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医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医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医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医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医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1,一、皮肤生理解剖结构,2,1、皮肤的定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全身,保护人体,构成人体抵御外部侵害的 第一道防线,约占人体重量的16%,成人面积约占1.52.0平方米,眼睑,外阴,包皮处皮肤最薄,手掌,足底皮肤最厚。,3,2、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和皮肤附属器官。,4,(1)表皮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由外向内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组成,又称上皮层,没有血管,淋巴管,只有神经未梢,刺破不会出血。,NO,5,6,角质层:体表最外层,过厚会使皮肤无光泽,暗淡,发黄,吸收能力差。太薄会使皮肤易敏感。角质层的形成是2628天 。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7,透明层: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8,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皮肤。,9,棘细胞层 :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10,基底层;含有基底细胞,黑素细胞和郎格汉斯细胞,此层细胞不断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黑素细胞受到阳光照射反射到角质层, 形成黑斑。,11,另外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有人称为酸性保护膜。,12,每一平方寸的皮肤有65个毛囊,内有皮脂腺分泌油份,汗腺分泌水分,酸膜就是这种油份和水分的天然混合物,覆盖和保护外层皮肤免受细菌、阳光和污染的侵害。健康皮肤的酸碱值在4.5-6之间,酸膜的完好与否取决于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是否平衡。,13,(2)真皮层,由乳头层和网状层组成,又称中皮层,比表皮层厚约10倍,含有大量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肤附属器等。含水量占全部皮肤的60%。,14,乳头层:位于真皮层浅层,纤维束细小。 网状层:纤维束粗大,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网状纤维像网一样。 胶原纤维: 由胶原蛋白构成,有伸缩性,是真皮层的主要成份,占整个成份重量的75%,耐拉力,有弹性,张力和韧性,可以防止皮肤长皱纹和细纹。弹力纤维:有较好弹性,约占皮肤重量的2%-4%,它令您的皮肤和器官轮廓分明具有弹性,15,(3)皮下组织,又称脂肪层,皮肤最底层,由大量脂肪细胞和蔬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厚度约 占真皮层的5倍,含大量血管,淋巴管深部毛囊,具有维持人体的温度、缓冲外力、保护内脏 、隔缘、绝热功能、保护皮肤张力作用,并参与体内脂肪代谢。,16,(4)皮肤附属器,包括: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皮脂腺、毛发、爪甲等。 血管直接与内脏相连,动脉血管将氧气和营养送到皮肤,静脉血再负责把代谢的废物运走。,17,二、皮肤的功能,18,皮肤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吸收,分泌与排泄、呼吸、新陈代谢七大生理功能。,19,保护功能 能缓冲外来刺激的伤害,也能防紫外外线侵入皮肤内部保护功能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表皮各层细胞紧密连接。真皮中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使皮肤既坚韧又柔软,具有一定的,20,抗拉性和弹性。当受外力摩擦或牵拉后,仍能保持完整,并在外力去除后恢复原状。皮下组织疏松,含有大量脂肪细胞,有软垫作用。可缓冲外力的撞击,保护内部组织不受损伤;皮肤可以阻绝电流,皮肤的角质层是不良导体,对电流有一定的绝缘能力,,21,可以防止一定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皮肤的角质层和黑色素须粒能反射和吸收部分紫外线,阻止其射入体内伤害内部组织。皮脂腺能分泌皮脂,汗腺分泌汗液,两者混合,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乳化皮肤膜,可以,22,滋润角质层。防止皮肤干裂,阻止体内水分被蒸发和体外水分的透入;角质层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质蛋白,对弱酸、弱碱的腐蚀有一定抵抗力。汗液在一定程度上可冲淡化学物的碱度,保护皮肤;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侵入,并有抑菌、杀菌作用。,23,感觉功能 皮肤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如触觉、痛觉、压力觉、热觉,冷觉等。,24,调节功能 体温皮下脂肪、毛细血管均具有保温作用,能维持一定的体温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毛细血管网大量开放,体表血流量增多,皮肤散热增加,使体温不致过高。当气温较低时,皮肤毛细血管网部分关闭,部分血流由动脉不经体表,,25,直接由动静脉吻合支进入静脉中,使体表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保持体温;当气温高时,人体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过程中可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调 节,26,分泌与排泄 皮肤的汗腺可分泌汗液。皮脂腺可分泌皮脂。皮脂在皮肤表面与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滋润保护皮肤及毛发;皮肤通过出汗排泄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酸、尿素等。,27,呼吸功能 皮肤本身会产生微细的呼吸皮肤并不是绝对严密无通透性的,它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皮肤直接从外界吸收营养的途径有三条:营养物渗透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细胞内;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质有少量可通过毛孔。汗孔而被吸收;少量营养物通过表面细胞间隙渗透进入真皮。,28,咦,空气很新鲜啦!,29,吸收功能 皮肤能从外界吸收各种物质,如水分及保养品的渗透、吸收。,30,新陈代谢功能 皮肤细胞有分裂繁殖,更新代谢的能力。皮肤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还参与全身的代谢活动。皮肤中有大量的水分和脂肪,它们不仅使皮肤丰满润泽,还为整个肌体活动提供能,31,量,可以补充血液中的水分 储存人体多余的水。皮肤是糖的储库,能调节血糖的浓度,以保持血糖的正常。,32,三、皮肤的病理特点,今天都不舒服了!,33,1、表皮的病理改变 角化过度:角质层异常增厚。角化过度由完全角化的细胞所组成,即正角化过度或角化亢进。角化过度可以是绝对的,即角质层比同一部位正常角质层增厚;也可以是相对的,即由于棘层变薄,使角质层相对增厚。,34,过度生长,35,角化不全:在角化过度的角层细胞内残留有固缩的核。临床上表现为鳞屑。角化不全是由于表皮细胞的转换速度过快,使细胞未能完全角化便到达角质层,在角化不全下方的颗粒层往往减少或消失。,36,毛囊角栓: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使毛囊漏斗部扩大,其中为栓状角质物所充满。见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硬化萎缩性苔萍等。,37,角化不良:过早成熟的角化细胞,核固缩深染,胞浆鲜红嗜酸性染。毛囊角化症时的圆体细胞及谷粒细胞都是角化不良细胞,角化不良细胞也可见于恶性肿瘤,如鲍温病及鳞状细胞癌。,38,颗粒层增厚:颗粒层细胞数量增加,常伴有正角化过度如扁平苔癣。但可有例外,如寻常性鱼鳞病时有正角化过度,但颗粒层反而变薄。,39,颗粒层减少:颗粒层细胞数目减少,如寻常性鱼鳞病及银屑病。 棘层肥厚:棘层细胞数目增加,导致棘层增厚,常伴表皮突的增宽或延长。见于银屑病及慢性皮炎湿疹类疾病。,40,表皮萎缩:指(1)棘层细胞数量减少;(2)表皮突变平乃至消失,如硬化萎缩性苔薛、老年人萎缩的皮肤。 海绵水肿:棘细胞间水肿,使细胞间隙增宽,细胞间桥拉长,状如海绵故名。严重的海绵,41,水肿可导致表皮内水疱形成,如湿疹。 气球变性:棘细胞内水肿,细胞肿胀,体积增大,胞浆苍白。严重的细胞内水肿将导致细胞膜破裂,形成多房性表皮内水疮,称为网状变性,如疱疹病毒性水疱。,42,棘层松解:表皮细胞间的粘合丧失,导致出现表皮内裂隙、水疱或大疱。当与周围细胞完全分离后称为棘层松解细胞,其核圆、染色均一、周围绕以嗜酸性浓缩的胞浆。棘层松解发生在表皮内病变如天疱疮。,43,Munro微脓肿:角质层及颗粒层中中性粒细胞聚集,见于银屑病等。 Pantrier微脓肿:表皮内 3个或 3个以上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的集聚,特征性的见于蒙样肉芽肿。,44,液化变性:表皮基底细胞内有小空泡形成,这些小空泡相互融合,致基底细胞破坏或坏死,最终导致表皮下疱形成。如多形红斑。,45,色素增加:表皮基底层及其上部细胞色素增多,在真皮乳头部也常可见黑素颗粒,如黄褐斑。,我有黄褐斑吗?,46,色素减少:表皮基底层内黑素颗粒减少或消失,如白癫风。 色素失禁:基底层细胞及黑素细胞受损后,黑素释放至真皮内,部分被位于真皮浅层的组织细胞所吞噬(噬黑素细胞),见于色素失禁症、扁平苔癣等疾病。,47,2、真皮的病理改变 炎症细胞浸润: (1)单一形态细胞浸润; (2)混合类型细胞浸润:指多于两种类型的细胞浸润; (3)苔癣样:真皮乳头上部与表皮平行带状的炎症浸润,常使表皮、真皮界面模糊不清,如扁平苔癣。,48,(4)结节性:细胞限局性聚集在一起呈结节状。 (5)白细胞碎裂性:细胞核碎片,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碎片,主要见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49,3、结缔组织的病理改变,胶原变性:胶原结构和着色性的改变。包括玻璃样变及嗜碱性变。玻璃样变时胶原呈均一、明显嗜酸性红染,如硬斑病。嗜碱性变时胶原纤维呈无定形或颗粒状灰蓝色染,常见于真皮上部,如日光角化症时。,50,纤维素沉积:HE染色下为鲜红嗜酸性染、不规则形或均一的物质,常见于小血管的管壁,也可见于血管周围及胶原束间。现已证实主要系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即纤维素沉积所致。,51,粘蛋白:粘蛋白存在于正常皮肤的基质中。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粘蛋白的含量很少,HE染色下是见不到的。在环状肉芽肿、红斑狼疮等病变中,真皮胶原间粘蛋白数量明显增多,HE染色下为轻度嗜碱性、颗粒状或纤维状的物质。,52,4、皮下组织的病理改变,脂膜炎:根据病变主要是发生在脂肪小叶还是小叶间隔,又分为小叶性脂膜炎及间隔性脂膜炎。,53,坏死:有生命机体内组织或细胞的死亡。组织学上判断坏死是根据核的改变,即核碎、核缩及核溶。坏死细胞的胞浆常肿胀、红染。,54,肉芽组织:在伤口愈合、溃疡及炎症过程中出现,以富含血管的水肿性结缔组织为特点,有许多新形成的毛细血管,多数成纤维细胞及较为致密的混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55,肉芽肿:以组织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过程,常呈慢性经过。组织细胞具有吞噬异物的作用。吞噬了黑素颗粒为噬黑素细胞,吞噬了含铁血黄素为噬含铁血黄素细胞,吞噬了脂质为泡沫状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可以多核,如郎罕细胞,Touton细胞及异物巨细胞。,56,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