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3 5 . 1 0 0 . 0 5 ; 1 3 . 3 2 0 A 9 1 r x A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公 共 安全 行 业标 准 G A / T 3 7 9 . 1 -2 0 0 2 / 1 E 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 口的信息格式 和协议第 1 部分: 总则 Me s s a g e f o r m a t s a n d p r o t o c o l s f o r s e r i a l d a t a i n t e r f a c e s i n a l a r m t r a n s mi s s i o n s y s t e m s -P a r t 1 : G e n e r a l ( I E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 A l a r m s y s t e ms -P a r t 1 : Me s s a g e f o r m a t s a n d p r o t o c o l s f o r s e r i a l d a t a i n t e r f a c e s i n a l a r m t r a n s mi s s i o n s y s t e ms -G e n e r a l , I D T ) 2 0 0 2 一 0 2 一 2 7 发布2 0 0 2一 0 5 一 0 1实施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公 安部 发 布 G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2 0 0 1 目次 前言 。 。 工 I E C前言 I 1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定义 。 。 。 1 4 缩略语 。 。 3 5 OSI 参考模型 。 。 。 。 。 。 4 6 一般考虑事项 。 。 5 7接 口类型 5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信息结构 。 。 。 。 。 二 二 二7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范例 。 。 8 参考文献 。 1 4 图 A . I 基本协议结构 。 。 7 图 B . 1 用简单并行接口连接C I E并以高级串行接口连接 P S T N的数字通信机 8 图 B . 2 用串行接口连接C I E的数字通信机系统 。 9 图 B . 3 a ) 在专用线路上使用I T U- T建议V. 2 3 信令的专用通信 1 0 图 B . 3 6 ) 在电源线上使用协议信令的专用通信 1 1 图B . 4 采用 I TU - T建议 V . 2 4 / V. 2 8 接 口的报警传输设备 , 。 1 2 图B . 5 多种传输选项的系统配置 。 。 。 1 3 G 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月9胃 G A / T 3 7 9 -2 0 0 2 报警传输系统串 行数据接口 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分为十 个部分: 第 1部分: 总则 第 2部分 : 公用应用层协议 第 3部分: 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第 4 部分: 公用传输层协议 第 5 部分: 按照 I S O/ I E C 8 4 8 2采用双线配置的报警系统接口 第 6 部分: 采用 I TU - T建议 V. 2 4 / V. 2 8信令的报警系统接口 第 7 部分: 插人式报警系统收发器的报警系统接口 第 8 部分: 与 P S T N接口处采用 I T U- T建议 V . 2 3信令的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串行协议 第 9 部分: 采用 I T U- T建议 V. 2 3信令的专用信道所使用的P T 丁接口 第 1 0部分: 采用 I T U- T建议 V. 2 4 / V. 2 8 信令的终端接口 本部分是本标准的第 1部分。 本标准等同采用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I E C 6 0 8 3 9 - 7 报警传输系统 串行数据接 口的信息格式和 协议 。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S / T C I o o ) 提出和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教研室、 S A C S / T C I o o秘书处、 北京怡和拓天计算机有限 公 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王汝琳、 刘希清、 王蓓蓓、 金巍、 周明锦、 俘祝斌。 c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I EC前 言 1 ) I E C ( 国际电工委员会少 是一个包括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 E C的目标是促进 电气电子领域内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及一些其他的目的, I E C发布了 国际标准标准的准备工作委托给电工委员会, 任何一个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I E C国家委员会 都可以参加准备工作。 I E 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 紧密合作, 遵循两个组织之间的协约所规定 的条件 。 2 )由于每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不同国家委员会的代表, I E C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定或协议最 大程度地表达了相关主题的国际一致意见。 3 ) I E C文件采用适于国际应用的建议形式。 以标准、 技术规格、 技术报告或技术指导的形式正式发 布,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为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 )为促进国际统一, ) E C各国家委员会应尽可能地将 I E C标准应用于他们的国家标准和地区标 准。任何 I E C标准和相应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的差别都应该在后者中予以详细说明。 5 ) I E C不采用任何标志规程表达许可, 不对任何声称符合其标准的设备负责。 军 6 )注意, 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是专利权的主题, I E C不负责确认这些专利权 国际标准 I E C 6 0 8 3 9 - 7 - 1 是由I E C技术委员会TC 7 9 完成的。 本标准的内容建立在下列文档的基础上: FDI S 投票表决报告 7 9 / 1 9 8 / F DI S7 9 / 2 0 8 / RVD 本标准投票表决的完整信息可以在上述的投票表决报告中找到 本标准根据I S O / I E C指示第 3 部分起草。 附录A和附录B仅供参考。 委员会决定本出版物的内容在 2 0 0 4 年之前不会做任何变动。到 2 0 0 4 年 本版本将被 .确认 .撤 消 用修订版取代 .修 正 本标准另一语言的版本稍后发行 I E C 6 0 8 3 9 - 7 - 1和下述其他相关章节一起组成了 报警系统第 7 部分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 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I E C 6 0 8 3 9 - 7 - 1 总则 I E C 6 0 8 3 9 - 7 - 2 公用应用层协议 I E C 6 0 8 3 9 - 7 - 3 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 I E C 6 0 8 3 9 - 7 - 4 公用传输层协议 I E C 6 0 8 3 9 - 7 - 5 按照I S O/ I E C 8 4 8 2采用双线配置的报警系统接口 I E C 6 0 8 3 9 - 7 - 6 采用工 T U- T建议 V. 2 4 / V . 2 8信令的报警系统接口 I E C 6 0 8 3 9 - 7 - 7 插人式报警系统收发器的报警系统接7 I E C 6 0 8 3 9 - 7 - 1 1 与Y S T N接口处采用I T U- T建议 V. 2 3 信令的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串行协议 I E C 6 0 8 3 9 - 7 - 1 2 采用 I T U- T建议V. 2 3 信令的专用信道所使用的 P T T接口 工 E C 6 0 8 3 9 - 7 - 2 。 采用 工 丁 U- T建议V. 2 4 / V. 2 8 信令的终端接口 G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2 0 0 1 报警传输系统 串行数据接 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 1 部分 : 总则 范 围 G A / T 3 7 9 的本部分规定了 报警传输系 统中标准串 行数据接口的一般要求, 概要地给出报警传输 系统的连接方式以及常用的串行数据接口的类型, 并在附录给出了信息结构和一些范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 A/ T 3 7 9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A / T 3 7 9 . 2 -2 0 0 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信息格式和协议第 2部分: 公用应用层协议 ( i d t I E C 6 0 8 3 9 - 7 一 2. 2 0 0 1 ) G A/ T 3 7 9 . 5 -2 0 0 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 口信息格式和协议第 5 部分: 按照 I S O/ I E C 8 4 8 2 采用双线配置的报警系统接口( i d t I E C 6 0 8 3 9 - 7 - 5 , 2 0 0 1 ) G A/ T 3 7 9 . 7 -2 0 0 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信息格式和协议第 7 部分: 插人报警系统收发 器的报警系统接口( i d t I E C 6 0 8 3 9 - 7 - 7 , 2 0 0 1 ) G A/ T 3 7 9 . 8 -2 0 0 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信息格式和协议第 8 部分: 与P S TN接口处 采用 I T U一 丁建议V. 2 3 信令的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串行协议 ( i d tI E C 6 0 8 3 9 - 7 - 1 1 . 2 0 0 1 ) G A/ T 3 7 9 . 9 -2 0 0 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信息格式和协议第 9部分: 采用 I T U- T建议 V. 2 3 信令的专用信道所使用的 P T T接口( i d t I E C 6 0 8 3 9 - 7 - 1 2 , 2 0 0 1 ) G A/ T 3 7 9 . 1 0 -2 0 0 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信息格式和协议第 1 0 部分: 采用 I T U - T建 议V. 2 4 / V . 2 8 信令的终端接口( i d t I E C 6 0 8 3 9 - 7 - 2 0 , 2 0 0 1 ) I S O/ I E C 8 4 8 2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数据通信双绞线多点互连 I T U- T V. 2 3 用于公用交换电话网的 6 0 0 / 1 2 0 0 波特率标准化调制解调器 I T U- T V. 2 4 数据终端设备( D T E ) 与数据电路终端设备( D C E ) 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 I T U- T V. 2 8 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1 1 报苦系统信息 a l a r m s y s t e m m e s s a g e 通报报警系统状态的信息. 可包括; 3 . 1 . 1 报价信息a l a r m m e s s a g e s 通报生命或财产面临危险或潜在危险的信息, 或排除这一危险的信息, 包括报警状态信息的通报, I c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因为报警传输系统仅负责对传送信息的类型进行解码。 3 . 1 . 2 命令 c o m m a n d s 对报警系统或报警传输系统部分下达指令的信息。 3 . 1 . 3 指示信息i n f o r ma t i v e m e s s a g e s 给出有关报警系统功能状态情况的信息 3 . 1 . 4 传输系统信息t r a n s m i s s i o n s y s t e m me s s a g e s 通报报警传输系统部件状态的信息, 包括报告报警系统收发器状态的信息。 注此类信息的格式和处理与报警系统信息完全相同. 3 . 2 报普信道 a l a r m c h a n n e l 逻辑报警传输通道的组成部分, 相连报警系统的各个可识别的逻辑功能部件的状态信息通过该路 径被传送 。 3 . 3 功能 部件 f u n c t i o n a l p a r t 指逻辑功能部件, 包括各个独立的探测器、 探测器组及系统的配套通用部件 如电源( P S U) , 警报装 置等 注: 此类功能部件可处于下列一种或多种状态 3 . 3 . 1 正常状态n o r m a l c o n d i t i o n 功能部件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功能部件充分运行而无其他任何情况发生 3 . 3 . 2 报普状态a l a r m c o n d i t i o n 功能部件的状态, 是该功能部件对面临的非正常情况做出反应的结果( 包括面临的危险或潜在的危 险) , 但该结果未被成功传输的方式或当地人工干预的方式所确认。 3 . 3 . 3 已确认报普o u ts t a n d i n g a l a r m 功能部件的状态, 是该功能部件对面临的非正常情况做出反应的结果( 包括面临的危险或潜在的危 险) , 但该结果已被成功传输的方式或当地人工干预的方式所确认。 13 . 4 防拆t a m p e r 功能部件的状态, 由于该功能部件内部防拆装置的起动所产生的状态。 3 . 3 . 5 M 9 试状态t e s t c o n d i t i o n 功能部件的状态, 为测试目的而改变正常状态时所产生的功能部件的状态。 3 . 3 . 6 无效d i s a b l e d 功能部件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 正常的服务功能被取消。 I4 报份系统收发器 a l a r m s y s t e m t r a n s c e i v e r 安置在被监控房屋或卫星站内的报警传输设备。 G 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15 主机ma s t e r 控制链路信息, 并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设备。 3 . 6 从机s l a v e 在链路中不起控制作用, 仅能应主机要求传送信息或对主机请求做出应答的设备。 3 . 7 数据链路数据d a t a l i n k d a t a 信息码元、 数据链路信息或由第4层( 传输层) 产生的信息。 3 . 8 始发器 o r ig i n a t o r 启动链路数据通信的设备。 注: 该条款不要求启动物理/ 逻辑连接 3 . 9 接收器r e c e i v e r 接受链路中其他设备( 始发器) 启动链路数据通信的设备。 3 . 1 0 信息鉴别码 m e s s a g e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c o d e ( MA C ) 确保信息来自正确源的一种代码。 3 . 1 1 窗口大小w i n d o w s i z e 无需接收确认( A C K) 的情况下, 可传送信息的最大数量。 4缩略语 A C K CC T V I TU - T a c k n o w l e d g e m e n t 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 t e l e v i s i o n I n t e r n a t io n a l Te l e c o mmu n ic a t i o n Un i o n - T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c o n t r o l a n d i n d ic a t i n g e q u i p me n t c a r r i a g e r e t u r n c y c l i c r e d u n d a n c y c h e c k d a t a l i n k la y e r a u t h e n t i c a t io n h e x a d e c i ma l i d e n t i t y i n i t i a t e d I n t e r n a t io n a l S t a n d a r d s Or g a n i z a t i o n I n t e g r a t e d S e r v i c e s D i g it a l N e t w o r k s e c o n d a r y k e y me s s a g e a u t h e n t ic a t i o n c o d e ma s t e r k e y l e a s t s i g n i f ic a n t o c t e t Op e n S y s t e m 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 Pu b l i c S wi t c h e d Te l e p h o n e Ne t wo r k 确认 闭路 电视 国际电信联盟 CI E CR CRC DLL A H EX I D I NI T I S O I S DN K I M AC M K LS B O S I PS T N 控制和指示设备 回车 循环冗余检查 数据链路层确认 十六进制 身份 启动 国际标准化组织 综合业务数字网 次级密钥 信息鉴别码 主密钥 最低有效字节 开放系统互连 公 共电话交换网 GA/ T 3 7 9 . 1 -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PTT R 1 RS S TX TTL P o s t , T e l e g r a p h a n d T e l e p h o n e R a n d o m Nu mb e r r a n d o m s e e d s t a r t o f Te x t t r a n s i s t o r t r a n s i s t o r l o g i c 邮电 随机数 随机初始值 正文开 始 晶体管逻辑 5 OS I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 OS ll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研发的。它提供了描述、 理解和分析复杂 通信系统各种功能的一种共同约定的方法, 也提供了起草其他国际标准的框架 参考模型把系统功能分为多层来研究, 正式的有 7 层, 但 。层和8层目前通常也被加上 分层结构允许我们进行功能转换而不影响其他层。 实际系统中, 某些层可不予考虑。 设计者可自由 选择分层实现或组合实现。 O S I 模型支持多种应用程序, 可在当前和将来网络技术的任意组合上运行而无须改变应用程序本 身因此模f中有一个基本划分 以便在应用与实际网络之间提供一个稳定的界限。 这种功能由参考模 型的层 3 一网络层执行。 O S I 参考模型分层结构如下。 层8 一网络管理层 层 7 - 应 用 层 层 6 - 表 示层 层 5 一 会 话 层 传输服务的用户 层4 一传输层 层 3 一 网 络层 层2 一数据链路层 层 工 一 物 理 层 网络 服 务 层 0 - 机 械层 5 . 1 O S I 的各层 层 。 一机械层, 仅用于需要规定接插件和直接互联模块的物理形状的场合。 例如应限定插人式数字 通信机的最大尺寸及接插件的布局, 以便控制和指示设备的制造商在其设备中留出一个标准的空间和 标准的接插件接 口, 使其他制造商的通信机刚好能够放人。 层 1 -3 , 反映任何网络中功能的逻辑划分。层 1 一物理层. 规定现实的传输媒介接口的物理和电气 特性, 提供一个完全透明的路径层 2 一数据链路层, 负责将低层数据格式化成数据块并提供差错检测 和/ 或差错纠正。层 3 一网络层, 在多终端网络中提供寻址和路由选择以及基本呼叫建立和拆除程序。 层4 一传输层. 在某些应用中, 较低的那些层不提供应用所需要的全部传输特征。在报瞥传输的过 程中, 也许要用到更高一级的差错检验和纠正、 倒频和加密以及把短数据块连接成较长信息。这一层提 供这些附加功能。 4 层以上的层与数据管理和同步有关. 应不依赖于所使用的数据传输系统。层5 一会话层用来管理 这样的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 不同的应用共享同一传输系统。 层 6 一表示层, 在两个数据终端有不同的数 据表示方法的场合, 它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报警传输系统的特征在这两层上没有体现 G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2 0 0 1 层 7 -应用层, 是顶层, 对应用提供实际的传输服务。 它是一个窗口, 通过该窗口应用层可看到报警 传输服务。 层 8 一网络管理层, 是控制和管理传输设备特别是更为复杂的交换设备和多路复用设备的一种通 用格式。网络管理者可把它看作特殊的、 可选择的表示层/ 应用层来监控传输系统 5 . 2 各层的定义 参考模型每层由下面三类要求来定义: a ) 它所提供的服务及与上层的接口。 包括信息接收的方式和将信息传送到上层的方法( 在应用层 中, 包括应用层本身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 b ) 该层的处理功能。 c ) 本层所要求的服务及与下层的接口。包括信息接收的方式和把信息传送到下层的方法。 在单独网络中。 可根据不同的链路采用不同技术。因此, 尽管一套单独的高级协议可以应用于整个 传输系统, 但较低的那些层可因链路的不同而不同。 注: O S I 的详细说明见 I S O 7 4 9 8 - 1 , 信息技术一开放系统互连一基本参考模型一基本模型。 6一般考 虑事项 GA / T 3 7 9 . 1 -2 0 0 2到G A/ T 3 7 9 . 1 0 -2 0 0 2是一套系列标准, 旨在规定使用串行数据传输的报警 系统与报警接收中心或监控中心之间的报警信息、 报警系统状态信息以及控制数据的传输要求。 它包括 推荐协议、 信息结构和格式等全部内容 为使标准相互兼容, 本系列标准所提出的公共应用层协议与具体报警传输系统中使用的网络技术 及配置无关。这样在不同配置方案中, 不同供应商设备之间可进行灵活的相互连接。 本系列标准预期适用于报警传输网络中标准的、 开放的接 口, 即支持不同制造商设备之间所有接口 的互配, 以及所选技术能够提供一个开放的O S I 传输结构 本系列标准并不排除使用专用的或其他的串行接口标准。 在有的地方, 开放的标准接口的优越性并 不需要, 而使用不支持开放接口的网络技术的优点显得更重要。例如, 控制和指示设备( C I E ) 同报警系 统收发器之间使用的某些局部总线连接并不提供对 上 层网络的开放接口, 而是一个单独的覆盖 1 -7 层 的不可分割的协议 G A/ T 3 7 9 . 2 -2 0 0 2中定义公共应用层协议的目的在于, 为可预见的未来对各类报警系统的要求 勾画出一个可预期的概貌, 包括允许产品制造商根据这些要求扩展产品性能的选择自由。 这是一种最小 的开销, 用一个基本的、 最小的程序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应用. 并能扩展以适应一些特殊的要求。 了 接 口类型 报警传输系统中现有串行数据接口的类型可分为如下几种 a ) C I E和报警系统收发器之间的报警系统接口; b ) 被监控房屋内的接口, 报警系统收发器和标准通信装置( 如调制解调器) 之间的接口; c ) 报警传输系统中的中间接口, 包括与现有公共电信网( 如果存在的话) 的接口; d ) 终端接口。 7 . 1 报苦系统接口 对于报警系统接口. 有以下几种可能: a ) 接 口在物理上不存在, 报警系统收发器和C I E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实现; b ) 报警系统收发器可以直接插人 C I E , 或者是在C I E箱体中用短电缆相连; c ) 报警系统收发器可以与C I E分开安放, 并用电缆和专用接插件相连; d ) 连接可以通过家居总线系统或其他具有自己协议但并不能支持本协议的专用链路来完成。 对于类型b ) 的接口, 短的信 号传输线意味着 T T I _ 信号的电平是足够的而且不需要复杂的差错校 G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C 6 0 8 3 9 - 7 - 1: 2 0 0 1 验。因此特制驱动器的费用可以避免, 通信软件可以简化。而且连接是受C I E箱体保护的, 因此只需对 连接进行很少的监控, 加密也是没有必要的。 这种接口在GA / T 3 7 9 . 7 -2 0 0 2中有详细说明。 它包括对 模块和接插件最大尺寸的详细要求, 以使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收发器和C I E能配套, 双方都提供这种标 准 的接 口。 对于类型 c ) 的接口, G A/ T 3 7 9 . 5 -2 0 0 2 规定了收发器远离 C I E时的要求。它详细说明了按照 I S O/ I E C 8 4 8 2 采用双线多路配置的简单总线的技术要求, 这种配置能使多个收发器连到一个单独的 CI E上 。 对于类型d ) 的接口, 总线系统本身可能把全部O S I 堆栈加给使用者, 因此对所有这样的系统可规 定的要求就有一个限制。 某些通用要求必须得到满足( 如监控接口要求) , 而其他的应用要求选择总线也 是可 以的 了 . 2 中间接口 最重要的中间接口是被监控房屋处同传输媒介的接口。通常是与 P TT( P S T N、 专线、 I S D N, X 2 5 等) 相连的接口, 但也可以是与其他业务( 如无线通讯) 相连的接口。 G A/ T 3 7 9 . 8 -2 0 0 2 定义了先进的数据通信机所使用的信息格式。它们采用I T U- T建议 V. 2 3 信 令以提供除基本报警信息传输外更多的特征信息传输, 他们包括房屋名称、 房屋地址、 报警描述以及地 形信息和记录信息的上传和下载。 G A/ T 3 7 9 . 9 -2 0 0 2 描述了专用通信线路的接口要求, 仍然采用 I T U- T建议V. 2 3 信令, 除传输线 路可被连续监控外, 其传输特征与G A/ T 3 7 9 . 8 -2 0 0 2相同。 7 . 3终端接口 GA/ T 3 7 9 . 1 0 -2 0 0 2 规定了终端收发器和通告设备之间的接口要求。 也适用于初级通告设备和次 级通告设备之间的接口。例如, 数字通信机的接收器通常将收发器和初级通告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单 元, 它能把报警信号传给次级通告设备上的计算机, 以便进行更为精确的处理。 GA/ T 3 7 9 . 1 -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2 0 0 1 附录A ( 资料性 附录) 信息结构 本系列标准的G A/ T 3 7 9 . 2 , GA / T 3 7 9 . 3和G A/ T 3 7 9 . 4 为在报警传输网络中使用“ 标准” 接口的 应用层、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定义了一套兼容的协议。 在没有可替换的现行国家标准以满足接口要求的 场合, 本系列标准被指定使用。 图 A . 1 显示了这些协议的基本结构和相关信息的大小 应 用层 头 基 本 敬据 块 公 用 应 用 层 协 议 G A / T3 7 9 . 2 - 2 0 0 2 了一lzjlJJ 公用 传抽层协议 GA / T3 7 9 . 4 - 2 0 0 2 2十又|、 公用 数据链路 层 协 议 GA / T 3 7 9 . 3 - 2 0 0 2 /|J吸1、 图 A. 1 基本 协议 结构 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被限制在最大2 5 5 个 s比特字节以内, 以使该长度能保证一个单独 s比特字 节的吞吐量。 内置信息可以是数据链路数据( 在G A/ T 3 7 9 . 3 -2 0 0 2中定义) 或是来自更高层的信息( 例 如层4 一传输层) 。 类似地, 层 4 一传输层可以包括一个传输层数据块( 在 G A/ T 3 7 9 . 4 -2 0 0 2中定义) 或应用晨信息 G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 C 6 0 8 3 9 - 7 - 1: 2 0 0 1 附录B ( 资料性 附录) 范例 下面这一系列的例子意在说明如何配置公用报警传输系统, 并说明在检测组成设备时如何应用这 套标准 。 注:以下的范例不是很全面, 还有其他大童可选范例。它们无论是在次序和内涵上都不暗示任何优先。 范例 I 报 警 传 辘 系统 I二)巧鑫 爹 备 111限ILLI狡 I E C 6 0 8 3 9一 5一2 A / T3 7 9 . 9- 2 0 0 2 I T U - T V . 2 4&V . 2 8 3 二 卜 ( 3 A/ T3 7 9 . 1 0 - 2 0 0 2 图 B . 3 a ) 在专用线路上使用I T U - T建议V. 2 3 信令的专用通信 在这个例子里, 接口( a ) 是一个串行接口, 接口( b ) 和( c ) 是连到 P T T网络的接口, 接口( d ) 是连到终 端 的接 口。 因此, 报警系统收发器可以按照I E C 6 0 8 3 9 - 5 - 2 和 I E C 6 0 8 3 9 - 5 - 4 ( 其中规定了专用通信的要求) 规 定的设 备要求 连 同 GA / T 3 7 9 . 5 -2 0 0 2 详 细 规定 了 I S OA E C 8 4 8 2在 ( a ) 处 的 接 口要求 和 G A/ T 3 7 9 . 9 -2 0 0 2 它包括了在( 山处的接口要求 的要求进行检验 终端收发器可以按照 I E C 6 0 8 3 9 - 5 - 2和 I E C 6 0 8 3 9 - 5 - 4 规定的设备要求连同GA / T 3 7 9 . 9 -2 0 0 2 仁 其中规定了( c ) 处的接口要求 和GA/ T 3 7 9 . 1 0 -2 0 0 2 其中规定了( d ) 处的接口要求口 的要求一并进 行检验 。 在这个例子里, 终端收发器和通告设备是分离的设备, 高层协议可通过终端收发器透明扩充。在某 些应用场合, 为了在收发器内部实现某些应用层处理功能, 或为了在( d ) 处使用一个不同的( 专用) 接口, 可以将终端收发器的协议堆栈扩展到应用层 GA/ T 3 7 9 . 1 - 2 0 0 2 / I E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范例 3 B 币 皇卜 1 E C 6 0 8 3 9一5一2 & ! E C 6 0 8 3 9一5 气主卜 I FC 6 08 39 一 5一 2 备 /一1沙|、 & I EC 6 0 8 3 9 GA/ T3 7 9 . 2 - 2 0 0 2 应 用 层 应 ) U 层 G A/ T3 7 9 . 4 -2 0 0 2 传 输 层传 输 层 电湃 管 理 规 则 网络 层网络 层 网 络 层网 络 层 G A / T 3 7 9 . 3 - 2 0 0 2特 有 协 议 数 据 链 路 层 GA/ T3 7 9 . 3 - 2 0 0 2 数 据 链 路 层 教 据 链 路 层 物 理 层物 理 层 特有协议 & 电濒 管 理 规 则 物 理 层 物 理 层 议 一1.卜| 毛争 GA / T 3 7 9 . 5 - 2 0 0 2 或 G A / T3 7 9 . 7 -2 0 0 2 币二卜 特 有 协 议 I TU - T V . 2 4 & V . 2 8 尤于 GA / T3 7 9 . 1 0 - 2 0 0 2 图 B . 3 b )在电源线上使用协议信 令的专用通信 在这个例子里, 接口( a ) 是串行接口, 接口( b ) 和( c ) 是连到供电网的接口、 接口( d ) 是终端接口和使 用的特殊协议。 因此, 报警传输设备可以按照电源管理规则所规定的设备要求和在( b ) 处、 ( c ) 处所使用的特殊协议 以及G A/ T 3 7 9 . 5 -2 0 0 2 它详细说明了I S O/ I E C 8 4 8 2在( 。 ) 处和( d ) 处的接口要求 的要求进行检验。 在这个例子里, 报警系统收发器和通告设备是分离的设备, 高层协议可通过报警系统收发器透明扩 充。在某些应用场合, 为了在收发器内部实现某些应用层处理功能, 或为了在( d ) 处使用一个不同的( 专 用) 接 口, 报警系统 收发器的协议堆栈可 以扩展 到应用 层。 GA/ T 3 7 9 . 1 -2 0 0 2 / I EC 6 0 8 3 9 - 7 - 1 : 2 0 0 1 范例 4 下面给出一个被监控房屋的配置图, 在图中, 报警传输设备的功能是单独分开的, 以提供一个V. 2 4 接口。 这种配置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 如: 为了与标准电信设备( 即标准调制解调器, X. 2 5 分组装拆设 备、 无线发射机等) 相连, 设计的 C I E与数字通信器( 作为例子) 的接口需要转换成一个 V . 2 4 / V. 2 8 接 口的时候 报 密 传输 系 统 P TT 线 路 一 备 2|压| & I E C 6 0 8 3 9一 5 - 5 GA / T 3 7 9 . 2 - 2 0 0 2 GA / T 3 7 9 . 4 - 2 0 0 2 网 络 层 网络 层 GA/ T 3 7 9 . 3 - 2 0 0 2 I T U - T V . 2 5 b i s 或 X2 8 数 据链 路 层数据 链 路 层 IIu -I & P TT规 范 物 理层物 理层 I TU- T V . 2 4 & V . 2 8 布呈I - GA/ T3 7 9 .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进校园培训内容课件
- 知识产权案件侦查培训课件
- 2025年村级碳汇管理员模拟试题
- 知识产权培训问卷课件
- 2025新食品安全法试题(含答案)
- 心内科2025年护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培训方案主题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在京课件
- 钢筋施工员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垃圾发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商铺店面装修合同
- 食品企业总经理聘用模板
- 《纵隔病变的ct诊断》课件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毒虫咬伤》课件
- 教学设备安装及售后服务方案
- (外研版3起)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字帖书写练习(手写体)高清打印版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
- 九江学院学位英语往年考题
-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
- 娱乐场所营业日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