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5092-1985 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发布于1985年,旨在规定压力机上使用的感应式安全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以确保这些装置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在压力机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

该标准具体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于各类采用感应原理进行保护的压力机械上的安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光电式、电磁式等感应方式。

  2. 技术要求

    • 结构与材料:规定了安全装置的结构应坚固可靠,易于安装和维护,所用材料需耐磨损、耐腐蚀,且不影响压力机的正常工作。
    • 感应性能:要求安全装置能迅速准确地检测到危险区域内的物体或人员,并立即向压力机控制系统发送停止信号,确保在危险情况发生前停止设备运行。
    • 响应时间:设定了安全装置从检测到危险信号到发出停机指令的最短响应时间,确保快速反应,减少伤害风险。
    • 可靠性与耐用性:强调了安全装置需通过一定次数的连续运行测试,证明其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寿命。
  3.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对安全装置的各种性能如灵敏度、抗干扰能力、耐久性等进行测试的具体步骤和评判标准。

  4.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项目、检验频次及合格判定准则,确保每件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5.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产品上应有清晰的标识,包括制造商信息、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同时,对包装材料、方式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防止损坏。

该标准的实施,为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的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提供了统一规范,对于提升压力机作业安全性、减少工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5092-2008
  • 1985-05-09 颁布
  • 1985-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5092-85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pdf_第1页
GB5092-85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5092-85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眨1 . 9 7 5 - T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GB 5 0 9 2一 8 5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i n d u c t i o n t y p e s a f e t y d e v i c e u s e d f o r t h e p r e s s e s 本标准适用于在压力机上采用的人体感应式安全装置 ( 以下简称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用于压力机,防止在冲压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 安全装置的结构性能应保证,当人 体的任一部位伸进感应幕时,它能检测出感应幕被破坏,并输出信号,使压力机的滑块不能起动或停止运行。1 名词术语 1 . 1感应幕 当人 体的某一部位伸进这个区域时,安全装置能发出使压力机不能起 动或停止运行的信号,这个区域称感应幕。 1 . 2 保护长度 指感应幕的有效长度。 1 . 8 保护高度 指感应幕的有效高度。 1 . 4 规格保护长度和高度 指产品技术规格上提出的保护长度和高度。 1 . 5 感应幕厚度 指感应幕的前后有效感应尺寸。 1 . 6 响应时间 从破坏感应幕至输出接点断开压力机控制线路的时间。 1 . 7 自检功能 安全装置本身出现任何故障时,应立即发出感应幕破坏状态的输出 信号,使 压力机的滑 块处于停止状态。 1 二自保功能 破坏感应幕使压力机的滑块停止运行后,再恢复感应幕时,不能恢复运行。必须要按动 “ 恢复按钮”后,压力机的滑块才能再次起动。 1 . 9 不保护区功能 安全装置在压力机滑块的回程期间,即使破坏感应幕,压力机的滑块也不停止运行。 1 . 1 0“ 事故, 指在保护区内,破坏感应幕后安全装置所处的 输出状态,或安全装置本身出现故障后所处的输出状态。 1 . ”安全4 1 离 指安全装置安装在压力机上 时,必须 保证的感应幕与模具刃口间的最小F i 离。2 技术要求 2 . 1 安全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国家标准局1 9 8 5 一 0 5 一 0 9 发布1 9 8 5 一 1 1 一 0 1 实施GB 5 0 9 2一 6 52 . 2 安全装F i 应保证在下列条件下可靠毛 作: s . 海拔不超过1 0 0 0 m; b 环境温度不高于 4 0 及不低于一 1 0 C ; c 在温度为2 0 时,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 5 % ; d . 位移振幅和其相应的振动频率按表1 的规定, e 在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中,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粉尘。 表 1单向位移振幅值 振动频率 m m Hz1 2 2 0 0 . 5 5 3 0 0. 1 5 4 0 0 . 1 5 5 0 2 . 3 安全装r,应保证在下列贮运条件下,不得有损坏现象: a 环境温度不高于5 0 及不低于一 4 0 C; b 在温度为4 0 时,相对湿度不超过9 5 %; c 加速度不大1 1 0 9 ,脉冲持续时间为1 6 m s ,频率为每分钟4 0 次。 2 . 4 安全装N 所采用的元器件,除必须符合本标准外, 还应符合其各自技术要求的规定。 2 . 5 安全装置的绝缘电阻:在室温下,电源线、 输出继电器接点分别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应不低于l o o m o。 2 . 6 安全装置 的介电强度:在电源线、输出继电器接点分别与外壳之间,加电压A C 1 5 0 0 V ,1 m i n 内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2 . 7 安全装置的温升, 应符合G B 3 7 9 7 -8 3 电控设备 第二部分:装有电子 器件的电控设备 中3 . 8 条的规定,变庄器的温升不得超过5 0 C , 2 二 安全装置的电 源电压在其额定电压的8 5 0 0 1 1 0 %范围内,应能长 期可靠工作。 2 . , 安全装置的响应时间不得大于2 0 ms , 2 . 1 0 安全装置应 具有自 检功能。 2 . 1 1 安全装Ki 应具有自保功能,此功能也可以设W在压力机的控制线路中。 2 . 1 2 安全装置 应具有不保护区功能,此功能也可以设置在压力机 控制线路中。 2 . 1 3 安全装x- 的抗 f 几 扰能力,应符合G B 3 7 9 7 中3 . 9 . 6 款的规定。 2 . 1 4 安全 装置 的 感 应幕必 须为 由保 护长 度和 保 护高 度所 构成的 矩形。 2 . 1 4 . 1 安全装置 的保护长度一般分2 m以下、2 一4 m, 4一8 m,具体规格由制造J 自 订。 2 . 1 4 . 2 安全装置的保护高度,应不低于5 0 mm,一般在4 0 0 mm以下 。 2 . 1 4 . 3 安全装置在规格保护长度和高度条件 卜 ,必须确保在一年四季内,各种人员穿各种鞋袜伸人感应幕时,都能输出感应幕破坏信号。 2 . 1 5 安全装置的感应幕厚度,应不超过5 0 mm, 2 . 1 8 安全装置的输出继电器的接点容量应不低于A C3 8 0 V, 3 A. 2 . 1 7 安全装置应有 “ 正常”和 “ 事故”的指示信号并加标志。 “ 正常”指示一般由绿色光信号显示,并加 “ 正常”标志, “ 事故”指示一般由红色光信号显示,并加 “ 事故”标志。 2 . 1 8 安全装置的接地要求,应符合G B 3 7 9 7 中3 . 9 . 7 款的规定。 2 . 1 8 安全装置的寿命应不少于1 0 “ 次。GB 5 0, 2 一 52 . 2 0 安 全装置应有可靠的防震、防松措施。2 . 2 1 安全装置的 黑色金属均应有防腐层。2 . 2 2 安全装置的外壳保护层应均匀、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纹、脱皮、起袍、流挂及起皱等现象。2 . 2 3 凡对有防湿热、防盐雾、防霉菌等特殊使用要求的安全装置,应按有关标准规定,由用户提出与制造厂协商解决。2 . 2 4 安全装置的电 器元件的安装及安全要求应符合J B 2 7 3 8 -8 0 机床电气设备技术条件第一部分普通机床电力传动及控制的有关规定。2 . 2 5 安全装置在压力机上的安装要求和压力机工作部件的安全要求,应符合J B 3 3 5 0 -8 3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3 试验方法3 . 1 本标准的第2 . 2 b -d , 2 . 3 条试验,均应在省属 “ 电工电子产品例 行试验站”进行试 验。3 . 1 . 1 本标准第2 . 2 b 条高温负荷试验:将安全装置放入恒温箱内,在4 0 士3的条件下,通电4h ,应能正常工作。3 . 1 . 2 本标准第2 . 2 b 条低温负荷试验: 将安全装置装进塑料袋内,并扎紧封口,放人恒 温箱内,在一 1 0 1 3 的条件下,通电4 h , 应能正常工作。3 . 1 . 3 本标准第2 . 2 c 条相对湿度负荷试验:将安全装置放人恒温箱内,在2 0 1 3 、相对湿度为8 2 一 8 7 的条件下, 通电4 h , 应能正常工作。 日. 4 本标准第2 . 3 a 条高温贮运试验: 将安全装置放人恒温箱内,在温度上升到5 0 1 3的条件下,放置4h 。取出后, 在自然环境中放置2h ,待温度降至4 0 以下时,通电试验,应能正常工作。 3 . 1 . 5 本标准第2 . 3 a 条低温贮运试验: 将安全装置装在塑料袋内,并扎紧封口 ,放人恒温箱内,在温度降到一 4 0 1 3 的条件下,放置4h 。取出后,在自然环境放置4h ,待温度上升到一1 0 以上时,通电试验,应能正常工作。 3 . 1 二 本标准第2 . 3 b 条湿热贮运试 验: 将安全装置放人恒温恒湿箱内,先将温度升到4 0 士3,再将相对湿度升到9 2 一9 7 ,在此条件下,放置4 8 h 。取出后,立即测量其绝缘电阻,阻值不得小于1 . 5 M0。然后在自然环境放置1 2 h ,再进行通电试验,应能正常工作。同时检查安全装置的零部件、外观,不得有损坏和生锈现象。 3 . 1 . 7 本标准第2 . 2 d 条振动试验: 将安全装置按使用状态紧IM 在振动试验台上 ,在位移振幅和振动频率符 合表1 的规定下,作上下坐标方向振动,各振动1 5 mi n( 共 1 h )。在此期间通电试验,应能正常工作。 3 . 1 二本标准第2 . 3 c 条冲击贮运试验: 将带有包装 的安 全装置紧固在冲击试验台上,在峰值加速度为1 0 g 、脉冲持续时间为1 6 m s 、频率为每分钟4 0 次的条件下,进行上 下、左右、前后各方冲击2 0 0 次 ( 共1 2 0 0 次),不得损坏。 冲击后,立即通电试验,应能正常工作。 3 . 2 本标准第2 . 5 条安全装置的绝缘电阻试验,是用5 0 0 V兆欧表分别接在电源线与外壳、 输出继电器接点与外壳之间,在施加电压1 mi n 后,其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l o o ts 0, 3 . 3 本标准第2 . 6 条安全装置的介电强度试验,是用0 . 5 k V A以上的高压试验设备,将a . c . 1 5 0 0 V电压分别加到电源线 与外壳、输出继电 器接点与外壳之间,1 m i n 内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3 . 本标准第2 . 7 条安全装置温升试验,应按G B 3 7 9 7 中4 . 1 0 条的规定进行。 3 . 5 本标准第2 . 8 条安全装置的抗电源电胀波动试验,是用变压器将电源电压调至安全装置额定电压值的1 1 0 时,进行破坏感应幕试 验,再调至其额定电压值的8 5 时,进行破坏感应幕试 验。 均应有GB 5 0 9 2一 8 5正常输出。 3 . 6 本标准第2 . 9 条安全装置响应时间试 验,是用光 线示波器或同等方法记录下来的。信号分别取自安全装Ki的发射级和输出接点处,在破坏感应幕时,记录下的这两处的时间差,即为响应时b 。响应时间不得大于2 0 m s , 3 . 7 木标准第2 . 1 0 条安全装置的r i 检功能试验,是人为的造成断开电源,将全部三极管、集成块、继电器等主要元件按顺序x路、 断路,其输出接点都应出 现处于感应幕破坏状态。 3 . 8 木标准第2 . 1 1 条安全装置的自保功能试 验, 是把自 保的两根输出线装在 “ 恢复按钮” 的常开接点上。当 破坏感应幕后,安全装置 输出感应幕破坏信号, 恢复感应幕后仍保持,再按动一下 “ 恢复 按钮”,才能恢复原态。如果自 保功能设? t 在压力机控制线路中,则不检查此项,但必须在产品说明书中说明。 3 . 9 本标准第2 . 1 2 条安全装置的不保护区功能试 验,是把不保护区的两根 输出线断开时, 安全装黄应能正 常 I : 作, 相连接时,安全装置 应不起作用。如 果不保护区功能设置在压力机控制线路中,则不检查此项,但必须在产品使用说明书巾说明。 3 . 1 0 本标准第2 . 1 3 条安全装置的抗干扰试验,应按G B 3 7 9 7 中4 . 1 4 条的规定进行。 3 . ” 本标准第2 . 1 4 . 3 款安全装置的保护范围试验,是在模拟气候和人体条 件下,用手进行试验。在规格保护长度和高度的范围内都应有正常输出。 3 . 1 2 本标准第2 . 1 5 条安全装置的感应幕厚度试 验,是用手在感应幕的前 后方向试验,有正常输出的前后尺寸不得超过5 0 m m , 3 . 1 3 本标准第2 . 1 9 条安全装置的寿命试验,是以每分钟3 0 0 次左右的频率, 对感应幕的各处进行破坏感应幕试验,其输出信号累积为1 0 “ 次。4 检验规则 4 . 1 安全装置必须经国家指定的技术 检验部门, 按本标准进行鉴定,取得许可证书 后,方可生产。 4 . 2 安全装P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4 . 3 每台安全装置在出厂时,除了必须有出1 检验合格文件外,还要有国家指定的技术检验部门的41 i 式检验合格证书,才能出厂。 4 . 4 出 检验,应按G B 2 8 2 8 -8 1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中1 次正常检查 ( 一般检查水平II )抽样方案的规定进行。 4 . 4 . 1 检查项 目: 按本标准的第2 . 5 , 2 . 6 , 2 . 8 , 2 . 9 , 2 . 1 3 , 2 . 1 4 , 2 . 1 5 , 2 . 2 0 , 2 . 2 2 条检查外,还要按图样及有关文件中规定检查其装配质量、外观及成套性。 4 . 4 . 2 缺陷分类: a . 安全装置的致命缺陷:包括不符合本标准第2 . 5 , 2 . 6 条中的任何一条, b 安全装置 的 重缺陷:包括不符合本标准第2 . 8 , 2 . 9 , 2 . 1 3 , 2 . 1 4 . 3 , 2 . 1 5 条巾的任何一条, c . 安全装置的轻缺陷:包括达不到合格的质量要求,又不构成致命缺陷和重缺陷的其他缺陷。 4 . 4 . 3 不合格品分类: a . 致命不合格品:有 个或 个以上致命缺陷,也可能还有重和 ( 或)轻缺陷的单位产品, b 重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重缺陷,也可能还有轻缺陷,但不包括致命缺陷的单位产品, c . 轻不合格品:有 个或一个以卜 轻缺陷,但不包括致命或重缺陷的单位产品。 4 . 4 . 4 批量合格质量水平: 每次受检批量规定为9 0 台以下, 批合格质量水平 按表2 的规定。GB 5 0 2 一 3表 2不合格品 合格质量水平 ( A QL) 重不合格品 1 . 5 轻不合格品1 0 4 . 4 . 5 批量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a 在抽样检查中,只要在样本发现一个致命不合格品,就判定该批为不合格, b 按本标准第4 . 4 . 4 款表2 中所规定的合格质量水平AQL值分别判定。当轻、 重不合格品都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浅 时,才判定该批为合格凡轻、 重不合格品数等于或大于不合格判定数R , 时,就判定该批为不合格。 4 . 4 . 6 当判定批量安全装置为不合格后,可以对不合格品进行返修或剔除,然后再次提交检验。 4 . 5 安全装置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试制的产品, b 当产品的设计、工艺或所使用材料的改变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时, c . 停产半年以上的产品又恢复生产 d 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两年进行 1 次。 4 . 6 安全装置型式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按本标准3 . 1 条的要求,提供省级以上的 “ 电工电子产品例行试验站”的例行试验合格证书, b 按本标准第4 . 4 条的要求, 提供在两年内的出厂批合格证书, c 按本标准第4 . 7 条的规定,由国家指定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技术性能检验。 4 . 7 国家指定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的技术性能检验项目和方式如下: a 技术性能检验项目,按本标准第2 . 1 . 2 . 4 - - 2 . 2 4 条进行, b 技术性能检验方 式,是从出厂试验合格的产品中抽样,数量不得少于5 台。进行抽检时,若其中的1 台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应重新抽取2 倍于首次抽样数量的样本进行复查。若仍有不合格,则不作合格论。必须对该型产品或个别部件停止生产,直到消除缺陷并通过试验合格后,才能恢复生产。 4 二 国家指定的技术检验部门有权直接对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技术性能检验。对不按本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技术性能达不到要求的企业, 有权提出 警告或吊 销生产许可证。 4 . 9 生产许可证每两年更换 1 次。5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5 . 1 每台安全装置应在明显位置固定产品铭牌。韦 台 冲 的内容规定如下: s 制造J - - 厂 一 名或厂 标, b 产品名称; c 产品型号, d . 额定 电压, e 响应时间, f 制造年月。 5 . 2 每台安全装置均应装在抗振防潮的包装盒内。包装盒的大小应按安全装置外形尺寸决定, 防止装人后空隙过宽而移动。 5 . 3 安全装置 的包装应适合于陆路及水路运输装载的要求。 5 . 4 包装外壁应有明显而耐久的文字和标志,其内容包 括下列各项: a 制造) 一 J 名及地址GB S O Y 一 s 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c 产品型号及名称, d 产品净重及连箱子的毛重, e 箱子尺寸: 长x 宽x 高, f 箱子 编号 9 .标志“ 小 心” 、 “ 防湿 a 5 , 5 随同 产品供应的技术文件包 括: a 装箱清单, b 产品出厂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