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知识点归纳.ppt_第1页
《劝学》知识点归纳.ppt_第2页
《劝学》知识点归纳.ppt_第3页
《劝学》知识点归纳.ppt_第4页
《劝学》知识点归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常识,1、荀子,名 , 战国末期 国人。荀子是孔孟之后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性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二十卷,共32 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况,赵,儒,本恶,劝 学 诗 劝 学 朱熹 颜真卿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三更灯火五更鸡, 一寸光阴不可轻。 正是男儿读书时。 未觉池塘春草梦, 黑发不知勤学早, 阶前梧叶已秋声。 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代的劝学诗】 一、立志 1.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二、勤学 3.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三、惜时 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5.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6.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7.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四、体会 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作文,常见名言警句: 具有强说服力的事例: ,素材积累,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粒米成罗,聚沙成塔。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正说明了“积小成大”的哲理吗?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证明积累的意义。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在见证着大事是由小事构成的。,写作素材积累 写作素材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角度点拨,持之以恒,写作素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角度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 成为现实,2009、2010、2011年高考中各省市涉及的默写题: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 。(2010江苏 全国) 2、吾尝终日而思矣, (2010福建 2009天津) 3、故不积跬步, (2009 山东) 4、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09 江苏) 5、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2009安徽卷 全国) 6、 ,风雨兴焉。(2009安徽) 7、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10 山东) 8、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2011 山东),通假字,輮以为轮,虽有槁暴,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輮”通“煣”,使弯曲。,“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zh),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声非加疾也 3、假舆马者 4、用心一也 5、蟹六跪而二螯 6、虽有槁暴 7、金就砺则利 8、劝学 9、而绝江河 10、輮以为轮,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2、加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 使走的快),形容词作名词,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形作名 高处) 3、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判断句,1)青,取之于蓝 2)冰,水为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固定句式,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一词多义,生:君子生非异也 蛟龙生焉 一:骐骥一跃 用心一也 利:非利足也 金就砺则利,2、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 A.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B.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C.蟹六跪而二螯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E.而神明自得 F.锲而不舍,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表因果表承接,表假设,而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译或译为“又”)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表修饰: 顺流而东 (不译) 表承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不译或译为“就”、“然后”) 连词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并且”或“而且” ) 表假设: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如果,假如 ) 表转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但是) 表因果: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因而) 。 助词 表示语气,情态,提顿等,或组成双音节词. “已而(后来)”“俄而(不久)”“而已(罢了)”“而后(这以后)” 代词 第二人称 (通“尔”) (你的;你) 某所, 而母立于兹 近指: (此、这样)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巩固迁移 2009、2010年出现的“而”高考内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拓展课外,活学活用,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 2.之: A.锲而舍之: B.筋骨之强: C.青,取之于蓝 : D.蚓无爪牙之利 : 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F.輮使之然也 :,代词,代朽木。,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代青,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代词,木,之 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师说以贻之(他) 代词 輮使之然也 (它) 人非生而知之者(事理) 活用为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指示代词,表近指:之二虫又何知(这,此)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可不译.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结构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可不译.: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音节助词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顷之 动词 译为“到,往 ”“ 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 3.焉: A.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犹且从师而问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F.且焉置土石,语气助词,“啊、呢、了”,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代词,相当于“之”,兼词,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于是、于此”,疑问代词,“哪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