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可能就在我们身边.ppt_第1页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可能就在我们身边.ppt_第2页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可能就在我们身边.ppt_第3页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可能就在我们身边.ppt_第4页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可能就在我们身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吴笑春,严重药物不良事件 可能就在我们身边,致命ADEs,由药物导致(起主要作用)患者死亡的事件。,致残的ADEs,药物使患者的机体结构或功能、身体活动能力或生活质量永久改变、损害、破坏。,危及生命的ADEs,如果不采取医疗干预将导致患者死亡的不良事件,药物非常可能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ADR与ADE的区别,Adverse Drug Reaction, 药物不良反应,明确药物与不良反应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Adverse Drug Event,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尚未确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药品 头晕 摔倒 骨折,为什么某些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会发生严重ADEs,而年龄、性别相同的其他患者却不发生?,危险因素,药物暴露 疾病严重程度 饮酒 体重 年龄 肝肾功能异常,由于缺乏对严重ADEs(包括致命的、致残的、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事件)的科学调查,医生在预防ADEs时往往缺少有力的措施。,研究方法,ADEs来源,Clin-Alert(长期专门摘录ADEs 病例的文摘出版物) 1976年1997年 丰富、可信?,采集、整理、分类数据(Microsoft Access),完成频率分布及交叉表格。,以每次研究中的频率分布作为比较的基础 因果关系 评估 可预报性 可预防性,一般情况,ADE,ADR,相互作用,用药差错,变态反应,致命ADEs在美国的发生率,在全部ADEs中,致命ADEs占2.5%3%。 一项对住院患者尸检结果表明,8.2%的患者死因与药物有关。 另一项尸检显示,住院患者致命ADEs的平均发生率为2.54 。,致残 神经系统48% 眼19% 耳11%,最多的损伤类型为脑损伤、失明和迟发性运动障碍,30%在停药后诊断药物致残。,作用机制,Adverse Drug Reactions,变 态 反 应,过敏反应的发生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9岁 30%,26%的过敏反应与抗微生物药物相关,相互作用的危险程度,Hansten and Horns Drug Interactions Analysis and Management,用 药 差 错,药物相互作用,甲氨蝶呤 抗肿瘤药 复方新诺明 左旋咪唑 博来霉素 氯氮平 非格司亭 肼酞嗪 双氢氯噻嗪 锂 甲氧苄氨嘧啶 华法林,所用药物,所有严重事件,受害系统,反应类型,诉讼,预防,建议, 临床药学应主要致力于使患者不受ADE的损害。 应完善严重ADE的报道标准。 根据标准,医师、药师发表更多的ADEs报道。 患者在接受具有潜在毒性的药物治疗前,应检查 相关指标的基线值,治疗过程中监测肝肾功能。, 患者如接受具有潜在毒性的药物应监测血药浓度,并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直到证明该药对患者无害为止。 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药物相互作用应作深入调查,根据教科书应如何分类。 重视相对健康或病情中度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年患者的药动学和遗传学研究,以揭示上述患者发生ADEs的原因。, 应开展更先进、更详细的计算机链接患者、实验室和药物资料,避免严重ADEs发生。 药师应将其预防严重ADEs发生的病例整理并发表,以供大家学习借鉴,其中还应包括由于避免了ADEs发生而节省的费用的估计。 讨论如何规避严重ADEs引发的巨额索赔风险。 对严重ADE要进行经严格设计的流行病学研究。,病例一 熊某,女,30岁,因甲亢复发于2000年8月中旬在某医院就诊,给予他巴唑10mg,4/日20天治疗,用药期间未监测血常规,9月6日患者出现咽痛、高热 (39)。9月7日来院就诊,门诊以“化脓性扁桃体炎”收入院。9月8日急查血常规WBC 0.3 109/L,RBC 2.9 1012/L,Hb 87g/L,plt 86 109/L。当日是周末,耳鼻喉科请血液科会诊,查凝血酶原时间为13.5,纤维蛋白原9.89,拟诊为“急性粒细胞减少症”,给予“惠而血” 150mg/日治疗2天,9月10日查WBC 0.8 109/L,9月11日临床药师发现该病人情况后,即深入病房,查体见病人咽部及咽后壁充血,有大片伪膜,巩膜黄染,皮肤黄染,已出现黄疸,肝肿大,触叩痛明显。经询问病史、用药史后诊断该患者为他巴唑所致的药源性疾病、药物性肝损害、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症。当即与耳鼻喉科医生制订了检查和治疗方案。该病人后来转到血液科治疗一个多月,此间临床药师多次去病房监测病情。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病例二,女,13岁,因患感冒8天后持续高热5天入院,血常规WBC 5.8109/L,N0.69,L0.31,plt 70。入院3天观察体温呈弛张热,用退热剂后体温可下降,药效过后体温立即回升至39以上。复查血常规WBC 2.5 109/L,N 0.65,L 0.34,Plt 39。当时怀疑患者为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我科临床药师经过调查,发现患孩入院后36h内频繁使用APC、去痛片、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和复方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其母诉孩子从小健康,未用过退热剂,临床药师认为患孩的白血象下降与使用药物相关,即提出停用解热镇痛剂,采用小剂量激素降温,加大抗感染力度,使用泰能。4天后WBC 6.8 109/L,N 0.68,L 0.32,plt 90,体温恢复正常,病愈出院。,病例三,女性,66岁,体重55kg。因恶心、呕吐、腹泻半天,诊断急性胃肠炎,晚间在急诊使用0.2%环丙沙星100ml输液治疗。次日上午又使用0.2%诺氟沙星100ml输液治疗,同时口服氟哌酸0.2 (3/日)。当日输完液后,患者感心慌,双面颊部,双手背,双足背皮肤出现出血性皮疹。未引起重视,后因浮肿、少尿、全身皮肤瘀斑急诊入院。,血常规 Hb 104g/L, PLT 37109/L, WBC 12.5109/L, RBC3.241012/L。 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异常。 BUN 20.25mmol/L,Cr 278.7umol/L。 凝血酶原时间10.4S,纤维蛋白原0.495g/L。 B超:肝、胆、脾正常,双肾大小正常,左肾局限性肾盂扩张。 查体:体温36,呼吸16次/分,脉搏82次/分,血压120/60mHg。双颊部3.54.5cm瘀斑,双手足背65cm瘀斑。,临床药师会诊后诊断:药物过敏性紫癜,急性肾功能衰竭。 经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新敏乐,云南白药等对症治疗18天后,患者皮疹消退。尿量2.5L/日。 复查肝功能正常。 BUN 8.46mmol/L, Cr 68.4umol/L,UA 126.8mmol/L, 血常规 WBC 12.3109/L,RBC 2.941012/L, Hb 109g/L,PLT 213109/L, 临床治愈。,病例四 ,男,62岁,患有冠心病、房颤,长期服用尼群地平、胺碘酮。因患急性肠炎,在门诊使用2%环丙沙星200ml静滴1/日2天,第一天用药后,晚间感右下肢大腿胀痛感。第二天用药后,右下肢肿胀明显,疼痛加剧,活动受限,晚间出现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因血尿待查收治入院。,查血常规 WBC 7.0 109/L, N 0.72,L 0.24,M 0.04 , RBC 2.88 1012/L,Hb 87g/L,plt 90 109/L。 尿常规 红细胞+, 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18.5 S,纤维蛋白原5.26 g/L 肝肾功能 TB 15.6 mol/L,DB 6.5mol/L,ALT 44U/L,AST 51U/L,BUN 7.34mmol/L,Cr 85.7 mol/L,UA 207.1 mol/L。,患者腰部以下皮肤可见散在的青紫色瘀斑,右大腿青紫、肿胀、右大腿屈侧可见大面积血肿,面积约3822cm,直至右小腿及右足背,皮肤呈紫红色,触痛明显。 诊断为环丙沙星所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停用扩管药物,加用止血剂及激素2周,症状缓解,plt 224,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患者右下肢瘀血2个月才吸收、康复。,病例五,2001年,一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人术后接受氟罗沙星预防感染,不料发生过敏性紫癜,引起过敏性休克,进而继发DIC,病情非常危重。临床药师迅速参与会诊,敏锐地判断这是一例严重的药品不良事件,为正确地实施抢救指明了方向,并积极参加抢救组的工作,经过10天不分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