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8573-1999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与《GB 8573-1988》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新标准主要变化包括:

首先,《GB/T 8573-1999》对试验方法的选择给出了更明确的指导,强调了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作为测定复混肥料中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总量的主要手段,并且对于特定情况下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更多解决思路。

其次,关于样品处理过程,《GB/T 8573-1999》细化了操作步骤,比如增加了对样品研磨程度的具体要求,确保了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再者,在试剂使用上,《GB/T 8573-1999》也做了相应调整,如对抗坏血酸溶液浓度的规定更加严格,同时新增了一些辅助试剂的使用说明,有助于提高测定精度。

此外,《GB/T 8573-1999》还加强了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明确了所需仪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及校准方法,保证了测试过程中数据采集的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8573-2010
  • 1999-06-08 颁布
  • 1999-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8573-1999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pdf_第1页
GB-T8573-1999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pdf_第2页
GB-T8573-1999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8573-1999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 T 8 5 7 3 一 1 9 9 9前言 本标准是对G B / T 8 5 7 3 -1 9 8 8 U 复混肥料中 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进行的修订。 G B / T 8 5 7 3 -1 9 8 8 中 对于由 不同 原料磷肥制成的复 混肥料采 用不同的 提取液提取有效 磷 本次修订改为用乙 二胺四乙酸二钠( E D T A ) 溶液提取, 修订后的方法更加简便, 易于掌握。 本 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同 时代替G B / T 8 5 7 3 -1 9 8 8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钟凤园、 杨丽莉。 本标准于1 9 8 8 年首次发布。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中华 人民 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复混肥料 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 B / T 8 5 7 3 一 1 9 9 9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 c o n t e n t f o r c o mp o u n d f e r t i l i z e r s代替 G B / T 8 5 7 3 -1 9 8 8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混肥料中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含量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并规定了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的计劝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含一种及一种以上磷肥与氮肥、 钾肥组成的复混肥料( 包括掺合肥料及各种专用肥料)不适用于 磷酸馁、 硝酸磷肥、 磷酸二氢钾等以化学方法合成的复合肥料。2 引用标准下 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汀,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 B / T 8 5 7 1 -1 9 8 8 复混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 n e q I S O / D I S 7 7 4 2 . 2 )H G / T 2 8 4 3 -1 9 9 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中常用标准滴定溶液、 标准溶液、 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3 方法原理 用水和乙 几 胺四乙酸 三 钠( E D T A ) 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水溶性磷和有效磷, 提取液中正磷酸根离t 在酸性介质中与 唆铝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钥酸唆啦沉淀 用磷铝酸哇琳重量法测定磷的含量。4 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 水及溶液的配制, 未注明规格和配制方法时应符合H G / T 2 8 4 3 中规定。4 . 1 乙 二 胺四乙酸 几 钠( E D T A ) 溶液, 3 7 . 5 g / L ; 称取3 7 . 5 g E D T A于1 0 0 0 M I 烧杯中, 加入少量水溶解, 用水稀释至1 0 0 0 m L , 混匀。4 . 2 哇钥柠酮试剂;4 . 3 硝酸. ( 1 +1 ) 溶液5 仪器、 设备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和5 . 1 恒温干燥箱, 能维持1 8 0 0 12 C;5 . 2 玻璃琳19式滤器, 4 号, 容积 3 0 m I ;5 . 3 恒温水浴振荡器, 能控制温度6 0 C士1 C的往复式振荡器或回旋式振荡器。6 分析步骤6 . 1 实验室样品制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 9 9 9 一 0 6 一 0 8 批准1 9 9 9 一 1 2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8 5 7 3 一 1 9 9 9 按G B / T 8 5 7 1 制备供分析用的实验室样品( 通称试样) 。6 . 2 试样称量 称取含有1 0 0 2 0 0 m g 五氧化二磷的 试样, 精确至。 . 0 0 0 1 g6 . 3 水溶性磷的提取 按6 . 2 要求称取试样, 置于7 5 m L的瓷蒸发器中, 加2 5 m L水研磨, 将清液倾注过滤于预先加入5 m L 硝酸溶液( 4 . 3 ) 的2 5 0 m I量瓶中。继续用水研磨三次, 每次用2 5 m L水, 然后将水不溶物转移到滤纸上, 并用水洗涤水不溶物, 待量瓶中溶液达2 0 0 m L左右为止。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即为溶液A, 供测定水溶性磷用。6 . 4 有效磷的提取 按6 . 2 要求, 另外称取试样置于滤纸上, 用滤纸包裹试样, 塞入2 5 0 m l量瓶中, 加入1 5 0 m L预先加热至6 0 C 的E D T A溶液( 4 . 1 ) , 塞紧瓶塞, 摇动量瓶使试样分散于溶液中, 置于6 0 土1 C 的恒温水浴振荡器( 5 . 3 ) 中, 保温振荡 1 h ( 振荡频率以量瓶内试样能自由翻动即可) 。然后取出量瓶, 冷却至室温, 用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 干过滤, 弃去最初部分滤液, 即得溶液B , 供测定有效磷用。6 . 5 水溶性磷的测定 用单标线吸管吸取2 5 m L溶液A, 移入5 0 0 m L烧杯中, 加入1 0 m L硝酸溶液( 4 . 3 ) , 用水稀释至1 0 0 m L 。 在电炉上加热至沸, 取下, 加入3 5 m L咬铝柠酮试剂( 4 . 2 ) , 盖上表面皿, 在电热板上微沸1 m i n或置于近沸水浴中保温至沉淀分层, 取出烧杯, 冷却至室温。 用预先在1 8 0 士2 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的玻璃增竭式滤器( 5 . 2 ) 过滤, 先将上层清液滤完, 然后用倾泻法洗涤沉淀 1 - 2 次, 每次用 2 5 m L水, 将沉淀移入滤器中, 再用水洗涤, 所用水共 1 2 5 -1 5 0 m L . 将沉淀连同滤器置于1 8 0 C士2 C 干燥箱内, 待温度达到1 8 0 后, 千燥4 5 m i n , 取出移入干燥器内. 冷却至室温, 称量。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 须与试样测定采用完全相同的试剂、 用量和分析步骤, 进行平行操作。6 . 6 有效磷的测定 用单标线吸管吸取2 5 m L溶液B , 移入5 0 0 m L烧杯中, 加入 1 0 m L硝酸溶液( 4 . 3 ) , 用水稀释至1 0 0 m L 。 以下操作按6 . 5 分析步骤进行。7. 一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溶性磷含量( X , ) 及有效磷含量( X z ) , 以五氧化二磷( P A ) 质量百分数表示, 按式( 1 ) 和式( 2 ) 计X( m、 一 m , )又 0 . 0 3 2 0 7一2 5 ( m , 一 m )X 3 2 . 0 7, ,、x 1 uu =一 . , . ”. 1 J 刀i p2 5 0Xz m: 一m, )只 0 . 0 3 2 0 7用“X_2 52 5 0 _ _ _( 。: 一m, ) X 3 2 . 0 7, 。、x 土 u U= 一 , , - , - - - 一 、夕 刀7 分式中: 动一 一 测定水溶性磷所得磷铝酸哇琳沉淀的质量, 9 ; 。 2 测定水溶性磷时, 空白 试验所得磷铝酸哇琳沉淀的质量, 9 ; 从 。 测定有效磷所得磷铝酸咬琳沉淀的质量, 9 ; 。 。 - 一测定有效磷时, 空白 试验所得磷钥酸喳琳沉淀的质量, 9 ; , 、 测定水溶性磷时, 试料的质量+ g ; M B - 测定有效磷时, 试料的质 量 g ;0 . 0 3 2 0 7磷钥酸唆啡质量换算为五氧化二磷质量的系数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s / T 8 5 7 3 一1 9 9 97 . 2 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 . 2 0 %; 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 3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