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肝菌病人兽共患病.ppt_第1页
布氏肝菌病人兽共患病.ppt_第2页
布氏肝菌病人兽共患病.ppt_第3页
布氏肝菌病人兽共患病.ppt_第4页
布氏肝菌病人兽共患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布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该病于19世纪末首先在地中海发现,故称为地中海热。由于本病发病时出现波状热型,又称波浪热。 为纪念英国学者Bruce在马尔他首次从英军士兵脾脏中分离到该病的病原体,而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布氏菌病。,1905年Boone于重庆报告2例布病患者。 1916年福建发现1名布病患者。 20世纪初,德国殖民者将奶山羊引进青岛,造成青岛郊区80多个村庄的人畜布病流行。,布病是传染病:属于乙类. 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人畜都得病. 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许多野生动物分离出布氏菌 布病是职业病:养殖、皮毛乳肉加工的从业人员最可能感染布病 布病是地方病:有一定的地方性,凡有畜牧业的地区都可能有布病的存在。,病原学Etiology,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杆状和卵圆形。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或荚膜。,布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1、2、3、4、5、6、7、9型 猪种布氏菌(Br suis) 1、2、3、4、5型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沙林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我国布病疫区可分三类: 严重流行区:黑、吉、蒙、宁、青、藏、新。 一般流行区:陕、甘、川、冀、辽、鲁、晋、粤、桂。 散发流行区:其他省市。,流行病学,传染源:病畜,有羊、牛、猪、犬等。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细菌,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经皮肤粘膜感染: 处理病畜难产、流产、接羔 饲养病畜、挤奶 接触病畜排泄物 屠宰病畜 皮毛加工,经消化道感染 喝生奶、 吃生拌肉或半熟的肉; 饮用被病畜流产物、排泄物污染的水。 经呼吸道感染 吸入带有布鲁氏菌的飞沫、尘埃,如工作于皮毛加工业车间内,畜圈内牲畜活动,尘土飞扬。,人群易感性 高危人群 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 Pathogenesis and Pathology,1、淋巴源性迁徙阶段,布氏菌沿淋巴管转移到相应淋巴结,在淋巴结中可见到增生性炎症,最后形成肉芽肿为特点的淋巴结炎。,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布氏菌在胞内生存并大量繁殖,淋巴结成为原发病灶,2、菌血症阶段,布氏菌在原发病灶大量繁殖,病原体 血行播散,冲破淋巴屏障 进入淋巴流和血流,吞噬,吞噬细胞,当释放出的细菌超过细胞的吞噬反应能力,细胞外繁殖,败血症,菌体破坏,释放内毒素,破坏白细胞等,释放内源性致热物质,局部组织炎症,变性坏死,3、多发性病灶形成阶段,细菌随血流到达全身实质脏器,多发性病灶或转移病灶,由于布氏菌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寄生,所以富有网状内皮细胞的脏器,如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均可受累,4、慢性布病阶段,肝、脾、淋巴结内布氏菌繁殖,代谢产物、内毒素进入血流,毒血症反复发作,机体致敏,5、慢性纤维化阶段,部分病人,体内布氏菌虽被杀灭,仍可出现纤维化而形成的瘢痕性改变如关节强直等。,布氏菌,消化道 皮肤粘膜 呼吸道,淋巴液,局部淋巴结,感染量少、毒力弱 机体抵抗力强,布氏菌在淋巴结内局限,感染量大、毒力强 机体抵抗力弱,血行播散(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多发性病灶形成,迁延性病灶,病灶外播散,残余变态(消散、纤维化),隐性感染,痊愈,慢性期,急性期,治疗,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急性期,1、发热: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热型不一,波状热已不多见。 布病患者发热时,一般感觉良好,但体温下降后则症状加重,疲乏无力。此现象为布病特有。,波状热概念: 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此种热型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急性期,2、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夜晚汗多,体温下降时,大汗淋漓,甚至虚脱。 3、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关节和肌肉疼痛。多为大关节,过劳或气候变化加重。,急性期,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痛,多为坐骨神经痛和腰骶神经痛。 5、泌尿生殖系病症 睾丸炎及附睾炎,多为单侧。女性患者可有卵巢炎、子宫内膜炎。 6、肝 脾及淋巴结肿大,动物关节炎,动物睾丸炎,慢性期,1、慢性活动型 2、慢性相对稳定型,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Examinations,1、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减少,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 2、病原菌培养: 血或骨髓培养,3、血清学检查 试管凝集试验:1:100 (+)及以上。 补体结合试验:1:10(+)及以上。 抗人球蛋白试验: 1:400 (+)及以上。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0.03毫升, 出现可见凝集。,诊 断Diagnosis,1、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家畜、畜产品或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 2、临床症状和体征:应排除其他疑似疾病。 3、实验检查:病原分离、血清学检查。 凡具备1、2和第3项中的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定为布病病人。,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风湿热、伤寒、败血症、结核病、疟疾等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热待查(FUO),概念:(fever of unknown origin)发热期限23周、体温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一、感染性疾病与发热 二、血液病与发热 三、恶性肿瘤与发热 四、结缔组织病与发热 五、内分泌疾病与发热 六、中枢性发热 七、功能性低热,1、布病与风湿病的鉴别,布病侵犯大关节,风湿病侵犯小关节。风湿病血沉加速,中性白细胞增多。布病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常见。 实验室检查:风湿病抗“O”试验为阳性,布病特异性血清学检验为阳性,2布病与伤寒鉴别,布病急性期与伤寒混淆。主要区别,伤寒起病急,高热,烦燥不安,实验室检验:伤寒为肥达氏反应阳性,伤寒菌培养阳性;布病特异性血清学检验为阳性。,3布病与结核的鉴别,结核病人消瘦,少有肝脾肿大,血沉快,痰内可查到结核杆菌,胸部X线的检查对肺结核有意义。结核病与布病都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核多粘连成块,布病性淋巴腺炎很少有粘连发生。,4布病与败血症鉴别,败血症常有化脓性感染病灶,中毒症状重。 严重病例可见神志不清。白细胞计数多增高;血培养可以发现其他病原菌。 布病高热时神志清楚,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5布病与疟疾鉴别,布病发病时没有疟疾发作时的规律性热型。疟疾没有布病发病造成的运动器官及生殖器官的损害。疟疾末稍血涂片可发现疟原虫。,治 疗 Treatment,急性期,1、一般和对症治疗 2、病原治疗 WHO方案: 多西环素200mg/d+利福平600-900mg/d 疗程六周,慢性期,1、病原治疗 2、脱敏治疗 少量多次注射布氏杆菌抗原 3、对症治疗,预防 Prophylaxis,家畜检疫,疫区检疫:疫区内各种家畜检出阳性结果,一律视为病畜。 运输检疫:无论何种途径运输的牲畜必须由农牧部门检疫单位检疫后出具证明。 市场检疫:进入交易市场的牲畜应有当地农牧检疫部门发给的检疫或免疫证明。,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屠宰:所有病畜。 隔离:检出病畜数量多,或经济价值高的病畜可隔离饲养。 培养健康畜:将患病母畜生下的幼畜移出母畜群,单独饲养。,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经皮肤粘膜感染: 1、接羔助产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服,橡皮围裙、帽子、口罩、乳胶手套。病畜流产物应焚烧或深埋。 2、被污染的场地要用漂白粉消毒;房间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3、来自疫区的皮毛在收购地进行消毒后运出。(福尔马林、日晒、辐照等),防止经消化道感染: 1、奶和奶制品的消毒:巴氏消毒(70,30分钟);煮沸消毒。 2、肉类加工:病畜肉尸及内脏需高温处理后再出售。 3、家庭食用:切忌食用生的或半生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