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1564.5-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部分.pdf_第1页
GBT21564.5-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部分.pdf_第2页
GBT21564.5-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部分.pdf_第3页
GBT21564.5-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部分.pdf_第4页
GBT21564.5-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部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7 3 3 2 0 ;3 5 1 0 0 0 5 A9 1 蝠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 T215 6 4 5 2 0 0 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 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 部分:数据接口 M e s s a g ef o r m a t sa n dp r o t o c o l sf o rs e r i a ld a t ai n t e r f a c e s i na l a r mt r a n s m i s s i o ns y s t e m s - - P a r t5 :D a t ai n t e r f a c e s ( I E C6 0 8 3 9 7 5 ,一7 - 6 ,一7 - 7 ,一7 - 1 1 ,一7 - 1 2 ,- 7 2 0 :2 0 0 1 ,M O D ) 2 0 0 8 0 3 2 4 发布 2 0 0 8 0 9 - 0 1 实施 丰瞀徽露瓣警矬赞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 B T2 1 5 6 4 5 2 0 0 8 前言I 引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缩略语一 2 5 按照I S O I E C8 4 8 2 采用双线配誊j :0 : j2 6 采用I T U _ T 建议v 2 4 V 2 8 信令的报酱系统接口3 7 嵌入式报警系统收发器的报警系统接口3 8 采用I T u T 建议V 2 3 信令的P S T N 接口和专用信道P T T 接口4 9 采用I T U T 建议v 2 4 V 2 8 信令的终端接口5 前言 G B T2 1 5 6 4 5 2 0 0 8 G B T2 1 5 6 4 (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第l 部分:总则; 第2 部分:公用应用层协议; 第3 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第4 部分:公用传输层协议; 第5 部分:数据接口。 本部分为G B T2 1 5 6 4 的第5 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 E C6 0 8 3 9 - 7 5 :2 0 0 1 ,I E C6 0 8 3 9 7 - 6 :2 0 0 1 ,I E C6 0 8 3 9 7 - 7 :2 0 0 1 ,I E C6 0 8 3 9 7 1 l : 2 0 0 l ,I E C6 0 8 3 9 - 7 1 2 :2 0 0 1 ,I E C6 0 8 3 9 7 2 0 :2 0 0 l ( 英文版) 。 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对I E C 标准徽了以下修改: 将I E C6 0 8 3 9 7 5 :2 0 0 1 、I E C6 0 8 3 9 - 7 6 :2 0 0 1 、I E C6 0 8 3 9 7 7 :2 0 0 l 、I E C6 0 8 3 9 7 一i i :2 0 0 1 、 I E C6 0 8 3 9 7 - 1 2 :2 0 0 l 、I E C6 0 8 3 9 7 2 0 :2 0 0 l 六个部分合并为一个部分,标题定为“报警传输 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 部分:数据接口”( 本部分的第5 章对应 I E C6 0 8 3 9 7 5 ;本部分的第6 章对应I E C6 0 8 3 9 7 - 6 ;本部分的第7 章对应I E C6 0 8 3 9 7 7 ;本 部分的第8 章对应I E C6 0 8 3 9 7 1 1 和I E C6 0 8 3 9 7 1 2 ;本部分的第9 章对应I E C6 0 8 3 9 7 - 2 0 ) ,并 重新编排了章条编号。 本部分的第7 章中删除了I E C6 0 8 3 9 - 7 7 的第1 0 、1 1 、1 2 三章关于设备外形及接插件的具体要 求,改为“安装牢靠,并且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将本部分第8 章的标题定为“采用I T u T 建议V 2 3 信令的P S T N 接口和专用信道P T T 接 口”。 在个别章条后面增加了注释,以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更便于理解使用。 删除了I E C 前言,增加了引言部分。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T c1 0 0 ) 提出和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信电系、S A C T C1 0 0 秘书处、湖北东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联视神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汝琳、刘希清、唐胜男、金巍、周明锦、佟祝斌、杨国胜。 G B T2 1 5 6 4 5 2 0 0 8 串行数据通信方式是各i 本部分是基于较早期的j 的。故对目前正在广泛应用: 提示。 尽管本部分给出的模型的 用是一致的,所以本部分对于 l 、 作用和示范意义。 目 畏现形态。 型和R S - 4 8 5 点对多点总线式串行通信模型而制定 线传输方式未予详细表述,仅在部分环节给出注释和 其数据传输控制原理与现今的各类宽带应用和无线应 眼警系统规划者和报警系统的使用者等都有很好的指导 由I T u TV 2 4 和I T u - T。观定的接口,正是目前大家熟悉的E I A - R S 2 3 2 接口,它是适 用于同步和异步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系统中,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互连的串行接口协议,是一种非平衡式 的双工数字基带通信接口。该接口主要适用于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近的场合。 由I S O I E C8 4 8 2 :1 9 9 3 规定的接口,正是目前大家熟悉的E I A - R S 4 8 5 接口,它也是适用于同步和 异步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系统中,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互连的串行接口协议。但它是一种平衡式( 差分 式) 的半双工数字基带通信接口。该接口可以支持较远距离的通信,且可支持多通信机间的总线式分时 通信。 由I T u Tv 2 3 定义的接口,是一种类似E I A _ - R $ 2 3 2 接口规范的双工数字频带调制的串行通信接 口。它可用于基于电话系统的较远距离的点对点通信。 在本部分中,将报警通信的发起者定义为主机,报警通信的响应者定义为从机。它不同于报警系统 中的概念。在报警系统中,报警主机和报警从机主要从管理角度来阐述其存在的意义。作为本部分的 使用者务必适当分清二者的概念异同:在报警系统中,一台报警从机既可以作为报警主机的响应者而成 为报警传输系统的从机,同时它又可以连接下位的总线报警器和下一级报警从机,而成为报警传输系统 的主机。其他概念也有类似情况,敬请留意辨析,以免混淆。 作为报警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报警响应时间已在其他相关标准中明确定义。本部分不再 对此做出新的定义,但推荐使用者理解将报警事件发生到终端设备接收到并显示有关报警信息之间,或 者当地的值守人获得报警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报警响应时间的测试依据。由于报警传输系统的传 输时延是报警响应时间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故本部分推荐本部分的使用者对报警传输系统的传输能 力给出适当的评估,以保证实现最终的系统指标。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 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 部分:数据接口 G B T2 1 5 6 4 5 2 0 0 8 1 范围 G B T2 1 5 6 4 的本部分规定了数据接口的要求,其中第5 章规定了按照I S O I E C8 4 8 2 采用双线连 接的标准接口的要求。提供了一种灵活接口,允许一个控制主机C I E 和多个报警系统收发器或分机 C I E 进行连接,他们必须符合I s 0 ,I E c8 4 8 2 的要求。适用于报警系统控制和指示设备( C I E ) 与连接到 报警传输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报警系统收发器之间的标准接口。第6 章规定了报警系统中控制和指示设 备和远程通信传输设备采用I T u T 建议V 2 4 V 2 8 信令进行通信时的标准接口要求,其中通信传输 设备是中继设备,并不是专为报警行业设计的( 因此并不符合本部分的其他部分的要求) 。适用于与标 准调制解调器、包交换网络、X 2 5 分组装拆设备等的接口。第7 章规定了报警系统中控制和指示设备 ( C I E ) 和报警系统收发器之闽标准接口的要求,其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将嵌入报警系统控制和指示设备 中的标准空间中。第8 章规定了报警系统中公共电话交换网( P S T N ) 和专用信道P T T 接口,规定了报 警系统收发器之间,报警系统和传输网络之间的标准接口的要求,采用符合I T u T 建议V 2 3 标准的 1 2 0 0 波特率的接口。适用于报警系统收发器功能集成在控制和指示设备( C I E ) 中的传输之间的接口, 也适用于报警接收中心的终端接收器到P S T N 和传输网络的接口。第9 章规定了报警传输系统终端 收发器和中继设备之间标准接口的要求。采用信令符合I T U - TV 2 4 V 2 8 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报警信息的传输和发往来自入侵、火警、出人口控制和社会报警系统的其他信息的 传输,以及发往来自其他类似系统的信息的传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 B T2 1 5 6 4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 A T6 0 0 2 2 0 0 6 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第2 部分:设备的一般要求( I E C6 0 8 3 9 5 2 :1 9 9 1 , I D T ) G A T6 0 0 3 2 0 0 6 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第3 部分:利用专用报警传输通路的报警传输系统 ( 1 E C6 0 8 3 9 5 - 4 :1 9 9 1 ,I D T ) G A T6 0 0 4 2 0 0 6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第4 部分:利用公共电话交换网络的数字通信机系统 的要求( I E C6 0 8 3 9 - 5 5 :1 9 9 t ,I D T ) G B T2 1 5 6 4 1 2 0 0 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1 部分:总则 ( I E C6 0 8 3 9 7 1 :2 0 0 1 ,M O D ) G B T2 1 5 6 4 2 2 0 0 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2 部分:公用应用层协 议( I E C6 0 8 3 9 7 2 :2 0 0 1 ,M O D ) G B T2 1 5 6 4 3 2 0 0 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3 部分:公用数据链路 层协议( I E C6 0 8 3 9 - 7 3 :2 0 0 1 ,M O D ) 1 G B T2 1 5 6 4 5 2 0 0 8 G B T2 1 5 6 4 4 2 0 0 议( I E C6 0 8 3 9 7 4 :2 0 0 1 , I T U - T V 2 3 用于t I T U T V 2 4 数据终 I T U T V 2 8 非平衡 I S O I E C 标准8 4 8 2i 3 术语和定义 G B T2 1 5 6 4 1 确立的j 、 4 缩略语 G B T2 1 5 6 4 1 确立的缩 5 按照I S O I E C8 4 8 2 采用双毛囊乩 女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4 部分:公用传输层协 0 波特标准化调制解调器 终端设备( D c E ) 之阅的接口电路定义表 L l 信和信息交换数据通信双绞线多点互连 :T2 1 5 6 4 的本部分。 ,2 1 5 6 4 的本部分。 苦系统接口 注;本部分实际上就是R S - 4 8 5 接口的本地系统。 5 1 第7 层应用功能 第7 层应用层,负责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需的基本信息。 接口应支持G B T2 1 5 6 4 2 2 0 0 8 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 5 2 第4 层一传输 应采用G B T2 1 5 6 4 ,4 2 0 0 8 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块格式,且遵从下列规定: 控制显示设备应配置成发送器,而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成接收器。 5 3 第2 层数据链路 应采用G B T2 1 5 6 4 3 2 0 0 8 中定义的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和块格式,并遵从以下要求: 所有报警系统收发器必须既可以配置成主机,也可以配置成从机。 所有控制显示设备( C I E ) 必须既可以配置成主机,也可以配置成从机。 当链路上只有一台控制显示设备( C I E ) 时,它必须配置成主机。 当多个C I E 与单个报警系统收发器相连时,或者 a ) 该报警系统收发器配置成主机,而C I E 配置成从机,或者 b )一个C I E 配置成主机,而其他的C I E 和报警系统收发器配置成从机。 当多个C I E 与一个或多个报警系统收发器相连时,某个C I E 应被配置成主机而其他的C I E 及 报警系统收发器应被配置成从机。 注:当原主机发生故障时,可以由一个从机C I E 做主机。 当C I E 复位并处于“工程”或“测试”模式时,现有主机应只初始化新的从枧。 在主机发生故障时,通过程序接管主机工作的从机C I E 必须拥有一个工作从机地址列表。若 重新配置时这台从机C I E 不处于“工程”或“测试”模式,应只初始化地址列表上的工作从机, 否则,应重新初始化所有的从机。 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发往信息发送者, 同时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心。 当信息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传给信息发送者,如果被监控区域或 报警接收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明收到一个有传输 错误的信息。 连接的完整性应受到监控,任何故障都要报告给报警系统,同时发送一条信息给报警接收中 心。连接的恢复要报告给报警系统,同时产生一个相应的信息传输给报警接收中心。 5 4 第1 层物理 5 4 1 传输8 比特字节 8 比特字节的传输低位在前,字节前加一起始位,字节后加一停止位。 奇偶校验位作为一个选项可加在停止位之前。如图所示: G B T2 1 5 6 4 5 2 0 0 8 5 4 2 信号电平 采用标准I S O I E C8 4 8 2 。 5 4 3 传输率 链路能以48 0 0 波特速率运行,并可以提供多种速率选项。 6 采用I T U - T 建议V 2 4 V 2 8 信令的报警系统接口 6 1 第7 层应用功能 第7 层应用层,负责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需的基本信息。 该接口支持在G B T2 1 5 6 4 2 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 6 2 第4 层传输 采用G B T2 1 5 6 4 4 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块格式,遵从以下要求: 控制和指示设备应配置成发送器,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成接收器。 6 3 第3 层网络 需要时,这一层要符合国家P T T 规则以及可能需要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应注意G A T6 0 0 4 - - 2 0 0 6 的要求。 6 4 传输错误传送 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发往信息发送者,同时 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心。 当信息由于不可修正的传输错误而不能被成功传送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传给信息发送 者。如果被监控区域或报警接收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明收 到一个有传输错误的信息。 连接的完整性应受到监控,任何故障都要报告给报警系统,同时发送一条信息给报警接收中心。连 接的恢复要上报给报警系统,同时生成一个相应的信息传输给报警接收中心。 6 5 第2 层数据链路 本层要符合C I E 所连网络的要求。 6 6 信号电平 信号电平应符合I T u TV 2 4 和I T U TV 2 8 的要求。 7 嵌入式报警系统收发器的报警系统接口 注:本部分实际上就是收发器与报警系统合一的本地系统。 7 1 第7 层应用功雒 第7 层应用层,负责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需的基本信息。 该接口应支持在G B T2 1 5 6 4 2 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 3 G B T2 1 5 6 4 5 2 0 0 8 7 2 第4 层传输 采用G B T2 1 5 6 4 4o 控制和指示设备应为 7 3 传输错误传送 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 时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 当信息由于不可修正 者。如果被监控区域场所晕 明收到一个有传输错误的位 7 4 第2 层数据链路 暑、h 议和块格式,应遵从下述规则 一应配置为接收器。 :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并发往信息发送者,同 鼍而不能被成功传送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传给信息发送 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 固 区正工工丑习! 巨匝目 8 采用I T U - T 建议V 2 3 信令的P S T N 接口和专用信道P T T 接口 8 1 第7 层应用功能 第7 层应用层,负责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嚣的基本信息。 该接口应支持在G B T2 1 5 6 4 2 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 8 2 第4 层传输 应采用G B T2 1 5 6 4 4 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块格式,且遵守下列规定: 终端收发器应配置成发送器,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成接收器。 8 3 传输错误传送 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发往信息发送者,同时 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心。 当信息由于不可修正的传输错误而不能被成功传送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传给信息发 4 G B T2 i 5 6 4 5 2 0 0 8 送者。 如果被监控区域场所或报警接收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 明收到一个有传输错误的信息。 8 4 接口的监控 P S T N 接口的监控应符合G A T6 0 0 4 2 0 0 6 的要求。 传输网络接3 的监控应符合G A T6 0 0 32 0 0 6 的要求。 8 5 第3 层网络 这一层应符合国家P T T 规则以及可能需要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P S T N 接口的监控应符合G A T6 0 0 4 2 0 0 6 的要求。 传输网络接口的监控应符合C A T6 0 0 3 2 0 0 6 的要求。 8 6 第2 层数据链路 应采用G B T2 1 5 6 4 3 中定义的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和块格式,遵从下列规定: P S T N 接3 数字通信系统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为主机,终端收发器作为从机。 专用信道P T T 接口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为从机,终端收发器作为主机。 如果主机在四次连续的查询后没有收到响应,它应向第3 层一网络层发送传送失败的消息,并且连 接将被断开。在P S T N 接口数字通信系统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为地址1 0 ( 1 6 进制数) 。 8 7 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