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 睑 疾 病,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 詹宇坚,教学要求,了解眼睑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多与脾胃有关。 掌握眼睑疾病主要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 掌握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掌握带状疱疹、睑皮肤炎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熟悉上睑下垂的诊治原则。,眼睑,睑皮肤 皮下组织 肌肉层 提上睑肌 眼轮匝肌 睑板 睑板腺 睑结膜,眼睑疾病,名称:眼睑胞睑、眼胞、睥 胞睑边缘睑弦(睫毛) 功能:保护眼球。 眼睑:反射性闭目,避免强光刺激和异物侵害 瞬目运动,清除眼表面灰尘或微生物 将泪液均匀散布于角膜表面 睫毛:遮挡灰尘,减弱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五轮归属:肉轮(脾胃),眼睑疾病,病因病机:外感六淫,脾胃功能失调,外伤 发病特点:(外障眼病) 发病较急,证候易见,预后较好 治疗原则:风热外袭祛风清热; 脾胃热毒上攻泻火解毒; 脾胃湿热上犯清热利湿; 风湿热合邪上攻疏风清热除湿; 脾胃虚弱补中益气; 必要时: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他:部分眼病有传染性(椒疮),应注意预防。,麦粒肿(睑腺炎) 定义,外麦粒肿与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 化脓性炎症 内麦粒肿: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属“针眼”范畴。 病名最早见于诸病原候论 又称偷针、土疳、土疡,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所致 屈光不正、慢性结膜炎、睑缘炎诱发,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1.风热外袭,客于胞睑,蒸灼津液,变生疮疖。 2.脾胃积热,上攻胞睑,气血凝滞,肉腐为脓。 3.余邪未清,热毒蕴伏 卫外不固,易感风邪,临床表现,症状,初起自觉局部肿胀、疼痛、痒。 严重者,眼部灼热感,甚至恶寒、发热。 脓成并溃破后,疼痛与红肿可随之消退。 发生在眦部者,红肿与疼痛皆较显著。,临床表现,体征,外麦粒肿,初起局部轻度红肿,触之有小硬结,状如麦粒。 随后红肿热痛明显,拒按。 3-5天后红肿局限,局部形成脓点。 脓点溃破。 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体征,内麦粒肿,疼痛较剧。 睑结膜充血,出现脓点。 3-5天后脓点自结膜面溃破。,诊断要点,西医诊断:,眼睑局部痒,红肿疼痛。 眼睑边缘扪及麦粒样硬结,压痛。 数日后出现脓点,溃破排脓疼痛消失。,几个概念:,外麦粒肿急性皮脂腺炎 内麦粒肿急性睑板腺炎,诊断要点,中医辨病要点:,眼睑局部红、肿、热、痛,触及硬结、压痛明显继而溃脓。 溃脓后症状可缓解。,中医辨证要点:,与脾胃、气血关系密切,且有虚实之分。,鉴别诊断,眼睑蜂窝织炎 眼睑丹毒,临床思路,原则: 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 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反复发作者,重视内因。 屈光不正或糖尿病者,对症治疗,辨证论治,1.风热上犯 主证:初起、症轻,痒涩。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2.脾胃热毒 主证:红肿热痛明显 + 胃热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药:内疏黄连汤加减,辨证论治,3.脾胃虚弱 主证:反复发作 + 脾虚 治法:健脾益气,消滞散结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4.热毒内蕴,余邪未清 主证:此愈彼起或多个发生 + 舌红苔微黄,脉数 治法:清解伏热 方药:泻黄散加减,其他治疗,1.湿热敷:初起时适用。 2.滴眼药水:广谱抗生素眼药水。 3.涂眼药膏:紫金锭、广谱抗生素眼药膏。 4.口服清热解毒中成药 5.超短波治疗 6.针刺法 7.针挑法 8.耳尖放血法,西医治疗,1.口服抗生素。 2.手术:成脓者,切开排脓 注意: 外麦粒肿在睑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 内麦粒肿在睑结膜面切口与睑缘垂直,预后与转归,一般预后良好 排脓后, 肿消而愈。 重者, 形成睑脓肿、眶蜂窝组织炎。 久不溃破, 形成肉芽肿。,预防与调护,注意眼睑局部卫生,不用脏手或不洁手帕揉眼。 不要偏嗜辛辣、焦燥、肥甘之品,注意调节饮食。 切忌挤压排脓,否则可造成脓毒扩散,出现危重症,霰粒肿 定义,又称睑板腺囊肿 睑皮肤下长核状硬结,触之坚硬, 不红不痛,表面皮肤色正常的眼病。 属中医“胞生痰核”范畴。 医宗金鉴最先记载。 又名疣病、脾生痰核,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 睑板腺管闭塞,腺内潴留的分泌物,特别是其中的脂肪成分,刺激睑板腺及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症肉芽肿。,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1.脾失健运,湿痰内聚,上阻胞睑脉络,与气血混结而成本病。 2. 饮食不节,脾胃蕴热,灼湿生痰,痰热相结,阻滞脉络,以致气血与痰热混结于睑内,发为本病。,临床表现,症状,初起,外观无异常,自觉症状不明显 较大者,胞睑可有重坠感和异物感 压迫眼球,致暂时性散光,可视物模糊 硬结自行溃破,睑内生肉芽,可有摩擦感。,临床表现,体征,睑皮下核状硬结 触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 局部睑结膜色紫红,自行溃破,可形成肉芽 感受外邪,可化脓,诊断要点,西医诊断:,眼睑皮下可触及圆形硬结,按之不痛,与皮肤无粘连 翻转胞睑可见睑内呈紫红色或灰蓝色局限性隆起 溃破后可引起睑结膜面肉芽肿 老年病例,反复、溃烂伴肉芽肿者,需排除睑板腺癌,诊断要点,中医辨病要点: 局部隆起,触及核状硬结、按之不痛,胞睑内面呈紫红色、紫蓝色或灰色。 自行溃脓后可于睑板内面见肉芽组织增生。 中医辨证要点:,皮色如常,按之不痛痰湿 皮色微红,微痛痰热,鉴别诊断,临床思路,较小者可保守治疗,较大者可考虑手术; 中医治疗以健脾化痰散结为主。 反复发作者,小儿应调理脾胃、饮食; 老人应排除恶性肿瘤。,辨证论治,1.痰湿阻结 主证:同临床表现,苔薄白,脉缓 治法: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汤(医宗金鉴) 陈皮、法夏、茯苓、甘草 僵蚕、黄连 加 白术、山楂、鸡内金 健脾消食、化痰散结,辨证论治,2.痰热阻结 主证:皮色微红,睑结膜面局部呈紫红 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清胃汤(审视瑶函) 栀子、黄芩、黄连、石膏、连翘、 苏子、荆芥穗、防风、 陈皮、枳壳、当归尾、甘草 加 玄参、半夏、浙贝、夏枯草清热化痰散结,其他治疗,1. 紫金锭 2. 局部按摩 3. 湿热敷 适用于初起,硬结较小者,西医治疗,眼药水、眼药膏 手术:大或已经溃破者,霰粒肿刮除术,预后与转归,一般预后良好,预防与调护,注意眼部卫生,切勿以手揉眼,减少感染机会。 注意饮食调护,食辛辣煎炸不宜太过。 若为老年人、术后复发且迅速增大者,须作病理检查以排除肿瘤。,睑缘炎,定义,睑缘炎是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或急性炎症。西医临床上将睑缘炎可分为溃疡性、鳞屑性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溃疡性睑缘炎是睫毛毛囊及其附属腺体的慢性或亚急性化脓性炎症。 鳞屑性睑缘炎是发生于睑缘的皮脂溢出所造成的慢性炎症。眦部睑缘炎是一种主要侵犯眦部睑缘的慢性炎症。屈光不正、视疲劳、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长期使用劣质化妆品等也可能是其诱因。,定义,属中医“ 睑弦赤烂”范畴 病名首见于银海精微 又名风弦赤烂、迎风赤烂; 眦帷赤烂局限于眦部 胎风赤烂婴幼儿,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局部原因,机械、温热、化学的刺激,屈光不正,沙眼、慢性结膜炎、眼睑外翻 导致流泪而经常揉擦,局部抵抗力下降 造成细菌感染,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全身原因,好发于麻疹后或饮食偏嗜小儿,以及贫血、结核等体质低下者 鳞屑性睑缘炎为眼睑皮脂腺及睑板腺脂溢过多,合并酵母样美军或糠疹癣菌感染所致。 溃疡性睑缘炎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鳞屑性睑缘炎遭受感染后转变而得。 眦部睑缘炎为莫-阿双杆菌感染所引起,或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 1.脾胃蕴热,复受风邪,风热合邪结于睑弦,伤津化燥 2.脾胃湿热,外受风邪,风湿热三邪相搏,上攻睑弦 3.心火内盛,外感风邪,风火上炎,灼伤睑眦,临床表现,症状,鳞屑性睑缘炎畏光,睑缘发痒 溃疡性睑缘炎畏光,流泪,刺痛,瘙痒 眦部睑缘炎灼热奇痒,异物感,干燥感,临床表现,体征,鳞屑性睑缘炎:睫毛根部及睫毛间有细小康皮样鳞屑附着 溃疡性睑缘炎:睑缘红赤糜烂,结痂,除去痂皮见睫毛根部出血、流脓,睫毛胶粘成束,脱落且不能再生 眦部睑缘炎:红赤糜烂局限于眦部,诊断要点,西医诊断:,鳞屑性睑缘炎主要表现为睑缘潮红刺痒,睫毛根部有白色鳞屑。 溃疡性睑缘炎主要表现为睑缘溃疡,生脓结痂,秃睫,睫毛乱生,痛痒并作,畏光流泪。 眦部睑缘炎主要表现为眦部睑缘红、肿、湿润、糜烂,且灼热奇痒。,诊断要点,中医辨病要点:,基本症状为睑弦赤烂,灼热刺痒。,中医辨证要点:,痒、赤、烂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痒风 赤热 烂湿,鉴别诊断,眼睑皮肤炎 眼部带状疱疹,临床思路,根据主证与部位分辨不同的疾病类型 全身用药可依据不同阶段分别予祛风、清热、利湿 注重局部治疗 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辨证论治,1.风热偏重 主证:睑弦红赤,睫毛根部有白色鳞屑 治法:祛风止痒、凉血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温病条辨) 加 赤芍清热凉血 花粉生津止渴 蝉蜕、乌梢蛇祛风止痒,辨证论治,2.湿热偏重 主证:睑弦红赤溃烂,睫毛成束,秃睫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方药:除湿汤加减(眼科纂要) 加 银花、公英、黄柏、栀子清热除湿 除湿汤中双黄连,车前滑石通茯苓, 荆防枳壳陈皮草,祛风除湿纂要方。,辨证论治,3.心火上炎 主证:眦部睑弦红赤糜烂、灼热刺痒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 加 赤芍、丹皮凉血退赤 地肤子、白癣皮、菊花、防风、川芎 -祛风止痒,其他治疗,1.熏洗法: 内服药渣煎液熏洗 二圣散煎水外洗 或另开外用中药煎液熏洗 2. 滴眼药水: 外障眼药水 熊胆眼药水 3. 涂眼药膏: 睑缘炎油膏,西医治疗,1.鳞屑性睑缘炎: 生理盐水或或3%硼酸溶液清洗睑缘 涂抗生素眼药膏 2. 溃疡性睑缘炎: 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清洗睑缘 除去脓痂和已经松脱的睫毛,清除毛囊中脓液 涂抗生素眼药膏 3. 眦部睑缘炎: 滴0.25-0.5%硫酸锌眼药水,涂抗生素眼药膏 口服维生素B2或复合维生素B,预后与转归,溃疡性睑缘炎是睑缘炎重中最严重者,可引起秃睫和下睑外翻等并发症。 病程长,病情顽固,易复发。 需要坚持治疗。,预防与调护,保持眼部清洁,避免风沙烟尘刺激。 注意饮食调节,勿过食辛辣厚味。 凡屈光不正、视疲劳者,应及时矫治和注意眼的劳逸结合。,上睑下垂,定义,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引起的上睑不能提起或提起不全,部分或全部瞳孔被遮盖致视力障碍的眼病。 先天:提上睑肌发育不全 后天:提上睑肌功能障碍 单侧或双侧发病,属于中医“上胞下垂”范畴。 又名侵风、眼睑垂缓、胞垂,严重者称睑废。 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先天性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多为双侧性,与遗传有关 后天性上睑下垂: 因动眼神经麻痹所致者,常为单侧性。 交感神经麻痹所致者,轻度上睑下垂。 重症肌无力者,上睑下垂表现突出。 其他:眼睑炎症或肿瘤引起,外伤或手术导致。,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 脾虚中气不足 肝虚血少,风痰阻络 局部原因引起者,与气血瘀滞有关,临床表现,症状 先天性 自幼患病,常需昂首皱额。 后天性 晨起或休息后减轻,午后或劳累后加重。 或视一为二,目偏视,伴头晕、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自然向前平视时,上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甚至遮盖瞳孔 可见扬眉张口,日久则形成额皮皱起 用拇指紧压眉弓部,让患眼向上注视,上胞抬举困难 先天性者:自出生后开始,眼球运动正常 后天性者:重症肌无力者起病缓慢,重症可伴疲倦、吞咽困难。动眼神经麻痹所致者发病较急,常伴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新斯的明试验 重症肌无力 X线检查排除胸腺肥大,诊断要点,西医诊断,两眼向前平视时,上睑遮盖上方角膜超过2mm,睑裂变窄。 必须进一步鉴别其属于先天性、神经麻痹性、肌源性或外伤性者。,诊断要点,中医辨病要点:,先天性者 后天性者,中医辨证要点:,先天性:先天禀赋不足 重症肌无力:中气不足或脾肾不足 急症者:风邪入络,生风生痰 创伤者:气血瘀滞,鉴别诊断,先天性与重症肌无力性上睑下垂的鉴别 先天性与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的鉴别 眼睑皮肤弛缓,临床思路,首当辨明病因。 先天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 后天者,内服中药,配合针灸。 请神经内科会诊,协助诊治。,辨证论治,先天不足 治法:温肾健脾 方药:右归饮加减 脾虚中气不足 治法:升阳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风痰阻络 治法:祛风化痰,通经活络 方药:正容汤加减,其他治疗,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 黄芪注射液 针灸治疗 神经干电刺激疗法,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者,口服新斯的明或吡啶斯的明,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额肌悬吊术) 神经麻痹者,口服神经营养药,酌情使用皮质激素 先天性者,宜手术治疗(提上睑肌缩短术、额肌悬吊术),预后与转归,先天性者,手术后一般预后良好。 后天性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严重病例可根据全身情况考虑手术。,先天性者,应注意心理治疗。 手术者,应注意睑裂闭合状态、角膜暴露情况,防止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带状疱疹,定义,是一种单侧眼周围皮肤或半侧颜面部皮肤的急性炎症,其特征为发病后病变区皮肤出现不规则带状排列的疱疹而得名。 可累及角膜、虹膜,以期严重眼部并发症。 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病变。病后可终身免疫。,定义,属于中医“风赤疮痍”范畴。 病名首载于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赤疮疾 多见于老人或体弱者。,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 或三叉神经第一支,中医病因病机,1.脾经湿热,外感风邪,风湿热邪循经上犯胞睑 2.脾经湿热,外感风邪,内挟心火,上攻胞睑头面,临床表现,症状,初期:同侧头皮、额部或眼睑皮肤灼痒,发红 病变发展: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 全身:可有发热、恶寒,临床表现,体征,初期:头皮、额部或眼胞周围皮肤红肿 发展: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成簇透 明水疱,呈带状排列,疱群之间皮色正常。 继则:水疱混浊化脓,形成溃疡,后结痂 可累及角膜、虹膜,诊断要点,西医诊断,起病较急,可见疱疹,溃破结痂。 病变区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其分布范围局限于一侧。 有剧烈神经痛,诊断要点,中医辨病要点:,一侧胞睑骤生簇状疱疹,伴剧烈疼痛,中医辨证要点:,脾胃积热,风邪外袭,化热成毒。 辨证重点 风、湿、热。,鉴别诊断,单纯疱疹性睑皮肤炎,常发生于热性传染病时 不局限于一侧。 疼痛轻微 可于一周内结痂,不留瘢痕,辨证论治,1.湿热壅盛 主证:水疱或脓疱,溃烂、痛,苔腻,脉滑数 治法:祛风除湿、泻火解毒 方药:除湿汤(眼科纂要) 黄芩、黄连、连翘、滑石、 茯苓、木通、陈皮、车前子、 荆芥、防风、枳壳、甘草、 加 地肤子、白藓皮清热利湿止痒 银花、公英、苡仁、土茯苓除湿清热解毒,辨证论治,2.热毒上攻 主证:皮肤红肿剧痛、水泡成簇、溃烂结痂 可累及角膜、虹膜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方药: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 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 玄参、马勃、牛蒡子、人参、 柴胡、桔梗、僵蚕、升麻、陈皮、 薄荷、甘草 加 赤芍、生地、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其他治疗,药物敷,局部撒布滑石粉或精制炉甘石粉 局部涂云南白药 六神丸,外洗,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公英 各30g 煎水,滤渣取液,凉后外洗,西医治疗,1.滴眼药水:0.1%阿昔洛韦眼药水(或更昔洛韦) 2.涂眼药膏:3%阿昔洛韦眼药膏 3.湿敷:含阿昔洛韦眼药水纱布外敷 4.结膜下注射:丙种球蛋白 5.全身用药:内服:阿昔洛韦0.2克,5次/日 肌肉注射:聚肌胞,丙种球蛋白 抗生素、皮质激素等,预后与转归,轻者不留瘢痕 重者遗留永久性皮肤瘢痕 皮肤感觉在炎症消退数月后才能恢复 疼痛症状在愈后仍可持续半年或更长 病后终身免疫,预防与调护,注意卧床休息 尽量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切忌搔抓揉搓,以免变生他症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 疼痛明显者,可予镇痛剂和镇静剂 平素注意增强体质,精神舒畅,避免过劳及感冒,睑皮肤炎,定义,眼睑皮肤红肿或伴疼痛、丘疹、水疱、局部溃烂的眼病。 临床常见为接触性或感染性皮炎和眼睑皮肤湿疹。 属于中医“风赤疮痍”范畴。病名首载于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湿热生疮。,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局部使用刺激性物质产生过敏染发剂、化妆品、眼药 眼部慢性炎症刺激慢性泪囊炎、慢性结膜炎、睑内翻 诱因: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1.脾经湿热,外感风邪,风湿热邪客于胞睑肌肤 2.脾经蕴热,外感风邪,内挟心火,上攻胞睑 3.因使用某些药物或化妆品过敏,临床表现,症状,急性:灼热作痒, 继发感染则疼痛加剧 甚至出现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慢性:以痒为主,(药源性眼病),临床表现,体征,急性:睑皮肤充血、肿胀、疱疹。疱疹溃破结痂 重者可合并皮肤炎症和角结膜炎 耳前淋巴结肿大 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皮肤粗糙,诊断要点,西医诊断,睑皮肤剧痒灼热。 局部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及皮肤粗糙肥厚。 病变可随病期不同而各异。 病程可呈急性、慢性或亚急性。,诊断要点,中医辨病要点:,胞睑灼热作痒,胞睑皮肤红肿,其丘疹、小泡、糜烂,继之粗糙变厚,中医辨证要点:,根源:脾胃湿热,风邪外袭,入里化热。 后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5G模组在智慧农业领域的适配性与挑战研究报告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协同物流与智慧物流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路径与策略报告
- 燃气检修考试题及答案
- 酒水保密协议合同模板
- 美发顾客入股合同范本
- 美发店长合同范本模板
- 资金占用借款合同范本
- 车辆回收改造合同范本
- 维修钢网订制合同范本
- 自建土地转让合同范本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 成人肠造口护理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城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 2024届重庆巴川量子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世界科学技术史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金川集团社招考试题
- 合规和法律合规管理制度
- NB-T10315-2019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技术要求与测试规程
- 选择性必修二《Unit 1 Science and Scientists》单元教学设计
- 新手会计上岗实操100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