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胁痛.ppt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ppt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ppt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ppt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胁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一、概念,1、胁:是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 2、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二、历史沿革,1、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明确指出了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相关。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说明胆腑病变亦可导致胁痛。,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二、历史沿革,2、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胁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诸病源候论:“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所乘故也此三经之支脉并循行于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故令胸胁相引而急痛也。” 景岳全书中进一步指出,胁痛的病因主要与情志、饮食、房劳等关系最为密切,并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三、范围,肝脏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寄生虫病,肝内结石,肝脓肿,肝肿瘤。 胆囊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 其他: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 ,不典型的慢性胰腺炎。,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四、病因病机,1、病因 情志不遂:忧郁、暴怒。 跌仆损伤:负重、跌扑、闪挫。 外感湿热:邪犯少阳,枢机不利。 饮食所伤:肥甘、嗜酒、饥饱不节。 劳欲久病:久病、久劳、房欲过度。,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2、病机 七情损伤,肝气郁结 跌仆损伤,气滞血瘀 外感湿热,蕴结肝胆 醇酒肥甘,肝胆湿热 湿热日久,耗伤肝阴 久病久劳,阴血亏损,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五、诊查要点,1、诊断依据,(1)主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胀痛、隐痛、钝痛、灼痛等不同特点。,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2)伴随症状:可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3)病史: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扑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视频连接),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2、鉴别诊断,胁痛与悬饮鉴别,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1)肝功能及各型肝炎病毒指标: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2)B型超声及CT、MRI检查:可作为肝硬化、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诊断依据。 (3)血生化中的血脂、血浆蛋白等指标:可作为诊断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3、相关检查,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六、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1)辨在气在血 气郁:胀痛为主,时痛时止,走窜不定,与情志有关。 血瘀:刺痛为主,痛有定处,持续、拒按,入夜更甚。,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2)辨属虚属实,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2、治疗原则,基本治则疏肝和络止痛 实证理气,活血,清利湿热 虚证补中寓通,滋阴,养血,柔肝,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3、证治分类,(1)肝郁气滞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1)肝郁气滞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2)肝胆湿热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2)肝胆湿热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3)瘀血阻络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3)瘀血阻络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4)肝络失养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4)肝络失养证,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速记歌诀,胁痛病源主肝胆,实多虚少气血辨,滞瘀湿热肝阴虚,以通为主虚滋肝 气郁当疏柴胡散,瘀血血府汤复元,肝胆湿热龙胆妙,养阴柔肝一贯煎,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拓展,伤寒胁痛,属少阳经受邪小柴胡汤 杂证胁痛:,左:肝气不和柴胡疏肝散 七情郁结逍遥散 右:肝移邪于肺推气散 (枳实、郁金、桂心、甘草、陈皮、姜、枣),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1.保持情绪稳定 2.饮食清淡 3.起居有节 4.劳逸适度,七、预防调护,中医内科教研室 张珊珊,刘某,女性,46岁。“左胁疼痛2周”就诊。患者2周前不慎闪挫致左胁肋部疼痛,入夜尤甚,呼吸转侧明显加重,触按不适。舌淡边有瘀斑,苔白,脉细弦。 试分析中医所属病名、证型、病机及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