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系统萎缩改良版ppt课件_第1页
多系统萎缩改良版ppt课件_第2页
多系统萎缩改良版ppt课件_第3页
多系统萎缩改良版ppt课件_第4页
多系统萎缩改良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变性病,多系统萎缩,多系统萎缩,多系统萎缩(MSA)是于1969年首次命名的一组原因不明的散发性成年起病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多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锥体外系、小脑、自主神经、脑干和脊髓。 本综合征累及多系统,包括纹状体黑质系及橄榄脑桥小脑系,脊髓自主神经中枢乃至脊髓前角、侧索及周围神经。临床上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小脑、自主神经、锥体束等功能障碍的不同组合,故临床上可归纳为3个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统功能障碍的纹状体黑质变性(SND),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Shy-Drager综合征(SDS)和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的散发性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目前,在MEDLINE数据中,散发型OPCA、SDS和SND均归类在MSA中。,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MSA的病因不明。目前涉及的有脂质过氧化损伤、酶代谢异常、慢病毒感染、神经元淍亡、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内包涵体等。 二、病理 神经细胞变性脱失,胶质细胞增生和有髓纤维脱髓鞘。,三、临床表现,MSA发病年龄多在中年或老年前期(3274岁),其中90在4064岁,明显早于特发性帕金森病,病程39年。 临床有三大主征,即小脑症状、锥体外系症状、自主神经症状。 其中89出现帕金森综合征;78出现自主神经功能衰竭;50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组合为帕金森综合征并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并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此外,相当部分可有锥体束征、脑干损害(眼外肌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特点为: (1)隐性起病,缓慢进展,逐渐加重; (2)由单一系统向多系统发展,各组症状可先后出现,由互相重叠和组合。SND和OPCA较易演变为MSA。 (3)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所见相分离。病理所见病变累及范围往往较临床所见为广,这种分离现象除复杂的代偿机制外,还可能与临床检查粗疏或临床表现滞后于病理损害有关。,实验室检查,直立实验 分别测量平卧位、坐位和直立位血压,站立23分钟内血压下降大于30/20mmHg,心律无变化者为阳性。 血液生化检查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测定、24h尿儿茶酚胺含量测定均明显降低 肌电图检查 被检查的肌肉可出现纤颤电位。 脑电图检查 背景多为慢波节律。 神经心理检查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增高。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和MRI检查显示脑桥、小脑萎缩。,四、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特征:(1)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和(或)排尿功能障碍;(2)帕金森综合征;(3)小脑性共济失调;(4)皮层脊髓功能障碍。 诊断标准:(1)可能MSA:第1个临床特征加上其他2个特征;(2)很可能MSA:第1个临床特征加上对多巴胺反应不佳的帕金森综合征或小脑共济失调;(3)确定诊断MSA:神经病理检查证实。,与其他变性病的叠加和鉴别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 临床特征:血压在直立后7分钟内突然下降,大于15mmHg,伴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老年患者的33%。主要分为:特发性(合并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继发性(继发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体位调节障碍(血管抑制性晕厥),一般不合并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 有将近10%的患者病理学证实为MSA。 另外与家族性OPC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伴有Lewy小体的痴呆等鉴别。,五、治疗及预后,治疗 无特效疗法,主要为支持及对症治疗。 预后 一般存活时间为56年,最长生存10年。 以下就OPCA、SND及SDS这3个独特的综合征分别加以叙述。,橄榄脑桥小脑萎缩,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是一种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1900年由Dejerine和Thomas命名。许多OPCA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的倾向,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现已归类在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中SCA-1型。只有散发型者才归为MSA。,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一)生化异常(二)病毒感染学说(三)基因缺陷(四)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内包涵体(五)其他外伤、晋升创伤等。 病理 OPCA主要病理改变位于延髓橄榄核、脑桥基底核、小脑半球、小脑中脚及部分下脚,特别是橄榄隆起变窄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临床上,本病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起病(2363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9.221.64岁。男/女为1:1。隐袭起病,缓慢进展。 散发性的OPCA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病程中常合并明显的帕金森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症状。 1、小脑性共济失调 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占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