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药安全_第1页
提高用药安全_第2页
提高用药安全_第3页
提高用药安全_第4页
提高用药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用药安全,,内容提示,冠状动脉解剖及体位,前言及发展史,临床的一些不安全用药的案例,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用药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用药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3,临床不安全用药的案例一,原因:操作被中途打断所致!,4,临床不安全用药的案例二,警钟长鸣误输营养液,常州三院将营养液当盐水输入静脉 老人抢救无效去世 发布时间:2010-7-2 8:53:00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 - 营养液当盐水输入静脉 “孕护”误操作致病人死亡 常州三院承认是工作失误,表示将承担责任 6月29日,常州市三院一位护士在给病人更换输液时,将本该打入食道的营养液输入病人静脉血管,致使病人不幸死亡。昨天,该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这是工作失误,同时表示将承担责任。 见习记者 姚斌 快报记者 周青 刘国庆 事故就发生在这里 家属:护士误输营养液致病人死亡 “我爷爷是位老干部,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就在今天,他凄惨地被三院护士夺去了生命。”发帖者称,6月29日上午,常州市三院一名护士将应该打入食道的营养液,输入病人的静脉血管,病人在10多分钟后出现不良反应,经医,5,临床不安全用药的案例三,警钟长鸣输入过期药物,6,临床不安全用药的案例(相关),高血压患者,错给麻黄碱、肾上腺素及一些血管强收缩剂,而导致脑血管破裂死亡; 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错用吗啡等强镇静剂,造成呼吸抑制死亡; 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错用一些止血药,造成心脑肺等重要脏器栓塞的严重后果; 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错用一些抗凝剂,如肝素、双香豆素等药物,导致大量出血的不良后果; 一些肾功能减退的患者,错用汞剂利尿,引起急性肾衰的严重后果。,案例看似简单,却是触目惊心。,7,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国内用药安全现状: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住院的5000万人次中,发生不合理用药(给药错误)大约占到了用药者的12%32%。 一般给药错误会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成本支出,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是药三分毒 合理使用防病. 治病 用之不当药源性反应,陈竺院士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当代药理学家的普遍观点是,“小剂量的毒物就是最好的药物,而有效的药物用过了量也就成为了毒物”。,8,安全用药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概念:即避免临床药源性损害。 “药物警戒(PV)”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源性疾病” “用药错误” “特殊人群用药” “药品质量缺陷”(新增),安全用药的意义: 加强用药及所有医疗干预措施的安全性,优化患者的医疗质量; 改进用药安全,促进公众健康; 药品使用的利弊、药品的有效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价,促进合理用药; 促进对药物安全的理解、宣传教育和临床培训,推动与公众的有效交流。,9,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PV),概念:即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活动。 它扩展了监视的范围,不仅是药物的不良反应(ADR); 还包括药物的不良事件(ADE),并通过药物安全性监测,综合评价药物的风险/效益比,而对风险因素加以控制和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达到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目的。,药物警戒的重要作用: 1.药品上市前风险评估 叫停! 2.药品上市后风险评估 撤市!召回! 3.发现药品使用环节的问题 如“阿糖胞苷儿科事件” ! 4.发现和规避假、劣药品流入市场 如“齐二药事件”!,监测内容包括: 药物不良反应(ADR); 药物不良事件(ADE); 不合格药品; 错误用药; 缺少药物功效报告; 在科学数据缺乏的情况下扩大适应证用药; 急、慢性中毒病例报告; 药品致死率估计; 药物滥用与误用 ; 其他。,10,药品不良反应,概念: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剂量和用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该反应排除了不合格药品、有意或无意(意外)的过量用药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分类 按其药理作用有无关系一般分为两类: 1)A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类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所用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苯二氮类(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引起的嗜睡;抗凝血药类(肝素钠、枸橼酸钠、尿激酶等)所致出血等。 2)B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与剂量无关联,很难预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氟烷(三氟氯溴乙烷)所致的恶性高热等。 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作用等属于A类不良反应。药物的变态反应和异物质反应等属B类不良反应。,11,不安全用药的集中体现之一,1、临床医生往往凭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忽略了感染部位的病原菌,无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品种。如一般病毒感冒、一般皮肤外伤等选用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等),未考虑该类病可能是病毒或革兰氏阳性菌所致。 2.同类药物联用,不良反应增加,或造成药物资源浪费。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它们都是-内酰胺类药物,其作用机制相同,可因竞争共同的靶位而产生拮抗,甚至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不但其治疗效果起不到相加作用,反而增加了毒性,同时同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性。,不安全用药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些抗菌类药物的选择上; 临床诊断不明确和药物选择不对证是常见用药的缺陷;,不安全用药的集中体现之二,3、不熟悉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以及其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易造成不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如眼外伤使用头孢克肟容易引起眼底出血、多潘立酮和雷尼替丁的联合应用等。 4、不熟悉生物富集理论、患者饮食等对实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容易误导医生处方用药不安全。如喹诺酮类药物可致血糖紊乱,所以有糖尿病症状患者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维生素C及碱性食物(如葡萄、海带等)干扰尿糖和血糖的检验结果,出现假型糖尿病等,会误导临床医生使用一些降糖药物。 5、不合理联用药物导致疗效降低。如思密达+口服抗菌素。思密达为双八面蒙脱石,该物质具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和吸附能力。经口服后覆盖胃肠道黏膜,增强黏膜屏障,如果同服抗生素,可被思密达所包裹和吸附,随粪便排出体外而不能发挥有效作用。,近年,肝胆疾患中约有1/5人群为服用的药物所致。,6、其他。比如四环素引起的“四环素牙”,氯霉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等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鸣、耳聋;服用大量青霉素容易引起“青霉素脑病”;服用阿司匹林片时,如果不及时大量饮水,容易导致“阿司匹林胃”;,不安全用药的产生原因,用药安全问题,是临床药疗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1、医嘱处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医嘱错误或处方药与医嘱药相近而不相同,护士未能检查出错误,或虽有疑问但仍然执行; 微机输入处方药物时出现输入药名失误现象,例如把消炎痛输成消心痛,核对者也未能尽职尽责; 2、药物保管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药物保存方法不当,如:临床自备的口服小药柜存在药品使用频率低、药品标志不清等,口服药经常出现潮解、霉变、未标过期时间及剂量;胰岛素、白蛋白等未按规定放冰箱保存;需避光保存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氨茶碱等不避光; 拆掉药物的外包装,如多巴胺、间羟胺,以及外包装相近的多种药物(10%氯化钾与10%氯化钠)混放在一起; 一些贵重药物,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没有做好登记交接,容易导致药品过期; 急救药物用后没有及时补充药物基数等。,14,不安全用药的产生原因,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3.药物配制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无菌观念淡薄,用一支棉签消毒多个瓶口,或者用一针一管抽吸多种药物; 配制药物时间过早,配制好的药物放置较长时间后才输入病人体内,易造成污染、药物变性及药效下降,如奥美拉唑抽吸药后30min至1h后就会出现变色现象; 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吸药时药物未完全溶解,或未抽完安瓿内的药液,造成治疗药物剂量不足; 不使用某些药物的专用溶媒,擅自换用其他溶媒溶药,如护肝药思美泰等; 加药时没能很好把关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之间相互反应产生沉淀、絮状物、形成结晶等现象,使药效降低,并增加毒性,如磷制剂与钙制剂加入同一瓶会产生沉淀,维生素C与氨茶碱吸入同一注射器中药效会明显下降。,15,不安全用药的产生原因,警钟长鸣误输营养液,4. 给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给药途径不正确:多种药物经同一静脉通路注入,易发生未知的配伍禁忌;舌下含化的片剂药物口服,如硝酸甘油片用于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给药吸收完全而迅速,血药浓度高 用药时间不合理:如对药物的输注间隔时间把关不严,如某些抗生素每日2次给药相差时间常常少于6h甚至4h;护士未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如胃肠状况和药物特征指导病人确定合理的服药时间,以致药物疗效大大降低如消化药在饭时或饭前服用,可及时发挥药效;刺激性药物可在饭后15min-30min服用,避免对胃产生刺激,16,不安全用药的产生原因,5、护士自身因素: 个别护士工作不认真,马虎大意,缺乏责任心; 业务知识水平较低,对药品作用与副反应缺乏全面了解; 6、未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如某病人某日医嘱改为持续泵入稀释胰岛素,夜班护士未认真交接班,仍按原时间每隔6h测量血糖一次,造成病人出现低血糖昏迷; 脂肪乳和甲硝唑注射液连续输入时易产生絮状物等; 甘露醇遇到氯化钠溶液时易使甘露醇析出结晶,应注意观察。 7、药品因素: 一药多名,如阿奇霉素,常用的有那琦、希舒美、维宏等; 药名相似,如奥硝唑、替硝唑、甲硝唑等; 读音相同的药品,比如雅施达,通用名是培哚普利(ACEI),是一种降压药;雅司达,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等;亚思达,是阿奇霉素注射液等; 制剂多种,如地塞米松注射剂有2mg、5mg等剂型,安瓿较易造成混淆;阿托品5mg、0.5mg造成混淆后,后果很严重; 外包装相似,如10%氯化钾与10%氯化钠等混淆后后果更是致命的。,17,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罂粟,(一)药品的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并有效实施管理,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18,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上海新华医院(2012年),(二)存在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必须严格落实 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10%氯化钾、高浓度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药品、治疗窗窄的药物(如地高辛等)、抗肿瘤药物、胰岛素制剂等,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 2.对药名、或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必须具有识别技能。,19,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警钟长鸣误输营养液,三)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须有明显标示,应严格分开放置。,20,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严格执行医嘱,拒绝“想当然”!,(四)所有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执行、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21,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五)在执行医嘱时,一定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的禁忌症。,对禁忌症要高度重视 药品禁忌一般包括“慎用”、“忌用”、“禁用”等几种情况,是对某些人群不适宜用某种药品的一种警示。 “慎用”:在使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要细心观察用药后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停止使用。 “忌用”:比“慎用”更进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某些人群“忌用”的药,说明该人群使用后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证的患者要忌用苯唑西林,因为此药可减少白细胞。三岁以下患儿、老年人及20岁以下女性患者忌用甲氧氯普胺(可引起维体外系反应:肌震颤、下肢肌肉抽檀、头向后倾、斜颈、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 “禁用”:是对不适宜用药的最严厉的警告,绝对禁止使用。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患者,要禁止使用青霉素药物;青炎眼患者绝对禁止使用阿托品等。,22,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六)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23,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警钟长鸣误输营养液,(七)组建药物安全管理小组 标签醒目,合理分类存放,做到定量、定位、保质等; 对各种药品有效期、失效期做好登记工作,保证不使用变质、过期药品; 定期检查药品质量,标签模糊、安瓿破损或有裂痕的药品等,及时尽早处理; 查出的各类药品存在的安全隐患,深入讨论,分析原因,制订出处理方案,并跟踪方案的落实情况; 收集整理科室药物相关信息,尤其是临床新药信息,及时向科内护士传达。,24,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执行就是需要细节,要细节,细节,再细节。,(八)发扬团队执行力,实现全年“零缺陷” 在工作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努力工作,而不是耗费时间去寻找借口。因为公司安排你在这个岗位上,是为了让你解决问题,而不是听你那些关于困难的长篇累牍的分析。 -能有公司前CEO 杰克韦尔,25,用药不安全的解决方案,提高用药安全必须从自身做起,(九)护士要不断学习药学知识,及时掌握临床新药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本科室常用药物的名称(包括化学名、通用名、商品名等)、药物用法、常规剂量、用药途径、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等; 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相关知识,使用新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绝对不要根据临床经验和直觉去给药,如对某药用法的任何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