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_第1页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_第2页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_第3页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_第4页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出新的举措,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要求,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贡献。,一、深刻认识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 二、准确把握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要求 三、加快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新常态”,科技事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新布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期盼,世界前15位国家地区的R&D人员(2011年),1、我国研发人员数量世界第一,2、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数不断攀升,美国科学与工程学指标2014:“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论文创作在全球的份额下降,中国的份额在迅速上升”,我国科技论文发表数不断攀升,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已在欧盟、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如把欧盟各国分别计算,居世界第2位,是美国论文数的43.6%,3、我国科技论文的质量也不断提高,2010-2012年中国顶级期刊文章发表情况,4、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三,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331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09% 研发人员数量达到360万人年,居世界第一 国际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引用率居第四 高被引论文12279篇,占全球总数10.4% 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6.3万件,居世界第二 国际专利申请2万余件,居世界第三 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20%,达到7469亿元 近10年来科技进步贡献率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战略高技术和基础研究,天河2号重返世界之巅,“神舟”和“天宫”多次交汇,“蛟龙”深潜探海,嫦娥三号成功探月,北斗、高分、快舟相继成功发射并投入市场运行,战略高技术研究成果支撑引领新兴产业发展。 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了零磁场下电子自发单向有序运动;发现四夸克粒子Zc(3900),被国际物理界高度关注;发现CiPS诱导体细胞,为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开辟全新途径;首次合成硬度超过金刚石的立方氮化硼新材料;成功研制国际上最长的55cm碳纳米管;高质量石墨烯制备等新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我国自主标准TD-LTE技术走向市场,实现“4G同步”的跨越发展;封装光刻机、离子注入机、刻蚀机、PVD设备等实现产业化,国产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登上新台阶;三代核电主要关键设备形成生产能力。 特高含水老油田三次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10%以上;水污染治理专项为支撑重点示范流域水质明显改善;我国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应对H1N1和N1N9流感突发疫情;累计获得新药证书73件、临床批件199个,缓解重大药品对外依赖。 推广各类节能和新能源汽车6.5万辆;应用LED灯具年节电超过20亿度;金太阳工程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累计增产粮食6342万吨,,重大原创成果正在从“星星之火”开始走向燎原之势,国家创新能力指数,经过本世纪前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创新能力排列第19位,在人均GDP6000美元的阶段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虽然还是以“跟跑”为主,但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并跑”阶段,少数领域已经开始向“领跑”转变;我国科技事业正在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正在进入由“大”变“强”的历史新阶段。,高校科技人力投入,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高校研究人力和经费投入不断提高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 R&D折合全时人员占全国比重17%9%,以及R&D经费支出占全国经费比重10.54%7.58%。,高校牵头承担的科研任务,高校发表科技论文(SCI),10年来,高校一直是我国高水平论文发表排头兵,近5年发表SCI论文数占全国比例均保持在80%以上,高校获国家三大奖情况 2014年,高校在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中的获奖比例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自然科学奖平均60%左右,技术发明奖平均70%左右,科技进步奖平均75%左右,高校获科技专利(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校科技专利10年增长20倍,与十年前相比,教学与科研人员增长了3成;R&D经费翻了2番,其中基础研究经费翻了3番;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17倍;SCI论文发表量增长近5倍;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获得三大奖的比重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十年间,高校R&D经费占全国比重从10.54%下降到7.58%,R&D人员占全国比重从17%下降到9%,但高校科技论文、科技奖励等原创性成果占全国比例稳步提升,分别达80%、60%以上。,我国正在进入由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新阶段,跟跑、并跑、领跑并存。 技术进步越来越依赖原始创新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该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科技事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新布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期盼,聚焦国家需求! 强调问题导向! 注重协同创新!,科技事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新布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期盼,中发20158号文件 9章30条,基本形成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实施纲要,国发201411号 使科研项目和资金配置更加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国发201464号 一个平台三根柱子,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审议 明确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实施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科技成果处置、收益的管理权下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系统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技计划,改进项目资金管理(11号文) 深化计划管理改革(64号文) 相关配套文件(陆续出台),人才评价,成果转化,制度安排,职能转变,改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 奖励制度改革(336个降为238个) 院士制度改革(两院章程),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改革(7.2通过/20试点)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提交人大)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国务院),依法行政和行政审批制度(取消35%) 优化调整内设机构适应改革,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改小组、国务院) 国家科技报告制度(3月1日开通) 国家创新调查制度(14个部门协同)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一期建设),一、深刻认识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国发201411号 国发201464号 中发20158号 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 步子大,节奏快,层次高,一、深刻认识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9个方面30条,基本形成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中发20158号文: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设计,1. 加强项目和资金统筹协调 2. 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 3. 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流程 4. 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5. 加强科研资金监管 6. 项目和资金管理长效机制 7. 完善创新创造活力的政策,国发201411号文:改进项目资金管理,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一、深刻认识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国发201464号文: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形成职责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制,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 更加高效配置科技资源、更加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 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统筹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主要任务,主要进展计划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国务院批复了30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建立了全会、专题会和联络员会议制度,成立了办公室 已召开2次全会和4次联络员会议。初步确定了6个试点项目和2016年拟启动的62个重点任务范围,再根据重要性、成熟度等选择部分进行启动 科改领导小组聘任了徐匡迪等14位特邀咨评委专家先期开展咨评委工作,并负责组建咨评委。将组建17个领域的特邀专家组 中介机构改制方案、监督评价机制、管理信息系统等方案正在讨论修改中,主要进展重点研发任务基本确定,初步确定了8个方向的62个重点研发任务 现代农业(9个)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4个) 产业转型升级(17个) 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8个) 人口健康(9个) 新型城镇化(5个) 重大基础研究(8个) 国际科技合作(2个),主要进展重点研发任务基本确定,按部际协调会要求,目前62个重点研发任务正在分头组织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教育部作为主要部门参与了其中的61个 高校专家参与了绝大多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其中:高校专家作为组长(召集人)的有28个,副组长的有11个 高校参与较多的主要在重大基础研究、人口健康、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兴城镇化等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的亮点是科技成果处置、收益的管理权下放。由国家财政资助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生的科技成果,其处置权下放给科技成果产生单位,不再需要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报批;其收益也全部归科技成果产生单位所有,不再需要按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制度上交。,快速推进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给高校科技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对高校的项目策划和组织能力、尤其是重大项目的策划和组织能力带来了挑战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式的调整对高校实施项目预算管理能力带来了挑战 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强化对高校“人自为战”的科研管理方式带来了挑战 劳务费的放开为高校利用科研经费聘用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带来了政策机遇 间接费用补偿机制为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政策空间 科技成果处置、收益管理权的下放对高校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高等学校必须抓住机遇用足用好新的政策,主动谋划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和科研管理方式的调整,主动谋划高校人事评聘机制和薪酬分配制度、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改革创新,跟上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科技事业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新布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期盼,高质量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国家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关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高质量的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要更加注重需求导向;二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三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四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高质量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举措,就是要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破解“千校一面”的局面,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一、深刻认识高校科技改革发展新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科研活动对高校发展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科研活动提高学科发展能力和水平以支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面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期盼,高校科技工作必须更加注重科教融合,以引导、支撑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为根本任务;通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机制,使之更加紧密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政策环境和运行机制,提升优势特色学科的创新能力。,(一)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高校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聚焦需求 提高效益,聚焦需求 提高效益,(二)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角度,明确高校科技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形成学科优势 提升创新能力,高校科研活动对外要“尽忠”,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对内要“尽孝”,提升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能力;两者有机统一在优势学科发展方向聚焦国家需求上。,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支撑优势学科发展?,利用科研经费建立一支以预聘制教师、访问学者、博士后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的专职科研队伍,通过改革完善评聘、考核、评价机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改革完善科研活动组织方式,通过协同创新形成资源汇聚能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设定培养目标、创新培养过程、优化培养模式,(三)从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要求,细化高校科技改革发展的具体内容,在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对学校运行和治理方式影响最大。这些政策和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的聘用、考核、分配机制,决定了研究生培养机制,决定了高校科研队伍的组织方式以及相关的资源配置方式。,(一)转变工作思路,完善组织机制,大力提升策划重大项目的能力,综咨委我们能占几席? 面向2030年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我们提出的能被吸纳多少? 一体化设计的重点研发计划62项我们占据多少?站牢多少? 我们能建立起高校系统的重大项目凝炼的组织体系吗?,1高校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顶层设计 明确改革发展重点领域、重大举措,为高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策划提出国家重点科研计划等提供指南 2教育部科技委换届组织体系 形成战略联盟,完善组织体系,把专家组织起来 3教育部改革科学事业费使用运行机制 形成重大项目建议,形成品牌论坛,研究提出咨询报告 4推荐专家进入综咨委等专家作用 积极推荐高校教授和院士进入国家科技战略咨询和综合评审委员会,积极推荐高校教授和院士担任国家科技项目领域专家,(二)加强政策研究,聚焦制度设计,为高校科技改革发展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1劳务费应该成为高校相对稳定的建设资金来源 给高校利用科研经费聘用一支相对稳定科研队伍的提供了机会 2间接费用是对高校科研队伍和科研环境建设运行补偿 更多用在学校的正常科研环境管理和教授聘用上 3全面认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改革原来的成果转化模式,建立专业化的转化机构 4推进建立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有效机制 建立有效预算机制,推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30亿元开放使用 5建立中国特色访问学者制度的政策,(三)深化改革,勇于实践,努力形成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要以科研管理的新常态支撑科研工作的新常态 建立科研管理的新常态首先要改变管理理念 要把科研管理改革融入高校综合改革,建立新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1扎实推进“2011计划”取得实效 做好第三批认定工作。 发布“2011计划”经费管理意见和绩效评估办法。 组织开展第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评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