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件)鼻出血(鼻钮).ppt_第1页
(推荐课件)鼻出血(鼻钮).ppt_第2页
(推荐课件)鼻出血(鼻钮).ppt_第3页
(推荐课件)鼻出血(鼻钮).ppt_第4页
(推荐课件)鼻出血(鼻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出血,1,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是全身性疾病症状之一。,2,.,鼻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出血,但大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立特氏区。少量的鼻出血可自行停止,大量出血者可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3,.,一:病因 局部病因: 1 外伤 轻微外伤,如:挖鼻、擤鼻、打喷嚏、插鼻胃管等物可发生鼻钮,但一般并不严重。 较重外伤,如:筛窦骨折、颅中凹骨折、鼻骨骨折等,可致鼻部大血管破裂,引起严重鼻出血。 2 炎症 鼻粘膜及鼻窦的各种急、慢性炎症均可引起血管扩张或粘膜糜烂以致出血。,4,.,3 鼻中隔偏曲 嵴突等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常受刺激,容易干燥,此处血管丰富而表浅易破裂出血。 4 肿瘤: 如:鼻咽纤维瘤及中隔毛细血管瘤或鼻咽癌等。肿瘤出血是否严重,取决于肿瘤的血管丰富程度和表面有无溃破。,5,.,(二)全身因素: 1 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者,鼻粘膜血管收缩力弱,易脆破裂出血。 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如肺气肿、肺原性心肺病、剧烈咳嗽时,鼻粘膜静脉怒张而破裂出血。出血点在立特氏区或者鼻腔后部。,6,.,2 血液病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出血性紫癜等,皆因凝血功能障碍而发生鼻钮。 3 纤维素缺乏 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等缺乏,可使血管的细胞间原蛋白减少,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及出血。 4 肝脏疾患 慢性肾炎及风湿热均容易发生鼻钮,7,.,凝血酶原主要在肝内合成,肝脏疾病时,合成减少而出血。 慢性肾衰,代谢产物排不出,胃肠功能不好,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8,.,5 急性传染病 如: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发热有时也会发生鼻钮 6 化学品和药物中毒 如:磷、汞、坤、苯等的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功能,引起出血。,9,.,7 内分泌失调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期主要是雌性激素减少,鼻粘膜扩张。 有少数妇女患子宫内膜异位,月经期出现鼻钮,即俗称的“倒经”。,10,.,二:检查及诊断 一般检查,11,.,1 鼻钮患者多属急症。要扼要询问病史。,12,.,2 观察面色、口唇、神志、脉搏、血压、呼吸情况等。判断失血情况及有无休克。 判断方法:a 少量出血,一般无出现任何症状 B 如有头晕、口渴、乏力、面色苍白,出血量约500ml C 如在b的基础上再有出血,血压下降(收缩在90mm汞柱以下),出血量在800-1500ml左右,13,.,(二)鼻部检查: 目的是寻找出血部位和引起鼻钮的原因,一般取坐位,出血较多取半卧位。 进行周身系统检查和化验检查,确定出血的原因。,14,.,三治疗 (一) 鼻钮患者出现休克治疗 A 迅速止血 B 保暖 C 输血、输液、给氧,15,.,(二)对老年患者鼻钮 A 止血 B 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血管硬化等,16,.,(三) 止血方法 1 指压法 少量出血,嘱病人用拇指尖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利用鼻翼压迫鼻中隔前段容易出血的部位,或捏紧两侧鼻翼。用力要稳定,持续至少15分钟,中间不松手。 2 冷敷前额及颈部,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17,.,3 用药棉或柔软的纸塞入出血的鼻孔,尽量多塞一点,然后立即用拇指压紧患侧鼻翼,压迫时间同前。 以上方法如不能止血,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18,.,4 药物治疗 A 镇定剂:严重鼻钮,有烦躁等现象,可用镇静剂,如见血恐惧者用镇静剂。 B 止血剂:1 安络血 10mg 肌注 4/日 2 5%葡萄糖500ml 止血敏 3.0g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