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新生儿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临床出现黄疸。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分型,发生率:,20世纪80年代:1986年Lascair报告一组新生儿黄疸胆红素12.9mg/dl,2241例中母乳性黄疸占82.7%,20世纪60年代: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约为1%2%,20世纪90年代:1999年Crofts调查336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127例出生后28天时仍有黄疸的新生儿中125例为母乳喂养,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UDPGT受抑制学说 .新生儿肠-肝循环增加学说 .其他:胆汁酸成分与水平,遗传因素,早产因素,.UDPGT受抑制学说,1. 孕-3(a),20()-二醇:母乳中的孕-3(a),20()-二醇激素竞争性抑制婴儿肝脏中的UDPGT,使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转变为结合胆红素,2. 非酯化脂肪酸:母乳中酯酶活性很高,使母乳中三酰甘油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增多,非酯化脂肪酸可抑制婴儿肝脏中的UDPGT,3. 巨细胞病毒:据国内报道,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率达32.3%,推测巨细胞病毒能抑制婴儿肝脏中的UDPGT,.新生儿肠-肝循环增加学说,1. 喂养方式:喂养延迟,奶量不足或喂养次数减少,造成肠蠕动减慢,正常菌群建立延迟,胎粪内未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回吸收增加(早发型母乳性黄疸),2. 母乳: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乳中-GD含量高,活性强,能水解结合型胆红素,使未结合胆红素回吸收增加(迟发型母乳性黄疸),3. 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能将胆红素转化为粪胆原,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母乳喂养儿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临床特点,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在生理性黄疸期内发生,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程度从轻到中度为主,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05.2342mol/L(1220mg/dl),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不大,HBsAg阴性。,临床特点,不论是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还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或改喂配方乳4872h,黄疸即可明显减轻,若再开始喂哺母乳,黄疸可重新出现,但不会达到原来程度,诊断,目前缺乏实验室确诊手段,只能将各种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鉴别,还需将半乳糖血症和遗传性-GD缺乏症等少见病逐一排除后,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临床诊断,也可进行试治性诊断,对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若血清胆红素超过205.2256.2mol/L(1215mg/dl),可试停母乳,改喂配方乳35天,黄疸消退,胆红素降至原来水平50%以上,可考虑本病,治疗:本病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鼓励乳母少量多次喂奶,随访检测血清胆红素,256.5 mol/L(15mg/dl)以上时,停母乳改喂配方乳2d以上,并可进行光疗,停喂母乳14d后,胆红素降低50%以上,则复喂母乳明确诊断,暂停母乳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充分分泌,预后,本病愈后良好,即使继续喂母乳,黄疸也可消退,很少有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但有报道提示母乳性黄疸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性,结合本案例:,支持:患儿母乳喂养史,一般状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不大,头面步,胸腹部,小腿均有黄染(估计血清胆红素11.118.3mg/dl),不支持:患儿生后12 h即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