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689.7-2004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前版《GB 12689.7-1990》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编号与性质变化:新标准将编号前的"GB"修改为"GB/T",表明该标准从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给予使用者更大的选择灵活性。

  2. 技术方法更新:依据科技进步,2004版标准可能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仪器操作、检测条件(如燃烧器类型、火焰种类、吸光度测量条件等)进行了优化和明确,以提高测定精度和效率。同时,可能引入了更先进的校准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适用范围细化:新标准可能对适用的锌及锌合金样品类型做了更细致的划分或补充,确保方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更强。

  4. 取样与试样制备:在样品的取样量、制备步骤、试样的前处理方法上可能有所改进,旨在简化流程、减少污染风险,提高检测效率。

  5. 分析步骤与计算方法:详细规定了镁量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溶液的配制、仪器参数设置、数据采集及计算公式等,这些内容可能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修订,以提升测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6. 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2004版标准对试验的精密度(如重复性和再现性)以及与标准物质或其它认可方法比对的准确度要求可能更加严格,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7. 术语和定义:随着行业的发展,新标准可能对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更新或增补,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的行业语言习惯和国际标准化要求。

  8. 参考文献与标准对照:更新了参考文献列表,纳入了更多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国际标准,增强了标准的先进性和国际兼容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2689.7-2010
  • 2004-04-30 颁布
  • 2004-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2689.7-2004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_第1页
GB-T12689.7-2004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_第2页
GB-T12689.7-2004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2689.7-2004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7 7 . 0 4 0 . 3 0H 7 J I J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 代替G B / T 1 2 6 8 9 . 2 -1 9 9 0 GB / T 1 2 6 8 9 . 9 一 1 9 9 0 奋 J州 尸 , 石与、矛, , 生 卫 上,、州 工r J . % . . t . . 于 羊汉 件 首 王 托万 机 力 太 铜量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 甲酸铅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叫 r 吕 A n、 J I 不 目月 己 用 牛 太 T h e me t h o d s f o r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z i n c a n d z i n c a l l o y s -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c o p p e r c o n t e n t - T h e l e a d d i e t h y l d i t h i o-c a r b a ma t e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r i c me t h o d a n d t h e f l a me a t o mi c a b s o r p t i o n s p e c t r o me t r i c me t h o d a n d t h e e l e c t r o l y t i c me t h o d2 0 0 4 - 0 4 - 3 0 发布2 0 0 4 - 1 0 - 0 1 实施 中 华人民 共 和国国 家 质量 监督 检验检 疫总局 。, 申 ha、 葛、篆 辈摧 节瞥道 凿 丫荟发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 J J匕 o il胃 本系列标准共有 1 2 部分 , 本部分为第 4 部分。 本部分采用三种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锌及锌合金中的铜量。方法1 是对G B / T 1 2 6 8 9 . 2 -1 9 9 0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 甲酸铅分光光度 法测定铜量 的修订。方法 2 是对 G B / T1 2 6 8 9 . 9 -1 9 9 0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量 中测定范围为 0 . 0 1 0 %-1 . 0 0 的修订。方法3 是对G B / T 1 2 6 8 9 . 9 -1 9 9 0 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量 中测定范围为1 . 0 0 0 0 6 . 0 0 的修订, 并修改采用 I S O 1 9 7 6 - 1 9 7 5 0) 锌合金一铜含量的测定一电解法 , 只对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与 G B / T 1 2 6 8 9 . 2 -1 9 9 0 和 G B / T 1 2 6 8 9 . 9 -1 9 9 0 相比, 主要有如下变动: 对文本格式进行 了修改, 补充 了精密度、 质量保证和控制条款 ; 方法2 测定范围由0 . 0 1 %-6 . 0 修改为0 . 0 1 0 %-1 . 0 0 %fl 方法3 , 铜含量在1 . 0 0 0 0 6 . 0 0 之间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修改为经典的电解法。 本部分代替G B / T 1 2 6 8 9 . 2 -1 9 9 0 和G B / T 1 2 6 8 9 . 9 -1 9 9 0 0 本部分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 由葫芦岛有色集 团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葫芦岛有色集 团公司起草。 本部分方法 1 由白银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 、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参加起草 。 本部分方法 1 主要起草人: 李飞、 李成文、 孙淑芳。 本部分方法 1 主要验证人 : 郭月芳、 刘莹晶。 本部分方法 2由白银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 深圳市 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参加起草。 本部分方法 2 主要起草人 : 周伟 、 赵丹。 本部分方法 2 主要验证人 : 陈化玲 、 邓志辉。 本部分方法 3由株洲冶炼集团公司、 水 口山有色金属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方法 3 主要起草人 : 冯志维 、 胡丽娜、 李成文。 本部分方法 3 主要验证人 : 姜晴 、 周跃先 。 本部分 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4 7 3 - 1 9 7 6 ; GB / T 1 2 6 8 9 . 2 一 1 9 9 0 。 GB / T 1 2 6 8 9 . 9 一 1 9 9 0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 专 立 飞 笼专 立 名5名 卜 I卜2 1二月 七 , 之 土 下 十 A X. 下 十 口翻 比nJ 了 JJ , 7 1,J , 名 九 铜量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 甲酸铅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和电解法 方法 1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分光光度法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锌及锌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锌及锌合金中 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0 . 0 0 0 l o % - 0 . 0 1 0 0 0 02 方 法原理 试料用硝酸溶解。在稀硝酸溶液中, 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三氯甲烷溶液萃取铜, 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 4 0 n m处测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黄色络合物的吸光度。3 试剂3 . 1 市售试荆 三氯甲烷。3 . 2 溶液3 . 2 . 1 硝酸( 1 +1 ) , 优级纯。3 . 2 . 2 硝酸( 1 十1 0 ) , 优级纯。3 . 2 . 3 氨水( 1 +2 ) , 优级纯 。3 . 2 . 4 蒸馏水: 取 1 L蒸馏水 , 煮沸 1 0 m i n , 冷却至室温 。3 . 2 . 5 乙酸铅溶液: 称取0 . 1 g 乙酸铅溶于1 0 0 mL 水(( 3 . 2 . 4 ) 中。3 . 2 . 6 硝酸钾溶液: 称取1 0 g 硝酸钾溶于1 0 0 M L水(( 3 . 2 . 4 ) 中。3 . 2 . 7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 称取0 . 1 g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于2 0 mL水( 3 . 2 . 4 ) 中。3 . 2 . 8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三氯甲烷溶 液: 取 1 0 0 m L乙酸铅溶液 ( 3 . 2 . 5 ) , 5 m L硝酸钾溶液( 3 . 2 . 6 ) , 2 0 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 3 . 2 . 7 ) 于1 0 0 0 MI , 分液漏斗中, 混匀, 静置片刻, 加人2 5 0 mL三氯甲烷( 3 . 1 ) , 振荡至白色沉淀溶解。静置分层后 , 将有机相用干滤纸过滤于 5 0 0 ml - 干燥的容量瓶中, 用三氯甲烷( 3 . 1 ) 稀释至刻度, 混匀 。放阴凉处保存。3 . 3 标准溶液3 . 3 . 1 铜标准贮存溶液: 称取 。 . 1 0 00g金属铜( 9 9 . 9 5 ) 置于2 0 0 m 工 J 烧杯中, 加人 1 0 ml , 硝酸( 3 . 2 . 1 ) , 加热溶解 , 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 , 取下冷却 , 移人 1 0 0 0 m L容量瓶 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此溶液1 ml - 含1 0 0 rt g 铜。3 . 3 . 2 铜标准溶液 : 移取 2 5 . 0 0 mL铜标准贮存溶液( 3 . 3 . 1 ) 置于 5 0 0 m l -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I mL含5 !i g 铜。4 仪器 分光光度计。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5 分析步骤5 . 1 试料 按表1 称取试样, 精确至0 . 0 0 0 1 g , 表 1井i*ft)/0o 扭 1i4iq/g0-0.000 50 5,00050-0.002 0 1.0003 0-0.005 0 0.50015 0-0.010 1.0005 . 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 . 3 测定5 . 3 . 1 将试料( 5 . 1 ) 置于 2 0 0 m L烧杯中, 缓慢加人 1 0 m l , -4 0 m L硝酸 ( 3 . 2 . 1 ) 加热溶解 , 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 浓缩至小体积 , 取下冷却。5 . 3 . 2 将溶液(( 5 . 3 . 1 ) 移人 1 2 5 mL分液漏斗中, 用水洗涤烧杯, 洗液并入分液漏斗 中( 铜量0 . 0 0 5时, 将溶液移人5 0 mL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分取1 0 . 0 0 mL溶液于1 2 5 ml 一 分液漏斗中) 。5 . 3 . 3 将溶液( 5 . 3 . 2 ) 用水稀释并保持体积4 0 m L , 用氨水( 3 . 2 . 3 ) 和硝酸( 3 . 2 . 2 ) 调节p H为1 -2 , 加人2 5 . 0 0 m 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三氯甲烷溶液( 3 . 2 . 8 ) , 萃取2 m i n , 静置分层。5 . 3 . 4 擦净漏斗颈中水 , 经脱脂棉将部分有机相移人 3 c m干燥的吸收池 中, 以三氯甲烷为参 比, 于分光光度计波长 4 4 0 n m处测量吸光度 。5 . 3 . 5 减去试料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铜量 。5 . 4 工作曲线的绘制5 . 4 . 1 移取0 , 0 . 5 0 , 1 . 0 0 , 2 . 0 0 , 3 . 0 0 , 4 . 0 0 , 5 . 0 0 , 6 . 0 0 ml . 铜标准溶液( 3 . 3 . 2 ) 于1 2 5 mI , 分液漏斗中, 该标准对应的 铜量分别为。 , 2 . 5 0 , 5 . 0 0 , 1 0 . 0 0 , 1 5 . 0 0 , 2 0 . 0 0 , 2 5 . 0 0 , 3 0 . 0 0 p ig 。用水稀释至3 0 m L ,用氨水( 3 . 2 . 3 ) 和硝酸( 3 . 2 . 2 ) 调节p H为1 -2 , 加人 2 5 . 0 0 m 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三氯甲烷溶液( 3 . 2 . 8 ) , 萃取2 min , 静置分层。以下按5 . 3 . 4 条进行。5 . 4 . 2 减去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以铜量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6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 1 ) 计算铜含量 W( C u ) e 。 。 、m , V 。 X1 护 、, W( c u ) ( ) 兰 卫 一 卫 生 二 二 立 二 一X 1 0 0 (1) 、 一 、V M O V , 式 中: m l 自 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铜量, 单位为微克 ; V o 试液总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L ) ; V l 分取试液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L ) ; M O 试料的质量 , 单位为克( 9 ) 。 所得结果表示至四位小数, 若铜量小于0 . 0 0 1 0 时表示至五位。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7 精密度7 . 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 , 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 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 r ) , 超过重复性限( r ) 的情况不超过5 , 重复性限( r ) 按表2 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 2w(Cu)/%十 0.000 54r/ 0 o 0.000 08 斗一 . . . . .0.002 2 0.006 80.000 3 0.000 8 州 注: 重复性( r ) 为2 . 8 S r , S , 为重复性标准差。7 . 2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3 所列允许差。 表 3一基典一0,000 050.000 100.000 20.000 30.000 60,0018 质f保证和控制 应用国家级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 当前两者没有时, 也可用控制标样替代) , 每周或每两周校核一次本分析方法标准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 应找出原因, 纠正错误后 , 重新进行校核。 方法 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9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锌及锌合金 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 本部分适用于锌及锌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0 . 0 1 0 %-1 . 0 0 0 0 01 0 方法原理 试料用盐酸和过氧化氢溶解 。在稀盐酸介质中, 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3 2 4 . 7 n m处, 使用空气一 乙炔火焰测量铜的吸光度。1 1 试 剂1 1 . 1 市售试剂1 1 . 1 . 1 盐酸( p l . 1 9 g / mL ) , 优级纯。1 1 . 1 . 2 过氧化氢( 3 0 %) .1 1 1 3 硝酸( p l . 4 2 g / mL ) 。1 1 . 2 溶液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1 1 . 2 . 1 盐酸( 1 +1 ) 01 1 . 2 . 2 锌基体溶液( 2 0 0 g / L ) : 称取5 0 g 金属锌( 9 9 . 9 9 %) 溶于最少量硝酸(( 1 +1 ) 中, 移人2 5 0 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 混匀。1 1 . 3 铜标准溶液: 称取。 . 2 5 0 0 g金属铜( 9 9 . 9 9 % o ) 于2 5 0 m L烧杯中, 加人 1 5 mL硝酸( 1 +1 ) 和5 m L 盐酸( 1 1 . 1 . 1 ) , 加热溶解, 煮沸驱 除氮的氧化物 , 移人 1 0 0 0 m L容量瓶 中, 加人 5 0 mL盐酸( 1 1 . 1 . 1 )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 1 m L含2 5 0 ji g 铜。1 2 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 , 附铜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 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特征浓度: 在与测量试料溶液的 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 铜的 特征浓度应不大于。 . 0 9 ji g / m L , 精密度 : 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 1 0 次吸光度, 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 1 . 0 ; 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 不是“ 零” 标准溶液) 测量 1 0 次吸光度, 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 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 . 5 %. 工作曲线线性: 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 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 比, 应不小于 0 . 7 . 原子吸收光谱仪参考工作条件: 波长3 2 4 . 7 n m; 灯电流2 . 0 m A; 贫燃火焰, 在原子化区测定。1 3 分析步骤1 3 . 1 试料 按表4 称取试样, 精确至0 . 0 0 0 1 g . 表 441a1c攀牛黔一.,. . .t J*V/mL100200 月1 3 . 2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1 3 . 3 测定1 3 . 3 . 1 将试料( 1 3 . 1 ) 置于 3 0 0 mL 烧杯中, 盖上表皿 , 分次加人 1 0 m L -2 5 mL盐酸( 1 1 . 1 . 1 ) 和数滴过氧化氢( 1 1 . 1 . 2 ) , 加热至溶解完全, 煮沸片刻, 冷却, 按表4 移入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1 3 . 3 . 2 使用空气一 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3 2 4 . 7 n m处, 以水调零测量试液的吸光度, 减去试料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铜浓度 。1 3 . 4 工作曲线的绘制1 3 . 4 . 1 移取 0 , 1 . 0 0 , 2 . 0 0 , 4 . 0 0 , 6 . 0 0 , 8 . 0 0 , 1 0 . 0 0 ml “ 铜标准溶液( 1 1 . 3 ) 于一组 1 0 0 mL容量瓶 中,加人与试料相应的锌基体溶液( 1 1 . 2 . 2 ) 和5 m 1 , 盐酸( 1 1 . 2 . 1 ) ,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该标准溶液所对应的 铜的浓度为。 、 2 . 5 0 , 5 . 0 0 , 1 0 . 0 0 , 1 5 . 0 0 , 2 0 . 0 0 , 2 5 . 0 0 ja g / n i l -1 3 . 4 . 2 在与试料溶液测定相同条件下 , 测量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 减去系列标准溶液中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 , 以铜浓度为横坐标 , 吸光度为纵坐标 , 绘制工作曲线 。1 4 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 2 ) 计算铜含量 W(Cu)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 c V X 1 0 - 6 、, 二( C u ) ( ) 全 二 上 二 立 止 二 几 一X 1 0 0 (2) 刀刁 。 式 中: c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铜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 g / mL ) ; V o 试液总体积 , 单位为毫升( m L ) ; M O 试料的质量 , 单位为克( g ) o 所得结果表示至二位小数, 若铜量小于 0 . 1 0 时表示至三位小数。1 5 精密度1 5 . 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 , 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 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 : ) , 超过重复性限( : ) 的情况不超过 5 %, 重复性限( r ) 按表 5 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 5w(cu)/%r/0o 十 0.0110.001州一0. 0540.003 十 0.600.02日 注 : 重复性 ( r ) 为 2 . 8 S , , S , 为重复性标准差 。1 5 . 2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 6 所列允许差 。 表 6卜 一牵一州1 6 质f保证和控制 应用国家级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 当前两者没有时, 也可用控制标样替代) , 每周或每两周校核一次本分析方法标准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 , 应找出原因, 纠正错误后 , 重新进行校核。 方法3 电解法1 7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锌及锌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 本部分适用于锌及锌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 1 . 0 0 %-6 . 0 0 0 0 01 8 方法原理 试料用硝酸溶解 , 在硝酸和硫酸介质中, 电解法测定铜含量。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2 6 8 9 . 4 -2 0 0 41 9 试剂1 9 . 1 市售试剂1 9 . 1 1 硝酸印1 . 4 2 g / m L ) 。1 9 . 1 . 2 盐酸( p 1 . 1 9 g / m l . ) .1 9 . 1 3 氨水( p 0 . 9 0 g / m L ) 。1 9 . 1 . 4 无水乙醇。1 9 . 2 溶液1 9 . 2 . 1 硫酸( 1- 1 ) 01 9 . 2 . 2 硝酸( 1 - - 1 ) 。2 0 设备2 0 . 1 电解分析仪。2 0 . 2 搅拌器( 机械或电磁搅拌器) 。2 0 . 3 铂 电极。2 1 分析步骤2 1 . 1 试料 称取5 . 0 0 0 g 试样, ( 精确至0 . 0 0 0 1 g ) .2 1 2 测定2 1 . 2 . 1 把试料( 2 1 . 1 ) 放人 4 0 0 m L的电解杯 中, 缓慢加入 4 0 mL硝酸( 1 9 . 2 . 2 ) , 盖上表面皿, 低温加热溶解完全, 煮沸驱除氮 的氧化物。2 1 . 2 . 2 用水稀释到 2 0 0 m L , 加热到微沸 。逐滴加人氨水( 1 9 . 1 . 3 ) , 进行 中和, 不断地匀速搅拌 , 直到产生少量的氢氧化铝沉淀。加入2 m L硝酸( 1 9 . 1 . 1 ) 和4 mL硫酸( 1 9 . 2 . 1 ) 溶液, 用水稀释到3 0 0 m L左右 , 冷却至室温。2 1 . 2 . 3 将铂电极( 2 0 . 3 ) 先在浓硝酸中清洗, 再在水中和酒精中冲洗, 并在 1 0 5 0C 1 1 0 0C 烘 3 m i n -5 mi n 至干,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 l ( 精确到0 . 0 0 0 1 g ) o2 1 . 2 . 4 把 铂电极( 2 1 . 2 . 3 ) 安装在电解分析仪上(( 2 0 . 1 ) , 阳极要保持垂直在阴极网正中位置 , 并把盛有电解液的电解杯( 2 1 . 2 . 2 ) 加人搅拌棒放在电解器的磁盘上 , 将电极缓慢放人电解杯中, 开动搅拌器调整电极同杯底的间距 , 以搅拌棒转动时不触及电极为宜。2 1 . 2 . 5 用蒸馏水调解电解液面至阴极网全部浸没, 盖上两块半圆形的表面皿。往冷却槽中加冷却水,搅拌 1 m i n -2 m i n 后通电电解。电流强度为 2 . 0 Ao2 1 . 2 . 6 约 4 0 m i n 后 , 用蒸馏水清洗表面皿和杯壁, 撤去表面皿 , 继续电解 2 0 m i n , 直到液面上部电极杆不再有铜沉积为止。2 1 . 2 . 7 把电流强度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