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监管规定_第1页
农产品安全监管规定_第2页
农产品安全监管规定_第3页
农产品安全监管规定_第4页
农产品安全监管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农产品安全监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产品为食用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农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可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第三条本市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 督管理工作并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技术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及不合格农产品的处理; 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畜禽屠宰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在餐饮消费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 2 / 12 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安全的监管; 财政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经费保障。 第五条市、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六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保障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第七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权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 第二章生产管理 第八 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做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转变农产品生产方式,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应当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助政府部门进行 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第九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指导,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定期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3 / 12 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 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第十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管 理。应当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区域自然环境及土壤肥力条件,会同环保部门定期对本地区生产区域农业环境状况进行监测评 价,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和品种,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在禁止生产的区域设置标示牌,标明名称、地点、范围、面积和禁止生产的农产品品种等内容;在环境监测超标区 域内禁止进行农产品的生产。 第十一条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周边工业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管。禁止企业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排放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碱液、有毒废液、放射性废水和未经处 理的含病原体 的污水等有害有毒物质,或者倾倒、填埋有害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二条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鼓励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可降解农膜等生产资料。要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以及防疫、检疫等情况,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4 / 12 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制度,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自检或者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生产基地对其生产的农产 品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 第十三条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下列行为: 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和配剂。 使用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苯乙醇胺、班布特罗、盐酸齐帕特罗、盐酸氯丙那林、马布特罗、西布特罗、溴布特罗、酒 石酸阿福特罗、富马酸福莫特罗等 “ 瘦肉精 ” 产品及“ 三聚氰胺 ” 等国家禁止使用的有害化合物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使用氯霉素等违禁的抗生素类药物及有害激素等。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十四条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适期收获、屠宰和采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收获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安全间隔5 / 12 期的规定;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的屠宰或者捕捞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休药期的规定。 第十五条鼓励农产品生产者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第十六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加强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 第三章加工管理 第十七条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制度。对其采购的农产品及其原料应当按照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明,保留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记录。 第十八条农产品加工经销企业和销售者在清洗、整理、加工、保鲜、包装、储存时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禁止下列行为: 使用甲醛、甲醛次硫酸氢钠; 腌制农产品过程 中使用敌敌畏; 违规使用色素; 违规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使用硫磺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其他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经初级加工、包装的农产品,必须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并在产品包装物上附具标识。标识应当以中文标明产品标准代号、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6 / 12 基地、加工单位的名称和 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第二十条畜禽及其产品经过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合格后方可销售。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及其他禽畜生产场所发现经检疫不合格、病死或死因 不明的畜禽及其产品、染疫的畜禽及其产品、染疫畜禽的排 泄物等,应当及时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四章经营管理 第二十一条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经营农产品应当经过检验、检测、检疫,符合国家和省市质量安全标准,未经检验、检测、检疫或经检验、检测、检疫不合格的农产品不得经营。持有认证机构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效证书的,凭认证证书免检进入市场销售。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凭产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质量合格证明直接进入市场销售。 其他农产品必须由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检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对以上进入市场销售的各类农产品,由市、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抽检。 第二十二条畜禽产品必须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出具检疫证明,7 / 12 加盖验讫印章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第二十三条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及加工企业在农产品经营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与各经营者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配备专职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 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制度,如实记录索证索票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进销货日期、产品质量安全证明的登记号等内容,并保存两年以上; 建立健全进货查验制度,对没有质量合格证明的农产品按批次进行检测或委托检测,定期向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检测报告,并公布检测结果; 发现不合格农产品,应制止销售和转移,并报告工商、农牧主管部门;农牧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农产品检测机构进 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工商部门依据检验报告,依法进行下架、销毁等处理,并在媒体上公布。 运输、储存需冷藏保鲜的农产品配有冷藏设施; 对场地及使用器械定期消毒,保证经营场所清洁卫生; 第二十四条新建各类规模化农产品市场必须建立农产品检测机构,并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基础设施,检测机构由农牧部门进行审核后商商务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8 / 12 第二十五条农牧部门检测机构应当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抽检,亦可委托有资质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对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并将抽检和处理结果 定期公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 3 日内,向本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检。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农业、质检、商务、工商、食药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对违法行为的情况予以记录并公布;对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吊销许可证照。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 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 ; 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 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 伪造、盗用、冒用有关认证证书、标志和检测合格证明的 ; 含有致病性寄生虫、致病性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 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 ; 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9 / 12 第二十八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监督抽查,并具体行使下列职权: 对农产品生产、初加工、包装、贮运、经营等活动进行现场检查 ; 依法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进行调查,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有权进行查封和扣押 ;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日常监测 ; 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档案等资料 ; 会同工商部门监督当事人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处理、销毁的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会同有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进行调查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九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 检测费用;抽取的样品不得超过规定数量;上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抽查的农产品,下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另行重复抽查。委托检验检测按照相关标准向委托人收取检测费用。 第三十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10 / 12 理,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充分发挥农产品检测机构的职能,以国家认可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其检测结果相关部门应当予以认可,确有争议的,委托本级 或上级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检。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第十一条规定,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排放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由环保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三条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未按规定建立质量记录档案或者伪造质量记录档案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未建立质量检验机构开展自检工作,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 反第十四条规定,采收、销售未达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农产品,或者屠宰、捕捞、销售处于休药期内的禽畜、水产品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采取措施处理受污染的农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第十三条、十八条、二十七条规定,由11 / 12 工商、农牧等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立即停止销售,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第二十条规定,对病死、染疫禽畜及其产品、排泄物等未进行无害 化处理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第二十三条规定,未配置质量安全检测设施、专兼职检测人员,或者未建立相应的检测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发现不合格农产品,未制止出售和转移,或者未及时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假冒、伪造、转让、买卖、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标志、标识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 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