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感染的鉴别和抗菌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血液专科 罗学群,感 染,Sepsis 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美国危重病医学会 推荐的术语和概念 由感染或高度可疑感染灶所致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征(SIRS) 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及病毒等 细菌感染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 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病理反应,发热并不都是感染,致热原性发热,最常见 感染(细菌/非细菌),肿瘤,免疫性疾病 产热过多 运动,惊厥,摄入高热能、高蛋白,甲亢 散热障碍 衣被过多,外胚层发育不良,烧伤 体温中枢调节异常 夏季热,颅脑损伤,中暑,严重脱水,细菌感染的判断,发热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的意义,细菌感染? 中重度细菌感染时 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 白细胞和中性粒高:糖皮质激素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高热反应、运动、紧张 白细胞不高反低:典型的伤寒 王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4:135,细菌感染的判断,CRP(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的意义?,敏感性比血常规高,但特异性仍不理想 感染(细菌、真菌、结核、寄生虫、个别病毒) 风湿热、川崎病、类风湿、急性心梗、创伤、 严重肝疾病 王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4:135,细菌感染的判断,PCT(降钙素原)是否有更高的价值? 细菌感染6-12h后升高,反应比CRP快,特异性高 病毒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自身免疫病无明显升高 血培养 发热怀疑感染的患者,阳性率只有约30% 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9,细菌感染的判断,发热患者,判断是否细菌感染: 应结合临床、血常规、CRP、PCT、血/体液 培养和影像学综合分析。 PCT与CRP相结合有助判断发热原因:,与其他病原的鉴别,发热,胸痛,CRP 129mg/L,PCT 0.14ng/ml,CT: 提示真菌感染可能性大 后来加用抗真菌治疗有效,中山一院儿科血液专科关于发热病人的检查指南,临床病例,诊断?治疗?有问题?,思 考,最后头颅MR+增强、CSF诊断为化脑! 思考: 3个月小婴儿高热诊断为”上感“是否合理,为什么? 第二天才查血常规,第7天查CRP?应早查? 3个月高热超过24h,有必要检查CSF?或头颅MR? 头颅CT平扫的意义? 该年龄如果考虑细菌感染,抗生素的选用和剂量?,高热的临床意义,中国0-5岁儿童不明病因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 发热持续时间不能预测疾病严重程度 发热高度也多不能预测疾病严重程度 但以下情况应注意严重的细菌感染 注意败血症和颅内感染等严重细菌感染 王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9,4:135,经验和教训,小婴儿高热有别于大龄儿童,不应只考虑“上感” 应注意严重细菌感染可能! 应提早血常规、CRP等检查 CSF、MR/CT + 增强对化脑诊断有帮助,而单纯CT平 扫提供的信息有限 ! 尽早、合理、经验用抗生素 中枢神经感染的可能且后果严重,选择能通过血脑 屏障的抗生素,且剂量足够大,发热的诊断和处理步骤,结合临床、急相蛋白、血培养、影像学 判断是否感染 病原体 不能排除细菌感染者先经验用抗感染药物 应建立本科室的经验用药依据 ICU和其他科室的差异 我专科每3年统计病原和药敏,建立自己经验 用药依据 根据药敏和治疗反应调整抗感染用药和措施,早期经验抗菌治疗的重要性,一项对念珠菌败血症的回顾性研究:,有血培养阳性结果24h内 抽血培养后48h内,早期经验抗菌治疗的重要性,早期经验抗菌治疗的重要性,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 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 经验用药;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 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 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 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2012年,早期经验抗菌治疗的重要性,每三年统计: 2007-2009 舒普深 马斯平 碳青酶烯 特治星 丁胺卡那 2010-2012 舒普深 马斯平 碳青酶烯 特治星 丁胺卡那 喹诺酮 头孢他定,中山一院儿科血液专科药敏统计资料: 耐药率30%的抗生素作为经验用药首选,定义:抗菌药对某一细菌的MIC,随接种细菌数量的增加而 明显升高,该现象称为接种效应 以产ESBLs大肠埃希杆菌为例,不同抗菌药的接种效应不同,接种效应对MIC的影响:体外药敏的局限性,体外研究提示:对轻中感染敏感的抗菌药,重感染不一定敏感。 而临床报告的药敏是轻中度感染药敏的结果,Thomson KS, et al. AAC 2001;45:3548,细菌感染的治疗,高度怀疑或确诊致病菌感染后,抗菌药是必要的 早期经验用药 合理用药 药效学 药动学 去除感染源 杜绝滥用!,抗菌药临床应用对比,国内滥用严重!,Urbnek K,et al. J Clin Pharm Ther.2007;32:403,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的增加 与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的增加相关,DDD*/每100床位-天,3.0 2.5 2.0 1.5 1.0 0.5 0.0,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 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捷克大学附属医院的回顾性研究:不合理用药的后果,*DDD=限定日剂量,中国: 产ESBLs 菌的发生率,Wang H,et al. Diagnos Microbiol Infect Dis,2005;51:2011CMSS/SEANIR/CARES,年,近年我院儿童血液专科ESBL发生率,我院儿童血液专科ESBL耐药菌发生率 E. coli: 69% K. pneumonia: 60% 与三代头孢应用较多有关 产ESBL耐药菌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增多趋势 为治疗带来挑战 Luo XQ,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 2010,29:968,治疗产ESBLs菌的感染,碳青霉烯类可选择,但其诱导耐药值得关注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能有效但在儿童需慎重 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多数属低诱导 头孢哌酮/舒巴坦(2: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 氨苄西林/舒巴坦(2:1) 阿莫西林/舒巴坦(2:1)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30:1) 国内的产品更多,有各种比例,合理性和疗效未明 张卫红,等.中国实用医药 2009,26:221,PK / PD参数,根据PK/PD 抗菌药物大致分为两大类,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的优化使用,PK / PD参数,时间(h),T MIC的计算公式,抗菌作用主要与T MIC相关,而非血药峰浓度 当血药峰浓度4倍的MIC时: 其杀菌效果达到饱和程度,继续增加血药浓度, 杀菌效应也不再增加。 这时抗菌效应与T MIC值密切相关。 该类药物应提高T MIC这一指标来增加临床疗效,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药效动力学参数: T MIC,Craig WA. Clin Infect Dis, 1998, 26:1,不同的-内酰胺类,最优化的T MIC有差异,如何提高T MIC?,增加给药剂量? 增加每天用药次数? 延长滴注时间?,第一种方法:增加给药剂量,增加用药剂量可提高TMIC,但提高有限 费用-效果较差 药物毒副作用,MIC,第二种方法:每天剂量不变次数增加,月刊药事2003.5vol.45No 8 森田邦彦,增加每日给药次数是增加T MIC的更高效率的方法,T MIC增加,碳青霉烯给药研究结果显示: 滴注时间由30分钟延至3h,T MIC增加30%,第三种方法:延长点滴时间,Dandekar PK, et al. Pharmacotherapy, 2003; 23: 988,30分钟滴注,延长滴注时间的局限性,过度缓慢滴注使血药浓度不能超过MIC !,提高T MIC有多种途径,增加剂量、增加每天次数、延长滴注时间 三者都有效 后两种方法的费用-效果较佳 必要时联合采用,获得最大效果,对于VAP,2g q8h(6g/日),静滴3h的给药方案治疗耐药程度高 的致病菌感染,TMIC可达60%,达到有效治疗。,Jaruratanasirikul S,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1337,9例VAP患者用美洛培南,较高耐药菌:延长给药时间+增加剂量,第四种方法: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新用法 两步点滴法,在重症感染患者: 每6-8小时用药一次 每次用药时先将一半剂量在半小时内输入 随后的一半剂量在2.5小时内匀速输入,两步点滴法,时间依赖抗生素:1.血药峰浓度需 MIC的4倍 2.抗菌效应与T MIC密切相关,两步滴注法优点: MIC的时间长, 较高的%T MIC 较高的峰浓度, 达峰时间快 不增加药物剂量 只适用于重症感染,浓度依赖型抗菌药,根据PK/PD 抗菌药物大致分为两大类,PK / PD参数,浓度依赖型-氨基糖甙类,每天剂量一次给药 浓度依赖:Cmax/MIC 10 长PAE(抗生素后效应) 首次接触效应 再次用药需间隔较长时间才达到首次的抗菌效应 耳毒性降低:谷浓度低 需联合其他有效的抗菌药,单用效果差 不宜作为儿科轻中度感染和门急诊一线用药 疗程和毒性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临床反思-例一,3岁,发热390C 1天,除咽充血无异常体征 当地卫生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处理: 5%GS 250ml 头孢曲松 1g 静脉点滴 qd 地塞米松 4mg 利巴韦林 0.2 3分钟后呼吸困难,昏迷,呼吸停止,死亡 家属投诉,如何做医疗鉴定?病毒脑炎?,临床反思-例一,该患者有无抗生素应用指征?DXM?为何静脉用药? 如果用,头孢曲松能否与其他药混合? 药物说明书 与下述混合出现混浊: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 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 氯丙嗪、异丙醇、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与含钙液体混合可能导致死 说明书无注明禁忌的药物可混合? 例如:头孢曲松 + 地塞米松,临床反思-例一,国内常见的混合用药 头孢曲松 + 地塞米松 头孢曲松 + 地塞米松 + 利巴韦林 潜在危险 严重不良反应时有出现 甚至有死亡病例 头孢曲松应单独一瓶滴注! 与其他药混合可能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大 李成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31(2),临床反思-例二,2岁,咳嗽4天,发热半天,双肺哮鸣音 私人诊所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 处理 1. NS 100ml 静脉点滴 qd 氨茶碱 30mg 2. NS 100ml 头孢哌酮/舒巴坦(1:1) 2g 静脉点滴 qd 地塞米松 3mg 10分钟后抽搐持续状态,转院CT平扫无异常, CSF:WBC 10106/L,压力稍高,余无异常,临床反思-例二,最后遗留智力低下后遗症 家属状告诊所是抗生素应用不当所致 多地医疗鉴定 “病毒性脑炎” 用药无不当 家属不服,法院指定机构再鉴定 如何鉴定?,临床反思-例二,同样,该患者有无抗生素应用指征? 能否将每天总剂量,合并1次用药? 姑且不论T MIC是否合理 能否与其他药混合? 说明书提到混合禁忌的药物: 氨基糖苷类,多西环素,氯酯醒,阿马灵,苯海拉明, 门冬酸钾镁,安太乐,普鲁卡因胺,氨茶碱,丙氯拉 嗪,细胞色素C,镇痛新,抑肽酶,酸制剂,含胺, 胺碱制剂 无提到地塞米松,临床反思-例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发布警告 呼吸道感染儿童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监测技术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技术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经济贸易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告文案策划师执业资格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外事翻译阿拉伯语面试模拟题及详解
- 2025年地热能技术员初级面试问题集锦
- 四川精致教学课件制作
- 2025年安全知识面试题及答案解析宝典
- 2025年市委党校教师招聘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员工安全技能竞赛规则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房产营销策划面试题库
- 2025-2030矿山机械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及品牌出海战略报告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