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满堂架搭设技术交底.doc_第1页
模板满堂架搭设技术交底.doc_第2页
模板满堂架搭设技术交底.doc_第3页
模板满堂架搭设技术交底.doc_第4页
模板满堂架搭设技术交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潼江国际名都5#楼施工单位四川永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底部位基础、主体工序名称满堂架搭设及模板安装交底提要:(模板)满堂架及支撑架施工要点一、满堂架搭设技术要求1梁板满堂架(钢管架)搭设按纵横两个方向立杆间距不超过1000(部分地方经项目部木工工长商定),水平杆歩距不超过1500,扫地杆纵向满拉,离地不大于200,板底必须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水平拉杆,严禁板底只有一个方向的水平拉杆;本工程满堂架立杆均为顶托受力,严禁采用扣件受力。2扣件式钢管架纵横立杆间距均为1.0m,立杆主要规格:1.0m,1.2m、1.5m、2.0m、2.5m、3.0m、3.5m、4.0m、4.5m、5.0m、6.0m,根据层高进行调配,立杆上部可加顶托调整高度,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3板底梁底必须布设纵横向水平拉杆,水平拉杆与立杆交接处必须用十字扣件连接牢固。满堂架的立杆布设必须扣除梁边200-300后平均布置,且间距不大于第1条要求(遇柱可相应调整),即梁两边立杆必须对称以防偏心受力的不利影响,然后再布置两根梁之间的立杆。4原则上截面高度大于500的所有梁底中线处都要增加一排立杆顶托,梁的截面高度700-900,梁底立杆间距600-800;梁的截面高度500-700,梁底立杆间距700-900;梁的截面高度小于500,梁底立杆间距800-1000。梁的截面高度大于900按技术验算设置梁底立杆间距(或参照同等设计梁截面来布置立杆间距)。5经验为梁截面高度900-1200,梁中线立杆间距为550-600;梁截面高度1200-1500,梁中线立杆间距为500-550;梁截面高度1500-1800,梁中线立杆间距为450-500;梁截面高度1800-2100,梁中线立杆间距为400-450;梁截面高度2100-2400,梁中线立杆间距为350-400。6梁的截面高度大于700必须布置穿墙螺杆,700-1000的梁布设一道350-400的穿墙螺杆;1000-1300的梁布设两道350-400的穿墙螺杆;1300-1600的梁布设三道350-400的穿墙螺杆;1600-1900的梁布设四道350-400的穿墙螺杆;1900-2200的梁布设五道350-400的穿墙螺杆,以此类推。7水平剪刀撑布设根据本工程特点在中间布置一层,并应连续井字拉通设置,每根水平杆连接应至少两个扣件。纵向剪刀撑四周连续布置、横向按照每4-6跨设置一道。8顶托自由端不应超过200mm,应用水平杆与相邻立杆可靠连接。9立杆垂直度不大于1200,应做到横平竖直,所有扣件钢管必须是经监测的合格产品,严禁腐朽变形的材料用在工程上。弯曲钢管应经过调直后方可使用。10立杆底与土面交接时,土方必须经过夯实平整,再垫上40x250x4000-5000木跳板;立杆底与混凝土面交接时,立杆底应垫上大于20x100x100木块。11剪力墙厚度小于300,穿墙螺杆10间距550-600.12剪力墙第一排穿墙螺杆离地200-250,底下3-4排间距必须严格按要求设置,4排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作100-200增大调整,最上面一排穿墙螺杆必须布设在板底以下约300-400处。13柱截面小于450可不设置穿墙螺杆,但应采用钢管或角钢调节柱箍加固牢固,第一道加强箍离地小于200,以上每隔400-450加固一道,梁底小于200处必须设置一道加强箍,第4排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作100-200增大调整。14柱截面500-700,从地面算起2.5m至3.5m内的位置设置一道10-12穿墙螺杆,间距按柱加强箍。15剪力墙穿墙螺杆最好设置成梅花状,并应横平竖直,必要时应设双螺母和两个以上蝴蝶扣,螺杆出螺母或蝴蝶扣或卡扣应大于20mm。16柱墙加固后应与满堂架可靠连接,增加其稳定性。档土墙外侧应间隔2-3米设置水平撑杆或斜撑杆与基坑支护顶牢,水平撑杆或斜撑应每隔2米左右设置一道。17剪力墙和柱混凝土浇捣必须分层进行,每层高度不大于2米,浇捣混凝土之前必须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才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捣,混凝土浇捣时钢筋工和木工必须护模和护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 模板施工工艺技术模板支撑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支撑间距施工,施工中应根据最左边和上边的轴线作为控制线,分别自左向右、自上向下量取尺寸,并应保证所量取与下一层一样,从而使得模板的上层立杆对准下层立杆。1、施工流程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装架设梁底木方龙骨于脚手架横杆上梁底模安装梁钢筋绑扎架设板底木方龙骨于脚手架顶托梁上梁侧模及楼板模板安装梁板混凝土浇注混凝土保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拆下脚手架上部横杆立杆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脚手架三、施工方法1、钢管架支撑体系安装(1)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2)脚手架支撑支设前,应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技术交底。(3)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4)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本工程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立杆在梁两侧的间距可适当缩小。(5)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间距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梁底加密钢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须按照方案进行。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6)必须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剪刀撑应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每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应尽量与立杆进行连接,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严禁悬空。剪刀撑斜杆的连接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7)搭设架子必须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按50%错开接头,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8)扫地杆搭设离地面不大于200mm,底部支撑立杆下需垫木垫板。(9)根据层高选择立杆,并配以可调支座来调节高度,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立杆竖接和水平杆横接一定要采用直角扣件,保证竖向传力和水平观感。增设扫地杆时,应尽量将扫地杆置于混凝土梁或其他混凝土结构上。加密斜撑,将端头斜撑在混凝土结构上,增强整体抗变形能力。(10)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本计算方案布置。(11)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先于梁板混凝土,梁、板支撑体系通过钢管抱箍,与先前浇筑的混凝土柱拉紧顶牢,增强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12)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2、梁、板模板安装(1)模板的安装顺序如下: 满堂钢管架 梁底模 梁侧模 顶托 横楞 楼板底模 柱钢筋验收 柱模板(2)梁模板的安装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钢管。固定钢管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1/10003/1000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爆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3)楼面模板的安装满堂脚手架搭设至预定标高,将主龙骨搭设在立杆上后,在主龙骨上铺设次龙骨,然后在其上安装楼板模板。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四、模板施工要求1、一般要求(1)模板安装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捣的砼重量、侧压力及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水性脱模剂,不得有流坠。质量不合格模板或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模板接缝应严密,以防漏浆。在模板吊帮上不得蹬踩,应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3)模板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并满足钢筋的绑扎、安装及砼的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2、楼板模板安装要求:(1)板底模板采用183091512mm胶合板,板底次楞采用30mm70mm楞木,间距不大于200mm。(2)支撑体系采用3070mm木方和U型顶托传递竖向施工荷载支撑方式,在立杆底部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高支模部分水平拉杆步距为不大于1.5m,扫地杆、水平拉杆每跨每步纵横设置。(3)立杆下设置木垫板。3、梁模板安装要求:(1)为及时拆除侧模,各模板之间的关系为: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梁底、梁侧模板采用183091512mm胶合板。(2)支撑体系采用主楞传给竖向483施工荷载支撑方式,梁底次楞采用3070mm木方(3)立杆下设置木垫板。4、墙柱模安装要求:(1)墙柱模板采用183091512mm胶合板,楞木方不大于150,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x3.0mm。(2)墙柱模板底部应该用砂浆抹平,防止跑浆,但砂浆找平层不伸入墙体内。(3)挡土墙模板拼装要求915*1830模板,不准打孔,采用100*1830模板条,间距200-250打孔进行拼装,竖向墙柱采用48钢管,间距150进行加固,墙柱上中下用钢管与满堂架进行连接。(4)墙柱模板安装完后应检查角模板,与楼板、楼梯间墙接缝间隙必须严实,防止漏浆,错台。(5)墙柱模板拼缝:柱模板接缝必须平顺,缝隙不超过1.5mm。(6)柱模板竖向放置钢筋,柱箍采用双48钢管加对拉螺栓。5、U型顶托螺杆 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顶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6、剪刀撑等杆件设置要求:(1)满堂模板支架立杆,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部位剪刀撑按4-6跨立杆间距设置,并在剪刀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2)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宜在45-60。(3)剪刀撑采用搭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主要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拉杆或立杆上。(4)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件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同跨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5)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五、模板支撑验收1、模板支撑所使用的钢管是否平直,有无压扁、严重腐蚀等。连接扣件是否出现裂缝变形等。模板应平整无缺损扭曲变形,不受腐朽、虫蛀。2、模板支撑搭设完成后现场对立杆间距、立杆垂直度、扣件拧紧度,扫地杆设置、立杆搭设方式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剪刀撑纵横向及水平加强层设置等进行检查。3、劳务公司及班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