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doc_第1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doc_第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doc_第3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doc_第4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九年级)目 录21.胜人者先自胜2.王冕传(节选)3.赵威后问齐使4.六一居士传(节选)5.王翦将兵6.傅显迂缓7.北门之管(节选)8.卫灵公天寒凿池9.宋人酤酒10.荀巨伯探病友11.甲与乙相善12.公卢之谏 13.乐不思蜀14.孔文举年十岁15.齐鲁夹谷之会(节选)16.狗监17.触龙说赵太后(节选)18.师旷论学19.创鹜之报20.吕氏春秋贵因21.晋献文子成室22.孺子善谏23.庖夫24.孟子见梁惠王25.庄周家贫26.二翁登泰山27.范蠡浮海出齐28.文天祥传(节选)29.郑板桥开仓济民30.答谢中书书31.食喻32.张元饲弃狗33.太祖弹雀34.武帝游宴见马35.罗企生拒谢桓公36.梅圣俞诗集序(节选)37.束氏狸狌38.子产论政宽猛(节选)39.李泰伯改字40.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1.劝学(节选)42.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43.朱文公受骗44.临江之麋45.亭林先生神道表胜人者先自胜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选自吕氏春秋)【注】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浅:狭,窄小教:这里指教化张:乐器上弦修:设置饬:通“饰”,修饰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六卿请复A B薄如钱唇(活板)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钟鼓不修 战而不胜C D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答】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译】 期年而有扈氏服。【译】 3.本文与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论及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且在某些观点上不谋而合。请回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与“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一句意思相近的内容,并将有关句子默写出来。【答】 4.为了做到“自胜”,夏后伯启采取了哪些举措?结合文中有关内容,简要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参考答案】1.DA.薄弱/与“厚”相对 B.又,再一次/恢复 C.敲、击/修建 D.表转折,但是2. (原因)是我的德行薄弱,教化不够啊。过了一年有扈氏就臣服了。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举措:对自己:生活简朴,摒除杂念,心无旁骛;对家人:尊重贤长,重视子女教育;对人才:任人唯贤。(意思对即可)评价:例:他是一个能够经受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人。面对战争失败,他不气馁不急躁,而是精心分析原因,并从中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然后严于律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后取得了胜利。王冕传(节选)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注】曷:何,怎么。恬(tin):心神安逸。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听已,辄默记( ) 已而复如初( )依僧寺以居( ) 学遂为通儒(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译】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译】 3.简要分析划线句的作用。【答】 4.根据文意,说说王冕“遂为通儒”的原因。【答】 【参考答案】1.就不久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终于2.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对此感到很诧异,将他收作学生。3.以父亲的行为侧面衬托王冕对学习的痴迷。4.王冕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策齐策【注】 齐王:战国时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赵威后即赵太后,战国时赵惠文王妻。发:启封。恙:灾害,忧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岁亦无恙耶( ) 使者不说( ) 苟无岁( ) 臣奉使使威后( )2.翻译下面的句子。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译】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译】 3.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赵威后的这番言论,体现了哪句俗语?你觉得赵威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4.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来吗?【答】 【参考答案】1. 岁,年成。说,通“悦”,高兴。苟,假如,如果。使,出使。(字词解释与以虫治虫、论语、陈涉世家、晏子使楚相关)2. 难道不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因此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她是一个爱国爱民,有见地、有远见,懂得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以民为本),只有把老百姓安顿好了国家才能太平的明智的统治者。4.舍本逐末或者轻重倒置 六一居士传(节选)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注】颍水:地名。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诮(qio):讥笑志:记载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初谪滁山 ( ) 既老而衰且病( )是为五一尔( ) 固知名之不可逃(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译】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译】 3.根据文意,说说欧阳修更号为“六一居士”的原因。 【答】 4. 选文中欧阳修因何而乐?与课文“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有何不同?【答】 【参考答案】1.贬官; 已经;这 ; 本来 2.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这就是庄子讥笑的害怕影子而在太阳下跑的人。 3.聊以志吾之乐尔。或自己的话概括。4.选文中作者因沉醉于五物(藏书、金石遗文、琴、旗、酒)而乐。选文中的乐是怡然自乐,而课文中的乐是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王翦将兵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注】果:果断。 顿舍:停止。 为: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尝以兵数千 ( ) 于是引兵而西 ( ) 秦军走 ( ) 以不用将军计 ( ) 2.翻译下列句子。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译】 3.结合语段,简要分析王翦为什么“谢病”,又为什么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答】 。4.选文写王翦将兵,却为什么要写李信?【答】 。【参考答案】1.尝:曾经;引:带领、率领;走:溃败 以:因为2.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3.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4.衬托手法表现王翦的沉稳,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也表现了秦始皇狂妄,急躁,也爱惜人才,能屈能伸的君主形象。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赛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聩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注】雅:美好不粗俗。针黹:针线活1.下列哪两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 )( )A、 稍知医药 B、 或指所在 稍出近之黔之驴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 比相见 D、 喘息良久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E、 读书以明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翻译下列句子。 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译】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译】 3.文中写傅显“雅步行市上”“雅步以往”,两次提到“雅步”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何作用?【答】 4.“俯井哭子”这一悲剧完全可以避免,结合划线句子,说说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答】 【参考答案】1.B C 2.小孩在井旁嬉戏,相距大概只有三五尺。但是读书是用来明理的,明理是用来在实际中运用的。3.“雅步”意思是迈着优雅的步子,情况紧急,应是奔跑前往,傅显却不紧不慢, “雅步”而行,这一动作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的迟缓和迂腐。4.根本原因在于“食而不化”,做事呆板,不懂得随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北门之管(节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注】管:钥匙。无乃:恐怕,大概,表示委婉语气的副词。公辞焉:秦穆公拒不接受蹇叔的劝告。孟子:对孟明的敬称。你懂什么!如果中寿死掉,你那坟头上的树早就长得两手合抱了!这是骂蹇叔早就该死了。中寿,约指活到六七十岁。蹇叔大约已七八十岁,过了中寿的年龄。与(y):参加。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穆公访诸蹇叔 ( )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 )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译】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译】 3.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如神,秦军后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实际上他的判断是有依据的,请说说他的依据是什么?【答】 4.结合秦穆公对蹇叔、鲁庄公对曹刿进谏的不同态度说说他们各是怎样的君主?【答】 【参考答案】1.相当与“之于”; 什么; 通“避”,躲避; 参与2.使军队劳累辛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3.他的依据是“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4.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一意孤行看出他是个不讲仁义、自以为是的君主;鲁庄公对曹刿的进言虚心接受并让他参与并主导齐鲁之战可以看出他是个能广开言路、虚怀若谷、知人善用的明君。卫灵公天寒凿池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 ,履决不组 ,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之,夫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陬(zu)隅:屋角。匹夫:百姓。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履决不组( ) 令罢役( )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 ) 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公衣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译】 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译】 3.“今将令民以此见之”中“此”具体指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答】 4.读了本文,你觉得卫灵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 【参考答案】1.鞋子;停止;因为;任用、举用2.您穿着狐皮大衣,坐着熊皮垫子,屋角又有火灶,所以不觉得冷。说宛春有善行,(那么)于我也同样有,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吗?3.宛春因为天寒的缘故,劝谏卫灵公停止凿池。4.卫灵公是一个知错就改、知人善用、明白事理、懂得为君之道的人。宋人酤酒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weng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he河)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注】酤(g):同“沽”,卖。升:量酒器。概:古代刮平斗斛等量具的器具。县:同“悬”,挂。帜:指酒旗。闾:里门,此指乡里或村里。孺子:小孩。罋:储酒器皿。迓:迎。龁:咬。万乘之主: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君,指大国之君。1.找出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两组。( ) ( ) A. 怪其故 B 或令孺子怀钱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或以为死 陈涉世家C 夫国亦有狗 D 此人主之所以蔽脅 夫大国 曹刿论战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E 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2.翻译下列句子。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译】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译】 3.文中写到了“升概”“遇客”“为酒”“县帜”时连用了四个“甚”,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有何用意。【答】 4.韩非子认为国家也有猛狗,这猛狗是指什么?作者借狗猛酒酸的典故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 【参考答案】1.B E2.狗凶猛,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有才能的人胸怀本领而想使大国国君贤明;有的大臣就是恶犬,迎面扑来咬他们。3.突出了卖酒人的公正,酒很甜美,与下文卖不出酒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猛狗对卖酒造成的恶劣影响。4.这猛狗比喻那些伤害忠臣、阻挡忠谏的佞臣、权奸。这则典故由卖酒的浅显事物而揭示出治国的高深道理,其道理在于:如果恶人当道,好的主张必定难以实行,贤人难受重用。启示是:a、客观环境对事物有很大影响。如果客观环境险恶的话,事情就无法做好。 b、要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意思对即可。荀巨伯探病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注】值:适逢。郡:这里指城。相视:看望你。一:整个。独止:一个人留下。无义:不懂道义。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友人语巨伯曰( ) 子可去( )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遂班军而还( )2.翻译句子 。败义以求生。 【译】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译】 3.文章是如何刻画荀巨伯这一人物的?【答】 4.读了荀巨伯探病友一文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的感想。【答】 【参考答案】1.告诉;离开;用;于是,就。 2.毁坏情义而求得保全性命。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3.(1)文章采用了对话描写的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代朋友死去,而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此举感人至深。(2)文章还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栩栩如生。4.(1)荀巨伯不忍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且愿“以我身代友人命”,这种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2)从文中可以看出,荀巨伯是一个重情义、有情有义、不贪生怕死的人。)甲与乙相善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始悟其奸,稍稍谯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而绐谁耶?渠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可无庸诉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干没:吞没。谯:责备。绐(dai):哄骗,欺骗。渠: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甲延乙理家政( ) 遽反噬( )甲不胜愤( ) 若公则自贻伊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译】 不公之绐而绐谁耶?【译】 3.请分别用两个成语来概括甲和乙的行为。【答】 4.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答】 【参考答案】1.请;立刻;承受;忧伤2.乙像这样阴险恶毒,你为什么对她信任不疑呢?。他不欺骗你,去欺骗谁呢? 3.甲:养虎为患(自作自受 自食其果) 乙:恶贯满盈4.示例一:人们都希望别人顺从自己,喜欢听奉承的话,但要讲原则,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否则害人害己。示例二:时时事事顺从你、奉承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答出一点即可)公卢之谏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夙笑。”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返,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于是罢师而归。【注】夙笑:以前的笑话。桑:采桑。旷:荒废,这里指失职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举兵而攻齐( ) 被甲之士( )因往追之( ) 其妻怒而去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zx100.【译】 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 【译】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公卢的“夙笑”指什么? 【答】 4这是一篇讽谏,公卢讲这个“夙笑”有何用意?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答】 【参考答案】1.举:发动 被:同披,穿着 因:于是 去:离开2.我邻居家的丈夫和妻子一起到田里。现在我讨伐别国(就会)失去自己的国家,这是我的失职。3.邻人追桑女而失其妻。4.用邻人追桑女而失其妻这个比喻委婉告诫赵简子举兵攻齐不当,使赵简子醒悟到“伐国失国”的错误(答到委婉告诫,劝诫的意思即可)。公卢是一个敢于纳谏,善于纳谏,机智勇敢的人。(答到两点即可)乐不思蜀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蜀书【注】司马文王:指司马昭。他死后,被尊称为文帝,故这里称“文王”。蜀技:表演四川的歌舞。技,同“伎”。贾充:司马昭父子的亲信。殿下:汉代以后,对太子、亲王的尊称。郤正:刘禅旧日的大臣,和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陇、蜀:指四川。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诚宜开张圣听 B.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诚如尊命 会王复问 C.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D.咨臣以当世之事 如太行、王屋何 人之无情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译】 何乃似郤正语邪! 【译】 3.请从文中读出“蜀国大业未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 4.面对这样的主子,诸葛亮是怎样展示他治国的才能的?请结合出师表来说一说。【答】 【参考答案】1.A(A项两个“诚”都译为“确实”。B项中第一个“会”是“聚会”之意;第二个是“适逢”。C项中第一个“如”表示“像这样,如此”;第二个“如”与“何”连起来,译为“把怎么样”。D项中第一个“之”为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即使诸葛亮在世,也不能辅佐他长久,更何况姜维呢?怎么竟然像郤正说的话呢!3.刘禅的昏庸无能4.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提出了治国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孔文举年十岁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注】孔文举:孔融。 仲尼:孔子。 伯阳:老子。 奕世:累世,代代。 踧踖(c j):局促不安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为司隶校尉 ( )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既通,前坐( )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译】 人以其语语之【译】 3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孔文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答】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答】 【参考答案】1.担任;到;已经,之后;对感到奇异,认为是奇异的2.这是我和您是世代交好(的原因)。(或:这样,我和您就是世代友好的亲戚关系了。)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他。3.孔文举是一个机智聪明的人,他用“世交”关系独闯李府,并以孔子和老子的关系说明“世交”的来历。(孔文举对陈韪反唇相讥,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举其中一例即可。)4不能只看到人或事物的表面现象。(要善于利用机智化解尴尬。)(答出任意一点。)齐鲁夹谷之会(节选)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1),实夹谷。孔丘相。犁弥(2)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3)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和好,而裔夷(4)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5)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兹无还(6)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7)曰:“齐、鲁之故,吾之何不闻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8),嘉乐(9)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10)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齐人来归郓、讙、龟阴(11)之田。【注】(1)公:指鲁定公。齐侯:指齐景公。祝其:即夹谷山,地名,在今赣榆县夹山乡与枣庄市中区西北近郊齐村镇交界处。(2)犁弥:齐国大夫。(3)莱:诸侯国名,姜姓,在今山东黄县,被齐国灭掉。(4)裔夷:华夏地域以外的民族。(5)愆:伤害(6)兹无还:鲁国的大夫(7)梁求据:齐景公的宠臣。(8)牺、象:即牺尊、象尊,都是古时的酒器,外形像兽形。不出门:意思是只在朝会和庙堂使用。(9)嘉乐:指钟、磬等乐器。(10)秕:不饱满的谷物。稗:像禾的杂草。(11)郓、讙、龟阴:都是鲁国的邑名,全在汶水的北岸,即“汶阳之田”。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犁弥言于齐侯曰 ( ) 遽辟之( )孔丘使兹无还揖 ( ) 乃不果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译】 夫享,所以昭得也【译】 3.你觉得孔子是一个“知礼而无勇”的人吗?请举例说明。【答】 4.孔子对付君臣无礼的事迹,给我们以巨大的启发。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参考答案】1.对迅速、紧急作揖实现2.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3.不是,他是一个知礼而有勇的人。文中提到孔子面对齐国君臣时,能够做到大义凛然,知礼而又能及时的回应,如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他要求士兵们快拿武器冲上去。4.对于那些外表比较强大、骄横的人,其实并不要被他们所吓倒,他们内心也很虚弱,我们要在心理上和气势上战胜对方,关键时刻不能表现出软弱。狗监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节选自司马相如列传【注】上:皇上。此指汉武帝刘彻。笔札:写字的笔和可供写字的木板。乌:何、焉。“乌有”犹言“哪有”,即没有。难:诘难。空藉:假借。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游玩的园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乃召问相如 ( ) 上许( ) 未足观也( ) 天子大说(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译】 “无是公”者,无是人也。【译】 3.汉武帝喜欢司马相如的文章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答】 4.司马相如在天子游猎赋中借用“子虚”、“乌有”、“无是公”之言的目的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1.于是、就; 答应;值得; 同“悦”,高兴。2.我的同乡人司马相如自己说,是他写了这篇赋。“无是公”就是没有这个人。3.喜欢。依据是: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和“奏之天子,天子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