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_第1页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_第2页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_第3页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_第4页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郑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Zimmet et al. Diab Med 2003;20:693702.,2003-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全世界患病率 2003: 1.89 亿 2025: 3.24 亿 增长 72%,最新流调数据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形势严峻 20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9.7%;,Wenying yang,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01.,Figure 1. Age-Specific Prevalences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among Chinese Adults 20 Years of Age or Older.,3,糖尿病前期的 比例高达15.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成人失明1,2,糖尿病肾病,导致终末期肾病3,4,心血管疾病,卒中,心血管死亡率和中风增加2-4倍5,糖尿病 神经病变,导致非损伤性的下肢截肢7,8,1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8人最终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6,2型糖尿病与严重并发症相关,1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Diabetes Res 1990; 13:111. 2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3The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J Hypertens 1993; 11:309317. 4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5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Gray RP 26 (Suppl. 1):S78S79.,国内外指南与共识一致提出 2型糖尿病治疗的目标,近期目标:全面降糖,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 远期目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起始和调整治疗共识美国糖尿病联合会(ADA)/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共识,5,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控制,药物,运动,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监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降糖药分类,Cheng AY, Fantus IG. CMAJ. 2005; 172: 213226.,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与磺脲类受体结合,关闭胰岛细胞的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钙离子内流,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适应症 1、主要适用于胰岛细胞尚有一定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 2、与胰岛素联合用药治疗需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禁忌症,1、1型糖尿病; 2、合并急性代谢紊乱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3、严重急、慢性感染; 4、手术创伤; 5、妊娠分娩、哺乳期; 6、严重心、肺、肝、肾、脑等并发症; 7、血液病如溶血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等; 8、有磺脲类药物或磺脲类相似结构药物(如磺胺药)过敏史者; 9、有发生严重低血糖倾向者,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常用药物,第一代 甲璜苯丁脲 (D 860),氯磺丙脲 第二代 格列本脲(优降糖、Glibenclamide、Glyburide) 格列齐特(达美康、Gliclazide、Diamicron) 格列吡嗪(美吡达、Glipizide、Minidiab) 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Glipizide XL) 格列波脲(克糖利、Glibornuride、Glutril) 格列喹酮(糖肾平、糖适平、Gliquidone、 Glurenorm) 第三代 格列美脲(亚莫利、Glimepiride、Amaryl),常用磺脲类降糖药,氯磺丙脲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 优点:降糖作用强,具有加强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缺点:半衰期长,低血糖发生率高,对水平衡的影响可以解释UKPDS中619例使用氯磺丙脲治疗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胰岛素组,格列本脲组或常规治疗组 .,格列本脲 优点:降糖作用强 缺点:持续作用时间长,严重和致死性低血糖明显高于其他磺脲类药物 从为期平均11年的UKPDS研究中对615例接受格列本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分析可清楚显示格列本脲的长期治疗特点。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第1或第2年血糖控制最有效,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进行性丧失(继发性失效或磺脲类无效),格列吡嗪 降糖效果等同格列本脲,代谢和清除速度快,低血糖发生率低。在美国,格列吡嗪的最大使用剂量是每日40mg,而现有的临床研究表明每日剂量大于1520 mg时其降糖作用增加很小或不增加。 格列吡嗪应在餐前给药,摄食对其吸收有轻度延迟。,格列喹酮 能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 降低尿蛋白, 降低血、尿 2 微球白蛋白( 2- MG) , 还可改善肾血流量其代谢产物无活性, 95%由胆汁排出, 只有 5%经肾排泄, 故老年人使用较为安全,并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格列齐特 能减弱血小板粘附力, 降低微血管对血管活性胺类的敏感性, 有利于预防、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 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 对患者体重的影响小。,格列美脲 不仅促进胰岛素分泌, 同时可以改善一相和二相胰岛素分泌以及胰岛素抵抗。 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而且低血糖事件少, 对体重影响小。 可用于 2 型糖尿病发展的各个阶段, 既可单药使用, 也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 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既能有效降低血糖, 还能减少胰岛素用量。,临床应用问题,用药时间:餐前30分钟口服。 联合用药:磺脲类药物可与其它不同类型的降糖药合用.两种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没有依据 所有磺酰脲类药物都能引起低血糖,磺脲类降糖药服用注意事项,小量开始,效果不满意者逐渐加量 为保证控制好餐后2小时血糖,提倡餐前半小时服药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糖肾平(仅5%经肾脏排泄),磺脲类降糖药的不良反应,低血糖:最常见。以优降糖最重,持续时间最长(3.4%)。达美康为3.1%。糖适平为1.0%。美吡达为0.59% 低血糖发生往往不象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老年人慎用。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中需注意 体重增加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胀(少见) 肝功损害:少见 皮疹:少见 血液系统损害: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少见),磺脲类药物总结,适用于B细胞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 种类较多,临床应用时注意每种药物的特点 低血糖为其主要不良反应,尤以优降糖相对多见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大多数药物禁忌使用,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诺和龙 那格列奈唐力 米格列奈-法迪,米格列奈 米格列奈,是继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后第3个格列奈类药物,属苯丙氨酸的衍生物 。 米格列奈可迅速促进餐后胰岛素第一时相(早相)分泌,有效控制餐时血糖高峰;且该药对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无明显作用,是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最低的促泌剂。 该药选择性抑制的是ATP敏感型K+ 通道中的Kir6.2/SUR1亚型,避免了格列奈类药物易发生的对心脏、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其他KATP通道亚型产生的交叉作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000倍) 本药由日本桔生公司研制于2004年4月在日本上市 ,赢得“体外胰腺”的美誉 ,2008年下半年在中国上市。,瑞格列奈药代动力学,服药后时间(分钟),0,100,200,瑞格列奈浓 度 (mg/l),25,20,15,10,5,0,300,400,起效时间:030分钟 达峰时间: 1小时 半衰期: 1小时,92% 经粪胆途径排出, 小于8经肾脏排出,瑞格列奈的药理特点,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起效快:15分钟 作用时间短:1小时达峰 代谢快:半衰期仅1小时,4小时基本代谢清除 8%通过肾排泄,92%通过肠道排泄 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降低了餐后血糖,随着葡萄糖毒性作用减轻,胰岛素敏感性增强,空腹血糖下降 低血糖发生少,不影响体重,临床应用,适用于治疗正常体重尤其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不能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增敏剂的肥胖或超重患者 快速起效、作用时间短的特点方便不能固定进餐时间的患者,餐前服药,不进餐不服药,根据进餐时间和次数调整用药 除SU外,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合用 老年患者或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瑞格列奈每天三次,一般用量每次1mg,最大剂量16mg/天,瑞格列奈的适应症,2型糖尿病。特别是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的患者 生活不规律的患者 服用磺脲类药物频发低血糖的患者,特别是那种上餐后血糖高,而下餐前低血糖的患者 糖尿病肾病,推荐起始剂量(单独或联用),餐前即刻服用,0.5 mg a.c.,新患者或HbA1c8%,最大剂量: 4mg/次,16mg/日,1.0 mg a.c.,以往曾使用口服降糖药 或HbA1c 8%,2.0 mg a.c.,瑞格列奈剂量及用法,瑞格列奈的不良反应,瑞格列奈主要的副作用为轻度低血糖,通过给碳水化 合物较容易纠正; 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比SU低; 副反应少: 偶见恶心、呕吐、腹泻、皮疹或便秘,格列奈类的特点(与磺脲类的差别),作用更快、持续时间更短 促进餐后早期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更显著,更符合生理 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效果更好 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速效、强效、短效,双胍类药物,种类 苯乙双胍 二甲双胍 作用机理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促进外周葡萄糖利用,尤其是肌肉 降低脂肪和葡萄糖的氧化 增加小肠葡萄糖的转换,二甲双胍对血管可能保护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纤溶活性增强 对血小板凝集剂的敏感性降低 增加动脉血流量,减轻动物实验性心肌梗塞 可能有轻微降血压作用 减轻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不良影响,双胍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摄取6小时内,从小肠吸收 达峰时间为12小时 半衰期为48小时 从肾脏中清除,二甲双胍剂量,常用剂量 1.5-2.0g/day , 最大剂量 2.5g/day,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常见有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乳酸性酸中毒 多发于老年人,缺氧,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要注意 服用苯乙双胍的患者相对多见,临床应用,是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可延缓IGT向糖尿病发展 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用 改善胰岛素抵抗,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双胍类降糖药的禁忌症,1.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 (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 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 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严重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3.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2007/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TZDs是80年代初研制 环格列酮(Ciglitazone) 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RG)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 统称噻唑烷二酮类,或称格列酮类(G1itazones),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噻唑烷二酮类的作用机制,高选择性激活PPAR(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 ) PPAR 为一组核转录因子,包括PPAR-、PPAR- 、PPAR-。其中PPAR- 在肝脏、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被发现。研究表明它是脂肪细胞分化、脂代谢稳定和胰岛素作用的重要调控子。 促进外周组织胰岛素引起GLUT1和GLUT4介导的葡萄糖摄取 增强脂肪细胞胰岛素激活的GLUT-4转位,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 类固醇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与胰岛素合用,可以使胰岛素用量减少30% 与促泌剂、双胍类、拜糖平有协同作用,适应症,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头痛、乏力、腹泻 与磺脲类及胰岛素合用,可出现低血糖。 部分患者的体重增加。 可加重水钠瀦留 可增加心脏负荷2级以上心功能不全患者禁忌使用 可引起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育龄期妇女注意避孕,治疗时需监测肝功能,TZD的常用剂量,药物 常用剂量 罗格列酮 4-8 mg (1-2次/天) 吡格列酮 1545mg(1-2次/天),Rosiglitazone package insert,TZD与二甲双胍的区别,二甲双胍: 主要抑制肝糖异生及肝糖输出 噻唑烷二酮类:主要提高肌肉、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一类,适应症项“本品适用于2型糖尿病”修订为“本品仅适用于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 禁忌项增加以下内容: 有心衰病史或有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 有心脏病病史,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非外伤性骨折病史的患者; 严重血脂紊乱的患者。 注意事项项增加以下内容:65岁以上老年患者慎用本品。,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使用还与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在有心衰(纽约心衰分级II以上)的患者、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的患者、以及有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中应禁用本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主要抑制-淀粉酶,作用于大分子多糖的消化过程; 伏格列波糖:选择性抑制双糖水解酶(麦芽糖酶、蔗糖酶) 米格列醇:同上,阿卡波糖适应症,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可单独应用; 也可与磺脲类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提高疗效,改善上二类药物的效果(UKPDS证明); 对用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血糖不稳定者,可合用阿卡波糖,可改善血糖控制,但二者应减量,并注意低血糖的发生;,适应症,空腹血糖在6.1-7.8mmolL-1 、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是单独使用AGI的最佳适应症。 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与其它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 治疗糖耐量异常,可延缓或减少T2DM的发生。,阿卡波糖禁忌症,对此药呈过敏反应;18岁以下 肠道疾病:炎症、溃疡、消化不良、疝等; 肾功能减退,血清肌酐2.0mg/dl; 肝硬化; 糖尿病伴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酮症酸中毒; 妊娠、哺乳; 合用助消化药、制酸药、胆盐等可削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效果。,副作用,常见腹胀不适、腹泻、胃肠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副反应,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大多二周后缓解,极少部患者出现可逆性肝功能异常 单独使用AGI不会引起低血糖。当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出现低血糖,只能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其它糖类或淀粉无效。 不宜与助消化的淀粉酶、胰酶合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代动力学 达峰时间:11.5小时 半衰期:2.7-9.6小时 片剂量:阿卡波糖-50mg;伏格列波糖-0.2mg,阿卡波糖用药方法,原则:开始量小,缓慢增加; 在就餐时,先服药随即进餐,过早或过迟 服药降低效果; 开始时每日23次,每次25mg以后逐步缓慢加量,最多增至每日100mg Tid; 老年人用量酌减。,注意事项,适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50%),对于蛋白质为主的饮食,效果欠佳 进餐开始时与饭嚼碎同服,不进食不服药 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以减少胃肠道反应 单用不引起低血糖,与磺脲类、胰岛素合用时发生低血糖,只能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其它糖类或淀粉无效,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 DPP-IV 抑制剂(西格列汀),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包含31个氨基酸的多肽 在胃肠道L细胞(及后脑/下丘脑神经元)中,由胰高血糖素原剪切而来 由摄取的食物刺激分泌 Incretin家族成员 Incretins是一组天然的糖调节多肽 GIP (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多肽)是另一个成员,GLP-1 在人体中的作用,促进饱感 降低食欲,细胞: 增强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肝脏: 胰高糖素水平下降 减少肝糖输出,细胞: 减少餐后胰高糖素分泌,胃: 帮助调节胃排空,Adapted from Flint A, et al. J Clin Invest. 1998;101:515-520; Adapted from Larsson H, et al. Acta Physiol Scand. 1997;160:413-422; Adapted from Nauck MA, et al. Diabetologia. 1996;39:1546-1553; Adapted from Drucker DJ. Diabetes. 1998;47:159-169.,进食促进 GLP-1分泌,降低 细胞负荷,增加 细胞反应,*,*,*,*,*,*,*,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GLP-1水平下降,20,15,10,5,0,0,60,120,180,240,时间 (min),进餐,GLP-1 (pmol/L),Mean SE; N=54; * T2DM和NGT组的差别p.05。 Toft-Nielsen 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86:3717-3723.,以肠促胰岛激素为基础的治疗: 作用机制,DPP-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 Adapted from Drucker DJ Expert Opin Invest Drugs 2003;12(1):87100; Ahrn B Curr Diab Rep 2003;3:365372.,肠道 GLP-1 释放,无活性 GLP-1 (9-36),进餐,活性 GLP-1 (7-36),DPP-4 抑制剂,DPP-4,GLP-1 类似物,GLP-1小结,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分泌减少 GLP-1 作用于全身多个靶点降低血糖 GLP-1 的降糖作用是葡萄糖依赖的,当血糖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时,它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减弱。 GLP-1可抑制胰岛细胞功能丧失 GLP-1 被二肽基肽酶- (DPP-4) 快速降解,目前以GLP-1为主改善血糖控制的方法,模拟 GLP-1作用的药物 不被DPP-4降解的GLP-1衍生物 能模拟GLP-1的糖代谢调节作用的新的肽类 艾塞那肽 延长内源性GLP-1活性的药物 DPP-4抑制剂,Drucker DJ,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2929-2940,艾塞那肽 (Exendin-4) 人工合成的赫拉毒蜥唾液中的一种蛋白质 与人GLP-1约有50的同源性 体外试验中与人 细胞表面GLP-1受体结合 能抵抗DPP-4降解灭活作用,艾塞那肽: 一种肠促胰岛素分泌激素拟似物,Adapted from Nielsen LL, et al. Regulatory Peptides. 2004;117:77-88. Reprinted from Regulatory Peptides, 117, Nielsen LL, et al, Pharmacology of exenatide (synthetic exendin-4):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for improved glycaemic control of type 2 diabetes, 77-88, 2004, with permission from Elsevier for English use only.,DPP-4灭活位点,H G E G T F T S D L S K Q M E E E A V R L F I E W L K N G G P S S G A P P P S NH2,H A E G T F T S D V S S Y L E G Q A A K E F I A W L V K G R NH2,艾塞那肽,人GLP-1,百泌达 :起始方便、治疗简单,首次注射后, 百泌达预充笔可在低于25C的室温中保存 针头细,创伤小 每支预充笔可使用一个月 每天给药2次,给药时间为2顿主餐前1小时内* 无需根据进餐量或运动量调整剂量 无需额外监测血糖 第一个月5ug每天两次,第二个月开始10ug每天两次 5g:500-800元/盒 10g:700-1000元/盒,* 两餐之间至少间隔6小时 详见相关的使用说明和安全信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代表药物: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 ) 用法:本品仅用于皮下注射。应在大腿、腹部或上臂皮下注射给药。本品推荐起始剂量为5g,每日两次,于早餐和晚餐(或每日2次正餐前,大约间隔6h或更长时间)前60分钟内给药。餐后不可给药。,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的作用机制,活性肠促胰岛激素 GLP-1和GIP释放,餐前及餐后 葡萄水平,摄食,胰高血糖素 (GLP-1), 肝糖生成,胃肠道,DPP-4 酶,失活的 GLP-1,X,西格列汀 (DPP-4 inhibitor),肠促胰岛激素GLP-1和GIP由肠道全天性释放,其水平在餐后升高,胰岛素 (GLP-1& GIP), 葡萄糖依赖性的, 葡萄糖依赖性的,胰腺,失活的 GIP,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 GIP=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西格列汀可升高活性肠促胰岛激素水平,从而增加和延长其活性作用,Beta cells Alpha cells, 外周组织对 葡萄的摄取,DPP-4 抑制剂与GLP-1类似物的差异,GLP-1类似物与 DPP-4 抑制剂的临床评价,目前国内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为艾塞那肽,需皮下注射。 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使HbA1c降低0.5%-1.0%。 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 GLP-1受体激动剂有显著的体重降低作用,单独使用无明显导致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GLP-1受体激动剂的常见胃肠道不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