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ppt_第1页
传统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ppt_第2页
传统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ppt_第3页
传统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ppt_第4页
传统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传统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何为中医传统疗法?,狭义包括:针灸、刺血、推拿按摩、刮痧、贴敷、拔罐、火疗、气功等。 广义还包括: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及现代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精华进行探索研究,形成了既继承原传统疗法的特色与优点又具有创新性的新型临床实用型传统疗法,如腹针、平衡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电热针等。,历史起源,自从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在寻找食物的同时,发现并认识了治病的草药,前人把这一探索过程为“神农尝百草”或“食药同源”。 在人类生活中,古代人发明了砭石和石针等医疗工具。新石器时代,石器成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也成了治疗疾病的器械,我们祖先就利用“砭石”、“砭针”切开脓肿腔排出脓液治疗脓肿,出现了最初的“砭石疗法”。据山海经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说文解字注目;“砭,以砭石刺病也。”历次出土的远古文物中,均有砭石发现,此时也出现了采用动物的角,进行类似今日的拔罐疗法之“角法”。这些都属于最早的手术器械,可谓传统特色疗法的起源。,历史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传统特色疗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古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所记载的外治法有敷药、药浴、熏蒸、按摩、熨、砭、灸、腐蚀及多种手术。首创酒洗伤口,开外科消毒之源。黄帝内经的问世为外科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确立了传统外治法的治疗原则,提出了针、灸、砭、按摩、熨贴、敷药等外治法。 近年来,将中医传统疗法列为中医治未病的范畴。,针灸疗法(Acupuncture),“针”即针刺,以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它依据的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辨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 “灸”即艾灸,以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 针灸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 的目的。,刺血疗法,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适用于“病在血络” 的各类疾病。刺血方法主要有络刺、赞刺及豹文刺法,后世又有发展。 现代临床刺血,都应在常规消毒后进行,手法宜轻、浅、快、准,深度以0.10.2寸为宜。一般出血量以数滴至数毫升为宜,但也有多至3060毫升者。,推拿按摩,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刮痧疗法,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 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依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它属灸法的延伸。 药物组方多选生猛燥烈, 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 物,如“消喘膏”等制剂,具 “天灸”、“发泡疗法”特征。,拔罐疗法,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气功,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发展前景及战略方针,传统疗法发挥的疗效有目共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应用和流传,而且在全国各大医院也被积极采用。在当今提倡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思想潮流的推动下,传统疗法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承认和采纳,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传统疗法要向更高层次发展,还必须加强其理论研究力度,拓宽临床应用范围,使之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新学科。 传统疗法必须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借鉴现代科技、争取多方支持、疗效才是宗旨的战略方针。,中医传统疗法在我院的应用情况,内科 妇科 骨伤科 儿科 外科 皮肤科 五官科,中医传统疗法在内科的应用情况,头痛 眩晕 失眠 感冒 咳嗽 哮喘 胃痛,腹痛 呕吐 呃逆 泄泻 便秘 水肿 阳痿,病例1,患者陈某,女,42岁,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就诊。 患者近2年来反复空腹隐隐疼痛,喜温喜按,餐后腹胀不适,易劳累,受凉、饮食生冷后易发作或加重,时有恶心呕吐,大便烂。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检查:面黄,形体稍肥胖,腹平软,胃脘部稍压痛,舌质淡胖,苔白,脉虚弱。 诊断:胃痛(脾胃虚寒)。针内关、中脘、下脘、梁门、足三里,公孙穴,同时腹部加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经治疗5次后症状缓解,经治疗10次后上述症状消失。,按语,针灸治疗胃痛疗效显著,往往针灸数次即有明显止痛效果。但慢性胃痛需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饮食调理、生活规律和精神调节对胃痛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饮食宜定时、定量、勿过饥、过饱;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力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胃痛证候有时可与肝胆疾患、胰腺炎、心肌梗塞等有相似的临床表现,需注意鉴别以免延误病情; 对胃出血、胃穿孔等重症胃痛,应及时采取综合措施。,病例2,何某,女,41岁,因反复失眠3年余来就诊。 伴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头晕。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每天服安眠药亦只能睡2-3小时,易醒,醒后头晕胀痛,严重时彻夜不眠。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失眠,证属痰热内扰。嘱其停服安眠药,施以针灸、中药内服及中药贴敷涌泉穴,针:百会、印堂、神门、内关、中脘、足三里、丰隆、内庭,加电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经治疗7次后睡眠好转,经治疗14次后每晚能睡5-6小时,醒后精神状态好转。,按语,针灸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前应做各种检查以明确病因,如由发热、咳喘、疼痛等其他疾病引起者,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穴位贴敷涌泉穴治疗失眠效果可。,中医传统疗法在妇科的应用情况,月经不调 闭经 痛经 崩漏 盆腔炎 胎位不正,产后乳少 子宫脱垂 不孕症 更年期综合征,病例3,李某,女,24岁,反复经期腹痛2年余。 此次月经来潮时又出现小腹疼痛到我科门诊就诊。平时月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小便清长。查:腹部寒凉,喜按,舌淡苔白,脉细。 诊断:痛经。证:寒凝血瘀。针关元、气海、地机、三阴交,针后在小腹部穴位加灸,留针30分钟后,腹痛顿减。,按语,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治疗宜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2-3个月经周期。 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病变,施以相应治疗; 经期应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凉或过食生冷。,中医传统疗法在骨伤科的应用情况,扭伤 落枕 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网球肘,腱鞘囊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足跟痛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病例4,梁某,男,30岁,右侧头项强痛伴活动受限1天。 缘患者昨晚入睡后吹空调致局部受凉后出现右侧头项强痛,伴活动受限。查:项背部压痛明显,右转不能。 诊断:落枕,证属风寒痹阻。颈部施行拔火罐疗法后,针患侧落枕穴、后溪穴,行强刺激手法,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经治疗后,疼痛即刻减轻,活动较前灵活。施治2次后痊愈。,按语,针灸治疗落枕疗效快而显著。治疗的关键在于局部取穴,强调“以痛为腧”,远端穴位行强刺激手法,并令患者配合颈项部运动; 平时避免长时间低头玩电子产品,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避免风寒等外邪的侵袭。,中医传统疗法在儿科的应用情况,厌食 哮喘 遗尿 增高,病例5,陈某,女,14岁,因身材矮小于2018年1月到我科就诊。测量身高143cm。予针刺身柱、神道、灵台、至阳、肾俞、命门穴,同时加灸,隔日1次。共治疗6次后测量身高增高2cm。 (后因在江门读书, 未能坚持长期治疗),中医传统疗法在外科的应用情况,乳腺增生病 乳腺炎 痔疮 脱肛,病例6,李某,女,52岁,双侧乳房疼痛并有肿块4月余 自述疼痛症状及肿块随情绪变化,平素急躁易怒,心烦,口苦,忧心忡忡,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查:左乳12点方向有5cm*4cm*2cm肿块,右乳11点方向有4cm*3cm*3cm肿块。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实质性结节。 针取肩井、天宗、膈俞、肝俞、脾俞等穴,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经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