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活动_第1页
兴趣小组活动_第2页
兴趣小组活动_第3页
兴趣小组活动_第4页
兴趣小组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兴趣小组 活动十一,一、古诗词阅读(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说说“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2分),答:“散”字准确地表现了笛声“入春风”的情态,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旅人无尽的乡思。,一、古诗词阅读(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二、文言文阅读(11分) 狄梁公与娄师德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 注释:直道:品行端正。进身:受任用。因:依靠。比:过去,原来。遭遇:遇合(指做高官)。筐箧:竹笼,竹箱。这里指盛文件的箱子。荐表:推荐(狄仁杰)的奏本。引咎:认错。不意:想不到。矜色:骄傲的神情。,参考译文:狄仁杰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而)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因为(我的)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任用,并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做事的人。”过了好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原来并不了解你的情况,你之所以能得到朝廷的厚遇,实在是出于娄师德的推荐呀!”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篇左右(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看。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责罚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想不到自己被娄公所包容啊!”而娄公从来没有骄傲的神情。,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 ) (2)得十许通荐表( ) (3)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 (4)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担任,左右,被,曾经,我原来并不了解你的情况,你之所以能得到朝廷的厚遇,实在是出于娄师德的推荐呀!,5、娄师德是一个怎样的人?短文是如何刻画娄师德形象的?(5分),娄师德是一个虚怀若谷、宽以待人的人。 通过武则天和狄梁公的对话描写,侧面烘托娄师德的性格,并通过娄公本人的神态描写“娄公未尝有矜色”来表现其性格特点。,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苏小童的夏天 姚 讲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 , 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6、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父业。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父业”?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 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蕴含人物怎样的情感?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1)、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2)、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苏小童发现父亲让他把坏鸡蛋卖给别人,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丧失了做人的善良与尊严,他不愿意像父亲那样活着。,为父亲这样的做法而气恼(伤心、不认同、不解),为父亲过于看重钱财而羞愧;为自己没有忤逆父亲而难受、委屈。,为儿子吃了不少苦而心疼,为自己忽视儿子的需求而自责,为儿子有目标有决心而感动。,8、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4分),“九月一号”是新学期的开始,小说以此为结尾,含蓄地表达了父子俩经过一个夏天的交流与冲突,在相互影响中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预示着父子俩迎来的生活,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和美好的期许。,9、读完本文后,“父亲”这一人物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请你联系文中父亲的社会阶层的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补全对话。(4分) 小说中的“父亲”一无是处。他喜欢搓麻将,气走了妻子,也不悔改;当儿子没有考上高中时,他也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想办法让儿子继续读书,而是让儿子跟他去菜市场卖鸡蛋,让儿子谎称为了凑学费,骗别人的同情,再把坏鸡蛋卖给别人。无论是做丈夫,还是做商人,他都不合格。他只是一个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无赖。 不对,小说中的“父亲”并不像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他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人,面对儿子中考失利,以他的眼界和能力,他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做出如卖坏鸡蛋的事,也是为了自己和儿子的生活。当看到努力一个夏天挣够上学的钱的儿子时,他深受感动,决定歇业两天专门送儿子回老家上学。没有多少文化,处于社会底层的父亲虽然有许多毛病,但情有可原,而且他最终能改变想法,并不失为一个好父亲。,(二) 故乡的叫卖声 魏红梅 躲开纷繁喧闹的城市,回到我温馨的故乡。故乡的夜安怡温和,静静地坐在门前的荷塘边,依偎在母亲身旁,看柔柔月色中微风吹拂的荷,听此起彼伏的阵阵蛙鸣,这静谧的夜更是美丽与安然。母亲娓娓地跟我的儿子讲我儿时百听不厌的青蛙为何“咕呱”叫的故事,追思和畅想赶走了心里的烦燥与不安,一腔柔情有了着落,就这么静静地坐至深夜。常常失眠的我这一夜竟睡得如此香甜。 睡意正浓时,似有天籁之音缭绕耳际,和在一种叫“弹弓鸟”的“嘎嘎哧”声中,如此别致与含蓄。家乡的清晨格外清新,醉人的荷香沁入心肺。透过风情万种、密密亭亭的荷花、荷叶望去,对岸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推着自行车在悠然自得地走走停停,那声音分明是从她那儿传来,给小村的早晨平添了几分韵致。母亲说她在卖烧饼,这音乐代替了她的喊声,小村的家家户户只要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便知道是卖烧饼的来啦。眉目含羞的姑娘原来是邻家二妮,听说二妮考上名牌大学后因家境贫穷而弃学在家,羞于叫喊的她就这样别出心裁地卖起了烧饼。她的出现冷落了那些卖馍、卖糖糕的,于是,清晨、傍晚,全村上下、大街小巷全响起了诱人的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卖烧饼的,“采磨菇的小姑娘”是卖馍的,“祝你生日快乐”是卖糖糕的,热闹极了。如果你想买馍或别的什么,必须要有乐感才能分辨出是卖什么的来了。,家乡人别具一格的叫卖声,勾起我儿时一段辛酸的回忆。十岁那年的麦收时节,火热火热的天,在那样炎热的夏季,谁家的孩子若天天有冰棍吃简直幸福至极,田间劳作、口干舌燥的大人若买根冰棍坐在地头树荫下慢慢享受,那种感觉也似久旱逢甘霖。所谓的冰棍,也不过是用糖精水冻成的。但那份冰凉,是当时农村唯一的冷饮与享受。为了挣买本子的钱,也为了试试自己的胆量,我和弟弟商量着要去卖冰棍,父亲为我们做了一个小木箱子,母亲拽一把棉花套子缝在一片雨布中,说是放在上面冰棍不易融化。冰棍厂的冰棍卖三分钱一根,我们在外面可卖五分钱。就为了一根冰棍能赚一支铅笔,一向羞涩、不敢出门更不敢不声说话的我,鼓起勇气与弟弟邀上邻家姐妹俩背上箱子到邻村叫卖。,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跟在那姐妹俩的身后,一步步转遍了乡村的旮旮旯旯,就是不敢喊一声。那种心底里的渴望之声反复钻升到喉咙便再也不敢出来。每次鼓起勇气,就是发不出一声“卖冰棍”的音。这最简单、最古老也最平常的叫卖声怎么就这么难呢?那姐妹俩扯着嗓门见人就狂喊,她们的冰棍在逐渐减少,可我们的却一根也没动。紧随其后的我想起大人们说的笑话:“有个卖红薯的不敢叫卖,紧跟前面卖红薯的,别人喊一声卖红薯,他喊一声我也是。”我想我还不如那个卖红薯的,紧跟姐妹俩的身后也不也喊一声“我也是”。又想起卖东西不会喊的笑话:“有位卖红枣的喊大枣小核,小枣没核,卖核桃的不假思索便模仿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结果,卖枣的箩筐见了底,卖核桃的一个也没卖出去。到头来,还纳闷自己喊得那么声嘶力竭,怎么一个也没卖出去。该不会是这村里的人都不爱吃核桃吧?”,太阳毒辣辣地在头顶考验着我,蝉儿嘶哑着声音起劲地嘲笑我,“磨剪子戗菜刀”的老头儿一声高过一声、一声比一声悠长的“磨剪子嘞戗菜刀”似乎在向我挑战,又似乎在宣扬着什么,使这原本就火热的天气更加火热。脸晒得通红、脚底磨起燎泡,一直不敢吱声的弟弟说:“姐,喊吧,反正在外村,谁也不认识咱。”看着弟弟满脸的汗水、干涩的嘴唇,我心痛地想让弟弟先吃根冰棍解解渴,打开箱子,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摊黄水,还喊什么喊! 我们悻悻地回到家,已过晌午,母亲早已在门口焦灼地企盼。看到我们的神情,母亲没问什么,忙从屋里端出抿节儿(一种面食,流行于陕北、河北)叫我们吃。这顿不常吃的抿节儿,我不知是怎样和着苦涩的泪水扒拉到肚里的。母亲给的能买到两斤猪肉的一元钱就这样泡汤了。时至今日,我仍在恨自己当时的怯懦,童年的我怎么就这么胆小呢?卖烧饼的姑娘,你那绷紧的嘴唇是否敢喊一声“卖烧饼”呢?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0、文章向人们展示了过去和现在两个不同年代的“吆喝”版本,请简要概括其特点。(4分) 1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对岸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推着自行车在悠然自得地走走停停,那声音分明是从她那儿传来,给小村的早晨平添了几分韵致。 (2)我们悻悻地回到家,已过晌午,母亲早已在门口焦灼地企盼。,现在的“吆喝”用音乐代替叫卖声; 过去的“吆喝”是最简单、最古老也最平常的叫卖声。,“韵致”指风度韵味、情致,形象地写出了姑娘特殊的叫卖声为小村增添了情趣。,“焦灼”指非常着急,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等待“我们”时焦急不安的情状。,1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的画线句。(3分) 太阳毒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