太不简单了,是一代枭雄。这个日本人16岁去美国留学,19岁出售专利赚到了100万美元,23岁创立了软银公司,37岁软银上市,成为日本首富。38岁,也就是1995年投资了仅成立一年的美国雅虎,第二年就创立了日本雅虎。按辈份讲,他算是杨致远的长辈。2005年陈天桥去美国会见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就是孙正义牵线并陪同。当时的场面很气派,这三个人的身份分别是:中国首富,亚洲首富,世界首富。明白了吧,依靠孙正义的力量,雅虎日本的成功并不难。这是一个借了雅虎的品牌,但由孙正义掌舵的日本公司。顺便说一下,孙正义也是台湾雅虎的投资人。孙正义的另一个身份,是阿里巴巴的投资人兼首席顾问。2002年马云前往日本考察,那个时候孙正义说的话,让马云这样天马行空的人都感到惊讶:“B2B、B2C、C2C是可以共享一样的平台的,eBay和你们是一样的。”正是这次见面给了马云信心:eBay也是可以战胜的。2004年初,孙正义联合其他VC向阿里巴巴又追加了8200万美元投资,大部分都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