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490-2003 普通磨具 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与《GB 2490-1984》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具体变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标准编号上,《GB 2490-1984》升级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2490-2003》,这反映了该标准性质从强制性转为推荐性的变化。

其次,在术语定义部分,《GB/T 2490-2003》可能增加了对一些关键术语的更详细解释或新增了一些相关术语,旨在使文档更加清晰易懂,便于理解和执行。

再者,对于喷砂硬度机的技术要求,《GB/T 2490-2003》可能会根据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发展情况做出相应修改,比如提高了某些参数的具体数值要求、增加了新的检测项目或是改进了测试方法等,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前技术水平下的最佳实践。

此外,《GB/T 2490-2003》还可能在操作流程描述、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增强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2490-2007
  • 2003-10-08 颁布
  • 2004-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2490-2003普通磨具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pdf_第1页
GB-T2490-2003普通磨具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pdf_第2页
GB-T2490-2003普通磨具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pdf_第3页
GB-T2490-2003普通磨具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2490-2003普通磨具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2 5 . 1 0 0 . 7 0J 4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2 4 9 0 -2 0 0 3代替 G B / T 2 4 9 0 -1 9 8 4普通磨具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B o n d e d a b r a s i v e p r o d u c t s -H a r d n e s s g r a d e me a s u r e me n t b y s a n d b l a s t i n g2 0 0 3 - 1 0 - 0 8 发布2 0 0 4 - 0 4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2 4 9 0 -2 0 0 3前盲本标准代替G B / T 2 4 9 0 -1 9 8 4 喷砂硬度机检验磨具硬度的方法 。本标准与G B / T 2 4 9 0 -1 9 8 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磨具硬度级差值和均匀性术语;增加了磨具喷砂硬度测定部位的规定;对如何确定硬度等级, 增加了磨具硬度均匀性的要求;由测定的磨具坑深值确定磨具硬度等级的对照表中, 增加了级差值 h 和均匀性允差值 ;对操作要求增加了“ 如果某点测量值不在允许范围内, 可在该点附近复查一次”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 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3 9 ) 归口。本标准由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文平、 刘勇、 苗清、 张长伍。本标准于 1 9 8 1 年首次发布, 1 9 8 4 年第一次修订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4 9 0 -2 0 0 3普通磨具喷砂硬度机检验硬度的方法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喷砂硬度机检验磨具硬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陶瓷结合剂和树脂结合剂、 磨料粒度为F 3 6 -F 1 5 0 的普通磨具。2 喷砂硬度机及附件技术要求2 . 1 喷砂硬度机主要部件2 . 1 . 1 喷嘴孔径应为 5 . 5 m m-6 . 0 m m; 内壁接缝处不得有明显台阶。2 . 1 . 2 锥形喷嘴的锥底孔径应为5 . 5 mm-v 6 . 0 m m,2 . 1 . 3 接口嘴孔径应为4 . 5 mm -5 . 0 m m,2 . 1 . 4 测杆外径应为 (( 4 . 2 士0 . 1 ) m m,2 . 1 . 5 喷嘴至磨具表面距离应为(( 9 士1 ) mm,2 . 1 . 6 压力表精度应不低于 1 . 5 级。2 . 1 . 7 2 8 c m 砂室 : 石英砂容积应为( 2 8 士1 ) c m ; 5 c m 砂室 : 石英砂容积应为( 5 士0 . 5 ) c m .2 . 2 石英砂2 . 2 . 1 化学成分: S i 0 2 9 6 ; 灼减镇0 . 3 0 %; 杂质1 。2 . 2 . 2 密度: ( 2 . 6 4 士0 . 0 2 ) g / c m 3 。2 . 2 . 3 粒度: 试验筛0 . 8 5 / 0 . 5 筛上余量不大于3 %; 试验筛0 . 5 / 0 . 3 1 5 筛通过量不大于8 0 0 ,2 . 3 校正用玻瑞2 . 3 . 12 . 3 . 2钠平板玻璃的厚度为5 m m,每次校正时, 在玻璃上测定点应不少于 5 点, 且每点的喷砂坑深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2 8 c m 砂室为( 2 . 1 3 士0 . 0 5 ) m m; 5 c m, 砂室为( 0 . 5 3 士0 . 0 3 ) m m,3 喷砂硬度机工作条件3 . 1 气室空气压力: p =0 . 1 5 MP a ,3 . 2 硬度等级为 F -L的磨具采用 5 c m , 砂室测定。 硬度等级为 M-Y的磨具采用 2 8 c m , 砂室测定。4 磨具喷砂硬度检验方法4 . 1 磨具喷砂硬度测定部位见表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4 9 0 -2 0 0 3表 1 磨具喷砂硬度测定部位磨具类型被测磨具最小尺寸测定部位1型, 3 型 , 4 型 , 5 型 , 2 3型, 3 8型厚度: P 及更硬的磨具, 不小于 6 m m; N及更软的磨具, 不小于 8 m m 有效面积: 不小于 3 0 m mX3 0 m m距孔 1 / 2 处, 对称测两点距槽 1 / 2 处, 对称测两点7型, 8型, 2 6型宽面沿长度方向中心线距边缘 L / 5 处, 对称测两点3 1型, 5 4型 , 9 0型3 6型各种尺寸距孔 1 / 2 处, 对称侧两点2型有效面积: 不小于 3 0 m m X 3 0 m m环端面 1 / 2 处, 对称测两点, 有效面积不够时, 可对外圆中部对称侧两点6型、 1 1 型各种尺寸外圆柱面( 外锥面) 沿高距上口 1 / 3 处, 对称测两点1 2 a型、 1 2 b型各种尺寸内锥面距边缘 1 / 2 处, 对称侧两点4 . 2 测定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4 . 2 . 1 测定时调整套支持头的三角端面应完全与磨具接触。4 . 2 . 2 在操作过程中, 应常用玻璃校正喷砂硬度机量值的稳定性。4 . 2 . 3 石英砂完全从砂室中喷出后, 机头应保持压住磨具表面, 测定坑深值。4 . 2 . 4 测定硬度时磨具表面应平整, 不得有粗糙的加工痕迹。4 . 2 . 5 如果某点测量值不在允许范围内, 可在该点附近复查一次。5 磨具喷砂硬度的判定5 . 1 根据测定的坑深值, 按照表2 的规定确定磨具的硬度等级。5 . 2 磨具硬度均匀性应不大于均匀性允差值, 否则判为不合格。5 . 3 当磨具硬度均匀性符合规定后, 则取各测量点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平均值在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则判为合格。 表 2 用喷砂硬度机测定的磨具硬度等级及坑澡值对照衰单位为毫米硬度等级硬度值及允许范围磨具粒度F3 6 -F4 0F4 6 F5 4F6 0 - F 9 0F1 0 0 - F 1 5 0砂室: 5 c m 、 气压: 0 . 1 5 MP aF硬度值4 . 2 0 .3 . 5 64 . 8 4 - 4 . 1 65 . 2 4 -4 . 5 15. 3 0- 4. 61允许范围4 . 8 0 -3 . 2 65 . 2 4 - 3 . 8 35 . 5 4 - 4 . 1 85 . 6 0 - 4 . 2 8级差值0. 6 40. 6 80. 730. 6 9均匀性允差0. 9 61 . 0 21 . 1 01 . 0 4G硬度值3 . 5 5 - x2 . 9 64. 1 5- 3 . 504 . 5 0 - - - 3 . 8 54 . 6 0 - 3 . 9 6允许范围3 . 8 8 - 2 . 6 84 . 5 0 - 3 . 2 04 . 8 8 - 3 . 5 44 . 9 6 - 3 . 6 6级差值0. 5 90. 650. 6 50. 6 4均匀性 允差0. 8 80 . 9 80 . 9 80. 96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4 9 0 -2 0 0 3表 2( 续 )单位为毫米硬度等级硬度值及允许范围磨具粒度F3 6- F4 0F4 6 F 5 4F 6 0 F 9 0F1 0 0 - F 1 5 0H硬度值2 . 9 5 - 2 . 4 13 . 4 9 - 2 . 9 03 . 8 4 - 3 . 2 33. 95 3 . 3 6允许范 围3 . 2 5 - 2 . 1 43 . 8 2 - 2 . 6 24 . 1 7 - 2 . 9 44. 27 - 3 . 08级差值0. 5 40. 5 90.6 10. 59均匀性允差0. 810 . 8 80. 920 . 881硬度值2 . 4 0 - 1 . 8 72 . 8 9 - 2 . 3 53 . 2 2 - 2 . 6 63. 35 - 2 .8 0允许范围2 . 6 7 - 1 . 6 13 . 1 9 - 2 . 0 73 . 5 3 - 2 . 4 13 . 6 5 - 2 . 5 5级差值0. 530. 5 40.5 60 .5 5均匀性允差0. 8 00. 810.8 40 . 82K硬度值1 . 86 - 1 .3 62. 3 4- 1 .8 02. 65 - 2 . 1 62 . 7 9 - 2 . 3 0允许 范围2. 13 - 1 . 1 42. 61 - 1 . 5 72. 93 - 1 . 9 33 . 0 7 -2 . 0 7级差值0 . 500. 540 .4 90 .4 9均匀性允差0 . 750 . 8 10 .7 40 .7 4L硬度值1 . 35 - 0 .9 21 . 79- 1 . 3 52 . 1 5 -1 . 7 02 . 2 9 - 1 . 8 5允许 范围1 . 60 - 0 . 7 32 . 0 6 -1 . 1 42 . 4 0 - 1 . 5 02 . 54- 1. 6 6级差值0 . 430. 440 .4 50. 4 4均匀性允差0 . 640 .6 60 . 6 80. 6 6砂室: 2 8 c m 3 、 气压: 0 . 1 5 MP aM硬度值3 . 21 - 2. 6 34 . 00- 3 .3 24 . 7 4 -4 . 0 15 . 00- 4. 5 6允许范围3 . 5 5 -2 . 3 94 . 43- 3. 035 .0 8- 3. 685 . 2 3 -4 . 3 6级差值0 .5 80. 6 80. 7 30. 4 4均匀性允差0 . 8 71 . 0 21 . 1 00. 6 6N硬度值2 . 6 2 一2 . 1 53 . 3 1 -2 . 7 44 .0 0- 3 . 364 . 5 5 -4 . 1 6允许范围2 . 9 2 . 1 . 9 53 . 6 6 -2 . 5 04 . 3 8 - 3 . 1 04 . 7 8 -3 . 9 6级差值0. 4 70. 5 70. 6 40. 3 9均匀性允差0. 7 00. 8 60. 960. 5 8P硬度值2 . 1 4 - 1 . 7 62 . 7 3 - 2 . 2 73 . 3 5 - 2 . 8 44. 15 - 3 . 7 6允许范围2. 3 8- 1 . 613 . 0 2 - 2 . 1 03 . 6 7 一 2 . 6 44. 35 3 . 5 8级差值0. 3 80. 4 60. 510 . 39均匀性允差0. 5 70. 6 90. 760 . 5 8Q硬度值1 . 7 5- 1 . 462. 2 6- 1 . 9 42 . 8 3 - 2 . 4 43 . 7 5 - 3 . 4 1允许范 围1 . 9 4 - 1 . 3 52 . 4 9 - 1 . 8 03 . 0 9 - 2 . 2 83 . 9 5 - 3 . 2 6级差值0. 2 90. 3 20. 390 . 3 4均匀性允差0. 4 30. 4 80. 580 . 5 1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4 9 0 -2 0 0 3衰 2( 续)单位为毫米硬度等级硬度值及允许范围磨具粒度F 3 6 F 4 0F 4 6 F5 4F6 0 - F9 0F 1 0 0 -F 1 5 0R硬度值1 . 4 5 - 1 . 2 41 . 9 3 - 1 . 6 62 . 4 3 - 2 . 1 33 . 4 0 - 3 . 1 1允许范围1 . 6 0 - 1 . 1 42 . 0 9 - 1 . 5 42 . 6 3 - 2 . 0 03 . 5 7 - 3 . 0 0级差值0 . 2 10 .2 70 . 300 . 2 9均匀性 允差0 . 3 20 .4 00 . 450 . 43S硬度值1 . 2 3 - 1 . 0 51 . 6 5 - 1 . 4 32 . 1 2 - 1 . 8 83 . 1 0 - 2 . 9 0允许范围1 . 3 4 - 0 . 9 81 . 7 9 - 1 . 3 42 . 2 7 - 1 . 7 73 . 2 5 - 2 . 8 0级差值0. 1 80 . 2 20 . 240 . 2 0均匀性允差0. 270. 330 . 3 60. 3 0T硬度值1 . 0 4 -0 . 9 21 . 4 2 - 1 . 2 61 . 8 7 - 1 . 6 72 . 8 9 - 2 . 7 0允许范围1 . 1 3 - 0 . 8 61 . 5 3 - 1 . 2 01 . 9 9 - 1 . 6 12 . 9 9 - 2 . 6 2级差值0 .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