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章制度:_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定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定1)从事高处作业要定期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应高处作业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3)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人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4)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6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空、起重和打桩作业。5)梯子不得缺档或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cm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禁止工人同时在梯上作业,如需接长使用,应绑扎牢固。人字梯底脚要固定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6)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撑、檩条、挑架的挑梁和半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并专人负责。7)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除指派专业人员外,禁止攀登起重臂、绳索和随同运料的吊笼吊物上下。(4)季节施工1)暴雨台风前后,检查工地f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立即排除。2)高层建筑、烟囱、水塔的脚手架及易燃、易爆仓库和塔吊、打桩机等机械,应设临时避雷装置,对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要有防雨、防潮设施。3)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斜道和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4)夏季作业应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工作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和降温措施。5)冬期施工使用煤炭取暖,应符合防火要求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第 3 页 共 5 页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4、遇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5、建筑施工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6、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项目经理部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7、施工现场进行高处作业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并购重组贷款合同十四
- 二零二五年餐盒电商平台物流配送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工岗位招聘与服务协议
- 2025版环保型纺织产品销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流转服务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暗股合作协议-航空航天产业投资
- 2025版服务器租赁与远程技术支持及数据安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外贸出口交易磋商流程与合同编制范本
- 2025版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图纸审查及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代持合同范本与风险提示
- 三上10《公共场所文明言行》道德法治教学设计
- 《电器火灾的防范》课件
- 路灯CJJ检验批范表
- 农村厕所改造合同书完整版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升方案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