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教学查房.ppt_第1页
病毒性脑炎教学查房.ppt_第2页
病毒性脑炎教学查房.ppt_第3页
病毒性脑炎教学查房.ppt_第4页
病毒性脑炎教学查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脑炎教学查房,病史汇报,患者张金宝,男,37岁。因“间断头痛、头晕、乏力、发热20天伴意识障碍3天”于2019-01-16 15:54入院。 1、婚育史:已婚 2、过敏史:无 3、既往史:曾因蜂蛰伤后出现过敏性休克 4、家族史:无特殊病史,病史汇报,现病史 2019-01-16 15:54 意识丧失,气管插管,镇静状态,无大小便失禁。查体:T39.0 P138次/分 R29次/分 BP69/50mmHg,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巩膜轻度黄染,双侧巴氏症阳性。 初步诊断:病毒性脑炎 脓毒症休克 急性肝功能不全 肺内感染 双侧胸腔积液 急性呼吸衰竭 凝血功能障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低蛋白血症,病史汇报,现病史 1、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2、应用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 3、凝血功能障碍,给予输注血浆治疗 4、持续高热,应用冰毯物理降温同时给予退热药物 5、1-20患者神志转清后撤机拔管 6、1-30腰穿检查颅内压高,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 7、定期监测胸部超声,双侧胸腔积液较前明显减少,相关知识,概述 (一)概念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如果 脑膜同时受累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 以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惊厥及脑膜刺激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二)分类 1.以节足动物为媒介的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东方马型脑炎,加州脑炎,森林脑炎等。 2.不经节足动物传播的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的脑炎,疱疹病毒脑炎,腮腺炎病毒脑炎,流行性感冒病毒脑炎等。,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多种病毒均可引起脑炎、脑膜炎,主要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其次为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等。 发病机制: 1、血行播散为主: 呼吸道 淋巴 器官 病毒 消化道 系统 入血 蚊虫叮咬 增殖 CNS 2、其他: 病毒直接侵犯CNS,如单纯疱疹病毒经嗅神经直接入侵脑部,导致神经系统的炎症,表现水肿、变性及坏死。,病理生理 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直接入侵的病毒对脑组织的破坏。 脑组织、脑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及局部出血性软化坏死灶。 除此之外,免疫反应可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以及血管及 血管周围损伤。,临床表现,精神淡漠,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咽痛、流涕,呕吐、腹泻,神 经 系 统 症 状 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这是由于脑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加显著。 脑膜刺激症状 :颈项强直 ,Kernings征(克氏征;屈髋伸膝征)阳性,是由于腰骶节段神经后根受到炎症波及而受压所致,当屈髋伸膝试验时,坐骨神经受到牵引,腰神经根因压痛而呈现阳性体征。 颅神经麻痹:由于基底部脑膜炎累及自该处出颅的,对颅神经,因而引起相应的神经麻痹征。 脑脊液的变化:压力上升,混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糖减少,经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病原体。脑脊液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并发症 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 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多数压力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总数为10300 106/L ,病初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以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脑脊液直接涂片无细菌发现, 疱疹病毒脑炎脑脊液中可有红细胞。部分病例脑脊液常规正常。 2.病毒学检查:发病早期应收集大便、咽分泌物和脑脊液等作病毒学检查。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软化灶等。 4.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波幅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行关系。,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和病毒学检查,结 合脑电图变化。 (二)鉴别诊断: 1. 化脓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 脑肿瘤 4.Mollaret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 5.中毒性脑病,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主要治疗原则包括: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对营养状况不良者给予静脉营养剂或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2.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3.控制惊厥发作及严重精神行为异常。参见“癫痫”节中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 4.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每次510mg/kg,每8小时1次。或其衍生物更昔洛韦(丙氧鸟苷),每次5mg/kg,每12小时1次。两种药物均需连用1014天,静脉滴注给药。主要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其他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病毒性脑膜炎由柯萨奇或埃可病毒所致者,一般采用激素地塞米松(氟美松)静脉滴注以控制炎性反应,成人剂量为15mg/d,儿童酌减。早期适量应用甘露醇及呋塞米(速尿)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症状。当考虑尚难排除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者,应及时应用抗病毒制剂。对发生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及抽搐的患者应对症采用呼吸机,鼻饲饮食及药物处理。,护理诊断,1、发热:与病毒血症和脑部炎症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与疾病累及神经系统有关 3、疼痛:头痛与颅内压增高脑炎刺激征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5、有拔管的风险:与疾病所致患者意识障碍有关 6、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7、营养失调:摄入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护理措施与评价,P:体温过高 I:每4小时监测体温一次,体温高于38及时的给予物理降温且每小时监测体温至正常,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被褥。 O:患者体温基本维持正常,发热后能及时降温无持续的发热现象。,护理措施与评价,P:急性意识障碍 I:密切观察病人呼吸、神志、瞳孔、体温及抽搐情况,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O:患者转出时神志恢复正常为清醒状态。,护理措施与评价,P:疼痛 I:遵医嘱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芬太尼镇痛 O:患者出院时已无头痛症状。,护理措施与评价,P:皮肤完整性受损 I:给予加强翻身,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更换病号服被褥,每日温水摖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肤 O:患者无皮肤受损的症状出现,护理措施与评价,P:有拔管的风险 I:妥善的固定各个管道,遵医嘱使用力月西,丙泊酚镇静,合理的给予肢体约束 O:患者无拔管的不良事件出现,护理措施与评价,P: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I:每小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情况,床头抬高不低于30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