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件 (共17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件 (共17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件 (共17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件 (共17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41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课件 (共17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提纲: 1、人格尊严的含义、内容(具体表现) 2、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什么后果? 3、良好的名誉有什么作用? 4、侵害名誉的行为有什么危害性? 5、如何评价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具体体现 含义: 具体体现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 P35 1段 2-4行 )作为 “ 人 ” 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 ( P35 2段) 我国宪法第 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侵犯人格尊严有什么后果 ? ( P35 2段)人格尊严不可侮,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如:诚实或奸诈、善良或邪恶、正派或卑鄙、精干或笨拙、真诚或虚伪等, 这些社会评价综合起来构成一个人的名誉 。 名誉的含义 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良好名誉的作用 内蒙古赤峰市 退休老人李永通过拾荒替因病去世的儿子还 37万元的债。 某体育明星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做广告,获得广告收入。 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 AAA”的,最高贷款比信用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 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有良好的名誉不仅可以 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 ,还可以 获得经济利益 。 3、良好名誉的作用 ( P36 1段 2-4行) 中学生大江关心集体,热心助人,学习成绩优良。师生公认他是正直、富有爱心、能力强的好学生。 但是英语考试后,同学小明却告诉班主任和一些同学: “ 大江考试作弊。 ” 有的同学因此指责大江不诚实、虚伪,大江听后非常难过。老师经过认真调查,发现小明所反映的问题完全失实, 小明最后也承认自己是因为嫉妒才这样说的 。 问: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 品行优良者就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4、侵害名誉的行为的危害性: 侵害名誉的行为使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精神异常痛苦,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 P36 3段 4-6行 ) 各国法律毫无例外地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 (含义)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 排除他人侵害的 权利。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侵害名誉权的表现: ( 1)侮辱行为: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用大字报、文章、漫画等贬损他人,利用他人的缺陷(身体或精神上)取笑别人。 ( 2)诽谤行为: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 P39 2-3行) 这些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名誉受损的 侵权行为 ,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的形象的 不道德行为 。 5、怎样评价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 P38 3段 1-2行)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 侮辱或诽谤他人 。 ( P39 4行)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天,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地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于是,保安人员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 材料中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哪些权利,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里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商场消磁器出现故障,该旅游鞋没能消磁,使得穿着这双鞋的小华受到冤枉。 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害者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如因非法侵害造成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害,可以要求 赔偿损失 。 ( 民事责任 ) 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