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拌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热拌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热拌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热拌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热拌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西高速公路LXLM2合同段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下面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雷西高速公路LXLM2合同段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厚度为9cm,宽度为10.5m,施工时全宽一次性完成。桩号为:K1292+600-K1322+000段左右幅。二、开工日期该段下面层预定开工日期:二0一二年九月十日前。三、施工前准备1、原材料准备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在施工前全部进场并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具体见原材料试验报告)2、技术准备1)内业准备施工前熟悉招标文件、施工规范、标准及专用技术规程,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并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技术交底。2)外业准备施工前进行测量放样,对基层高程、横坡等每10米进行测量计算。3)施工界面验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各项指标合格,表面垃圾、浮尘已清理洁净。4)机械设备准备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拌和设备、摊铺设备、碾压设备、运输设备等在施工前均已进场,并对各种设备进行维修、调试,保证机械性能均处于良好状态。(具体见机械设备一览表)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运转情况产地1拌和楼AMP-40001良好日本田中2摊铺机ABG-86202良好德国3双钢轮压路机DD1303良好美国英格索兰4胶轮压路机XP3012良好江苏徐州5洒水车10T4良好东风二汽6自卸汽车15T20良好北京福田7装载机Z506良好广西柳工3、试验准备1)原材料试验施工前对各种原材料现场取样进行试验检测,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试验和检测施工用试验、测量、质量检测仪器在施工前满足施工检测需求。(测量设备一览表)试验、测量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针入度仪DZR-IV型1台2延度仪SY-1.5B型1台3软化点仪SLR-IV型1台4沥青混合料搅拌机BH-101台5马歇尔稳定度仪GSMS-V1台6离心分离抽提仪LIT-11台7马歇尔试件击实仪MJ-V1台8脱模器1台9标准筛(方孔)2套10集料压碎值试验仪1台11烘箱2台12恒温水浴TC-203台13渗水仪SS-20001台14路面取芯机HZ-201台15路面弯沉仪1套16平整度仪LXPL-11台17索佳全站仪SET-21D1台18自动安平水准仪C323台3)劳动力组织准备组织施工的管理人员及配合摊铺作业的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全部到位,并对现场施工人员做了相应的技术方面、安全及环保方面的交底工作,可以满足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的需求。具体人员见下表:管理人员组织一览表序号部门姓 名职 务职 称备注1经理部张四平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付浩项目副经理高级工程师史晔山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许贤智质检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金烁光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工程部魏小兵工程部长中级工程师3合同部闫娜娜合同部中级工程师4安全部任志飞安全负责人工程师5环保部徐万雄环保负责人中级工程师6试验室豆明发试验室主任中级工程师7物资部王之诚物资部部长中级工程师8机械部余定中机械工程师中级技师9环保部董国奎环保部部长中级工程师10财务部张军高财务部部长中级会计师现场施工人员组织一览表序号班组名称职务人数备注1测量组施工测量员82试验组现场试验员43质检组现场质检员44技术组内业资料员45拌和站热拌操作工106运输组汽车司机157摊铺组摊铺操作工128碾压组碾压操作工89安全组施工安全员610机修组机械修理4四、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沥青稳定碎石的拌制采用1台ATP-4000型沥青拌和楼集中拌和,摊铺采用2台ABG-8620型摊铺机单幅摊铺,全宽一次性完成。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准备施 工 放 样原材料试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否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否 喷洒透层油、封层 上 料、摊 铺是碾 压自检压实度、平整度 否申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封闭交通至冷却是2、施工方法1)下承层准备和喷洒透层油、封层施工在铺筑沥青稳定碎石之前,先检查下承层表面的平整度、取芯检测整体性等各项指标,确保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洁净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向作业班组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施工部位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基层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先清扫基层,然后喷洒透层油,施工热熔改性沥青碎石封层后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2)沥青稳定碎石的拌和沥青稳定碎石采用1台AMP-4000型沥青拌和楼集中拌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并对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碎石的偏平细长颗粒的总含量符合规范要求,且碎石中无土块、植物等杂物,级配符合要求,矿粉、石屑、沥青满足规范要求。在拌合过程中逐盘采集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稳定碎石的拌合量。沥青稳定碎石的拌合时间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少于45s。沥青加热温度为150oC160oC,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oC30oC。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时将会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混合料温度高于190oC时必须废弃,不得使用,对于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3、混合料运输沥青稳定碎石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不得超载运输,不得急刹车、急掉头使透层造成损伤。运输车辆使用前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隔离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车在装车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运输混合料时应采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要求保证轮胎洁净,杜绝附带垃圾、杂物等进入施工现场。混合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检测到场温度,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为不得低于150 oC,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块的不得铺筑。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车辆故障,及时调配周转车辆转运,保证在混合料规定温度前运入施工现场摊铺、碾压完毕。4、混合料摊铺松铺系数暂定为1.2,松铺厚度为10.8cm。在摊铺开始前后,取20个断面布设观测点,断面间距10m,每断面分别布设4个测点,在布设的测点位处,分别测量基层顶面(HA),摊铺完后测量下面层松铺面(HB)及压实面的高程(HC),按(HBHA)/(HCHA)计算每观测点的松铺系数,取平均值。摊铺采用2台ABG-8620型摊铺机单幅摊铺,全宽一次性完成。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45oC,低温施工不低于150oC。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使其温度不低于100。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离析。根据拌和楼的实际生产能力,摊铺机摊铺速度以1.52.5m/min即可保证混合料连续供应,从而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次数。5、混合料碾压碾压采用双钢轮DD130三台,XP301轮胎压路机两台,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试验段采用三种碾压方案,通过试验段确定最终碾压组合及碾压方案。: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1遍(前静后振),复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振压2遍,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碾压速度:初压23km/h,复压35km/h,终压36km/h。混合料开始碾压时内部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5 oC,低温施工不低于140 oC。碾压终了表面温度不低于85 oC。碾压时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压左右重叠1/3以上,碾压时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准突然改变,否则会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慢行,初压后检查平整度、横坡、必要时予以修补。压路机碾压时要特别注意压路机的直线型行走,不得产生推移、发裂、鼓包或凹痕,否则将严重影响面层的平整度。前进后退压完一遍后后退至下一段压完已成型的路段上,慢慢打方向转移位置再直线前行。前行时阶梯地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压路机的碾压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碾压长度为4050m,并保持大体稳定,而且要根据环境温度适当调整。当周围环境温度低或混合料温度降低较快时,可将碾压长度缩短。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或混合料温度降低较慢时,可将碾压长度拉长,以防温度过高而发生推移等现象。碾压过程中技术员和施工员在压实后现场跟踪检测成品面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各项指标,如果局部存在低洼、离析、起包现象,派人立刻进行彻底处理,确保成型后的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碾压过程中要求压路机慢启动,缓慢自由滑行停机,杜绝压路机在未压实界面上急刹车、急转弯、调头现象发生,停机时必须停在压实层面,并且错开、排列有序,机间距离保证在3米为宜停放。6、封闭交通及其他注意事项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净浆。八、材料采购管理1、沥青材料采购采用业主实行市场招标选定厂家,并对厂家材料现场取样试验。2、沥青进购时实行三步管理,第一步在沥青厂家进料时派人在料场负责验收报告单并监督装车,保证所装沥青是选定的合格产品,待沥青装好后负责监督料车过磅,做好相应的过磅重量和运送车号的记录,并用手机将记录通知收料人;第二步收料人根据负责监督装料的人手机通知负责收料,并做好对应车号的过磅重量,在交接班时和负责监督装料的人核对,做到准确无误;第三步试验室根据材料批量随时逐车抽检试验,合格为限。三步中无论那一环节发生质疑决不放过,直到质疑解决为止。九、组织措施1、建立强有力的高效运转指挥调度系统,由项目经理助理任调度长,统一指挥,统筹安排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力调配、组织施工生产;2、建立建全项目部质量检测机构,实行跟踪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施工生产紧张有序、均衡、持续、稳定地展开工作;3、建立建全项目部试验检测机构,对各种原材料由试验室按照试验检测标准定批、定量检测,对于检测合格的材料设醒目、明了的标示牌,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清除施工现场,使投入工程的各种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从材料关口严把质量,杜绝由于材料缺陷造成工程质量缺陷;4、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技术交底工作,做到管理者管理、指导施工秩序、施工方法,施工者服从管理、按程序施工,使各道工序施工管理衔接紧密,协调一致。十、技术措施1、加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对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施工通用规范、标准理解、熟悉,让每个实际施工操作者、技术指导者明确设计意图,实施过程中每人都持操作规范,以实体表现设计意图;2、加强全施工过程控制,施工前下发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查、指导施工,施工成品进行检测验收,对于存在质量缺陷的环节当场处理,杜绝质量隐患遗留;3、加强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结合当地具体施工特点和相关岗位技术要领进行专业培训,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胜任自已的工作。十一、质量检查1、外观鉴定:1)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2)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泛油、松散、裂痕、粗细料集中、无明显轮迹等现象。3)接缝密实、平顺稳定。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得有积水或漏水现象。2、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过程质量检测标准和频率符合下表: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实测项目项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试验段密度的98%(*99%)按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2平整度s (mm)IRI (m/km)1.22.0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s最大间隙h (mm)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3厚度(mm)代表值总厚度:设计值的-5%上面层:设计值的-10%按附录H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合格值总厚度:设计值的-10%上面层:设计值的-20%4中线平面偏位 (mm)20经纬仪:每200m测4点5纵断高程 (mm) 1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6宽度(mm) 20尺量:每200m测4断面7横 坡 (%) 0.3水准仪:每200m测4处十二、质量保证措施1、经理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自检体系。路面沥青稳定碎石下面层施工由经理部总工具体指导,工程部、安质部监督检查,路面队实际操作,按项目分工实施专职质量管理;完善以施工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结合施工班组为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岗位责任制,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并有明确的奖惩措施。以指导工程施工者负责质量、施工操作者保证质量、检查质量者评定质量为宗旨;2、为确保该段下面层工程质量满足业主和设计规范要求使各项质量活动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特制定如下质量保证体系: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框图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保证设备保证物资保证质量监督保证经济保证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质检责任制学习交通法规和管理规程严格工程试验标准现场技术指导学习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学习公路工程施工验收标准原材料集中采购实验室对原材料采样合格项目部成立质检领导小组设专职质检员监督验评制设备综合利用率达到70%设备综合完好率达到70%队、班组严格工序三检制度质量经济挂钩质量奖惩连带制质量奖惩兑现3、启动项目部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各岗责任制,认真进行分工序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各岗位人员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职工作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指标,使人员组织、机械设备、施工技术、质量处于有效控制状态;4、加强工序间的质量控制检查,强化施工测量检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随时督促检查测量、试验人员的工作结果,用数据正确指导施工;5、严格把关,混合料拌合要均匀,禁止花白料运入施工现场,油石比严格把关,要求沥青含量准确无误,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进行处理;6、严格按检查程序进行,每一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7、加强与监理配合,出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8、为了保证质检仪器性能良好,使用必须进行校核和计量标定,确保示值准确,误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避免由于检测仪器的误差而影响工程质量检测不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影响;9、严把材料和试验关,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必须以制定方案时监理工程师批准选用的材料为准。工地试验室必须加强试验检测,杜绝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对每道工序,包括材料的性能,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其试验检测频率均须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并且要用数据说话,试验结果必须真实准确;10、现场每班设调度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