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678.12-2003 压铸模零件 第12部分:复位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之一,属于模具行业标准体系的一部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压铸模具中使用的复位杆的相关技术要求、尺寸规格以及标记方法等,旨在为压铸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

根据此标准,复位杆作为压铸模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开模后帮助顶出机构或滑块等部件恢复到初始位置,确保下一次合模时能够准确无误地工作。标准详细列出了不同类型复位杆的具体尺寸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直径、长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对材料的选择给出了指导性意见,以保证复位杆在实际应用中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GB/T 4678.12-2003》还明确了复位杆表面处理的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值等,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复位杆的工作性能及其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该标准也提出了复位杆的标记规则,通过特定的符号或编号来区分不同规格的产品。

遵循这一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的复位杆,不仅能够满足压铸模具对于精度和稳定性的高要求,而且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4678.12-2018
  • 2003-07-23 颁布
  • 2004-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4678.12-2003压铸模零件第12部分复位杆.pdf_第1页
GB-T4678.12-2003压铸模零件第12部分复位杆.pdf_第2页
GB-T4678.12-2003压铸模零件第12部分复位杆.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4678.12-2003压铸模零件第12部分复位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2 5 . 1 2 0 . 3 0J 4 6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4 6 7 8 . 1 2 -2 0 0 3 代替 G B / T 4 6 7 8 . 1 2 -1 9 8 4压铸模零件第 1 2部分: 复位杆D i e - c a s t i n g d i e c o mp o n e n t s -P a r t 1 2 : R e t u r n p i n2 0 0 3 - 0 7 - 2 3 发布2 0 0 4 - 0 3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辰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4 6 7 8 . 1 2 -2 0 0 3前 山 曰 G B / T 4 6 7 8 压铸模零件 分为1 9 部分: 第 1 部分 : 模板; 第 2 部分: 圆形镶块; 第 3 部分: 矩形镶块; 一 一 第 4 部分: 带肩导柱; 第 5 部分: 带头导柱; 第 6 部分: 带头导套; 第 7 部分: 直导套 ; 第 8 部分: 推板 ; 第 9 部分: 推板导柱; 第1 0 部分: 推板导套; 第1 1 部分: 推杆; 第1 2 部分: 复位杆; 第 1 3 部分: 推板垫圈; 第 1 4 部分: 限位钉 ; 第1 5 部分: 垫块; 第1 6 部分: 扁推杆; 第1 7 部分: 推管; 第1 8 部分: 支承柱; 第1 9 部分: 定位元件。 本部分为 G B / T 4 6 7 8的第 1 2 部分。 本部分代替 G B / T 4 6 7 8 . 1 2 -1 9 8 4 压铸模零件复位杆 。 本部分与 G B / T 4 6 7 8 . 1 2 -1 9 8 4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一一在标准的编排上作了较大修改, 增加了“ 前言” 、 “ 范围” 和“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并规定 了标记应有内容。 修改了尺寸规格系列, 增加了大尺寸规格系列。 材料改为推荐选用。 表面粗糙度代替原标准中的光洁度。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3 3 )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 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广州型腔模具厂、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东风科技汽车制动系统公司、 成都兴光压铸工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张连根、 蔡紫金、 翁史振、 冯伯淳、 廖宏谊、 杨召岭、 黄志禄 、 李红英。 本部分于 1 9 8 4 年 9 月首次发布, 2 0 0 3 年第一次修订。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4 6 7 8 . 1 2 - 2 0 0 3压铸模零件第 1 2 部分 : 复位杆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压铸模用复位杆的尺寸规格和公差。本部分适用于压铸模所用的复位杆。本部分还给出了材料指南和硬度要求, 并规定了复位杆的标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巾的条款通过 G B / T 4 6 7 8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 T 4 6 7 9 -2 0 0 3 压铸模零件技术条件3 尺寸规格见图 1 、 表 t o表面粗糙度 以微米为单位未注表面粗糙度 R a 二6 . 3 L m. 端面不允许留有中心孔。图 1 复位杆4 材 料和硬度材料由制造者选定, 推荐采用 T 8 A, T 1 0 A ,硬 度 5 0 HR C -5 5 HR C,5 技 术要求应符合 G B / T 4 6 7 9 -2 0 0 3 的规定。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4 6 7 8 . 1 2 -2 0 0 3表 1 复位杆尺寸单位 为毫米D e 81 01 21 62 02 53 240h - 吕 。 55 , 8LD1161 82 22 63 2404880XX1 0 0xxx1 2 5XXXX1 6 0XXXXX20 0XXXXX25 0XXXXXX32 0XXXX4 00XXXX50 0XXX63 0XX8 00XX1 0 0 0XX6 标记按本部分的复位杆应有下列标记:a ) 复位杆 ;b ) 复位杆直径 D, 以毫米为单位;c ) 复位杆长度L , 以毫米为单位;d ) 复位杆的头部厚度h , 以毫米为单位;e ) 本部分代号 , 即 G B / T 4 6 7 8 . 1 2 -2 0 0 3 0示例 :D=1 0 mm, L =8 0 m m, h =5 m m的复位杆标记如下:复位杆1 0 X 8 0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