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6.5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单辛酸甘油酯》是一项专门针对食品工业中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单辛酸甘油酯所制定的质量与安全标准。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旨在确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符合国家安全和健康要求,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以辛酸和甘油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的单辛酸甘油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规范要求。适用于各类需要使用该添加剂的食品类别中。

  2. 术语和定义:对单辛酸甘油酯进行了科学定义,阐明其化学结构及特性,帮助理解和区分该物质。

  3. 技术要求:详细规定了单辛酸甘油酯在纯度、杂质含量(如重金属、砷、铅等有害元素)、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产品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

  4. 试验方法:提供了检测单辛酸甘油酯各项指标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气相色谱法测定纯度、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检验规则:明确了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频次及判定规则,确保每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才能进入市场。

  6. 标签、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单辛酸甘油酯产品的包装材料、标识信息、存储条件及运输要求,防止在非使用阶段的产品质量受损或污染。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强化了单辛酸甘油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控制,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生产与质量控制依据,同时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执法检查的标准。单辛酸甘油酯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能有效抑制细菌、霉菌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但其使用必须严格遵循本标准,以确保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体现了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886.5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辛酸甘油酯.pdf_第1页
GB1886.5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辛酸甘油酯.pdf_第2页
GB1886.5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辛酸甘油酯.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886.5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辛酸甘油酯.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1 8 8 6 .5 7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单辛酸甘油酯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1 8 8 6.5 7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单辛酸甘油酯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辛酸、 甘油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后经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单辛酸甘油酯。2 分子式、 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C1 1H2 2O42.2 结构式H2COCO C7H1 4CH2OHCH2OH 或 H2COHCH2OCO C7H1 4CH2OH2.3 相对分子质量2 1 8.2 9( 按2 0 1 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无色至淡黄色状态常温下液体取适量试样, 置于清洁、 干燥的玻璃管中,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G B1 8 8 6.5 72 0 1 62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单辛酸甘油酯含量,w/%8 0.0附录A中A.2游离甘油,w/%2.0附录A中A.3碘值/ (g/1 0 0g)2.0附录A中A.4游离酸( 以辛酸计) ,w/%1.5附录A中A.5皂化值( 以KOH计) / (m g/g)2 5 02 7 0G B/T1 3 4 8 12 0 1 1附录A中A.7a总砷( 以A s计) / (m g/k g)3.0G B5 0 0 9.1 1铅(P b) / (m g/k g)2.0G B5 0 0 9.1 2 a称样量为1.2g。G B1 8 8 6.5 72 0 1 63 附 录 A检验方法A.1 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 B/T6 6 8 2中规定的三级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杂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G B/T6 0 1、G B/T6 0 2和G B/T6 0 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A.2 单辛酸甘油酯含量的测定A.2.1 试剂和材料A.2.1.1 甘油。A.2.1.2 冰乙酸。A.2.1.3 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2.7g/L。2.7g高碘酸溶于5 0m L水中, 然后再加9 5 0m L冰乙酸, 将溶液避光保存。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 将0.5g 0.6g甘油溶于5 0m L水中, 加入5 0m L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 另取5 0m L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溶于5 0m L水中作空白对照。将制备的溶液和空白试剂放置3 0m i n,然后按照A.2.2.2的操作步骤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分别滴定。用空白滴定校正后, 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的滴定比值应在0.7 50.7 6。A.2.1.4 乙酸溶液:5%。A.2.1.5 三氯甲烷: 取两份5 0m L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 分别加入5 0m L三氯甲烷和5 0m L水, 然后按A.2.2.2的操作步骤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分别滴定。两者的滴定值之差应不高于0.5m L。A.2.1.6 高氯酸-乙酸混合溶液:1 0+4.4。1 0m L高氯酸( 市售, 含量约7 0%) , 加4.4m L冰乙酸, 摇匀即成( 即配即用) 。A.2.1.7 碘化钾溶液:1 5 0g/L。1 5g碘化钾溶于水, 用水定容至1 0 0m L, 贮存于棕色瓶中。A.2.1.8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 a2S2O3)=0.1m o l/L。A.2.1.9 淀粉指示液:1 0g/L。A.2.2 分析步骤A.2.2.1 试样制备试样必须是均质的, 如果需要熔化, 熔化的温度不应超过其凝固点1 0, 过分加热会导致试样的单辛酸甘油酯含量减少。若试样含有游离甘油, 这类试样应在激烈搅拌下完全熔化均一后再取样称量。A.2.2.2 测定称取约0.1 5g 0.1 7g试样, 精确至0.0 0 1g, 将试样溶解在三氯甲烷中, 全部转移到5 0m L容量瓶内, 以三氯甲烷定容, 充分摇匀, 然后全部倒入2 5 0m L分液漏斗, 并以5 0m L水分四次冲洗干净器皿,一起并入分液漏斗, 加塞塞紧, 激烈摇动内容物1m i n( 中间倒置排气两次) , 然后静置1h3h至分层,此时有机相须澄清、 或稍有混浊( 如形成乳化液, 不能分离时, 可用5 0m L乙酸溶液代替水重做) 。分别G B1 8 8 6.5 72 0 1 64 收集有机相溶液和水相溶液。取2 5.0 0m L上有机相溶液于5 0 0m L碘量瓶中, 加入2 5.0 0m L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0.0 4m L高氯酸-乙酸混合溶液, 轻摇碘量瓶使混合均匀, 暗处放置3 0m i n, 使充分作用( 注意: 此时溶液温度不得超过2 0, 若气温过高, 可用冰水隔层冷却) 。加入碘化钾溶液1 0 m L, 振摇混合, 避光放置1m i n5m i n。加入1 0 0m L冷水, 电磁搅拌混合, 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水层中碘由棕色至浅黄,加入淀粉指示液2m L, 继续滴定至蓝色完全消失( 注意: 应剧烈搅拌, 使三氯甲烷层内碘完全转入水层)为止, 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作空白试验。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与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之比, 其值应为0.8或稍大些; 否则可用一个量小些的试样重新测定。若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减去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少于2m L时, 则增加取样量, 重新测定。A.2.3 结果计算单辛酸甘油酯含量的质量分数w1, 按式(A.1) 计算:w1=(V0-V1)cMm10 0 01 0 0%(A.1) 式中:V0 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V1 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c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准确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M 单辛酸甘油酯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 l) , M(C1 1H2 2O4)=2 1 8.2 9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10 0 0 体积换算系数。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保留两位小数)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1.0%。A.3 游离甘油的测定A.3.1 试剂和材料A.3.1.1 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 同A.2.1.3。A.3.1.2 碘化钾溶液: 同A.2.1.7。A.3.1.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 a2S2O3)=0.1m o l/L。A.3.1.4 淀粉指示液:1 0g/L。A.3.2 分析步骤取A.2.2.2中水相溶液于5 0 0m L碘量瓶中, 加入2 5.0 0m L高碘酸-乙酸混合溶液静置3 0m i n9 0m i n, 加入1 0.0 0m L的碘化钾溶液, 避光放置1m i n5m i n, 加入1 0 0m L水, 磁力搅拌器搅拌下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至水层中碘由棕色至浅黄, 加淀粉指示液2m L, 继续滴定至蓝色完全消失为止, 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同时用5 0m L水代替A.2.2.2中水相溶液作空白试验。A.3.3 结果计算游离甘油的质量分数w2, 按式(A.2) 计算:G B1 8 8 6.5 72 0 1 65 w2=(V0-V1)cMm410 0 01 0 0%(A.2) 式中:V0 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V1 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c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准确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M 甘油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 l) , M(C3H8O3)=9 2.0 9 ;m A.2.2.2中称取的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4 甘油与硫代硫酸钠的换算系数;10 0 0 体积换算系数。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保留两位小数)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A.4 碘值的测定A.4.1 试剂和材料A.4.1.1 碘化钾溶液:1 0 0g/L。1 0g碘化钾溶于水, 用水定容至1 0 0m L, 贮存于棕色瓶中。A.4.1.2 韦氏溶液: 取一氯化碘1 9.0 0g, 溶于由7 0 0m L冰乙酸和3 0 0m L四氯化碳配成的混合液10 0 0m L中, 如溶液不澄清, 则过滤。贮于阴凉暗处。配制溶液所用物品和器皿均需干燥。A.4.1.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 a2S2O3)=0.1m o l/L。A.4.1.4 淀粉指示液:1 0g/L。A.4.2 分析步骤称取约3g试样, 精确至0.0 0 1g, 置于3 0 0m L具塞玻璃瓶中, 加四氯化碳1 0m L, 再用移液管吸入韦氏溶液2 5m L, 摇匀, 塞紧塞子, 于阴凉(2 02 5) 暗处放置3 0m i n, 加碘化钾溶液1 5m L和水1 0 0m L, 然后在强烈摇动下用0.1m o 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黄色接近消失, 加淀粉指示液1m L2m L, 并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同时作空白试验。A.4.3 结果计算碘值的质量分数w3, 以克每百克(g/1 0 0g) 表示, 按式(A.3) 计算:w3=(V0-V1)c0.1 2 69m1 0 0(A.3) 式中:V0 空白试验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V1 试样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c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准确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0.1 2 69 碘原子的毫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毫摩尔(g/mm o l)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1 0 0 质量换算系数。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保留两位小数)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g/1 0 0g。G B1 8 8 6.5 72 0 1 66 A.5 游离酸( 以辛酸计) 的测定A.5.1 试剂和材料A.5.1.1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 a OH)=0.1m o l/L。A.5.1.2 9 5%乙醇: 以酚酞做指示剂,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淡粉色。A.5.1.3 酚酞指示液:1 0g/L。A.5.2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5g, 精确至0.0 0 1g, 置于锥形瓶中, 加9 5%乙醇5 0m L, 加热使其溶解后滴入2滴3滴酚酞指示液, 立即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 维持3 0s不褪色为终点。A.5.3 结果计算游离酸( 以辛酸计) 的质量分数w4, 按式(A.4) 计算:w4=V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