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388-2003 反应染料 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与《GB 2388-1980》相比,在内容和技术要求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标准编号从GB变更为GB/T,这表明该标准由强制性国家标准调整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反映了对市场灵活性需求的响应。

其次,新标准增加了对于试验条件的具体规定,比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要求更加明确,确保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再者,《GB/T 2388-2003》中详细描述了样品制备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织物的选择、处理方式以及印花方法等,使得实验操作更具指导意义,减少了因操作差异导致的结果偏差。

此外,新版标准还改进了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关注颜色深度(即强度),同时也强调了色彩准确性(即色光)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定方法和评分标准,增强了对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2387-2006
  • 2003-10-09 颁布
  • 200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2388-2003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1页
GB-T2388-2003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2页
GB-T2388-2003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2388-2003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8 7 . 0 6 0 . 1 0G 5 5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2 3 8 8 -2 0 0 3代替 G B / T 2 3 8 8 -1 9 8 0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R e a c t i v e d y e s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r i n t i n g s h a d e a n d r e l a t i v e s t r e n g t h2 0 0 3 - 1 0 - 0 9发布2 0 0 4 - 0 6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周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8 8 -2 0 0 3前 目 侣 二吕 勺 本标准代替G B / T 2 3 8 8 -1 9 8 0 ( 活性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 。 本标准与 G B / T 2 3 8 8 -1 9 8 0 的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规范为 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 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 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3 4 )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王勇、 马君庆。 本标准 1 9 7 5年首次发布为化工部部颁标准 H G 2 - 7 9 8 -1 9 7 5 , 1 9 8 0年第一次修订为GB 2 3 8 8 - 1 9 8 0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8 8 -2 0 0 3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K型, K N型和M型反应染料印花色光和强度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3 7 4 -1 9 9 4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3 原理 用反应染料试样与同品种的标准样品于同一条件下 , 在纤维素纤维上印花 , 然后以标准样品的印花强度为1 0 0 分, 色光为标准, 进行目测比较, 评定试样的色光和强度。试剂和材料试剂和材料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第 3 章的有关规定。仪器和设备仪器和设备应符合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第5 章的有关规定。a ) 印花机 : 实验室用小型单滚筒印花机或筛网印花机; 蒸箱: 加压直接汽蒸箱或常压饱和汽蒸箱; 电热恒温烘箱。分析步骤6 . 1 印花一般条件 印花的一般条件应符合G B / T 2 3 7 4 -1 9 9 4的有关规定。碱剂的用量须根据具体品种、 性能, 以给色力最高为原则。印花深度根据具体品种选定, 以符合分档清晰为原则。6 . 2 糊料的配制 称取六偏磷酸钠2 g -5 g , 充分溶于1 0 0 0 mL水中, 称取海藻酸钠5 0 g -7 0 g , 加人到此溶液中,充分搅拌 , 放置 2 4 h 后用布过滤 , 滤去残渣 。糊料用冰乙酸调节至中性 。6 . 3 印花色浆配制 分别称取规定量的染料标准品和样品( 精确至0 . 0 0 1 g ) , 分置于5个烧杯中。把尿素用 6 0 0C7 0 水溶解后, 分别注人各烧杯中, 充分搅拌, 使染料基本溶解。然后把烧杯放在水浴上加热5 m i n -1 0 m i n , 使染料充分溶解( K型染料的水浴温度不高于 9 5 0C, K N型和 M型染料的水浴温度一般为6 0 r) 。取出烧杯, 冷却到室温。用注浆器分别加人表 1 规定量的糊料 , 搅拌均匀, 再加人防染盐 S , 充分搅拌溶解, 最后加人碳酸氢钠, 充分搅拌, 完全溶解后静置 1 5 m i n , 临用时再充分搅拌。 以印花深度3 为例, 印花色浆的配方如表t o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8 8 -2 0 0 3衰 1 印花色浆配制色浆编号12345染料标准品 92 . 8 53. 0 03. 1 5染料样品 92 . 8 53. 0 0尿素 91 01 01 01 01 0水 mL1 0- 2 01 0- 201 0- 201 0- 2 01 0- 2 0糊料 95 06 050- 6050- 6 05 0 - 6 05 0- 6 0防染盐 S / g11111碳酸氮钠 9根据具体品种决定加水至总量 910 06 . 4 印花操作 印花前应将印花机的各项部件如刮刀、 滚筒、 升降轴等进行全面检查, 试开空车, 然后将印花色浆按烧杯编号顺序倾置于刮刀与滚筒间的隔浆三角橡皮之间 , 开动机车, 使滚筒花纹均匀涂上色浆, 由机后平幅导人试布, 迅速将滚筒升降轴下降, 使滚筒压紧, 开动印花机印花。将印花色布移人5 0 1C - 6 0 的电热恒温烘箱 中干燥 。6 . 5 汽燕 干燥后的印花色布用干布包裹后, 按表2 规定的汽蒸条件选择其中之一汽蒸。 衰 2 各种类型的反应染料汽燕条件汽蒸条件饱和汽燕时间 m i n0 . 0 5 MP a 加压汽燕时间 m i nK型1 57KN型1 57M 型2 - 56 . 6 皂煮 把经汽蒸后的印花色布用冷水充分冲洗后, 按浴比1, 1 0 0 , 在每升含 3g中性皂片的皂液中沸煮1 5 m i n , 取出染样, 在7 0 C -8 0 的热水中漂洗2 m i n , 再用流水洗净, 晾干或在6 0 以下烘干。6 . 7 印花结果的评定 按G B / T 2 3 7 4 -1 9 9 4 中第6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以下 内容 :a ) 被测染料的名称;b ) 本标准编号 、 年代号 ;c ) 印花方法及印花深度;d ) 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