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近细胞全套课件.pptx.ppt_第1页
第1章 走近细胞全套课件.pptx.ppt_第2页
第1章 走近细胞全套课件.pptx.ppt_第3页
第1章 走近细胞全套课件.pptx.ppt_第4页
第1章 走近细胞全套课件.pptx.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 必修1 新课标(RJ),第1章 走近细胞,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目标,【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重点难点,本节课涉及许多初中生物学知识,从宏观的生物圈深入到微观的细胞,引导学生用全局和系统的观点认识生物界,同时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由于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遗忘严重,本节课教学建议如下: 1.充分利用好教材中“问题探讨”内容,结合教材实例,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相关补充和拓展,使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学建议,2.结合学生初中所学的知识,适当补充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的名词解释,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3.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建议,【情景展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其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新课导入,图1-1-1,【问题设置】 (1)预防埃博拉病毒流行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2)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吗? (3)如果离开了活细胞,埃博拉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新课导入,答案(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病毒只具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不具有细胞结构。 (3)不能。,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学习目标,1. 各类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新课探究,知识点一,细胞结构,活细胞,各种分化的细胞,2. 生命活动的基础 (1)以 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 (2)以 为基础的生物生长发育。 (3)以 为基础的生物遗传和变异。,新课探究,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例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像草履虫那样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完成 C.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D.缩手反射需通过多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新课探究,答案 D,解析 人是多细胞生物,一些复杂的生命活动必须依靠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A项错误;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如食物的消化),B项错误;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在细胞内才能表现,C项错误;缩手反射需通过多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D项正确。,图111,新课探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知识点二,(1)写出图中各序号表示的结构层次名称: , , , , , 。 (2)一个草履虫属于生命系统中的 (填序号与名称)和个体层次,一棵丁香树不具有“个体”以下的 (填序号与名称)层次。 (3)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填序号与名称),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填序号与名称)。,新课探究,细胞,组织,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细胞,系统,细胞,生物圈,例2 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 皮肤 胃黏膜 神经元 蚯蚓 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 病毒 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 一片森林 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 B. C. D.,新课探究,答案 D 解析 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皮肤是器官。胃黏膜是组织。神经元属于细胞。蚯蚓属于个体。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病毒,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均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属于种群。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新课探究,【易错警示】 (1)平时人们所说的“羊”“鱼”“蛇”“鸟”等都不是一种生物。群落中全部生物不等于全部动植物,还包括微生物等。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比细胞更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层次,一个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4)植物体不具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的层次,一株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构成。 (5)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新课探究,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 ) (2)父母与子代之间,受精卵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 ) (3)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系统。 ( ) (4)水、空气、阳光是生命系统的组成成分。 ( ) (5)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各自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但又层层相依、相互联系。 ( ),当堂自测,当堂自测,答案 (1) (2) (3) (4) (5),解析 (1)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 (2)受精卵即为子代,父母与子代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的是精子和卵细胞。 (3)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不具有生命,因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水、空气、阳光是生态系统这一生命系统的组成成分。,当堂自测,2.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答案 B,解析 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缺乏众多的酶系统和核糖体,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所以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当堂自测,3.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B.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由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 C.肌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D.被污染的培养基中的细菌、真菌等所有生物构成群落,答案 D,解析 生命系统也可能包括生物的生活环境,如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A错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由单个细胞构成,B错误;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C错误;培养基中的细菌、真菌等所有生物构成群落,D正确。,当堂自测,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条河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种群 B.草原上的所有草和所有小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C.变形虫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答案 C,解析 一条河中所有的鱼有很多种,不属于种群或者群落,A项错误;群落由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构成,草原上的所有草和所有小动物中缺少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B项错误;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C项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D项错误。,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与初中知识相衔接,教材中讲解简略,但这是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备用习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反射弧由一个神经元构成 C.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是生物 D. 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备用习题,答案 D,解析 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具有细胞结构,A项错误。最简单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复杂的反射弧由更多的神经元组成,B项错误。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具有代谢和增殖等生命活动,属于生物,C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D项正确。,备选理由 本题考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的学习与分析能力。,备用习题,2 2017河南郑州第一中学高一期中 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这一观点的事实是 ( )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的 DNA某些片段的序列碱基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生物,备用习题,备用习题,答案 A,解析 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如果病毒先于细胞出现则无法生存,因此先有细胞,后有病毒;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只能说明有些病毒也具有DNA;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说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备选理由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略显倒挂,但试题中经常出现,通过本题可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对这几个结构层次进行判断。,备用习题,3 2017四川绵阳丰谷中学高三模拟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青翠,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萦绕着树枝上百灵鸟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粉红的桃花林,灿烂的如云蒸霞蔚一般,大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桃树都是一个品种的。微风拂来,总有弱不禁风的桃花飘零而下,大家纷纷捡来完整的花朵,准备带回去做成标本。读完本段文字,请选出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 ( ) A.公园 桃花林 一只百灵鸟 绿柳 B.公园 各种青草 一只百灵鸟 一朵桃花 C.公园 桃花林 一只燕子 绿柳 D.公园 一群百灵鸟 一只燕子 一朵桃花,备用习题,备用习题,答案 D,解析 桃花林是生态系统,绿柳属于个体,A、C项错误;各种青草不属于生命系统具体的某个层次,B项错误;公园属于生态系统,一群百灵鸟属于一个种群,一只燕子是一个个体,一朵桃花属于一个器官,D项正确。,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教学目标,【重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难点,本节教学内容建议用2课时完成,其中第1课时进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第2课时完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学习。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细胞,本节应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同时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教学建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节的教学难点,但由于有了上节课实验的学习,教师只要引导学生从“细胞核”入手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掌握,然后列表总结。为加深学生对原核生物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1-4和图1-5,来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较,能使学生对细胞有进一步认识: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即它们具有统一性。,教学建议,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素材。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上课时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整理的科学史实,最后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的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推进科学的发展。 本节课后有一个本章小结,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对本章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教学建议,【导入一】 【情景展示】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初中生物学习中所观察过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黄瓜表层果肉细胞、黑藻叶片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图片。,新课导入,【问题设置】 1.请分辨出所展示的一共有几种细胞?说出它们的名字? 2.分别描述一下它们的形态,说出它们的共同结构有哪些? 3.要观察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应使用什么仪器? 4.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显微镜的知识,讨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什么?,新课导入,答案 1. 略。 2. 共同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显微镜。 4. 取镜安放对光放玻片调焦观察。,【导入二】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华”现象及其引起危害的视频,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引起“水华”现象的几种主要微生物(蓝藻、衣藻等)的细胞结构图。,新课导入,图 1-2-1,【问题设置】 1.引起“水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水华”有哪些危害? 2.仔细观察蓝藻和衣藻细胞结构图,蓝藻细胞有细胞核吗?衣藻细胞呢? 3.蓝藻细胞和衣藻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有那些?,新课导入,答案 1. 引起水华的根本原因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过多,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导致水体缺氧,各种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体污染等。 2. 蓝藻细胞无细胞核,衣藻细胞有细胞核。 3.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学习目标,1.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新课探究,知识点一,对光,视野中央,转换器,细准焦螺旋,新课探究,2.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大,少,小,暗,近,3. 视野中异物位置的判断 视野中异物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可能玻片标本上、目镜上、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 移动玻片,新课探究,污物移动在 上,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在 上,污物不动在 上,玻片标本,目镜,物镜,例1 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图1-2-1中1、2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欲将图1转化为图2,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 换用较小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 移动玻片 A. B. C. D.,新课探究,新课探究,答案 C,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图2中的物像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具体操作应为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由低倍镜换至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会变得很暗,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答案 D,新课探究,解析 观察类实验必须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才能换高倍镜观察,A错误;在换用高倍镜之前,需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B错误;换上高倍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错误;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D正确。,例2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蕨类的叶片较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直接使用高倍镜来进行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新课探究,【易错警示】,(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当物镜快接近玻片标本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接着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选用大光圈或凹面镜。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载玻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5)观察染色较深的标本时应调亮视野,观察活细胞或无色标本时应调暗视野。,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根据有无以 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原核生物:由 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等,其DNA分子分布的区域为 。 (3)真核生物:由 构成的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等,其DNA分子主要分布在 内的 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新课探究,知识点二,核膜,原核细胞,拟核,真核细胞,细胞核,染色体,2. 常见原核生物,新课探究,生物名称: ,其中为 ,为核糖体 生活方式:因其细胞内含有 ,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蓝藻,拟核,藻蓝素和叶绿素,新课探究,生物名称:细菌,其中为 ,是 ,是 ,是 生活方式:绝大多数种类是营 生活的异养生物,鞭毛,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腐生或寄生,例3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 颤藻 酵母菌 草履虫 念珠藻 菠菜 发菜 大肠杆菌 SARS病毒 衣藻 变形虫 A. B. C. D.,新课探究,答案 B,解析 题干所列生物中,颤藻、发菜和念珠藻都属于蓝藻,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所以属于原核生物的是;SARS病毒无细胞结构;其他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新课探究,1.创始人: 和 。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 发育而来,并由 和 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细胞学说,新课探究,知识点三,施旺,施莱登,细胞,细胞,细胞产物,相对独立,老细胞,3.细胞学说的意义 (1)揭示了 和 ,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2)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新课探究,知识点三,细胞的统一性,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例4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荷兰人列文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 B.细胞学说的提出,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C.德国的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新课探究,答案C,解析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项错误;细胞学说的提出,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B项错误;德国的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项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D项错误。,新课探究,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较长的目镜与较长的物镜。 ( ) (2)换用高倍物镜后,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 ) (3)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 (4)乳酸菌与动植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 (5)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 (6)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 ),当堂自测,当堂自测,答案 (1) (2) (3) (4) (5) (6),解析 (1)低倍镜的视野广,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多,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而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 (3)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虽然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4)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5)细胞学说从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这一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当堂自测,答案 B,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正确;蓝藻有细胞壁,而无中心体,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因蓝藻大量繁殖,易形成水华,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活,C正确;蓝藻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D正确。,当堂自测,3.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像。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物像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并且反光镜上有污点,答案 D,解析 低倍物镜下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换高倍物镜后有可能看不到物像;切片放反之后,由于载玻片的厚度比盖玻片大得多,物镜镜头与被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太大,高倍物镜下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如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上,将导致转换为高倍物镜后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像;反光镜上有污点对观察无太大影响,且在使用高倍物镜的过程中,不需要换目镜。,当堂自测,4.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当堂自测,答案 D,解析 细胞学说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A错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