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痰饮,湖北民院科技学院,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目的要求,1、熟悉痰饮的概念、病因、诊断及相关病证的鉴别 2、重点掌握痰饮病机、治疗原则。 3、掌握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的常见证候及治疗方药。,痰、饮、水、湿的区别 痰-多厚浊,无处不到病变多端,为阳邪以热煎熬而成。 饮-呈稀涎,多停于体内局部,为阴邪多由寒积聚而成。 水-为清液,每泛溢体表全身,为阴类但有阴阳之分。 湿-粘而滞,发病缓慢缠绵难解,属阴邪每与它邪相兼为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水 积水不散留而为饮 饮 湿 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水泛为痰,痰因湿而生,饮因于湿,痰饮,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概 述】,一、定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二、源流,神农本草经:“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胸中痰结”、“留饮宿食”。 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其中狭义的痰饮,则是指饮停胃肠之证。该篇提出“用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至今仍为临床遵循。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 随唐及金元各家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对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孙思邈千金方痰饮第六有五饮之说:“夫五饮者,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立论悉本仲景,而治法方药则颇有发明,如治胸中痰游,用吐法以祛其邪;治“游饮停结,满闷目暗”,用中军侯黑丸(芫花、巴豆、杏仁、桂心、桔梗)以温下。 严用和提出“气滞”可以生痰饮。如济生方痰饮论治中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从气与水的关系来论述本病的病机,明确阐明了气滞津凝则生痰饮,甚为精辟。 杨仁斋所著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清代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三、讨论范围,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联系。 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经典论述: “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牌,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经脉别论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沦 “痰饮者,肺肾之病也,而源于土湿。肺肾为痰饮之标,脾胃为痰饮之本。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水温升则化气;阳衰土湿则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气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聚于下而为饮。” 四圣心源痰饮,【病因病机】,1 外感寒湿 寒湿伤人阳气 阳气受损,水湿侵袭卫表 停聚而成痰饮。 2 饮食不当 暴饮过量、饮食生冷、因热伤冷 中阳被遏,脾失健运 津液停聚痰饮 3 劳欲所伤 劳倦伤脾阳,纵欲伤肾阳 阳不化水,水湿停聚 痰饮,病因病机,病机,三焦司全身的气化,运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失通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饮停积为患 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功能活动。 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失于布散,则聚为痰 饮。脾居中州,而脾主运化,有运输水谷精微之功能。若因湿邪困脾,或脾虚不运,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为痰湿。肾为水脏,处下焦,主水液的气化,有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的职责。若肾气肾阳不足,蒸化失司,水湿泛溢,亦可导致痰饮内生。,2019/10/8,中医内科学,13,三焦气化失宣是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 本病的病理性质,则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 饮邪具有流动之性,饮留胃肠,则为痰饮;饮流胁下,则为悬饮;饮流肢体,则为溢饮;聚于胸肺,则为支饮。 痰饮之病变脏腑,主要为肺、脾、肾及三焦。,预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者,如治疗及时,用药得当,一般预后较好。 若饮邪留伏胸肺,初病祛邪不尽,则可变成窠臼,遇新感,即易引动伏饮,反复难愈。 若成因由于胸肺癌瘤,影响肺气肃降,不能通调水道而停聚为饮,则往往预后不良,应治饮与治疗癌瘤同时并举。,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问日: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日: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日:四饮何以为异?师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一、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应根据四饮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诊断。 1痰饮 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 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四饮所涉及的疾病颇多,临证应注意结合有关检查。 胸部X线及B超探查表明有胸腔积液, 胃镜检查胃黏膜有炎症、充血、糜烂,或有腺体萎缩,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助于慢性胃炎的诊断。 尿常规检查有血尿、蛋白尿,尿沉渣发现有多量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相关检查,2019/10/8,中医内科学,18,1悬饮与胸痹,二、鉴别诊断,2019/10/8,中医内科学,19,2溢饮与水肿风水证,2019/10/8,中医内科学,20,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 辩部位 饮留胃肠者为痰饮;饮留胸胁者为悬饮 饮停胸肺者为支饮;饮溢四肢者为溢饮 2 明标本 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 本虚-阳气不足 标实水饮流聚 3 兼夹 可以夹热、夹表邪、夹气滞。初起若有寒热见症,为夹表邪;饮积不化,气机升降受阻,常兼气滞。,二、治则治法,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 治篇提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遣方施治则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如: 水饮壅盛者,应祛饮以治标; 阳微气衰者,宜温阳以治本; 在表者,当温散发汗;在里者,应温化利水; 正虚者补之;邪实者攻之; 如属邪实正虚,则当消补兼施; 饮热相杂者,又当温清并用。,(一)痰饮,脾阳虚弱,饮留胃肠,(二)悬饮,邪犯胸肺,饮停胸肋,络气不和,阴虚内热,(三)溢饮,(四)支饮,寒饮伏肺,脾肾阳虚,三、分证论治,2019/10/8,中医内科学,24,(一) 痰饮 1脾阳虚弱 主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 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 兼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 逐渐消瘦, 舌脉: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证机概要: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 治法:温脾化饮。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25,2饮留胃肠证 主证: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 心下续坚满, 兼证: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 舌脉: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证机概要: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治法:攻下逐饮。 代表方: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26,(二)悬饮 1邪犯胸肺证 主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 兼证: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 舌脉: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证机概要:邪犯胸肺,枢机不利,肺失宣降。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27,2饮停胸胁证 主证: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 平卧, 兼证: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 满,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 舌脉: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证机概要:饮停胸胁,脉络受阻,肺气郁滞。 治法:泻肺祛饮。 代表方: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28,3络气不和证 主证: 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 兼证: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 舌脉:舌苔薄,质黯,脉弦。 证机概要:饮邪久郁,气机不利,络脉痹阻。 治法:理气和络。 代表方:香附旋覆花汤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29,4阴虚内热证 主证: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 兼证: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 舌脉: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证机概要: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30,(三)溢饮 表寒里饮证 主证: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 兼证: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 舌脉:苔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肺脾失调,寒水内留,泛流肢体。 治法:发表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31,(四)支饮 1寒饮伏肺证 主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至引起面 浮跗肿。 兼证: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 目泣自出身体振振响动。 舌脉: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饮伏肺,遇感引动,肺失宣降。 治法:宣肺化饮。 代表方:小青龙汤加减。,2019/10/8,中医内科学,32,2脾肾阳虚证 主证: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肿, 兼证: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 舌脉: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而滑。 证机概要:支饮日久,脾肾阳虚,饮凌心肺。 治法: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1 避免风寒湿冷,注意保暖。 2 饮食宜清淡,忌甘肥,生冷,戒烟酒,常食雪梨荸荠等清热化痰。 3 居住地保持干燥,避免湿气侵袭。 4 注意劳逸适度,防止疲劳过度,情志刺激,以免病情加重或复发。,【预防调护】,痰饮是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 痰饮的病机主要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或为饮食、劳欲所伤,致使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成。 3、辨证应先从部位分别四饮:痰饮病在胃,悬饮病在胁下,溢饮外溢肌表,支饮病在胸膈等。然后抓住体虚邪实的特点,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 4、治疗应以温化为原则。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故有治标、治本、善后调理等区别。其中发汗、利水、攻逐为治标之法,只可权宜用之;健脾、温肾为治本之法,亦用作善后调理。,【小结】,【临证要点】,一、重视健脾温肾 二、注意病症转化,病案分析,张某,女,21岁,咳喘胸痛已十多日,午后发热,咯痰粘稠,人院后体温3839。C之间,胸部透视:右侧第三肋以下胸腔积液,经行胸腔穿刺2次,胸水未见减轻,转中医治疗。时下患者已无发热,但觉咳嗽气喘,难以平卧,胸中隐痛,脉滑实。,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首先分清患者属于何饮证。 根据患者起病较急,病程短,症见咳嗽气喘,胸中引痛,脉滑实等,且X线胸部透视证实为胸腔积液,可诊为悬饮 第二步辨明悬饮 的类型,根据患者年龄较小,起病较急,病程短,脉滑实等,应为实证。见咳嗽气喘,胸中引痛,但无发热,且X线胸部透视证实为胸腔积液,病在胸胁无疑,可诊为饮停胸胁。,第三步,完成相关检查。确定胸水性质,进而完成疾病诊断。 第四步:中医辨证为饮停胸胁,治疗应峻泻逐水,消痰祛瘀。 处方:甘遂、大戟、芜花各等分研末装胶囊,每次0315g,大510枚煎汤送服。 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知识产权法考试备考模拟题及答案
- 贵港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桃花心木课件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面试宝典及模拟题
- 2025年中级经济师面试实战模拟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预测题集萃
- 公务员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北京市延庆区市级名校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旅游公司招聘导游面试预测题与技巧
- 2026届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化学高三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师带徒培训计划和方案
-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缆
- 5.2.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
- 2025年建筑师考试答案-建筑师考试答案解析
- 新疆的历史文化课件
-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 代理记账风险管理制度
- DBJ04-T487-2025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监测技术标准
- T/CGAS 026.1-2023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规范第1部分:安全管理
-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课后辅导计划
- 餐饮劳务合同协议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