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消化道感染药物精讲.ppt_第1页
抗消化道感染药物精讲.ppt_第2页
抗消化道感染药物精讲.ppt_第3页
抗消化道感染药物精讲.ppt_第4页
抗消化道感染药物精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消化道感染药物,腹泻疾病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消化机能紊乱,机体严重脱水,导致代谢性酸、碱中毒和低血糖及高血钾等一系列全身症状,直至死亡的疾病总称。,腹泻疾病的概念,对腹泻的概念不清 腹泻是一个征候群,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 引起腹泻时原因极其复杂,包括营养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等因素都可引起猪只腹泻; 对一些病的认识不够,如流行性腹泻,它是一种病毒性腹泻,由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发病,但有的现地工作者往往把传染性的腹泻归结为是流行性腹泻。,对猪腹泻疾病的认识,传染性腹泻病近几年的流行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有很大变化,以前冬春季节多发,而近几年也有在夏季流行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在集约化的养猪场。,对猪腹泻疾病的认识,对混合感染的认识不够,对腹泻病的复杂多样认识不够 临床上不是单一因素引起腹泻发病,往往是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 混合感染的现象比较严重,并且混合感染率逐年上升; 因此在防制与治疗中只针对一两种疫病已不能很好地控制腹泻疾病的发生,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防疫计划,才能收到良好的防制效果。,对猪腹泻疾病的认识,腹泻疾病的病因复杂和诊断方法存在局限性,因此很难对腹泻疾病确诊,使腹泻疾病的控制不能有的放矢,对猪腹泻疾病的认识,猪腹泻疾病的原因,猪舍不洁净 病原体存在 不同日龄猪饲养于同一猪舍 抵抗力弱(易感期,母源抗体降低),猪并窝合群,粪便成为感染源,猪腹泻疾病的危害,仔猪的死亡,成活率减少 成猪的掉膘,死亡率增加 整齐度差 减缓生长速度,增重减少,推迟上市时间 降低饲料利用率,增加额外消耗 降低牲畜抗病力,增加对细菌、病毒的易感性 提高治疗费用 ,增加人工费用,猪拉稀体重下降,猪,细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真菌,变态反应,无机物中毒,营养,普通病,猪的腹泻疾病病因,引起腹泻的生物性病原分类 原发性肠道病原:只限制在肠道局部繁殖的病原,是引起肠炎和腹泻的直接病因 继发性腹泻病原:全身循环经过性传染病的病原,腹泻是作为被病原侵害的组织器官在肠道出现的一种结果,猪的腹泻疾病的常见病因,病毒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类冠状病毒) 轮状病毒 寄生虫 球虫 蠕虫,细菌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猪痢疾密螺旋体 魏氏梭菌C型 真菌,猪的腹泻疾病的常见病因,腹泻 体重减轻 体质下降 脱水 虚弱 粪便中带血,粘液过多,猪肠道疾病的临床症状,最初于1945年发生在美国,1946年Doyle和Hutchings首次报道; 1958年,英国、日本相继报道发生了TCE; 从那时起,许多欧洲国家、中南美洲、加拿大、台湾省、朝鲜、菲律宾和我们中国都报道了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我国最早发现本病是1956年在广东省揭阳、惠来和汕头市的几个猪场 ; 此后,山东、天津、辽宁、甘肃、河北、山西、陕西等各地陆续发现本病。,猪传染性胃肠炎,1976年后本病发病率平均每年以万分之六、七的速度逐年上升,到1987年发病率达1.69%; 19871989年全国疫病普查,TGE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发病数仍居高不下,据2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共发病猪2350.61万头,死亡36.14万头,平均发病率为1.61%,死亡率为0.025%。发病率以四川和海南省为最高(4.48%和4.37%),其次是福建和广东省2.94%和2.89%),其它省发病率在0.1%0.55%之间。 本病近年来仍呈上升趋势。本病与猪流行性腹泻的混合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1990年为21.2%,随后几年的调查已上升到30.77%及44.15%。,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形式:暴发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性 当TGEV侵入一个全部或绝大部分猪都是易感猪的猪场,TCEV会很快感染所有不同年龄的猪只,呈暴发性流行,尤以冬春季节严重; 发病后的猪场,由于获得免疫猪只出售,易感猪只增多,隔一定的时期,当有TGEV重新侵入将使全部或大部分猪只重新感染,呈现周期性暴发。 一个猪场暴发性流行后,TGE病和TGEV持续在一个猪场存在,由于经常有仔猪出生或易感猪增加,易感猪感染后造成本病的长期存在,可呈地方性流行。,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特点,冠状病毒,一个血清型; 各种日龄的猪均易感(特别是10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高; 潜伏期为818小时,长者为23天或更长时间,特点是传播快,几天内可以蔓延到全群。 发病情况与母源抗体有关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本病在夏秋季节也有流行。,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特点,发病持续时间长短和死亡率与猪年龄里反相关 不足1周龄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7天死亡; 23周龄以上仔猪将存活,但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也可能形成僵猪; 肥猪、母猪和公猪的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样,普遍为厌食,个别呕吐,严重腹泻的猪排出水便呈喷射状; 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厌食、呕吐和腹泻,泌乳停止,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特点,呕吐、水样腹泻,消瘦、脱水 严重腹泻仔猪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猪传染性胃肠炎临床症状,死于TGE的仔猪,正常,TGE,小肠绒毛萎缩肠壁变薄,病变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 胃内充满乳凝块,胃底粘膜充血; 小肠绒毛明显萎缩 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内含泡沫和水样化的乳凝块; 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剖检病变,TGE小肠,70年代初首先发现于英国和比利时 1976年,暴发了类似TGE的急性腹泻,己排除了TGEV作为病原的可能,也不是其它已知肠致病性病原,Wood把这次暴发的腹泻称为腹泻型,以便与70年代初发生的腹泻(称为型)区别; 1978年Pensaert等发现一种类冠状病毒的病原与型腹泻暴发有关。实验表明型和型腹泻的发生是由相同的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故把这种腹泻称为猪流行性腹泻(PED)。,猪流行性腹泻,TGE和PED在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极其相似; 免疫学和血清学相互没有交叉反应; PED单一发生或PED和TGE混合感染发病。,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类冠状病毒 呈急性经过 发病率(100%)和死亡率(50%)高,呈地方流行 主要发生在冬季,也有发生于夏季或春秋季节 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猪流行性腹泻,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通过免疫学试验确诊 病变主要在小肠,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色的液体。肠系膜充血,肠淋巴结充血、水肿,猪流行性腹泻,8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发病 具有季节性,气温较低的季节发生率高 发病率高(80-100%),但死亡率(5-30%) 对轮状病毒具有免疫力的母猪在产仔前3天或产仔后2周,可经粪便排毒 仔猪感染,排出水样或糊样黄白或暗灰色粪便 病毒病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死亡率增加,猪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和病理变化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 以萎顿、厌食、呕吐、腹泻、脱水、体重减轻为特征 胃充满凝块和乳汁 大小肠粘膜呈条状或弥漫性充血,肠壁粘膜易脱落,肠壁变薄,猪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和病理变化,猪的腹泻疾病病原菌,仔猪黄痢出生后1周内(1-3日龄) 仔猪白痢2-3周龄(1月龄以上很少发病) 猪水肿病6-15周龄(断奶后仔猪) 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成年猪,仔猪黄痢:以排出带腥臭味的黄色糊状软便或黄色半透明状稀便为主要特征 仔猪白痢:以排出带特殊气味的乳白色、灰白色、青灰色糊状软便为特征,猪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电镜,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猪水肿病眼睑水肿,猪水肿病肠系膜水肿,猪水肿病胃粘膜水肿,猪痢疾密螺旋体 革兰氏阴性菌,有运动力、溶血性,严格厌氧 不同日龄、品种的猪均易感,以7-12周龄的幼猪最多 排血便 大肠水肿、变厚,大肠粘膜坏死、发臭,附着血液和粘液 小肠无病变,涂片可见螺旋体,猪痢疾,猪痢疾大肠粘膜附着粘液和血液,猪痢疾红褐色水样粪便,猪痢疾血便,魏氏梭菌C型 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不运动、厌氧杆菌 3-5日龄仔猪发生急性腹泻,6-14日龄仔猪呈慢性经过 危害出生3天内仔猪,引起新生仔猪肠毒血症 散发性,同窝仔猪只有3-4头发病,其余健康 产生致死性毒素,引起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仔猪红痢,沙门氏菌 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无荚膜、有鞭毛能运动 危害6月龄以下的仔猪(1-4月龄) 拉稀、消瘦、发热 猪胴体色泽异常,猪耳朵、腹部变黑 肠粘膜溃疡,病变呈纽扣状、火山状,直肠变窄,引起严重便秘 急性败血型和下痢型,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结肠溃疡灶,纽扣状,疾病发生对增重和出栏影响,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做好免疫接种工作,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方针; 使用广谱高效消毒剂-卫康带猪消毒 使用广谱药物预防-呼肠舒混饲给药 定期驱虫-帝诺玢混饲给药 保证提供质量良好的饲料(发霉饲料不得使用) 加强饲养管理,包括通风、保暖,全价日粮,充足供水,舒适的群居环境,使猪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实行自繁自养,采用全进全出生产方式。,猪腹泻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保证充足饮水,防止脱水 投给电解质和多种水溶性复合维生素,提高肌体抗病能力,促进恢复维力康、维多利 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原发疾病并控制继发感染兽友一针、百利金针、速刹先 病毒性腹泻需用抗病毒药物新花明一号、抗毒5号、瑞特奇,猪腹泻疾病的治疗,药敏试验,常用药物,肠道疾病常用药物 恩诺沙星、氯霉素、痢菌净、呋喃唑酮、部分磺胺类药物、土霉素、新霉素、二甲硝咪唑、杆菌肽锌,呼肠舒的组成和性状,盐酸林可霉素 22g/kg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硫酸壮观霉素 22g/kg Spectinomycin sulfate 特异性抗菌增效剂 促生长剂,包合技术,呼肠舒的理化性质 -稳定、疏松、非吸湿性,物理性质稳定:不离析、不结块 化学性质稳定:效价 有效期2年 高温稳定 易于混合 适口性好 毒性低 安全性好,林可霉素Lincomycin,1962年在Lincoln发现 又称林肯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的同分异构体,林可霉素有A、B、C等10种同分异构体,其功能基团位置和旋光度各有不同,其中只有A型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大北农的林可霉素中,A型含量占95%,其它成分被控制在低水平,活性高,无异味,作用于核糖体50S亚基,影响蛋白质合成 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相近 主要对支原体和G+细菌起杀菌作用 口服吸收良好(40-50%),并易通过细胞膜 不易产生耐药性,林可霉素的作用机理,林可霉素的抗菌谱,肺炎双球菌 化脓链球菌 产气荚膜梭菌 破伤风梭菌 化脓棒状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猪链球菌 猪痢疾密螺旋体,猪肺炎支原体 猪滑液支原体 猪鼻炎支原体 犬支原体 鸡败血支原体 火鸡支原体 鸡滑液支原体 多杀性巴氏杆菌 丹毒杆菌 细胞内罗松氏菌,林可霉素的适应症(猪),1967 传染性关节炎,注射 1976 猪痢疾,经饲料给药 1982 猪支原体肺炎,经饲料给药 1983 猪痢疾,饮水给药 1986 促生长,经饲料给药 1990 零停药期,经饲料给药 2002 回肠炎,经饲料给药,(美国FDA批准),林可霉素对几种猪病原体的 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林可对猪肺炎支原体的MIC,肺脏,肺泡上皮分泌液(ELF),肺脏,MIC90 (肺炎支原体),林可霉素在肺中的浓度,微克/毫升,肺组织对林可霉素有很好的亲和力 其在肺脏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中浓度,林可霉素(FDA),有效防治猪气喘病 唯一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防治气喘病 唯一证实林可霉素能够渗透到肺泡腔,杀灭其内的支原体 林可霉素 血液 肺组织 肺泡表皮分泌液(ELF) 杀灭支原体,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又称大观霉素、奇霉素,壮观霉素的作用机理,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 主要对G-细菌起作用,对支原体也有效 口服不易吸收,肠道内浓度较高 其硫酸盐比盐酸盐易吸收,可达10%,壮观霉素的抗菌谱,气杆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肺炎双球菌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绿脓杆菌 大肠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 鸡败血支原体 火鸡支原体 鸡滑液支原体 鸡白痢沙门氏菌 鸡沙门氏菌,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作用位点,林可和壮观霉素的协同作用,林可霉素作用于核糖体50S亚单位 壮观霉素作用于核糖体30S亚单位 从两个环节上阻止蛋白质合成,扩大了抗菌谱,又增强了对细菌的抑杀作用,呼肠舒 超广谱 超高效,林可+壮观(呼肠舒 )的抗菌活性,呼肠舒的主要适应症(猪),控制和预防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 预防猪链球菌的感染 预防和治疗猪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感染 预防和治疗猪痢疾 预防和治疗猪回肠炎(增生性肠炎) 促进生长 用于控制呼吸道和肠道病毒病及寄生虫病的细菌性继发感染 保证母猪繁殖性能,呼肠舒防治猪的两大类疾病,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 猪肠道细菌性疾病,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PRDC的危害最早在90年代中期被认识,当时各国每个地区的兽医报告猪群中呼吸道病的发生率在增加 因为不能确定任何一种病原本身是此病的病因,所以养猪界将此病称为猪呼吸道病综合症/征(PRDC) 此综合症常由多种病原共同作用引起。病毒和细菌都在起作用,还有环境和各种的管理措施 当发生合适的组合,这些病因可以破坏猪的呼吸道防御机制,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PRDC的病毒性病原,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 猪流感病毒(SIV) 伪狂犬病病毒(PRV)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 猪圆环病毒2型(PCV2),PRDC的最常见细菌性病原,原发细菌病原有:猪肺炎支原体、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继发细菌病原有:多杀性巴氏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 猪链球菌 化脓放线菌 猪霍乱沙门氏杆菌 猪放线杆菌,猪支原体(MH)是PRDC 发生的主导细菌病原,其自身可引发疾病,属于原发性呼吸道病原,引起急性或慢性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直接影响生长 MH的感染常是继发细菌感染的起因,导致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与PRRSV同时感染,使PRRS病程延长和病症加重 预防猪支原体肺炎是控制PRDC的关键,猪消化道细菌性疾病,仔猪红痢(产气荚膜梭菌)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感染 猪痢疾(猪痢疾密螺旋体) 猪回肠炎(细胞内罗松氏菌),猪痢疾,猪回肠炎(Ileitis),病原:细胞内罗松氏菌 病名:回肠炎(Ileitis) 增生性肠炎/病(PE) 出血性肠炎(HE) 坏死性肠炎/坏死性回肠炎 局限性回肠炎 肠腺瘤病,出血性回肠炎,猪回肠炎(细胞内罗松氏菌),坏死性回肠炎,局限性回肠炎,控制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病引起的腹泻 预防链球菌感染 预防猪痢疾和猪增生性肠炎 降低断奶前死亡率 缩短断奶日龄 促进生长,提高断奶体重,呼肠舒对乳猪推荐用法,预防仔猪红痢、黄白痢和沙门氏菌病 预防链球菌感染、预防猪痢疾和猪增生性肠炎 控制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 降低死亡率 减少僵猪发生 提高保育增重,呼肠舒对断奶仔猪推荐用法,降低转群应激 减少腹泻疾病的发生 控制猪呼吸道病综合症(PRDC) 提高增重,呼肠舒对生长育肥猪推荐用法,避免仔猪感染,减少仔猪死亡,促进仔猪生长 控制三联症(子宫炎、乳房炎、少乳症) 减少母猪肺部感染和腹泻疾病 保证母猪繁殖性能,呼肠舒对母猪推荐用法,呼肠舒与呼诺玢预混剂2%的临床应用,注意:呼肠舒与呼诺玢预混剂2%不宜联合使用,呼肠舒控制PRDC的方案,在断奶后(20-30日龄),按2公斤/吨饲料的剂量添加,连续给药21天。,也可根据猪场呼吸道病的发生时间,在发病前1-2周使用,连用21天。,控制PRDC的用药机理,保育早期用药,停药后在生长后期仍有可能发生PRDC 保育后期和育肥早期用药,可能控制PRDC至出栏,在保育早期和育肥早期脉冲用药 每次给药应保证用药时间足够长,以控制病原量在阈值以下,未给呼肠舒,早期给呼肠舒,保育后期和育肥早期给呼肠舒,防制猪呼吸道疾病,促进生长 1,呼肠舒防治猪痢疾和回肠炎,预防:1公斤/吨料,连续或脉冲给药,每次给药至少14天。 治疗:1公斤/吨料,连续给药21天,同时在治疗的前1周在饮水中添加呼肠欣,每吨水中加100克。 迅速降低发病率,死亡率 减少血便出现率和提高增重,分娩,产前一周,产后一周,(1公斤/吨料),呼肠舒的母猪保健,断奶,减少母猪体内外细菌及其排放 减少垂直传播,减轻感染压力 提高采食利用率和产奶 促进仔猪健康和增重,提高母猪生产效率,24头母猪,品种相同 每吨饲料中添加1公斤呼肠舒(产前7天至24日龄断奶),客户 大、中、小型猪场 饲料厂,呼肠舒市场定位,广谱抗菌,高效配伍协同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 疗效可靠 吸收好,渗透力强,肺部浓度高-有效控制呼吸道疾病 畅道药物浓度高- -有效控制消化道 作用迅速-见效极快 安全性高- -使用放心 可用于各个生长阶段- -不受时间限制 对高温、高湿及强光的耐受力强-有效期长 适口性好,混饲给药-使用方便 促进生长- - - -用途广,呼肠舒小结,泻痢净的照片,泻痢净的组成,痢菌净 增效剂 特异性止泻剂 非特异性止泻剂,泻痢净的抑菌作用机制,三重阻断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二氢喋啶,对氨基苯甲酸,+,(PABA),二氢叶酸合成酶,增效剂,二氢喋酸,二氢叶酸,谷氨酸,四氢叶酸,TMP,二氢叶酸还原酶,辅 酶,前体,嘌呤、嘧啶,一碳转移酶,核酸、蛋白质,痢菌净,泻痢净的综合作用机制,饲料,维生素,电解质,营养物质,泻痢净,细菌,阻断神经传导,延长药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全身和局部感染),减少细菌毒素 控制脱水 减少肠道蠕动,特异性止泻剂,非特异性止泻剂,泻痢净预防断奶仔猪腹泻试验结果,A组:每吨饲料添加泻痢净5000g B组:每吨饲料添加泻痢净10000g,显著控制腹泻、提高增重和成活率(45-60日岭),使用泻痢净净化猪场猪痢疾,投药方法: 内服:1000g泻痢净/1000kg饲料 每天1次,连用21天 消毒:卫康 体表消毒:1:1000-2000 饮水消毒:1:1000-2000 粪便处理:每天清粪2次,无害化处理,猪痢疾净化效果判定,美国家畜保健协会猪痢疾净化建议标准 停药后观察3-6个月,应不出现1头痢疾病猪 观察期过后,75%以上的受试猪,经肛门做螺旋体分离培养应全部阴性,泻痢净与杆菌肽锌的联合应用,45日龄,试验时间为2周,泻痢净的中毒症状,猪 口吐白沫,鼻孔出血,躯体发红,鼻镜发绀 惊厥,头部顶墙 食欲降低,粪便秘结 体温降至37 ,死亡 鸡 精神沉郁 冠、髯、头部、腿部发暗呈青紫色 痉挛,抽搐,角弓反张,泻痢净的中毒解救,停止使用泻痢净 静注5%葡萄糖、0.1%维生素C 饮用电解多维 饲喂0.2%硫酸钠、0.2%碳酸氢钠 注射青霉素,泻痢净的应用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剂量: 每吨饲料添加5000-10000g 每公斤体重服用0.25-0.5g (纯品5-10mg/kg) 以每天0.65-1g/kg(纯品13-20mg/kg)体重给药,连续21天会出现中毒症状,停药后大部分可恢复正常 家禽慎用 每1kg体重0.1-0.25g (纯品2-5mg/kg) 用3天,停3-5天,再用3天(连续用药5天以上,会发生蓄积中毒) 3周龄以下雏鸡各器官发育不健全,最好不使用 4-6周龄雏鸡和育成鸡使用较安全 开产蛋鸡禁止使用,治疗药物,百利金针的成分,痢菌净 (2%) 肠道粘膜修复剂 增效剂 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剂,百利金针的特点,新型、广谱抗菌中西药复方制剂; 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肠炎腹泻有特效; 专门针对肠道病原体,杀菌力强,对密螺旋体尤其有效; 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治疗腹泻彻底,复发率低,显著降低死亡率; ; 修复肠道粘膜,恢复肠道吸收功能,改善饲料转化率,促生长,减少各种并发感染; 控制脱水,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与其它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耐药的病原微生物仍有高效。,百利金针的用途,仔猪黄白痢、猪红痢、仔猪副伤寒 密螺旋体所致猪血痢 犊牛腹泻,百利金针的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猪每次每1kg体重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