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件)白细胞.ppt_第1页
(推荐课件)白细胞.ppt_第2页
(推荐课件)白细胞.ppt_第3页
(推荐课件)白细胞.ppt_第4页
(推荐课件)白细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血液学检验,1,第一节 白细胞检测,( white blood cell examination ),2,.,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3,.,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 成 人 (4 10) 109/L 新生儿 (15 20) 109/L 6个月2岁 (11 12) 109/L,4,.,中性粒细胞(N) 杆状核(ST) 0 5 0.04 0.05 分叶核(Sg) 50 70 2 7 嗜酸性粒细胞(E) 0.5 5 0.05 0.5 嗜碱性粒细胞(B) 0 1 0 0.1 淋巴细胞(L) 20 40 0.8 4 单核细胞(M) 3 8 0.12 0.8,二、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类型 形态 百分数(%) 绝对值 (109/L),5,.,三、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骨髓,血液,6,.,(1) 中性粒细胞增多,产生机制: 生成增多;释放加速;从边缘池至循环池移动;粒细胞释放入组织减少;共同作用。,7,.,正常,骨髓储存池转移,边缘池转移,循环池释放,增殖,增殖 周围粒细胞生存期延长,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骨 髓,血 液,机 制,原 因,应激、缺氧、感染 内分泌紊乱 类固醇样作用,应激、缺氧、感染 运动、雄激素 类固醇样作用,慢性感染、肿瘤、炎症 粒缺恢复期 髓系增殖紊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功能池,8,.,下午较早晨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 饱餐或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生理性增多 (一过性),病理性增多,反应性,急性感染 轻度:总数正常,中性粒% 中度:总数20109/L,核左移 重度:极重度总数可能下降 广泛组织损伤坏死:外伤、创伤、烧伤 急性溶血:缺氧+分解产物刺激贮存池释放总数,中性 急性失血:缺氧+应激刺激贮存池释放(1-2h) 急性中毒:中性分叶核为主 恶性肿瘤:坏死产物刺激 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 ; 骨髓转移破坏调控,粒细胞白血病,增生性,白血病细胞之间缺乏接触抑制而无限制增殖 白血病细胞缺乏渗出性不能运出于血管外,骨髓增生性疾病:除了一种血细胞成份主要增多外, 常伴一 种 或两种其它血细胞的增生。见于真性红 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增小板增多症,增多,9,.,(2) 中性细胞减少,产生机制: 生成减少或无效生成;利用增加; 细胞从循环池转移到边缘池;以上共存。,10,.,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骨 髓,血 液,机 制,原 因,正常,生成减少,边缘池转移,周围利用或 破坏,破坏,储存池释放,血液系统疾病:再障、粒细胞减少症,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化学因素,脾功能亢进,功能池,11,.,(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 象: 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了 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 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比值 增大、超过1:13,或出现杆状核以 前的更幼稚细胞。 核右移:分叶核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 超过3%。,12,.,13,.,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14,.,减少: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血吸虫、蛔虫病 皮肤病:湿疹、天疱疹 血液病:慢粒 恶性肿瘤:肿瘤等上皮系肿瘤 猩红热 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增多,15,.,3.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超敏反应,主要是由嗜碱粒细胞表面有IgE的Fc受体,当与IgE结合后即被致敏。释放嗜碱性颗粒,而其颗粒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16,.,4.淋巴细胞,具有与抗原超特异反应的能力,是人体 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5070%。参与淋巴细胞再 循环。被抗原致敏后产生多种免疫活性 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占1530%,参与体液免疫。,分类:,17,.,生理性增多: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占35%, 46天后达50%,至46岁时 比例逐渐下降。 病理性增多: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急、慢淋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增多:,减低: 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乏性疾病。,18,.,5.单核细胞,功能: 诱导免疫反应; 吞和杀死某些病源体; 吞噬细胞和清除损伤组织及死亡细胞; 抗肿瘤活性; 对白细胞生成的调节。,19,.,增多: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 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减少:无临床意义。,20,.,6.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大小不均: 中毒颗粒: 空泡形成: 杜勒小体: 核变性:,(1)中性粒细胞 中毒性改变,21,.,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巨幼细胞性 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 棒状小体:有棒状小体即可拟诊为急性 白血病,也可做为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 。急粒、急单有、急淋无。,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