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doc_第1页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doc_第2页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doc_第3页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doc_第4页
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3 页集输气站场安全救护小常识第一章触电事故现场急救人体组织细胞经常进行氧化代谢,所消除的氧气必须借助呼吸动作随时从体外环境吸入补充,而组织生命活动中氧化代谢产物二氧化碳也必须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肺随时排除体外。这种吸入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称为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就是完成气体的交换。呼吸功能与血液循环功能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心脏的机械泵血,确保了机体氧合血液的循环活动,使全身各脏器组织的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因此心跳和呼吸是人体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血液循环也就中断了,呼吸中枢无血液供应也就会丧失功能。呼吸也就停止,同样,当呼吸停止时,体内各组织都无法得到氧气,心脏组织就会因为严重缺氧继而停止跳动。一旦心跳、呼吸停止,血液就停止流动,气体交换就停止,造成人体各个器官因缺乏血液所带给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停止新陈代谢,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这就是死亡。但是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后,人体内部某些器官还存在着微弱的活动,有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在进行,因此这种死亡在医学上称为“临床死亡”。“临床死亡”的伤员如果体内没有重要器官的损伤,只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还有抢救的希望。但如果时间一长,身体内的组织细胞就会死亡,病人就进入到“生物死亡”,生命也就无法挽救了。当然从“临床死亡”到“生物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数分钟的时间),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尽力抢救。国内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一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的效果;触电后6分钟内开始救治者,50%的可能复苏成功;但若在触电12分钟再开始救治者,很少有救活的。因此就地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的抢救是触电急救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处理的好,就能挽救许多伤员的生命,反之,那种不管实际情况,不采取任何抢救措施,只求将伤员送往医院或单纯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的做法,必然会丧失抢救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随着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电击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触电的现场急救方法已是我们大家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术,一旦事故发生后,在向医疗部门告急求援的同时,更多的人就能立即投入现场抢救队伍,共同配合,进行抢救。这对挽救生产现场触电人员的生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电击后的临床表现(1)伤员神志清醒,但乏力、头晕、胸闷、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2)伤员神志昏迷,但呼吸、心跳尚存在。(3)伤员神志昏迷,呈全身性电休克所致的“假死”状态,肌肉痉挛,呼吸窒息,心室颤动或心跳停止。伤员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股动脉、颈动脉)搏动扪不到、心音听不到、脉搏消失、血压降低。这类伤员必须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同时向医院告急求救。现场急救步骤一、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且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并同时向医疗部门呼救,使得伤员脱离继续受电流损害的状态,减少损伤程度,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其次,当伤员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体,如在切断电源前去触碰伤员,就会招致续发性的电击伤害。因此,一切抢救措施都必须在使伤员脱离电源后进行。脱离电源的方法:(1)凡熟悉附近电源开关和电流插座时,可立即将闸刀断开或将插头拔掉,切断电源。(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不能采取其他方法切断电源时,可能绝缘的器材如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电线移开,使伤员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工具去触碰伤员的身体或触碰伤员接触的电线,以免引起误触电。解脱电源时二个注意点:(1)要及早采取防摔措施,因为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会立即放松,病人会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加重病情,特别时高空作业时更应注意。(2)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因用力过猛将带电线再次误击在场其它人员。二、简单诊断因为这时伤员往往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各组织严重缺氧,生命垂危,所以在解脱电源后,也不能用整套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而只能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尽快对心跳与曈孔的情况作一诊断,看看伤员是否假死。诊断方法:(1)观察呼吸存在与否。用手或纺织纤毛放在伤员鼻孔前面,感受和观察是否有气体流动,同时观察伤员的胸部轮廓和腹部是否存在上下移动的呼吸运动。(2)检查心跳存在与否。直接在心前区听是否有心跳时的心音,或摸一摸颈动脉、股动脉搏动与否。(3)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瞳孔受大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瞳孔的大小可随外界光线的强弱变化而自动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适中便于观看。“假死”状态下,大脑细胞严重缺氧,机体处于死亡边缘,所以整个调节系统失去了作用,瞳孔自行扩大,且对光线强弱变化也不起反应。三、对症救治简单诊断以后,按伤情迅速进行现场救治(如下表)项目神智情况心跳呼吸对症救治措施解脱电源进行抢救并通知医疗部门清醒存在存在使静卧、保暖、严密观察昏迷存在存在严密观察,做好复苏准备,立即护送医院昏迷停止存在体外心脏挤压来维持血液循环昏迷存在停止口对口人工呼吸来维持气体交换昏迷停止停止同时进行心脏体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四、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呼吸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几分钟不呼吸,生命就要受到严重威胁。人工呼吸的目的就是及时有效的采取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奏地进入和排除肺胀,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并充分排除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乏氧状态,兴奋机体受抑制的功能。恢复人体自主呼吸,它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适应症:因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异物、溺水、塌方窒息、电击、雷击、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心跳骤停等因素所引起的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操作方法:(1)伤员要安静,冬季要保暖,取平卧位,解开衣领,松开围巾或紧身衣着,放松裤带,以利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可以在伤员肩背下方垫以软物,使伤员头部充分后仰,呼吸道昼通畅,减少气流阻力,确保有效通气量,同时也以防舌根陷落而堵塞气流通道。然后将病人嘴巴掰开,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块、呕吐物等,使呼吸道通畅。(2)抢救者站在伤员的一侧,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捏伤员的鼻子(以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外一只手托在伤员颈后,将颈部上抬,头部从分后仰,呈鼻孔朝天位,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伤员的嘴巴大口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适度是否恰当。(4)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伤员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音,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5)如此反复而有节奏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断,每分钟吹气频率应掌握在1216次。注意事项:口对口吹气时的压力需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些,频率也可稍快些,经1020次人工吹气后可逐步减少吹气压力,只要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对幼儿吹气时,不必捏紧鼻孔,应让其自然漏气。为防止压力过高,急救者仅用颊部力量即可。如遇牙关紧闭者,可改用口对鼻吹气。吹气时可改捏紧伤员嘴唇,急救者用嘴紧贴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时间也应稍长些,效果相仿。整个动作要正确,力量要恰当,节律要均匀,不可中断。当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方可停止人工呼吸,但仍需严密观察伤员,以防呼吸再次停止。五、体外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来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而达到血液循环的目的,进而以求恢复心脏的自主节律,挽救伤员的生命。操作方法:(1)使伤员就近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果。注意保暖,解开伤员衣领,使头部后仰侧偏。(2)抢救者站在伤员左侧或跪在病人的腰部。(3)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下1/3段,即中反映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另一手掌交叉重叠于该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冲击性地用力施压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公分,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血液搏出。(4)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膛),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会流回到心脏。注意事项:操作时定位要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要有节奏地反复进行。要注意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骨折。挤压频率一般控制在6080次/分左右。抢救时必须同时兼顾心跳和呼吸。即使只有一个人,也必须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此时可以先吹二口气,立即进行挤压15次,然后再吹二口气,再挤压,如此反复交替进行。抢救工作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耐心地持续进行,任何时刻都不能中止,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一定要持续进行抢救,边就边送。如果发现伤员嘴唇稍有启合、眼皮活动或是吞咽动作时,应注意伤员是否已有自动心跳和呼吸。如果伤员经抢救后,出现面色好转、口唇转红、瞳孔缩小、大动脉搏动触及、血压上升、自主心跳和呼吸必得时才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如果停止抢救后,伤员不能维持正常的心跳和呼吸,则必须继续进行体外心脏挤压。一般在心肺同时复苏抢救30分钟后,若心脏自主跳动不恢复,瞳孔放大且光反射仍消失,说明伤员已死亡,可以停止抢救。总之,我们要预防为主,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着手消除事故隐患,坚持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执行种种安全管理制度,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识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同时还要普及触电现场急救知识教育,万一发生电击事故,也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挽救生命。第二章烧伤救护烧伤包括火焰烧伤、热蒸汽、热液体以及烧热的物体所致的热烧伤、化学烧伤和电烧伤等。一、热烧伤由于火焰、开水、蒸汽、炽热的液体或固体直接接触于人体所引起的烧伤都归属于热烧伤。其烧伤程度取决于作用物体的温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伤员的伤员的烧伤面积和烧伤的部位及深度而定。烧伤面积越广,深度越深,对伤员生命的威胁就越大。(一)面积估计:头、颈部为9%,双上肢各为9%,躯干前后面积各为13%,两侧臀部各为2.5%,会阴为1%,双下肢各为20。5%。(二)深度估计:我国采用的是三度四分法,即一度烧伤、浅二度烧伤、深二度烧伤及三度烧伤。I、烧伤损害在表皮层,局部呈现红斑。II、烧伤损害达真皮浅层,局部呈现水泡。III、烧伤损害表皮全层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局部呈焦痂。(三)现场救护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损害深层组织。1、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喷洒扑灭火焰。切勿奔跑和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如附近有河沟或水池,可让伤员跳入水中,如为肢体烧伤则可把肢体直接浸入冷水中灭火。2、用清洁包布覆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水泡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进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3、伤员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4、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5、特殊部分烧伤:(1)头面部烧伤:头面部时一个多器官、多功能的部位,烧伤后极易肿胀,且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招致形态改变、畸形和功能障碍。(2)呼吸道烧伤:吸入热气流或热蒸汽会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严重者甚至粘膜坏死、脱落导致气道阻塞。吸入火焰烟雾或化学蒸汽烟雾,会使支气管炎痉挛,充血水肿,降低通气功能而造成呼吸窘迫,易漏诊而延误抢救,使早期死亡。火警现场,伤员出现口干、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痰中带灰尘碎屑时,就提示有呼吸道烧伤的可能。二、电烧伤由于电流的特殊作用,电烧伤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是不规则的立体烧伤。电烧伤有二种类型:一是接触性电烧伤,当人体接触电源,电流通过人体组织,由电能转化为热能,造成局部烧伤;另一种是电弧烧伤,电弧由高压导线跳至皮肤,瞬间所产生的温度可达25003000,可造成局部严重烧伤。局部烧伤多为三度烧伤。抢救时应先进行心脏和呼吸的复苏。有神智障碍者,头部可用冰帽或冰袋。三、化学烧伤化学物质对人体组织有热力、腐蚀和中毒三种作用。其烧伤的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持续的时间。现场急救:1、迅速清除残余在创面上的化学物质,如石灰粉粒,或剪去化学物质污染的衣服,以减少创面继续损伤。2、局部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3、恰当的采用中和治疗。如酸烧伤可用2%苏打水或3%的食盐水或肥皂水冲洗中和。4、经酸碱中和处理和清水冲洗后的创面可盖上清洁敷料,保护创面。防止继发感染和再损伤。5、若化学物质溅入眼内,切忌用手或手帕揉擦,以免增加创伤。6、若误服或自杀服用有毒化学品时,因口腔、消化道粘膜大面积烧伤而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可给服用牛奶、植物油、鸡蛋清等进行保护。第三章出血救护人体遭受暴力后引起的创伤,不论是闭合性的或开放性的损伤,都常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和血管的损伤,造成出血征象。一、止血(一)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二)弹性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肢体动脉创伤出血):先抬高肢体,使静脉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